【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 樊巍】利用高空气球等方式开展气象探测已成为世界各国探索地球环境的普遍方式,然而近期美国政府却利用失控的中国气象无人飞艇炮制出一连串“监控”闹剧,不仅制造紧张气氛,破坏正常的科研活动,还以武力方式严重损害中方权益。《环球时报》记者近日获取的一份独家报告也显示,近些年美军曾出动包括高空气球在内的多种军事装备在中国周边频繁开展侦察、窃密活动。事实上,美国才是世界头号监控大国。
美军机抵近侦察
国内科技情报公司:仅2022年,美军就累计出动600余架次侦察机前往中国南海抵近侦察
抹黑中国“动用高空气球对美国本土开展高空监控”,无法掩盖美国才是世界上最大监控窃密国的事实。纵观历史,美国在历史上曾研制使用战略侦察气球,堂而皇之闯入别国领空进行照相侦察。如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美在U-2高空侦察机和间谍卫星实用化之前,曾专门研制使用WS-119L和WS-461L两款高空照相侦察气球,对前苏联实施一系列战略侦察行动。
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近日表示,自去年5月以来,美方在美国本土放飞大量高空气球,未经中方相关部门批准,至少10次非法飞越中国领空,其中包括飞越新疆、西藏等地。一位匿名消息人士也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近些年来,美国对我国实施监控活动可谓是劣迹斑斑。如2016年中国在南海有关海域就捕获了美无人潜航器,2022年美方对中国抵近军事侦察次数较十几年前增长了一倍多,此外,美国还常态化在南海部署大量军机、军舰,并频繁冒用他国民航飞机识别码进行活动。
由国内科技情报公司觅熵科技提供给《环球时报》记者的一份独家报告显示,根据ADSB数据,仅2022年,美军就累计出动600余架次侦察机前往中国南海进行抵近侦察。考虑到部分情况下进行侦察任务的美军机会关闭信号或者使用虚假识别号,因此实际上美军抵近侦察的次数只会更多。而在东海方向,美军的侦察活动也未停歇,尤其在2022年的台海军演期间,美军频繁出动RC-135、U-2、P-8A、EP-3E和EP-3C等特种作战军机进入我国东、黄海等海域开展抵近侦察活动。
美军开展侦查
用来抹黑中国的高空气球也是美国开展侦察的手段之一,此前有公开报道显示,2022年美菲军演期间,美国的高空侦察气球就已“出镜”。觅熵科技报告指出,该型气球采用聚乙烯塑料,通信导航遥感一体,最大分辨率可以做到0.5m,支持实时视频,也可以作为通信节点使用。该气球理论上一次部署可以持续45天,且可以进行回收。该设备对发射场地要求不高,发射场疑似位于菲律宾新怡诗夏省圣罗莎麦格赛赛堡机场,耗时一年完成建设。
美军开展侦查
除此之外,美军还多次冒用他国民航飞机识别码对我国进行抵近侦察活动。觅熵科技的报告中揭露,2020年我军在黄海开展军演期间,美军曾冒用马来西亚及菲律宾民航飞机电子代码对海南岛和西沙群岛进行抵近侦察。在2020年8月底,美陆军还曾改装庞巴迪商务机,连续三天对我国开展抵近侦察,借民用之名行军事侦察之实。
对于这种危险行径,一位匿名航空业专家近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美军机冒用他国民航飞机识别码活动,这显然会危及普通民航客机的安全,侵犯民用航空的权益,属于严重违法活动,性质极其恶劣。
觅熵科技的报告指出,近些年来美军对我国开展抵近侦察的手段包括美舰只、军机、冒用商船或民航客机、高空“气球”等。其抵近侦察的方式包括针对我军潜艇等舰船活动进行的信息侦察;为破译我军通信、掌握雷达频率进行的电子侦察;为刺探我岛礁、防御设施进行的光学侦察和雷达成像侦察;以及为掌握我军战斗机起飞架次、反应时间而开展的空中活动侦察。侦察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掌握我军的军事动态,活动规律、武器装备的发展以及部署情况。
美军开展侦查活动
