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2月,江西人林观荣因脑溢血突然离世。

在这之前,他对儿子林上水嘱咐道,死后要把自己的尸体“坐缸”。

“坐缸”是指把人死后的尸体放进缸中,并且倒入一些防潮防腐的材料,然后把罐子密封起来存放。

林上水谨遵父亲遗嘱,把他的尸体放在缸中做成了“木乃伊”。


江西孝子遵遗嘱将父亲制成“木乃伊” 资料图

一、特意嘱咐,坚持“缸葬”

1925年,林观荣出生在江西的一个贫苦农村家庭。

家庭条件并不好,但因为纯朴善良,可以自食其力,生活还算过得去。他和村上的人有着同样的命运,从事务农工作,每天干着辛勤的农活。

与其他村民相比不同的是,他所居住的小山村正在灵山脚下。灵山是当地远近闻名的一座山,是江西出了名的宗教名山,供人敬仰的佛家圣地。

山上有各种各样的寺庙,白云寺、天心寺都是家喻户晓的大寺,有着浓厚的佛教氛围。


寺庙 资料图

每到逢年过节,就有大批的信徒上山参拜,也许灵山越发的热闹,集结各式各样的信徒。

看着如此热闹的家乡,这林观荣内心对宗教有些向往敬重之情。即使没有专门的去信宗教,但是经过这么多年的耳濡目染,林观荣也对宗教颇有研究。

在闲暇时间,他经常去与出家人一起打坐,参读经书,寺里的僧人都与他十分相熟。一些经常去参拜的信徒,因为常常看到林观荣,总是问他这边问他那,以为他是这里没有脱发的僧人。

与之讨论一二,也会有突然醒悟之感,这让很多参拜之人知晓林观荣。有时干完农活,林观荣也会来寺庙里做义工,帮助一些需要供奉的人。

有时他还会拿出自己收入的一部分来贡献给寺庙,来表示对所拜宗教忠诚信仰之情。

在他看来,他与宗教之间是有缘分的。他有接触的渠道,也喜欢这些与佛有关的东西。渐渐地林观荣越学越爱,逐渐沉迷于佛道。

之后林观荣有了妻子孩子,孩子名为林上水,取自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指的是人要善良得如水一般,水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争,他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善良得体。

林上水注定是要成为佛教徒的,从小他的父亲就带领着他学习了不少关于佛家的礼仪,也让他深深感受到了佛教的神奇之处。林上水对父亲是十分敬重的,对父亲所讲的佛法礼仪十分感兴趣。


寺庙僧人 资料图

1970年前夕,又有怪事发生在林观荣身上。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他突然不能再吃肉了,看到肉就犯恶心,看到家人们在桌子上吃肉,他都不习惯,所以他开始自己吃饭,每次只吃素食。

为父亲单独准备餐具和锅灶,父亲自己去一边单独吃饭已经成为了林家的日常。

听林上水表示:“家里会给父亲专门准备一套厨具,一共有两套,父亲单独用一套,直到父亲去世。”这让家里人对他十分不理解,家里时常会因为吃荤的问题和父亲产生矛盾。

即便这样,父亲也总是对家里人吃肉不太满意,看到家里人做荤菜就十分难受。后来更是严重到,林观荣直接带上大米和所吃的素菜,去寺庙里同出家人一起进食。

在吃饭时,也可以与寺庙的僧人讨论一些关于宗教上面的文化,每次都让林观荣流连忘返。上山参佛是他最渴望的生活,和别人讨论佛道是最有意思的事情。

从灵山脚下的村庄到山上的寺庙,也是有着2公里的路程,并且山路十分崎岖难走。


老夫妇 资料图

遇到阴雨天,山路上的青苔更是打滑,遇到土路也是泥泞难行。

当时因为路途难走,有很多山脚下的人是上了年纪的信徒,没有办法上山进行礼拜。

某些村民的一片真心,却因为道路不好走,无法上山礼佛,让林观荣倍感惋惜。

看着那些真诚的信徒,从山脚向山上望去,却力不从心,无法迈开自己向山的步伐。

林观荣从来不会因为山路难走就放弃上山,所以他更能理解那些因为身体原因无法上山的信徒,并不是不想上山,而是身体限制,无能为力。

这让林观荣产生了想要修路的想法,有了新路信徒们上山参拜就更加方便了。

修路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林观荣做了多方面的打听和了解,最后发现还是要靠自己。因为农村相对贫困,并没有专门的修路政策,所以也只能靠林观荣自己来修山路。


