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5月1日报道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4月29日发表题为《习近平与泽连斯基通话是外交成功,但中国作为和平斡旋者仍面临障碍》的文章,作者为周永静。全文摘编如下:

分析人士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26日的通话对北京来说是外交上的成功,但中国在充当乌克兰与俄罗斯的和平斡旋者方面仍将面临严峻挑战。

习近平与泽连斯基长达一小时的通话受到美国及其欧洲盟友的谨慎欢迎。此次通话表明,中国愿意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充当地区冲突的调停者。



中乌国旗

分析人士还补充说,这也表明中国领导人现在认为,作为全球大国,中国有能力承担起更大的责任。此类努力有助于修复中国与欧洲的关系,并增强外交影响力,尤其是在邻国和中亚国家的影响力。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教授王义桅说,此次通话是“关键的一步”,表明中国与乌克兰的关系是正常的。

王义桅说:“从某种程度上说,中欧关系也正在逐渐走出这场危机的阴影。中国与乌克兰、欧洲甚至整个西方的关系不应该被乌克兰危机劫持。”

自此次通话以来,中国加大了它的魅力攻势。日前,中国外交部长秦刚向出席中国-中亚外长第四次会晤的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外长以及土库曼斯坦副外长表示,北京和中亚各国应该密切合作,推动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的和平谈判。

秦刚在此次会晤期间表示,中国同中亚国家对乌克兰危机的看法和立场相近。中国愿继续同包括中亚国家在内的各方共同努力,积累共识,推动国际社会形成解决乌克兰危机的最大公约数。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的李明江副教授说,习近平与泽连斯基的通话备受期待,展现了中国对乌克兰的积极态度。

中国将自己定位成一个负责任的全球大国。今年3月,习近平飞往莫斯科,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晤。本月早些时候,他在北京接待了法国和欧盟的领导人。

目前尚无迹象表明俄乌有望在短期内停火,外界猜测乌克兰正在准备发动大规模反攻。中国的和平倡议到底能走多远依然需要观察。

延伸阅读:

媒体:中乌元首通电话后 乌方吃了下"定心丸"


泽连斯基

直新闻:中乌元首周三下午通电话,成为全球媒体共同关注的焦点,管先生,你对此有何特别观察?

特约评论员 管姚:这是乌克兰乃至整个欧洲大陆都高度期待的一次重磅通话。这段时间以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已多次在不同场合,表达非常强烈的对华沟通意愿,此前乌方在参加慕尼黑安全峰会时,乌克兰第一夫人也特别向中方转达了泽连斯基本人表达对话期待的专门信件。说到欧洲大陆的共同期待,近期西班牙首相桑切斯、法国总统马克龙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相继访华,也都表示乐见中乌元首直接沟通,期待中方推动俄乌危机解决发挥更大影响力,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元首应约通话,乌克兰包括欧洲方面,都是得偿所愿。这种对华强烈沟通意愿背后传递的信息,也是再明确不过,正如英国外相周二在伦敦金融城阐述对华政策时,所着力强调的:解决国际热点难点问题,离不了中国。欧洲大陆自二战后爆发的最大规模军事冲突要解决,当然少不了中国卓有成效的劝和促谈努力。

泽连斯基第一时间在社交媒体发声,称通话“长时间、很有意义”,而且用了中英文与乌克兰等多语种,显然是非常满意通话的内容与成果。我个人认为,乌克兰总统最期待最在意的,是中国元首的这一强调: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中乌关系的政治基础。我也注意到,不少境外媒体都将这句话做进了标题。但要指出的是,这实际是大国外交的一贯立场,中国元首昨天也在通话中谈到此前相继提出的“四个应该”、“四个共同”和“三点思考”等等,其中“四个应该”的第一条,正是“各国主权、领土完整都应得到尊重”。俄乌危机爆发已经一年多,乌克兰方面的最大诉求与目标,正是自身的主权与领土完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世界动荡变革加速演进之际,如果在事关中乌双边关系政治基础的认知与判断上,时不时会有一些杂音、误判乃至糊涂认识,中国元首昨天的再次强调,确实收到了一锤定音的效果,也确实让通话对象吃下了定心丸。



乌克兰士兵

直新闻:中国元首强调的“中方既不会隔岸观火,也不会拱火浇油,更不干趁机牟利的事”,是外媒引述提及率最高的金句,这又意味着什么?