一位匿名军方人士近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介绍称,自2009年以来,为遏制中国发展,美国开始推动战略重心东移,开始大幅度增加在我国沿海地区的抵近侦察频率,特别是随着我军逐渐走向深蓝,美国更是深感焦虑,时刻抱着“看看人家院子里有什么东西”的心态,利用各种手段对我国进行抵近侦察。不仅如此,美军还在我沿海地区实施“持续战略轰炸行动”的项目演习,对我国进行战略威慑。
美军轰炸机
“美国利用其技术优势对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开展侦察活动,凸显出其无论哪个地方的情况它都必须掌握的霸权心态。”该军方人士表示,除此之外,为遏制中国的崛起,美国还在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中国项目、对与中国有着密切交往和友好的国家和地区,暗中实施情报侦察乃至于颠覆、破坏活动,“美国国务院各地区局还创设了专门的职位,职能是监控中国在当地的经济、技术、外交和军事活动,甚至对中国企业的海外活动都要‘干预’。美国是当之无愧的全球头号监控国家。”
高空气球用于科研活动司空见惯,此次误入美国的中国无人飞艇不可能是用于“高空侦察”
世界气象组织当地时间2月17日表示,几十年来,气象气球一直是全球观测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天气预报和气候监测的基础。世界气象组织指出,全世界每天收集的观测数据数以百万计,其中就包括近1000个配备无线电探测仪的气象气球发出的数据。
利用高空气球开展气象等科研活动早已成国际惯例。公开资料显示,美国国家航空暨太空总署此前对于“气球项目”的一项说明中指出,高空气球可以从全球各地发射,是一种携带仪器装备进行科学观测的低成本方法,有助于天文等基础科学研究。中国科学网此前发布的一项数据则显示,截至2018年,美国发放了2000多个高空气球,最大荷载可达到3.6吨,法国约3000个,日本则超过800个。
随着科技的发展,出于气象探测以及科研等需求,世界各国科研机构或是企业释放高空气球的活动越来越频繁,与之相应的就是这些气球进行跨国飞行的情况也越来越常见。公开报道显示,此前美国的谷歌公司推出的“谷歌气球”项目就是利用高空气球为一些偏远地区提供网络服务,其气球就曾进行过绕地球飞行,滞空时间甚至长达上百天,这种商业或科研性质的高空气球,通常会飞越它国领空,但此类越境活动一般都能通过协商妥善解决。
而此番发生中国民用气象科研飞艇失控误入美国事件后,美方却不顾基本事实和中方的善意沟通,而是借机进行政治操弄和恶意炒作,妄称该气球是用于“监控”目的。对于美方的污蔑举动,上述匿名军方人士表示,此次误入美国的中国无人飞艇,不可能是用于“高空侦察”。
该军方人士指出,就连美国国防部官员和有关专家也指出,这个气球不可能用来搞侦察活动,要搞军事侦察,侦察卫星要比气球更高效更有价值。“但美国现在的政治氛围,不尊重专业和常识,小题大做,刻意要为反华制造噱头。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目前美国正在对气球的载荷进行所谓的分析,要警惕美国造假分析结果,对中国进一步抹黑。”
美军开展侦查活动
协商解决为国际惯例,击落中方无人飞艇违反国际公约
尽管中方一再表明中国飞艇是受西风带影响,且自身控制能力有限,严重偏离预定航线误入美国空域。但美国方面依旧不断恶意炒作该起事件,并于当地时间2月4日,出动F-22战机将气球击落,悍然用武力方式处置一个民用航空器。然而,对于误入的它国民用航空器,国际上早已有处置惯例和相关法律公约进行理性且正确的指导。
“美方使用战机导弹击落中国无人飞艇,明显是过度反应,不符合国际法精神和国际惯例。”朱耀春向《环球时报》记者介绍称,通常而言,一国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因不可抗力因素误入它国空域,两国一般会通过合作性的国际沟通,本着冷静、专业、克制、低调的原则,以非武力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这才是科学合理的处置方式。