林观荣产生了想要修路的想法 资料图

他没有学过如何修路,没有充分的理论知识,没有他人的帮助。他选择最笨的办法,把附近的花岗岩一块儿一块儿背到山上铺成路,中间经历了很多的困难。

有时在修路过程中会遇到一些人冷言冷语,但是林观荣从来没想过放弃,他想用自己的真心去换取别人的理解。

林观荣想要赶进度,快点修好路,有时阴雨天他也在努力,有时一不小心胳膊腿,脚之类的都会受伤。

当时林观荣的妻子十分不理解,经常和他打架,当时逐渐看到林观荣坚定的信念,妻子也从反对变成了支持。

当地的村民也把林观荣在修路时所经历的一点一滴记在心里,看着年近半百的老人背着一块块沉重的花岗岩向山上爬去,都肃然起敬。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时间的累积林观荣终于修成了一条有着2000多个台阶的山路,从山下直通山上。


山路 资料图

这让山上和山下的人都有了便利,更多的人开始选择礼佛。

这条路不仅让林观荣完成了自己的善举,也为别人开始信佛奠定了真正的道路。

因为这条路也让更多的人记住了林观荣,他成了别人口中的善人,更多的人知道了他的善举,也更多的人因为他开始信佛做善事。但愿那些上山参佛的人都是善良的人,每走一步都能记起修路人林观荣。

经过多年的拜佛礼佛,学习佛家文化,这让林观荣学习到了“缸葬”的安葬方法。

从接触“缸葬”那一刻起,林观荣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了一些让世人不解的准备。所谓“缸葬”主要包括三个步骤:坐缸、封缸、开缸。“缸葬”属于一种非常小众的安葬方法,一般只在书中有过记载,很少有人进行实施。

因为林观荣非常在意生死之事,并且他已经决定要在死后选择“缸葬”这一方法。

他认真学习“缸葬”的所有细节,争取在自己死后可以实行“缸葬”,成功“缸葬”。

1990年开始,林观荣便一直在儿子耳边念叨,他死后要坐缸,嘱咐儿子一定要给自己安排妥当。

他这一决定使家里所有人都感到不可思议。就连儿子林上水都觉得父亲是在开玩笑,没有太当真。


林观荣一直念叨死后要“缸葬” 资料图

2000年2月,林观荣75岁,突发脑溢血。

呆在医院20几天,他拒绝与外人交流,每天也是一句话也不说,病情也越发的严重。

后来他把儿子叫到身边,开始张口说话,主要叮嘱儿子林上水的还是他做缸的一些事宜。

此时的林上水才后知后觉,对于“坐缸”,父亲是认真的。林上水的脑子懵了一下,继而理解了父亲这些年来种种怪异的行为。

看着病床上父亲坚定的眼神,林上水突然觉得父亲为等这一天已经等了好久,他又怎么能让父亲失望呢?

据林上水表示:“父亲整整二十几天没有开口说话,但突然间又像什么事都没有一样向我表达遗嘱,我觉得这是上天注定的,我必须按照父亲的遗嘱来做。”

林上水说他永远忘不了父亲那天的眼神,那是一种彻底做好了决定的眼神。为了不让父亲死后也饱含遗憾,林上水马上找人安排陶缸。

陶缸指的是陶瓷的缸,一般农村很多,这里找缸是用来盛死后的林观荣。这也是“缸葬”的必要准备,不可或缺的准备工具之一。


陶缸 资料图

父亲身材高大,一般的缸装不下,想要找到合适的陶缸也非常困难。

当地的缸都是盛水,装粮食用的,突然想要找装粮食那么大的缸确实有些难张罗。本来想用大木桶来代替陶缸,但是父亲再三强调用陶缸,林上水不得不再去打听。

经过不懈的努力和在各家各户的走访,林上水终于找到了较大的一个陶缸和一个配套的小陶缸。

这样两个缸组合在一起,扣起来能够保持内部密封,而且密封时也更加方便,直接处理两个缸的接口便好。

看到这两个缸以后,林观荣心感欣慰,也安心把自己的后事交给了儿子。

就在几天之后他终于放心地走了。


林上水为父亲料理后事 资料图

二、再铸金身,开始“缸葬”