特约评论员 管姚:你的观察很敏锐。我留意到一个细节,甚至今天还有自媒体做起了翻译版本评点,对比诸如“隔岸观火”、“拱火浇油”及“趁机牟利”的金句提法,哪种翻译更贴切,更精准。博主的结论是,对照英国BBC同题报道,今天《华盛顿邮报》的转译版本完胜:China would neither watch the fire from afar,nor add fuel to the flames,let alone exploit the situation for profit.在我看来,美西方媒体的这种关注报道热度,正是大国分量大国影响力的具体折射。

中国元首昨天在通话中再次强调,这实际上也是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他在国内外不同场合反复重申的一贯立场: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中方始终站在和平一边,核心立场就是劝和促谈。对话谈判是唯一可行的出路。世界有目共睹的是,中国元首本人早就躬身入局,运筹帷幄,就危机相继提出了“四个应该”、“四个共同”和“三点思考”。鉴于昨天中国元首最新强调的“三个不会”,在全球舆论场上引发如此强烈的关注与回响,我个人认为,它和前面提到的“四个应该”、“四个共同”和“三点思考”也应一体并置,还包括在俄乌冲突一周年之际中方发布的十二点立场文件,共同构成推动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方案,是一整套大国立场与决策逻辑。俄乌危机延宕一年多,之所以至今没有平息迹象,不但直接冲突方死伤惨重,代价高昂,外溢影响与冲击也在持续扩散,尤其在能源与粮食市场,整个世界都在为此埋单。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来自外部世界的助推,隔岸观火置身事外的国家有之,拱火浇油加剧冲突的国家有之,趁机牟利大发战争财的国家更有之,美国不是有人公开鼓吹“不惜打到最后一个乌克兰人”吗?



毛宁

直新闻:就中国政府欧亚事务特别代表将赴乌克兰等国访问并作深入沟通,今天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应询时强调,将适时发布消息,你对此又如何前瞻?

特约评论员 管姚:中国政府现任欧亚事务代表是资深高级外交官李辉,他曾任副外长,也曾在俄罗斯出任大使长达10年,应该说,李辉大使在俄乌两国都有很高的认知度,也有广泛人脉。今天毛宁在回应彭博社记者提问时特别介绍,李辉熟悉相关事务,将为劝和促谈发挥积极作用。这当然也让国际社会对李辉即将到来的出访与深入沟通,充满了期待。今天毛宁在记者会上也强调,欢迎乌克兰总统任命新大使,愿为他履职提供便利。所以我们看到,在中乌元首通话直接沟通后,乌克兰危机劝和促谈确实出现了新气象,迎来了新契机。但也必须要承认,新契机能否把握,新气象能否延续,劝和促谈能否取得实质性成果与突破,实际上也面对很大的不确定性。李辉大使访乌沟通,应该已是中乌元首的共识,但通话也指出,李辉是要与危机各方作深入沟通,在乌克兰以外的后续沟通行程,包括沟通成果,还需作进一步的观察,中方代表要为此作出更大更艰苦的外交沟通与斡旋努力,当然,国际社会尤其危机各方更应相向而行,那些拱火浇油、趁机牟利的国家,必须作出调整转向,否则,劝和促谈恐怕难有转折突破。

今天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在出席中国-中亚外长会期间再次强调,再复杂的危机,最终都要通过谈判化解;再复杂的冲突,最终也只有政治解决一条路。也只有这样的深刻洞察与清醒认知,真正成为国际共识,只有当越来越多的国家像中国一样真正实践“三个不会”,乌克兰危机停火止战、实现政治解决,才最终可期可即。

新中国外交的重大历史事件

1、五六十年代

新中国在建国的第一年里,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1949年10月2日,苏联第一个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与我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中苏两国于1950年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按照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1955年,周恩来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1954年,4月至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

2、七十年代

1971年7月,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对数通过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尼亚等二十三国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3、改革开放后