在国际实践中,对误入一国领空的民用无人航空器通常会采用警告、驱离、伴飞、迫降等措施处理,并通过外交渠道和平解决。以谈判、协商等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这是《联合国宪章》规定的重要原则。而根据一般国际法规则,如有不可抗力、危难或紧急避险等三种情形之一,可免除一国无人航空器未经许可进入他国领空行为的非法性。《国际民用航空公约》以及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等美国内法令和指导原则都规定,民用无人飞艇属于无人驾驶航空器,无人飞艇民用性质虽不享有国家豁免,但私有财产仍然神圣不可侵犯。美方的做法可以说是严重侵犯了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中方有关企业有权维护其正当权益。朱耀春表示,中国航协呼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努力促进无人航空器产业发展和应用,增进各国人民福祉,携手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在该起事件中,中方一直秉持积极合作态度,与美方就此事保持密切沟通。但美方不顾双方业已展开的沟通对话和中国企业作出的努力,单方面诉诸武力,这显然违背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的精神,也再次暴露了美方滥用武力、唯我独尊的本性。
上述军方人士也指出,此次气球事件中,就连美国国防部官员也表示,这个气球并不对美国构成威胁,但即便如此,美国依旧兴师动众,出动F-22战机发射导弹将中国的气象气球击落,敲锣打鼓地搞了一场“高炮打小鸟”的闹剧,让中国和世界人民感受到了美国国内一种十分怪异、好笑的反华政治氛围。
2月19日,外交部发言人介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毅出席慕尼黑安全会议期间,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非正式接触的情况时介绍称,王毅清晰表明了中方在所谓飞艇事件上的严正立场,指出美方所作所为是典型的滥用武力,明显违反国际惯例和民用航空公约,中方强烈不满,严正抗议。美方要做的是拿出诚意,正视并解决滥用武力给中美关系造成的损害。如果美方执意借题发挥、炒作升级、扩大事态,中方必将奉陪到底,一切后果将由美方承担。
分析冷战期间美国对华遏制政策的实质是什么?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就对新中国开展了政治封锁、经济制裁、军事威胁等遏制手段,美国对华的遏制手段是美国冷战政策的一个重要表现。美国针对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冷战政策、遏制政策,本质上一方面是类似宗教式的意识形态本能,自诩为自由世界守卫者的美国对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的排斥和打击。另一方面是从现实国家利益考量,为了巩固自己在二战后在全球的霸主地位,维护自己的势力范围。
其采取的对华遏制政策也是如此。战后初期,美国普遍把丢掉国民党中国认为是外交政策最大的失败之一,而且被迫把在亚洲的战略支撑重心转向了日本。所以一方面对华遏制是为了抵制共产党的意识形态维护自由世界的自由、民主等价值观,另一方面也维持自己在亚太地区的势力范围。
美国拟妥对华先发制人核打击详细方案
美国拟妥对华先发制人核打击详细方案
汉和防务评论刊发平可夫的文章,文章提到,一旦要与中国发生军事冲突时,美军势必对中国进行核战力威慑,而俄亥俄级核潜艇将是主要威慑手段,仅仅两艘俄亥俄级核潜艇所携带的分导弹头数量,就超过整个中国第二炮兵现役核弹头的总和。美方占有核战力遏制力量的绝对优势。
