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肃的虾米”视频截图

2023年,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达到1158万。

“严肃的虾米”就是其中一员。2023年2月底,他因为吐槽“文科硕士月薪5000”上了热搜。那时,他找工作已将近半年,始终没能找到一份合适的。尽管开始做短视频后,各大公司也向他抛出了橄榄枝,这半年他绝大多数时间都花在面试和实习上,却还是一无所获。

走红后,求职综艺也找过他,他因为“去天津旅游,还包盒饭”的广告动心前往,没想到那里盒饭只管一顿。他自费去路边的小菜馆吃了两天的盒饭,看了看天津这座城。


“严肃的虾米”视频截图

“严肃的虾米”本人姓付,如今更习惯被叫作“虾米”,其本人和在视频里的形象差不多,戴着细边眼镜,身着白色短袖配一件黑外套,讲起话来滔滔不绝。他说,大学时刻意打辩论赛,让自己变成了“社牛”。这件黑色外套两百多块钱,直到今年他才舍得买两百块钱一件的衣服,从前都是几十块钱的。2020年,来到上海后,他吃了第一顿肯德基,因为从前觉得“几十块钱一顿饭不值得”。

“上海在我眼中,意味着一种多样的可能性。”“虾米”觉得,上海代表着很多,第一顿肯德基,第一次深度接触文坛,第一次行走在外滩,第一次看见“外面的世界”。

也是在这座国际大都市,他更加坚定了对底层的共情,去看见“普通的人,普通的生活”,从中感受到生而为人的尊严,一种属于生命真正强健的力量。如今,他不定期更新的“虾扯谈”栏目,就是在寻找和他一样在大城市打拼的普通人,倾听他们的心声。

“虾米”打算把视频账号一直做下去,在他看来,这也是一种写作,“当不了作家,我就当个视频家吧。”

采访前,他的工作终于暂时有了着落——服务业管培生,继续留在上海,从基层干起,向上培养。

他不怕吃苦,对未来充满信心,却依旧迷茫着。一面准备工作,一面想等收入稳定,阅历丰富后,自己还是会写作的。说不定能写出“留下来”的东西,说不定呢。

以下为博主“严肃的虾米”的口述:

“学历是我下不来的高台,也是孔乙己脱不掉的长衫”

我爸找风水大师给我算命那天,我还在找工作,正在犹豫去北京还是去珠海。结果算命师傅说,我往北边有财运,往南边有考运,反正怎样都有出路。最后,我留在了上海,不南不北。这要是让风水大师听到,估计还有第三种说法。

山东人讲,“不孝有三,不考公为大”,我爸为了让我考公找了风水大师,最后还是劝不动我,尊重了我的选择。我不喜欢那种“一眼望到头”的生活,想尝试多种可能。对我来说,上海这座城市就意味着这种多样的可能性。


“严肃的虾米”单人照 受访者供图

去年九月开始,我四处投递简历,也顺道在b站上吐槽秋招的艰难。第一条视频是“我,上海,211研究生,毕业后想干个销售都不行”。我记得那一场群面里,有藤校毕业生、世界500强实习生,他们云淡风轻地讲述着光鲜履历,那种自信从容让我大为震撼。我只是一个211大学的文科硕士,本科在山东的一个二本大学,本以为能从那里考来上海已经很好了,但我在上海学历鄙视链的底端。

开始做视频后,断断续续有公司向我抛出橄榄枝,甚至有那些秋招上我不敢想的职位。快手、雀巢、武田制药、国企......我都去了,但最终都是乘兴而来,失望而归,空欢喜一场。我一个学文学的,还去面试过有嘻哈导演车澈的团队,还有一个位于陆家嘴的私募基金,他们的部门leader邀请我去办公室聊了一下午家常。之后也杳无音讯了。

我遇到过待遇最好的公司是一家位于珠海的制造型企业——包食宿,一个月工资一万二,过点有加班费,工作内容是行政助理,给领导打打下手。这家企业也是部门leader从网上挖掘了我,然后一步步帮我内推,最后卡在了人事总监那里,他的理由是:我留不下来。我很后悔,要是那时候表现得再坚决一点就好了,但我还是很感谢那位leader好大哥。


“严肃的虾米”去天津参加综艺时的自拍。受访者供图

2023年2月25号,我吐槽文科硕士月薪5000的视频上热搜了。也因为这次热搜,我应邀参加了一场老牌求职栏目。去之前他们告诉我,包往返机票和宿舍,还有盒饭。那时我想,就当免费去天津旅游了,还有人管饭,多好。可惜到了才知道,他们只包录制当天的盒饭,只有一顿,还很难吃。那场节目我表现挺好的,最终有“七盏灯”为我点亮,但节目过后,我也没有去。因为招聘企业都在北京。