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及相关会议在中国上海举行。同年,中、俄、哈、吉、塔五国加上乌兹别克六国元首,在上海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另外2001年,中国申奥成功,还是2001年,中国加入WTO。

扩展资料:

中国的古代外交

在古代,中国认为自己是文明世界的中心,中国的皇帝是这个文明世界的领导者,有“得中原者得天下”的说法。以中原为世界的中心,中国视周边地区为东夷、南蛮、西戎和北狄,认为中国以外之人为未开化之人,中国以外之地称为“化外之地”。

中国因为其文化影响力,在其周围一直存在着一个“中华文化圈”,其传统范围一般包括朝鲜半岛、日本、越南和东南亚地区。另外,周边国家历代向中国朝贡,这种制度到了清朝达到最成熟的地步。

历史上尼泊尔、朝鲜、琉球、安南(越南)、苏禄(菲律宾)、缅甸、南掌(老挝)、暹罗(泰国)是中国皇帝册封的八个属国及朝贡国。朝鲜、越南(旧称安南)、琉球国是朝贡国的典型。

中国的地理环境比较封闭,北边是大漠,西边是高山,东南是大海,限制了古代中国和其他国家的交往。在古代中国历史上,北方游牧民族一直是很大的威胁。战国期间中国就开始在北方修筑长城抵御匈奴的攻击。

汉初对匈奴以防御为主,典型的政策是和亲。汉武帝时,汉朝从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并且一度将匈奴赶到漠北。

但汉武帝身故后的国库空虚,使得汉朝政府又改为和亲政策,以保政治平安和经济繁荣稳定,其间最著名的就是昭君出塞事件,据说汉元帝当时因惊为天人还舍不得将其嫁给匈奴单于呼韩邪。

自西汉的张骞出使西域,中国和中亚的交流就非常频繁,中亚的汗血马深受汉朝皇帝青睐,同时中亚的一些作物如苜蓿等也被引进到中土。

2000多年前的中国就以丝绸之路和中亚、欧洲相互交流商品,出口丝绸和茶叶等商品。从汉朝开始,朝鲜半岛和日本就和中国有贸易往来和交流。自东汉起,印度的佛教文化开始传播到中国,并最终在中国扎根,还经由中国传到了朝鲜半岛和日本。

-中国外交政策

-中国

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发生了什么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给我们什么重要启示?

现在随着中国崛起,中国外交其实面临着两大任务。一个是事务外交,就是在技术层面上,每天要处理日常的外交事务。另外一个就是公共外交,所谓公共外交就是要树立你的国家形象,你要消除你周围或者其他国家,国际社会对你的舆论上的压力,也使你有一个更好的国际环境。这种公共外交,其实现在对中国越来越重要了,而由于中国崛起,我们知道西方国家指责中国这个傲慢,那个不好等等,所以中国更加需要在公共外交上有所着力。包括这次在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第一次出版了一本就叫《公共外交通讯》这么一本杂志,所以看到公共外交,已经提到一个相当大的日程上来。如果从性质上分,有完全充满敌意的,有遏制中国的,战略上的敌意,也有人性自然的误解,也有人性自然的误解一不小心在你被回应一方处理不好的,它有可能会转变你的性质,会转变成对你的敌意。因为中国崛起是人类历史上几百年,至少是几百年一个重大的事件,是人类国际政治经济文化,乃至以前我们说的心理产生重大冲击。西方至少在过去500年,它是高高在上的,中国是衰败的。现在这么一个庞大大国要崛起,任何一个西方人都会感到惶惶不可终日,都感到疑虑,会感到猜疑。如果换位思考,如果我们是西方人的话,恐怕也会这样,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有善意的误解,也有战略上的敌意,这种善意的误解和战略上的敌意,有时候一步之遥很容易转化,就看你中国的公共外交做得如何到位。如果你做得到位,也许你可以在相当程度,在以前的中国政府或者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我想用的非常到位,可以很好的化解。如果处理的不好,很有可能会把原来是人性自然的那一部分误解,很快的使它上升到那种战略上的敌意。所以这个可能是我们大家在未来,在公共外交上要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