平可夫说,2000年以来,美军在高级别层次模拟演习了针对中国DF-5洲际核导弹阵地实施核突击的推演,计划动用的就是12架B-2A隐形战略轰炸机和两艘俄亥俄级弹道导弹核潜艇。
美军14艘俄亥俄级弹道导弹核潜艇中,9艘部署在本土太平洋沿岸的华盛顿班戈海军基地,其中最后的三艘SSBN-741、SSBN-742和SSBN-743在2007年才重新布防到太平洋沿岸,可见,美国针对中国的核战略意图已经十分明显。
平可夫说,一旦双方有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在美方展示强大常规军事力量威慑力的同时,核战力威慑也将势在必行,而且双方都会实施类似威慑。
一艘俄亥俄级弹道导弹核潜艇配备24枚C4(即三叉戟I)或者D5(即三叉戟II)潜射洲际弹道导弹,C4射程7400公里,8个分导弹头,D5射程12000公里,12个分导弹头。
因此,美军对中国核基地的假定核攻击,如果动用D5弹道导弹,两艘俄亥俄级的打击力量达到48枚D5弹道导弹,也就是576个分导弹头。
美方占有核战力遏制力量的绝对优势,仅仅两艘俄亥俄级所携带的分导弹头数量,就超过整个中国第二炮兵现役核弹头的总和。
4艘俄亥俄级弹道导弹核潜艇还正在被改装成巡航导弹核潜艇(SSGN),其中第一艘(SSGN-726)改装完毕,并率先部署在华盛顿州的班戈海军基地,有事时,这艘巡航导弹核潜艇前置展开到关岛,针对中国的用意不言而喻。
每艘巡航导弹核潜艇配备154枚战斧巡航导弹,两艘俄亥俄级巡航导弹核潜艇就能够打击中国沿岸308个战略目标。真正爆发冲突时,鉴于航母舰队的易毁性,俄亥俄级巡航导弹核潜艇才是具备更强作战能力的水下力量。
此外,关岛驻防了第36远征轰炸机中队,B-1B、B-52、B-2A三种主要战略轰炸机从2004年开始,每4个月轮换一次,动用一架B-2A,一次可以攻击福建、广东内的80个目标。
平可夫还透露,在那之前几年,日本防卫省几乎每年都举行电脑图上演习。日本海上自卫队在每次这样的演习中都发现,日趋强大的中国潜艇作战部队是其最大威胁。
拜登对华政策有变?沙利文:美国不再尝试改变中国,而是寻找共存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当地时间11月7日,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杰克·沙利文在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采访时表示,美国将不再尝试改变中国,而是会寻找中美之间的共存之道。他补充说,拜登政府的目标是塑造一个对美国及其盟友利益和价值观更有利的国际环境,而不是要给中国本身带来一些根本性的转变。
沙利文指出,在他看来,美国以往对华政策的错误之一是相信通过美国的政策,中国的制度将发生根本性的转变。拜登政府将改变这一点,其对华政策的目标是创造条件,在可预见的未来,让两个大国能够在国际体系中运作。沙利文重申,华盛顿将确保这些条件符合美国及其盟友的利益,并将根据其价值观“塑造国际规则”。
对于沙利文的最新表态,有观点认为,这是中方划下的“三条底线”正在发挥作用。
在今年7月下旬的中美天津会谈上,中方代表曾针对美方近年来的反华行径,非常严肃地列出了“三条底线”和“两份清单”,要求美方遵照执行。其中“三条底线”的第一条如此规定:美国不得挑战、诋毁甚至试图颠覆中国的 社会 制度。而沙利文所说的不再试图改变中国的 社会 制度,对应的也恰恰正是这一条。
当时,中方的这一罕见做法给美方造成了不小的震动,美媒普遍在报道上对此进行了回避处理。美方代表、副国务卿舍曼在回国后接受采访时,更是只字不提“三条底线”和“两份清单”的问题,试图减少负面影响。
然而,随着疫情反弹、供应链瓶颈、物价暴涨、通货膨胀和美债违约等危机的接踵而至,美国在与中国的对抗中渐渐处于下风,不得不调整原先从实力地位出发与中国对话的傲慢态度,开始郑重对待起中方开出的一系列问题清单。从孟晚舟无罪获释,到美国贸易代表在对华关税政策上松口,都可看作为美方逐一落实中方要求的体现。
沙利文罕见做出符合中方期望的表态,令外界颇感诧异。因为就在11月1日,他曾在出席联合国气候大会前与媒体会面,无端指责中国拥有大量资源和能力,却“不愿履行”自己完全有能力履行的责任,甚至将中国恶意形容为所谓“局外人”,完全否定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努力和成就。