最初,茫然的我对工作的要求有两点——一是坚决不考编制,二是不能太穷。其实我心里最想进一线大厂,但学历和资历卡在这里,试了不知多少次了,都是石沉大海。

有时我都觉得奇怪,一个正经的211大学全日制硕士毕业生,怎么会找不到工作呢?很多朋友以为我是在整活儿,我也希望是,可惜不是。

对“底层”的共鸣


“严肃的虾米”拍摄的外滩捡垃圾的老奶奶 受访者供图

来上海第一次去外滩的时候,我觉得和平饭店好漂亮,但过了也就过了。路过一个捡垃圾的老奶奶身旁时,我停了下来,对面的清洁工伫立着看她。那一幕我一直记得。


“严肃的虾米”拍摄的祖孙三人尽力推三轮车 受访者供图

本科时,我也拍过一张类似的——祖孙三人尽力往前推三轮车。

我对繁华、精致的东西没有感觉,反而对底层特别有共鸣,这可能和我的出身有关吧。

我是在山东农村长大的,16岁以前,我都是在村子里生活的,几乎没出过县城。那个时候,每次上县城都要乘30多分钟的公交,我觉得好漫长。那是我16年走过最远的路。上高中后,第一次我们同学去KTV。当时我靠着电梯口很近,他们让我按电梯,“1、2、3、4”很简单,但我不敢按,因为怕按错。

高中的时候我开始读网络小说,和所有的“中二少年”一样,我觉得自己可能有一点点不一样。这种“不一样”的感觉一直伴随到我考研,从秘书学跨考中文,我考了三年。

读大学与高中没有本质不同,于我而言,就像从一个县城换到了另一个县城,周围的朋友也都是相似面孔的人。唯一的不同是,上大学后我加入了辩论队。在那之前,我一到公共场合就紧张,因为见得太少了。我想通过辩论弥补自己的一些缺陷,迫不及待地打开外面的世界。

加入辩论队后,我慢慢变成了“社牛”。“严肃的虾米”只是我自己的吐槽账号,之前还有一个故事类的视频账号“安娜的平凡日记”,那是我和朋友合作的关于农村生活的账号,如同我们的初衷一样——关注和我们一样的底层。播放量最高的那期,是关于我们村“老八”的故事——老八给黑心老板打了十七年工,我们帮他申请下来了低保,摆脱黑心老板。短短半年,他像换了个人一样,从头到脚还是一身黑,但是干净体面了很多。他现在在帮烟花店铺看门,买了新的智能手机,闲暇时可以刷刷短视频。


“严肃的虾米”摄影作品 受访者供图

从他的故事中,我们感觉到一种由内而外的力量,就是身而为人的尊严,我产生了记录的冲动。这期视频收到了很多公益人士的打赏,也有人联系我们想要做爱心捐赠。

底层人民的故事不好拍。为了做好这个账号,我动用了16年在农村生活的关系网,甚至是我大姑大姨的关系网,把他们的故事都拍了个遍。希望有一天,我可以拍的不只是在我们村,我们周围,而是更多中国底层人民的生活。

考研结束后,去上学的前一个暑假,我在我们大学门口做销售。最底层的那种,什么课都卖——减肥、钢琴、游泳,拉人来听体验课,听课前要交十块钱报名费。第一次卖课的时候,没有人理会我。每次群里排出当天的业绩排名,我都是垫底。没办法,那时候我找了两个朋友,扫描二维码注册了账号,自己贴了二十块钱报名,比我一天赚得还要多。

后来接这种活,我就干得特别卖力。我朋友说,因为我笑起来有法令纹,看起来有亲和力,是个“好人模样”。第二次,我成了当时销售的主力军。有朋友出来创业,还拉我一起干。一个暑假过后,我攒了两万块钱,交了学费,买了个新电脑。

普通青年,普通文学

文学的书我读得很多,对我影响最大的作家是鲁迅,进而我也通读了钱理群,我觉得他是鲁迅真正的传承人,还喜欢余华和莫言。

我始终记得鲁迅的一句话——无穷的远方,无尽的人们,都与我有关。这句话影响我很深,我觉得鲁迅的作品是“不过时”的,他的东西到现在仍然有振聋发聩的意义。我仅有的文学创作都在学生时代,也是在针砭时弊,关心“远方”。现在回过头看看,很幼稚,但也很真挚。我之所以喜欢钱理群,就是因为他没有把鲁迅精神抽象化,变成学术界的高谈阔论,他是有过到贵州下乡的经验的,真正在关心“人”。

考研的日子并不顺利。我英语不好,第一年全身心投入在英语上,没想到最后没顾及专业课;第二年我写作的那门专业课考了141分,但没顾及英语,结果单科不过线,直到第三年才考上。

我记得第三年考研的时候,遇见了一个天生斜眼的学弟,跟我说:“我大一的时候你在考研,大二的时候你还在考,我都大三了,你还没考上?”那一下对我的触动特别大,有种韩信受胯下之辱的感觉,我印象深刻。

其实回头看,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也没有什么“为理想献身的悲壮”,我只是想“再试试吧,真的,这是最后一次了”。回头看,我的人生就是由许多个这样普通的选择组成的。

考研成功后,我成立了一个文学社,美其名曰“皮匠文学公会”,其实就是个草台班子,下面有一行字“普通青年,普通文学”。我终于读到了我想读的文学专业。但我不喜欢现在学术界许多人的大词“人民、左翼、社会”,但当你真正问他们底层人民的生活时,他们可能连猪肉多少钱一斤都不知道。后来我想了想,可能我真正排斥的不是他们,而是高谈阔论、自以为是的我自己。

来上海以前,我没去过肯德基。不是吃不起,只是拿着一个月一千块钱的生活费,面对着十九块钱一个的汉堡,觉得没有必要。我今年才开始买两百块钱一件的衣服,对很多同学来说,两百块钱是下限,对我来说就是上限了。在这之前,我的衣服都是几十块钱一件的,也不讲搭配,能穿就行。