林观荣死后,林上水立刻开始了“葬缸”的流程。

“葬缸”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村上有很多村民反对这一举动。

“入土为安”一直是人们所讲究的,如今,在人死后还要进行大量的折腾,无疑是不让人理解的不符合大众的。

“缸葬”在当地很陌生,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更别说看着林上水要把自己的父亲放进大缸封起来。

这一行为,就连一直与林观荣关系要好的僧人们也表示不能理解。

这让林上水有过一丝的质疑,不过,为了父亲坚定了这么多年的愿望,他不顾所有压力,选择继续“缸葬”。


林上水和陶缸

他把工人请到家中,按照当地的习俗,要把小板凳和寿衣分别铺在缸底,之后就是把林观荣的遗体抱入缸中,让他坐在小板凳上,此为坐缸,并让双手搭到其膝盖上。

让林观荣以这个姿势坐在缸中能够更加稳定,后背倚着缸壁,不会左倒右斜。

其次,就是要保证尸体不要腐烂,最复杂的环节,便是防腐工作。

林上水经过调查,并根据父亲的遗嘱,知道木炭石灰最具有防腐效果。

在把父亲的遗体放入缸中之前,林上水就已经用石灰在父亲的身体上涂了几遍。

确保父亲的身体上的每一寸皮肤都被石灰包裹,尽力达到防止腐烂的效果。

之后为了保险起见,他又找亲戚要了上好的木炭,把这些质量好的木炭放入缸中,伴随着一起的,是用黄纸包着的石灰粉,使整个缸中满满当当的都是这些材料。

林上水看着父亲就坐在这些防腐材料之中,心中有了七分底气,他觉得父亲是正确的,父亲肯定会成功。

把这些防腐材料放入以后,林上水把小缸扣在大缸上,开始进行密封工作。

他在两个缸的接口上密密麻麻涂满了石灰和桐油搅拌而成的浆液,保证将内部完全与外界没有接触处于密封状态。

把这些都做好以后,林上水把装满父亲的缸放进了自家的菜窖里。


陶缸 资料图

根据父亲生前表述,这个刚要封存一千天,当肉身佛出现,就可以把陶缸打开,转为塑像,并放在家中供奉。

自从村里人知道林观荣在他家的菜园中,村里人都绕开走,生怕染上什么不吉利。

在这三年间,也有很多人好奇林上水的行为,林上水只是微微一笑而过,也没有过多解释什么。

转眼间三年已过,开缸时间已到,林上水也已经做好了准备。

开缸这一天,全村的人都来观看这一百年难见的场景。

开缸前,林上水怀着忐忑的心情坐立不安,他也不知道父亲现在尸体的状况是腐烂。

他在开缸之前也曾调查过,他知道了,如果坐缸不成功,尸体会腐烂成白骨。

如果自己的父亲腐烂成白骨,既说明父亲的遗愿“缸葬”没有成功,又说明自己是一个不肖子孙。

他也曾纠结要不要开缸,想到,这是父亲生前最为记挂的一件事。无论结果怎样,他也要得到一个结果,于是在全村人面前打开了陶缸。

让人难以置信的是,缸里的东西竟然没有腐烂,所有的东西都是原来的样子,像被三年前遗忘了一样。

看着父亲的遗体端端正正地坐在大缸之中,除了臀部有些潮湿,其余的地方都和电视之中的“木乃伊”相差不大。

整体来看,父亲的遗体和入缸之前除了颜色有轻微的变化,其余和之前一模一样。见到父亲是这个样子,林上水就放心了,立马叫工匠来为父亲打造金身。

这三年来的冷言冷语在看到父亲“缸葬”成功的那一刻都值得了,林上水彻底松了口气。

他把父亲的遗体小心翼翼地从缸中搬出,在父亲身上抹了厚厚的石膏层进行保护,打造成了一具石膏真身像,再为其换上衣服。


陶缸内部

三、“缸葬”成功,众人讨论

“缸葬”的成功,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这里村头街尾都开始讨论林上水家的这件事。