此外,沙利文还在中美贸易问题上持对华强硬立场,主张不给中方谈判时间,要立即提高部分关键行业产品的关税,打击中国的 科技 产业,同时减少对其他数千种商品的关税,减轻美国企业和消费者的负担。“精明”的沙利文希望以此做到既占中美贸易的便宜,又不让中国从中获益。
这样一名反华色彩浓郁的政客,为何又突然向中方示好?有分析人士指出,这或许是拜登对华政策有变的信号,但中美关系究竟会因此回暖还是继续趋冷,现在还无法判定。从采访内容来看,拜登政府关心的是中美两国正在进行的贸易谈判,其核心是特朗普时期达成的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定。美方希望将该协定继续执行下去,并确立未来对中美贸易关系所采取的策略。
比较理想的一种情况是,中方将加大对美进口,完成协定规定的指标,帮助美国减少贸易顺差,平抑通货膨胀,美方则投桃报李,减少乃至取消对华商品关税,重新打造 健康 的中美贸易关系。而比较糟糕的一种情况是,美方仍然死性不改,在中方履行协定义务后,继续对中国敲诈勒索,希望靠讹诈手段“空手套白狼”,在不对自身经济体系动大手术的情况下解决贸易逆差问题。但无论是哪种情况,美国都无法和客观经济规律对抗,作为掌握战略主导权的一方,中国也不可能让美国的不良企图轻易得逞。
欧洲多国顶住压力拥抱华为 美对华技术“封锁网”千疮百孔
近日,欧洲跨国电信运营商沃达丰在西班牙马德里、巴塞罗那等15个城市正式启动商用5G网络,西班牙由此成为继瑞士、英国、意大利后,又一个开通5G商用网络的欧洲国家。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高 科技 企业华为是此次5G商用网络的核心供应商。
自5月16日针对华为签署“紧急状态”令以来,美国政府费尽心思,试图施压其他国家尤其是其盟友,对华为等中国高 科技 企业编织技术“封锁网”。可惜,应者寥寥,多国用实际行动表明愿与中国高 科技 企业展开合作的立场,被孤立的反成美国自己。
多国对华抛出“橄榄枝”
6月15日,跨国电信运营商沃达丰在西班牙正式启动该国首个5G商用移动网络。这距离该运营商在意大利罗马、米兰等5个城市推出5G网络服务仅过去10天。华为是其主要设备供应商之一。
近一个月,欧洲多国加快“布阵”5G的步伐,华为成为各大电信运营商频频青睐的合作伙伴。
5月30日,英国电信运营商EE公司在英国伦敦等6个城市开通5G服务。据悉,EE公司在部分5G网络的基础设施当中采用的是华为的设备。5月初,瑞士电信运营商也携手华为正式推出首批5G智能终端,成为欧洲首个开通5G商用业务的国家。
据统计,华为在过去3年中至少已与德国、西班牙、英国、奥地利、意大利、法国、马耳他、拉脱维亚、葡萄牙等十余个欧盟国家的电信运营商签署了5G合作协议。面对美国近来一波针对华为的“大棒乱打”,众多欧洲国家不约而同地选择顶住美国“拉帮结派”的施压,继续原定的合作步调。
彭博社称,在美国挑起的中美 科技 战中,美国实际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欧洲国家已经明确表示会对华为参与本国5G建设以及对华贸易有自己的判断。
拒绝“应援”美国的不只有欧洲国家。英国《金融时报》5月31日报道称,华为与非盟达成一项新的合作协议,将双方现有合作协议延长3年。路透社称,巴林计划在今年推出商用5G移动网络,将使用华为技术。此外,还有几个波斯湾国家也正在与华为开展技术合作。
“截至6月6日,华为已在全球30个国家获得了46份5G商用合同,这其中就包括一段时间以来美方‘苦口婆心’劝说的一些盟友和一些欧洲国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日前称。而照目前趋势,华为的合作伙伴名单上,很快还会有新成员加入。
事实上,不仅是对华为持欢迎态度,对于中国其他高 科技 企业,各国同样选择抛出“橄榄枝”,而非效仿美国举起“大棒”。