“严肃的虾米”与程序员对话 网站截图

研三大家开始找工作时,我意识到理想主义不能当饭吃。自己写出来的东西还太稚嫩,也不可能靠写作养活自己,就开始四处找工作。我最迷茫的时候是珠海那家企业把我拒了,我去找一个程序员聊天。他和我一样出身贫寒,赚的钱还要养活原生家庭。他拿着高薪,住在六平方米的出租房里,没有女朋友、不乱花钱,唯一的爱好是摄影,有着一台两万元的相机。

他说,其实他是喜欢植物的,大学填志愿以前,他的梦想是当一名园丁。又说,自己是一个“暂时赌赢了”的赌徒,因为上学、考研、工作,每一个选择都是一场赌博,一旦做错了,就丧失一个挽救原生家庭的机会。所以他的每一个选择都是理性层面的最优解,因而要丧失掉许多感性层面的可能,失去了真正体验的快乐。

我深有同感。因为出身的原因,我们不敢去冒险。对我们来说,试错成本太高,所以走起路来小心翼翼。

3月底,我终于找到了一份工作,在上海,是一个服务业的管培生,据说要先被“发配”去基层,向上培养。年薪可能有15万元。这份工作不是我最满意的,但总算是有了着落,真的累了。

现在,我还是会不定期去找那些漂泊在上海的青年聊天——从小被寄养的沪漂女孩、教中专的泛性恋女硕士、破产的富二代高考状元.....践行着文学社的口号——普通青年,普通文学。

我还是有个作家梦的。只是我的阅历还太浅,写出来的东西也没人看。我始终记得莫言说:“自己不是为老百姓而写作,而是作为老百姓而写作。”这句话也一直提醒着我。当不了“作家”,我就当个“视频家”吧,这也是在写作。

等到我三四十岁,经济稍微宽裕一点,还是会继续拿起笔杆子的。说不定我能写出可以“留下来”的、“不过时”的东西,说不定呢。

硕士毕业,找到月薪6000的工作,该高兴还是反思?

中午吃饭的时候看了一期《非你莫属》,里面有一个案例引起了大家的热议。

王锐,硕士毕业,金属材料专业,30岁,曾经在中科院联合培养2年,上一份工作为一家外企的采购员。

他说自己是一名斜杠人员,除了本职工作外,还在做高等数学的交流会,类似培训的一个活动,也有做开出租车等工作。

想要谋求的工作为培训师,工艺助理之类,地点要求,沈阳,工资每月6000+。

但他最后选择一份培训的工作,地点在北京,薪资6000,可以出差到沈阳。

短短十几分钟的视频,我看了两遍,作为一个专业和学历跟他都比较接近的过来人,我有很多感触,不是觉得他的选择不好,而是我潜意识认为他可以更厉害一些。如果他在以下几个方面规划或者讲究点策略,他应该可以得到更多。

1、明确自己想做什么

王锐本科毕业后去厦门工作,但工作一段时间后发现企业效益不好,加上工作地点离家较远等原因,他选择了离职,继续读研,读研后又从事跟专业不相关的采购,现在又在《非你莫属》的舞台想寻求的工作跟采购和专业又完全不搭边的培训师,工艺助理等职位,工作地点还要求在沈阳。

尽管他一直称自己的学习能力很强,但在我看来,这就是他只是在考试方面能力强,其他方面的能力值得怀疑,因为他没有明确的目标,他在这个平台他的硕士学历没有带来任何优势,反而让面试他的这些企业高管们觉得他能力不够霸气。

我们每个人的人生规划从上大学就开始了,选择什么学校,选择什么专业,选择哪个城市读书,只是那时候我们还没意识到这些选择对自己以后的影响,这些决定大部分是家长帮我们做的。

但毕业之后,我们会再做一次重要的选择,我们要去工作,我们要选择自己从事的行业,自己喜欢的城市,自己喜欢的公司。

这时候我们需要明确自己能做什么,多思考下这是不是自己需要深耕的领域,然后沉下来一直坚持做下去,我们离精英就不远了。

2.本职工作没做好的兼职不叫斜杠

我印象中的沈阳是一个重工业基地,按理说也有很多需要他的相关专业知识的企业,但他上了《非你莫属》的平台找工作,很明显这里没有需要类似专业的企业。

他给我的感觉是只要有工作给我就行了,却很少拿出时间去分析真正想要和需要的工作。

王锐觉得自己是一个斜杠青年,在工作之余又去做培训辅导课程,又去开出租车,但所谓的培训辅导课程也只是帮一些人洗洗脑,在考试前夕突击一下,让这些大学生们可以不挂科,这在这些高管眼里,这不是正规的培训,培训需要一套流程和体系,而他的只有一些励志鸡汤。

我个人觉得这些也不属于斜杠,我理解的斜杠必须是本职工作做好,又有多余的时间能够实现其它变现途径的职业,即所谓的多重身份,多个职业。

首先他的本职工作做的不算好,因为他所要的工资不算高,6000元,一个30岁的硕士毕业生,我认为多奋斗一些,工资还应该有很大提升幅度的。其次开出租车不算斜杠,只能是兼职挣点茶水钱。