所谓人言可畏就在这事后体现的淋漓尽致,不知道林上水在给父亲“缸葬”时承受了怎样的压力。

有的人认为重塑金身是一个突破,算是好事。

而大多数人认为这是违反常理的,极力反对。

因为对于文化悠久的中国来说,安葬的方式有很多种,而在周围生活中选择“缸葬”的却是很少数甚至没有。

甚至有些当地人在背后小声议论林上水,说他十分不孝顺,不能让自己的父亲入土为安。


村民 资料图

对于这些讨论林上水也有所耳闻,但是这是父亲的遗愿,他也很无奈,默默承受着别人的不理解。

听他说,“缸葬”是一种十分复杂的安葬方式,只需要大量的经济支持,有需要耗费时间和精力。如果不是父亲执意如此,他是不会选择用“缸葬”这种方法的。

在林观荣去世以后,仅仅是医疗和后事就花了两万多元。

100块钱便是一家人一个星期的伙食费,在这样一个破旧的小山村,这两万多元显得极其珍贵。

可见林上水并不是不孝之人,也并不是想要折腾自己的父亲。

之后父亲“缸葬”的种种步骤都是请专业人士进行的,在这个过程中也要花费很多钱,重点是还要接受村里人的白眼。

在塑像完成以后,每天还要进行打扫,对塑像进行保养,除了祭拜以外,不能有任何的接触磕碰等。

这些费用远远超过了人死后直接火化的费用。

谣言传得越来越夸张,有些人说林上水故意把父亲做成木乃伊,父子之间有矛盾,他不想让父亲入土为安。

有人说林上水进了邪教,邪教吩咐林上水把自己父亲封信。

为了不让这些谣言影响生活,林上水开始向村民们反复的澄清。

他专门向村民们解释了“缸葬”的流程和原理,并道明了自己为什么会把父亲“缸葬”,加上他让村民们多去想想林观荣生前的善举,希望可以让父亲善终。


村民 资料图

经过这样一番,终于让流言平息了下来。

虽然流言越来越少,但是林家在村里的名声越来越差,村民们都不再与林家走动。

自从这件事情以后,很少有人再去林家登门拜访,大家每次经过林家大门时都会心惊胆战。

之前十分热闹的林家一下子冷清下来。

他也开始频频向村里人示好,有时也会和村里人正面讨论自己父亲的事情,他也渴望村里人的理解。

虽然不理解的人有很多,这也让家族名声变得很差,但是林上水依然坚持供奉父亲的遗体,每个月都不会忘记给父亲上香参拜。

如今林观荣的遗体依旧放在他们家的二楼,常年没有外人敢进入。就连自己家的一些近亲,听到二楼供奉了一个死后两三年的人,也是吓得不敢上楼。

对于这件事情村里的人对林上水也是出现了两极化的态度。

有人认为他很孝顺,是万里挑一的大孝子,他只是遵循了父亲的遗愿,并没有犯错误。

有的人就认为他十分不孝,死后,大张旗鼓地折腾自己的父亲,没有让父亲入土为安。

到底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两极不同的讨论,如今谁也没有定论。

林上水在采访中回答道:“当年父亲的坐缸仪式在去世三天以后,就在举行仪式时,父亲的身体依旧是软绵绵的。众所周知,人死后血液会停止流动人会逐渐变得僵硬,父亲与常人相反,可以轻松抱进缸中。江西的气温相对炎热,父亲的尸体并没有经过处理,即使在常温过程中,也能储存很长时间。”

到底是不是因为林观荣真的有特殊的体质呢?事实却有待考量。


林上水和陶缸 资料图

一些记者采访了有关方面的专家,专家说:人在死后确实会有一段时间僵硬,这段时间一般是在24小时以后左右。但是过了这段时间到达48小时以后就会变软。

所以对于林观荣在进行坐缸仪式时身体是软的这一说法便有了解释,是符合正常现象的。

所以林观荣也是一个平常的普通人,是符合科学理论的。不应该神化他,不应该封建迷信。

对于林观荣尸体不会腐烂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林上水完全听从了父亲林观荣的话,那些防护措施太必要了。

从这些,我们也能看出林观荣对“缸葬”这种方法的了解和研究。

在缸中放入石灰和木炭,可有效地吸收缸中的水分和空气中的水分,做到防止腐烂杀菌的效果。

正是这些木炭和石灰,促成了这桩人人都好奇的“缸葬”事件。

在两口缸的接口处,选择用桐油封闭。彻底隔绝了外界的空气,还具有防蛀防腐的功效。

桐油具有耐热,耐酸,耐碱,防腐的功效,在此次“缸葬”中发挥了极大的功效。

最后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林上水所用的缸是陶缸,陶瓷的密度是远远大于木材的,相对来说它的封闭性更好一点,所以才能最后保证尸体不腐烂。