芬兰《赫尔辛基日报》近日报道称,芬兰国防军将购买约150架由中国大疆生产的商用小型无人机供地方部队使用。不久之前,美国国土安全部发出警告,称中国无人机可能会向中国发送相关信息。对此,芬兰国防军负责人表示,“它们的使用方式不会产生安全风险”。
盟友拒绝被绑上“战车”
以华为为例,其在5G技术上的领先地位有目共睹,且已与多国运营商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关系。在被公认为5G商用元年的2019年,包括欧洲在内的世界各国都摩拳擦掌,加快5G建设速度。性价比高、可靠性强的华为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合作伙伴。
分析普遍认为,弃用中国公司的设备可能导致欧洲国家需要用更长时间、更高成本完成5G部署。西班牙《国家报》算了一笔账:如果用其他公司的设备替换华为设备,电信运营商的成本将增加15%。
其他地区国家的想法大多与欧洲相似:不能轻易放弃摆在眼前的发展机会。美国全球发展中心访问学者久德·穆尔日前撰文称,特朗普政府限制华为获得美国零部件的举措把贸易战浪潮带到了非洲大陆。在他看来,非洲的战略利益与美国在华为问题上的立场背道而驰,非洲应该考虑自身实际,不必在华为问题上追随美国。
如今,随着时间推移,美国施压各国意图联手打击中国 科技 企业的真实目的日渐清晰,这让各国更加看清美国的私心,即便是盟友也不愿被绑上美国的“战车”。
英国《卫报》刊文直言,美国之所以想搞垮华为,是因为任由华为发展,最终可能影响美国一些 科技 巨头的行业地位。西班牙《国家报》认为,美国针对中国的真正目标猎物是技术竞赛,新的“技术铁幕”将使世界分化成两个相互排斥的技术体系,从而迫使欧洲、非洲等世界其他地区在这两个体系中选边站。
“美国优先”变“美国孤立”
欧美不一致的步调背后是跨大西洋两岸藏不住的分歧。
“虽然一些欧洲国家和美国一样,也认为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中国高 科技 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提高带来了挑战,但在如何看待和化解挑战方面,欧美存在分歧。”赵柯指出,在典型的冷战思维之下,美国将中美贸易争端上升到制度之争、意识形态之争甚至文明之争,采用政治手段解决,甚至不惜动用国家机器。欧洲国家则采用商业竞争的眼光,主张基于市场原则,以正常的经贸谈判的方式解决贸易争端,并在一个多边的、开放的自由贸易体系中与中国展开平等竞争。“目前,欧洲不能完全接纳美国将与中国在经济层面的纠纷发展为制度和意识形态领域的对抗,因此不会追随美国采取相同的处理方式。”赵柯说。
同时,各国深知,发展高 科技 产业,必须融入全球创新链,并与中美两国保持合作交流。美国试图编织技术“封锁网”,只会有百害而无一利。
“全球 科技 发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美国强力介入,打压华为,不仅破坏了全球 科技 合作链条和全球生产供应链,对全球 科技 乃至经济发展构成冲击,也让美国企业尤其是芯片制造商利益受损。”袁征说。
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高通公司、英特尔公司等多家与华为有合作关系的美国芯片供应商正劝说美国政府,要求其放宽对华为的销售禁令。博通公司预测,美中贸易关系紧张和这项禁令将令博通今年的销售额减少20亿美元,这令全球芯片制造商十分震惊。
美国《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发文称,美国在全球技术市场上建造了一道类似柏林墙的障碍,试图把那些信任安装中国技术以支持他们的5G手机、计算机和互联网系统的国家与那些不信任中国技术的国家隔离开来。
然而,在全球化时代,早已深度交融的世界岂能被这么粗暴地隔离?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9年06月20日 第 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