我一直认为专业的人该做专业的事情,如果我们一两年的驾龄去和没有任何学历,但有十年驾龄的人竞争开出租车,那肯定输了,但如果我们去做材料研发工作,那学历的优势就凸现出来了,我们要去找到自己拥有的优势,而不是盯着自己不擅长的,别人可以挣到钱的方面和项目。

将本职工作做好,又拥有大量的业余时间,再考虑斜杠的事情,才是比较明智的选择。

3、不可画地为牢

王锐的父母还年轻,但他却以孝敬父母为借口不愿去别的城市打拼,只想留在沈阳这个城市打拼,我不清楚他是害怕自己能力不够,还是想一直在父母的帮助下生活太,但我不赞成他的这种划定区域上班的做法。

我们都知道,一线城市,特别是北上广深的机会较多,也是很多年轻人喜欢去的地方,但也是很多人害怕的地方,我们怕在这些地方买不起房,安不起家,就不敢靠近这些地方。

经过这几年的工作,我发现一线城市多的不止是工作机会,还有很多便捷的制度和交通。一个简单的社保,一线城市可以报销85%以上,一些小城市只能报销65%左右,一线城市很多业务可以网上申请,而小城市单是提交资料就要跑断腿。

年轻的时候要学会闯,不可画地为牢,将自己早早的就圈子一个地方,世界那么大,可以去看看。

4、做好充分准备

最后择业的时候,他有两个选择,一份是沈阳的市场专员,一份是北京的培训工作,薪资均为6000元,他选择了一份在北京的工作,让我很意外,因为之前他一直坚定的要把工作定在沈阳,甚至这是一切工作的前提条件,突然间这么一个条件又轻易的被改变了。

还有薪资方面,6000元对于一个硕士毕业生,在北京生活的话,不算高,可能还会有些拮据,6000元的购买能力在沈阳和北京之间估计还是会差不少,在择业的时候是双向选择,以他的学历,工资是可以再提高一些的,只是他还缺少点为自己多争取利益的勇气。

不知道是因为这些企业高管们和主持人涂磊的规劝还是他真的很喜欢上了那家坐培训的公司。但整个过程他的择业选择一直在变,感觉其他人的言语对他的影响很大,这可能是他上场前准备不充分的原因。

所以最后我们一定要学会充分准备,特别是找工作,有自己的思想,有真正的技术,有应变的能力,拥有这些,害怕找不到更好的工作。

以上都是个人观点,可能有些你不赞同,如果这篇文章引起了你的思考,就算是我的初衷达到了,只有我们不断的去思考,我们才会不断的进步,才会越来越快的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找到自己可以一直坚持的工作。

我男友是应届硕士毕业生,参与工作月薪五千多,往后工作前景稳中递增。而我只有中专毕业学历,参与工作

如果你们以后分手了,不是因为你学历低,而是因为你的自卑,有时候越珍惜越付出反而得不到回报,要想抓住男人的心,就要让他付出,懂吗?如果他不愿意,那么你尽早结束这段感情,不要什么都投进去了,到最后把他交给了别人

老爸托人给我找工作,双休五险一金到手五千,让我不要折腾了,去吗?

先分享一个身边的故事

如鱼在上大学时,班上有个男同学,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为唐总。也算我们班上小有名气的富二代,其实他平时也不炫富,为人低调,但是在一个文科专业班级里,女生的嗅觉总是敏锐的,并且很爱八卦。

第一次推测唐总是个富二代,是在大一开学没多久,过清明节的时候,那个时候一般只有省内的学生才请假回家,有些人还嫌远,不想回家,就呆在学校,可是唐总不一样,家在海南,二话没说,直接买机票就回去了,那个时候大一课也多,也不敢随意旷课,所以真的就只有3天的假期,唐总第一天回去,第三天乘飞机又来学校了。

我们还以为他是有事才回家的,结果并不是,他就是想回家玩而已,至此之后,唐总每逢自己没课,假期超过三天,准坐着飞机出去玩儿,我们都羡慕地说:“唐总有个私人飞机”,

除开飞机之外,穿着、打扮、电子设备的更新速度也是很令人佩服的。

不过就是不显摆,从来不说自己家有多少钱。

也怪我们小地方,同学些没见过世面,哈哈哈哈,所以每次都和唐总开玩笑说:他毕业是不是要继承家产,唐总只是笑一笑。

果然毕业之后,唐总立马就飞回海南继承家业了。有个可靠的家庭就是好,得少奋斗很多年,这种是羡慕不来的。

听和他关系好的说,唐总家业挺大的,他现在也是从公司基层做起,父母提供了一定的帮助,更重要还是得看他个人发展。

而想我们这些普通的同学,家里也没有关系、更没有公司,只能自己去面试工作,找寻工作机会,还会处处碰壁。

通过这个案例我想告诉题主,如果家庭不是很优越的话,并且现阶段自己确实比较迷茫的话,父母又给了一定的帮助,其实可以选择听父母的话做现在这份五险一金双休到手5000的工作。

这样的工作,对于一个刚毕业的人来说其实并不差,再说了,随着自己能力的提升,工资以后肯定也是会涨的。

因为现在找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确实不好找,父母都是过来人,他们只是希望你少走一点弯路,平平安安、稳稳定定地过一生。

如鱼认为你可以先尝试做一段时间这个工作,也不算辜负父亲的一片心意,再来计划自己以后的发展之路,如果觉得这份工作确实发展不好,那么你也可以与父亲商量,与他沟通这个工作可能确实不适合自己,我想作为父亲,他也应该会明白孩子,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当然如果发展得好,那就皆大欢喜了。

以上是如鱼的回答,希望对你有帮助!