正是这些种种条件的加成,保证的绝对的密闭性,防腐性。

由此看来,只要做好防护和封闭工作,想要让人的尸体不腐烂,也并非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结语

我们常说“人死为大,入土为安”,自古以来我们中华民族也是一直流行着“土葬”的方式,纵然现如今有了“火化”尸体的“火葬”之法,但是最后骨灰还是会埋到土里。

因此关于林观荣此举的做法也是令人颇为诧异,这么多年来大家也是对此众说纷纭,褒贬不一。

有人觉得林观荣的“缸葬”做法超脱世俗人的眼光,是一种“超世”之举,超脱世俗,令人称道和羡慕。

也有人认为此举过于惊世骇俗,尤其是会给自己的后辈子孙带来不少的世俗麻烦和异样眼光,实在不值得推崇。

那么大家对于林观荣的“缸葬”之举是何看法呢?支持、中立或是反对?欢迎评论区晒出你的理由,让咱们一起讨论~


关于中国古代十大孝的故事!

中国古代十大孝的故事有大孝感天、闻雷泣墓、亲尝汤药、丁兰刻木、鹿乳奉亲、江革背母、百里负米、卖身葬父、卧冰求鲤、以身喂蚊。

1、大孝感天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

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历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2、闻雷泣墓

王裒是魏晋时期营陵(今山东昌乐东南)人,博学多能。父亲王仪被司马昭杀害,他隐居以教书为业,终身不面向西坐,表示永不作晋臣。其母在世时怕雷,死后埋葬在山林中。每当风雨天气,听到雷声,他就跑到母亲坟前,跪拜安慰母亲说:“裒儿在这里,母亲不要害怕。”他教书时,每当读到《蓼莪》篇,就常常泪流满面,思念父母。

3、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四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年)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汉文帝刘恒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4、丁兰刻木?

丁兰,相传为东汉时期河内(今河南沁阳一带)人,幼年父母双亡,他经常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于是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议,每日三餐敬过双亲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门前一定禀告,回家后一定面见,从不懈怠。

久之,其妻对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针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丁兰回家见木像眼中垂泪,问知实情,遂将妻子休弃。

5、鹿乳奉亲

郯子,春秋时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一次取乳时,猎人看到了他以为是麋鹿,想射杀他,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免除了 被误杀的危险。

6、江革背母

江革,东汉时人,少年丧父,侍奉母亲极为孝顺。战乱中,江革背着母亲逃难,几次遇到匪盗,贼人欲杀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迈,无人奉养,贼人见他孝顺,不忍杀他。后来,他迁居江苏下邳,做雇工供养母亲,自己贫穷赤脚,而母亲所需甚丰。明帝时被推举为孝廉,章帝时被推举为贤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将。

7、百里负米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种之多。

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

8、卖身葬父

董永相传为东汉时期千乘(今山东博兴县)人,少年丧母,因避兵乱迁居安陆(今属湖北)。其后父亲亡故,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上工路上,于槐荫下遇一女子,自言无家可归,二人结为夫妇。女子以一月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荫,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帮助董永还债。言毕凌空而去。因此,槐荫改名为孝感。

9、以身喂蚊

吴猛,晋朝濮阳人,八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家里贫穷,没有蚊帐,蚊虫叮咬使父亲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担心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

10、 卧冰求鲤

王祥,琅琊人,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继母食后,果然病愈。王祥隐居二十余年,后从温县县令做到大司农、司空、太尉。

扩展资料:

“孝”是古代中国,乃至现代中国一项极其重要的伦理关系准则。长期以来,国人对“孝”涵义的理解,存在着较严重的偏颇,甚至是误解。按照《礼记》等文献的记载,“孝”是一个错综复杂的概念体系。它包涵了“孝”、“敬”、“谏”、“全身”、“继志”等内容。

古人认为,最低等级的“孝”,是指向父母长辈提供衣服、食物等物质生活资料,“以其饮食忠养之”,满足父母的基本物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