如无意外,你老爸给你找的工作是一份国企的工作,双休五险一金,薪酬到手5000元,已经算是普通职场人不错的水平了。


但是,去不去,必须要看你的本心,还要看你的职业能力。


如果你的择业观从来就不喜欢这种国企的工作氛围,更喜欢追求个性化、符合自己兴趣爱好的职业,那就可以不去。


不过,这个选择必须要有一个前提,你必须要为自己的选择而负责,过来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追求个性化的工作和职业,当然更符合自己的喜好,但是能否养活自己,能否让你担当起维持生计的重任,这个必须要靠你来决定。


如果你的职业能力很强,有较强的专业技术能力,有较好的沟通协调能力,也可以不用在乎你老爸的建议,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单位,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这样才能活出自我,活得精彩。


不过,同前面一样,你的能力必须要得到证实才可以,假如你所谓的能力强,只是自己评价的能力强,别人都觉得你能力弱,那实际上你就是自己骗自己,可惜的是,你却偏不了生活本身,生活的残酷会教会你一切。


作为局外人,雷哥建议你去这个单位,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普通职场人要有自己的觉悟,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成为创业大佬,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都有决心为了自己的事业而付出常人难以企及的努力。


大多数的人,都是既想轻松自如,又要高薪待遇,世界上哪有这么轻松的事情。 所以,对于普通职场人来说,有一份薪酬待遇中等,工作压力不大的工作,已经非常好了。想要靠这个普通工作发财是不现实的,但是,那种成天只做发财梦,却连一个养家糊口的饭碗都没有的职场人,大有人在。


你父亲之所以托人帮你找了这么一份工作,估计不是偶然的,而是在看到你职场混迹非常不如意,才不得不出手来帮助你。毕竟你是他的儿子,你是他的亲人,他不能看到你再这样成天瞎折腾了。


知子莫若父,父亲可能更了解你有几斤几两,所以,才会动手去帮助你,希望能够通过他们的干预,让你找到一个更好一些的工作。


我相信,没有哪个父亲看到儿女工作出色、待遇优厚,却偏偏要劝他放弃这样的好职业,而去找一个薪资平平的工作。也许,正是因为你前面的职场经历,完全都是一种不靠谱、不好过、不如意的状态,才让父亲心急如焚,才让他为你去找了这么一份较为稳定的工作。


前面说了,想要实现更好的职业发展,必须要有相应的职业能力,如果你没有这样的能力,却偏要想追求这样的结果,只能让你在落差和矛盾中,虚度掉最好的光阴。


综上所述,面对一份稳定但略显普通的工作,我们究竟要如何抉择,还得看你自己的心意和自己的条件。有心有力,当然可以追求自己想要的事业,不用去这么一个普通的单位工作;但有心无力,那你就必须得去适应现实去妥协,毕竟这还是一个相对不错的单位。


对于大多数的职场人来说,其实谁没有高远的梦想,谁没有憧憬美好的未来,但是,现实就是这么残酷,一句话:能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如果你的折腾还没有让你看到成功的希望,建议你还是按照家人的意愿,先去找个工作上班。双休五险一金每月到手五千的工作,在一个小点的城市工作、生活,应该是可以的。

一个有理想的人,也要脚踏实地从实际出发,通过工作来积累财富,丰富经验,积攒人脉,为以后的折腾打点基础。

折腾前学会做事。

在一个单位去工作,可以在单位同事的帮助、配合下先学会做事。无论今后选择做任何事,都要从一些小事做起,熟悉做事的流程,掌握做事的方法。在游泳之前一定要试一试水的深浅,才不至于呛着水。

记得有一个朋友,自己学习厨师后就很快开了一小饭店,大张旗鼓地经营了半年就赔了个底朝天,实在干不下去了。没办法,只好把小店盘给了别人。然后自己给别人找工,整整又干了三年,暗中默默学习饭店的经营,重新开了一个饭店,生意才慢慢有了起色。

折腾前积攒人脉。

在单位里工作,就会有本单位的许多同事,还会在工作中接触许多外部单位、 社会 上的工作伙伴。工作中有联系,就会逐渐产生关系,就可以积攒越来越多的人脉。也许这些人可能暂时不一定用得上,但在自己折腾、创业时就有可能用得上,在需要别人时得到他们的帮助,解决自己的困难与问题。

折腾前积累经验。

无论什么事,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这些经验不是与生俱来的,也是在工作、生活中慢慢学习得到的,或都是付出一定的代价而得到。如果不在折腾、创业前学习得来,那可能就会在折腾、创业的过程付出一定代价来获得。与其经历挫折之苦,不如就在别人的管理下来学习。同时也通过工作中的磨砺来锻炼自己,在时间的沉淀中提升自己的能力。

五险一金齐全,到手五千工资,双休很轻松,这样的工作待遇,比公务员都要好,为什么不去?


小李是位乡镇公务员,2010年大学毕业后经过层层考试选拔,才如愿以偿的成为了公务员。至今,工作已经正好10年。虽然工作了10年,但是,小李的工资却并没有随着工龄的增长而增加很多,目前,他的工资扣除五险一金后,是4200元。


虽然公务员也是双休,但是,乡镇公务员基本没有双休,周末上班是经常的。走村入户,上传下达,忙得不亦乐乎。小李工作了这么多年,真正休息的时间很少,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村里工作。


与小李相比,你能够轻轻松松的得到一份月薪5000,五险一金、双休的工作,应该珍惜才是。


一、月薪5000,五险一金,双休,这样的工作,真的不多!


对于大部分人而言,月薪5000,是一个让人羡慕的工资。尤其是对于工薪阶层而言,很多人的工资是处于4000元左右。5000元一直是一个小小的目标。


很多的企业,为了减少企业人力资源成本,选择逃避五险一金,不缴纳五险一金,或者是少缴纳、变通缴纳等等。能够交全五险一金的良心企业,真的是很少。


在待遇方面,能够双休,想必也是8小时工作制度,法定节假日正常休息。你平时空闲的时间是比较多的,能够自己掌握利用的时间也很多。这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也能够陪伴家人。


总体来看,这份工作各方面的工资待遇是比较不错的。我相信,如果将这份工作放在招聘网上,会有很多人来竞争的。


二、这家企业是一个比较正规的企业,未来前景好。


透过企业给你的工资待遇,我们能够判断出来,这家企业是一个非常正规的企业。能够给员工缴纳五险一金、能够保证员工的正常休息时间,这些都是符合劳动法的规定的。不像其他的一些企业,总是喜欢跟员工计较,想方设法的减少员工的福利待遇。


我们也能判断出,这家企业的前景比较好。能够给一个刚入职的员工初始工资达到5000元,这就相当于试用期的工资,这是比较高的了。我相信,过一段时间,试用期过了以后,你的工资还会继续上涨。


遇到这样一家正规的、有发展前景的企业,你还在犹豫什么呢?


三、工作来之不易,应该珍惜。


这份工作,是你的父亲通过找关系给你搞定的,也是费了很大的力气和成本的,你应该认真考虑一下。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得一份好工作不容易,应该珍惜。


当然,你可能不喜欢这种不劳而获的工作。不喜欢靠家人来找工作。这是企业,不是行政事业单位,只要企业愿意使用你,你就大胆的去吧。如果你有真本事,那就好好工作,把你的工作做好,做得不一样,做得出彩。


综上所述,你应该认真考虑一下这份工作,来之不易啊。

这我深有体会,因为我刚毕业的时候,就是这么过来的。

我觉得题主可以去尝试,实在不合适,再另作打算。

我2014年毕业的时候,我爸一直想我回老家发展,于是,托我表姐夫帮我留意好企业,因为我表姐夫是县城劳动局的,对于什么好企业,他心中有数。

不出所料,半个月时间,表姐夫帮我找了一份算不错的工作,双休,五险一金,每个月到手4500,当时,我也去面试了,领导对我的学历跟专业都挺满意,同意我去上班。

那段时间,我老爸很开心,因为我能在老家发展,是他最大的期望,但是,我去那企业上班一个月,我就有辞职的冲动了。为什么?

因为我的岗位是一线操作员,有点类似石油企业工作的那种,而且需要倒班,每天做的都是重复性工作,毫无创意可言,除了记录数据就是观察设备是否异常。

在这一个月时间里,我感觉是我人生最迷茫,最焦虑的时光,我感觉前途渺茫,一边是机械性工作,一边是父母的期待,进退两难。

一个月后,我想通了,我还是选择辞职,我用了半个月时间做父母工作,半个月时间投简历。

最后,我还是选择了我喜欢的工作—配方工程师,至今,已经做了5年,做得很开心,觉得这才是我想要的工作。

所以,回到题主问题,遇到这种情况,我建议可以这样做:

1、既然工作是父母拖关系安排的,就不要辜负他们的一片好心,毕竟工资也不低,可以先去试试,或许是你喜欢的呢?

2、如果试过了,不喜欢,那我还是建议遵从自己内心的想法,不过,得先做好父母的工作,再去安排,毕竟不能伤了父母的心,但是,自己内心的想法也要说出来,不然,自己做的不开心,每天过得很郁闷,有何幸福感可言,你说是吧?

恭喜你有一个好爸爸,帮你找了一份不错的工作,你的确可以不要再去折腾了。为什么说这份工作不错,主要理由如下。

第一、工作比较稳定 。

按照常规而言,如果是你爸爸亲自出马帮你在外面找工作,肯定是朝着比较稳定的单位或者企业去的,所以说你的工作总体上是比较稳定的。而且看你这个待遇,别人梦寐以求的双休日你有,五险一金全套保障你有,什么都给你弄齐了,所以说这个企业的效益肯定还是不错的,工作还是比较稳定的。

第二、待遇还比较可以。

别看你拿到手的只有5000块钱,但是你能够获得双休,同时五险一金也给你足额保障,按照相关的比例计算,如果是足额缴纳的话,五险一金应该在工资总额的30%~40%左右。这么一折算下来,你的工资可能实际上已经达到了七八千左右。这个水平,已经超过了全国平均工资。

第三、有足够的时间学习。

按照你爸爸找的这份工作,你除了正常工作时间需要在单位之外,其余的时间你都可以自由支配,如果你有比较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你也可以利用这段时间进行学习,考研考博考证都可以,如果想朝着某一方面的专业发展,你也可以学习相关的专业技术知识,真正等到你有一技之长之后,你再去折腾也为时不晚。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欢迎交流探讨!

驴老师认为这个最重要的衡量标准还是你所在的城市;

如果你和驴老师一样在一个18线的小县城或者是小乡镇;

那还等什么,求之不得呀,赶紧去吧。

不过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打算和想法儿,如果你是一个才毕业的年轻人;

不妨尝试着先去干几年,对自己是一种历练的同时,也不辜负父母的一片好心。

如果你有更大的目标,更大的志向,就不必尊从父亲的意愿,年轻人需要折腾,需要奋斗,需要不懈的努力,坚持走自已的道路。如果折腾没有结果,不如去干一个比较稳定的工作,这就是 社会 残酷的一面。

先分享一个我家里人的例子,表弟被父母3年前送到英国读了个金融硕士回来,目的就是想回国进入到四大行,能稳定又体面。虽然是海归硕士,但是竞争激烈的校园招聘,表弟进去也颇为惊险,除了笔试通过,还有一轮轮面试。

为了保险起见,面试的时候家里找了点关系,顺利进入了建行。家里人欢天喜地,终于进入了一个光鲜亮丽的好单位,铁饭碗。表弟也很开心,一起回来的同学可没那么幸运进银行,他也跟着家里人一样可高兴了。

工作一年不到的时间, 由于对银行体制的不适应加上行业本身非常注重资源而非能力,他果断背着家里人辞职了。 他知道走这一步是非常有风险的,一方面不能让家人知道,毕竟是动用了关系进去的,被亲戚知道便是辜负。同时下一步做什么,还没有思考清楚,心里充满了不安与担忧。

走了一步险棋之后,表弟用了3个月的时间认真思考,根据自己的兴趣、擅长成功入职就一家跨国英语培训机构,也是上市公司。入职后3个月转正后他才敢通知家人他换工作了。虽然家里人仍不理解,为何放弃银行这么“好”的工作,他就一笑而过,也解释不清。

一、要不要听从被父母安排的工作?

如果你刚好喜欢这份工作,那么就接受吧。如果不喜欢呢?这个问题,与其说是接受,不如说是如何劝说父母同意自己去做自己想做的工作。比如:

1、和父母平心静气地好好谈一次。

需要拿出自己想去大城市或者从事某项工作的理由,认真和父母解释清楚自己的规划什么,自己也后会变成什么样,让父母知道你是经过深思熟虑做出的决定,而不是随大流或者一时冲动。

2、听听父母的理由是什么,因为父母还是希望你能过的好。

父母们打拼了半辈子,比起还没毕业的我们,有一定的人脉关系和 社会 资源,所以想给我们直接安排工作,也是可以理解的。

很多时候父母选择直接帮我们安排好,也是不希望我们离家太远,想让我们回家工作。但很多人却不是这样想的,希望离父母越远越好,看不见管不着。对于经济条件不错的,父母可能会尊重你的选择让你任性两三年看看你在外能否闯出一番事业来。一旦没有任何进展可能,就要劝你回来接受他们的安排。此时在外碰壁后,再选择回来的心态也不太一样了。

3、大城市和老家到底要怎么选择呢?

主要还是取决于你想要的工作是什么?比如,想加入互联网企业的同学,那么北京深圳杭州等大城市是你的第一选择,基本上BAT等大厂都在这几个地方有分公司或者事业部。

想要进入金融企业的同学,希望进入证券、投行等高端金融机构工作,那么还是去一线城市比较好。如果你希望进入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那么回到老家也是可以的。

二、将兴趣转化成职业,需要做哪些工作?

很多大学生毕业后会特别羡慕那些同学,还没毕业就能靠摄影养活自己,找工作也不用愁,一毕业就能做喜欢的工作!完美!

没错, 世界上最完美的工作,就是在热爱的领域努力得玩,还有钱赚。 可在羡慕别人完美职业的同时,你是否想过为什么别人的兴趣总能成为副业、职业甚至一生的事业?而自己的兴趣却终究只能成为空谈,甚至连个像样的兴趣都没有。

其实,兴趣和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一样,都是需要养的。不同的兴趣有不同的养法,不同的养法,也决定了你的兴趣能长到什么高度。

1、什么样的兴趣可以发展成事业?

判断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角度。

但类似睡觉、爱吃、爱玩 游戏 这样的爱好,只满足了自己,没有满足别人的需求,就无法成为事业。除非能在这些爱好上附上其他知识,让它们产生价值。比如热爱 美食 去研究 美食 的做法成为做菜高手,这样才能把这些爱好转换成对别人也有价值的事情。

有些兴趣爱好可能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没落,比如冷门、夕阳的职业,它们不会立刻消亡,但是未来的发展不会有很大的空间,就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大趋势在个人的职业生涯中至关重要,其作用大部分时候甚至超过了个人的努力。正所谓“方向不对努力白费”,普通人很难逆势而上,一定要相信这点。年轻的时候难免叛逆,想要证明自己与众不同,证明自己能力强。但是时间成本是最大的成本,选错了往往要付出很多年的代价,损失的是自己的利益。

2、 从兴趣到事业是怎样的过程

如果能快速找到赚钱的方法,形成良好的机制,可能很快就能把兴趣发展成事业。如果是平缓地发展,可能需要几年。但也可能中间出现错误,然后修正,最后需要十几年的时间。时间不一定,但过程差不多是我说的这个样子。

三、是追求稳定的底薪,还是挑战眼前的高薪?

如果你是个女生在二三线城市,喜欢相夫教子的家庭生活,稳定就是个最好的选择。如果你是个喜欢新鲜和冒险,注重自我价值实现的人,高薪一定也是个好选择。如果你是个男生,也没有那么大的野心,在当地的生活、结婚的一切准备家人都早已准备好,那选择稳定的生活,过着简单的小日子,不用经历太多风浪。

事实很多去北上广漂回来的人,最终也还是返回老家,除了工作经历得比你坎坷丰富一点,好像吃得这些苦也并没有让他收获到物质和价值回报。到头来,可能还是会羡慕你不用折腾已经进入了稳定的婚姻生活,而他们却要重头再来。不是说不鼓励出去闯闯,在人才辈出的北上广,只靠自己一腔热血徒手去拼,到头来都是做炮灰,决定出去之前一定要评估自己除了热情你有什么过人之处跟厉害的人较量。再去思考高薪与稳定的选择问题吧!

其实这么问是无法回答清楚的,缺少前提条件。比如:

1、你所指的高薪是不是真正的高薪,是在什么条件下?

2、并不是说只有民营和企业不大的公司薪水才高 ,也不是说国企就一定稳定。

其实除了体制内的工作, 社会 没有绝对的稳定,也没有绝对的好工作和差工作,谈到薪水比如互联网BAT 华为 谷歌 脸谱 等公司薪水也很高。达到总监级别也都是百万base+股票 年薪高的很多,不是高薪就意味着不稳定, 只要你能力到了自然也是稳定的。因为你可以胜任,而且还有乐趣。

而多数小型企业高薪的说法多是在20-30k的月薪范围,他们可以在一些大企业挖一些月薪10-20k的人,月薪可以给的高一些,但是机会和空间很多,相对而言稳定性差一些,如果公司发展不好就需要跳槽了。

从这个角度来看作为任职者自己要考虑清楚自己更希望要什么,要机会和空间那么就追从内心,而不应该向别人寻求意见了,自己才最清楚自己想要的。

无论你在民企也好,在国企 BAT任职任职也罢,人际关系不好,和上司相处不当,技术能力无法适应新的企业发展,或者是你年纪已大,缺乏冲进,更或者是国家政策改变,大裁员等,你也有可能是失业的一员。并不是公司越大、平台越大,就可以安枕无忧,说到底还是得看你的能力不要退化甚至不断在精进。

财富学习委员会的专业回答,供参考

老一辈的人,都喜欢追求稳定,我刚毕业的时候,我父母就整天劝我不要去外地工作,在当地找一个双休又有五险一金的事业单位,那时我在外地也事事受挫,就回到了家乡做了一名临时工,的确是很稳定,从来不加班,每天也准点上下班,但随着年龄增大,我却越来越慌,越来越为当初的决定后悔。

为什么要慌?

为什么要慌,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大,我发现所谓的稳定并不是真的稳定,有些单位改制之后,临时工一样会面临被开除,而我发现30岁之后,没有一技之长根本找不到工作。

你所谓的稳定,只不过是为你今后的困难在提前透支,稳定并不存在。看着大学同学在外面混了几年,虽然开始很艰辛,但现在各个都是某总,某经理,和他们聚会的时候,他们说的话题连句话都插不上,心里真的不是滋味。

也许哪天他们的公司倒闭了,但以他们的能力,想东山再起并不难,但也许哪天我失业了,我的唯一选择就是做保安了,这才是我最慌的地方,我只能越混越差。

为什么会后悔?

当我27,8岁的时候,也开始谈恋爱了,想想和心爱的女孩子出去吃饭的时候,只能去吃路边摊,想带她去看场演唱会,也只能买最远的票,心里就感觉矮了别人一截。

也许你会说物质的女孩子要不得,但你有没有想过你们的未来。当你结婚生了孩子的时候,别人用最好的纸尿裤,最好的奶粉,上最好的幼儿园,而你只能在团购网站给孩子买打折的东西,为了让孩子吃得好一点,自己不舍得花钱,连杯奶茶都不舍得给自己点。

如果当初咬咬牙坚持下去,可能生活就是另一个样子了。当然你可以说也许会比现在更贫困潦倒,但至少你不会为当初的决定后悔。

最后啰嗦几句

没有稳定的工作,只有自己强大了,才能给自己稳定的生活。双休五险一金的确会让你很稳定,但你也会穷得很稳定。

年轻的时候不拼搏,当你年龄大了,你自然会为了当初的选择后悔。

听父母的话没有错,但作为一个成年人你该有自己的想法,对自己的未来有个规划。如果父母给你介绍的工作能对你的能力有所提升,先去做做并没有什么不可以的,但如果是那种稳定到每天闲得无聊的工作,作为年轻人,建议你还是多出去闯闯,对你的未来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