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今日俄罗斯电视台(RT)网站4日报道,美国总统参选人小罗伯特·弗朗西斯·肯尼迪(Robert Francis Kennedy Jr.)当天谴责了针对克里姆林宫的无人机袭击。他还提醒美国人,他的叔叔、美国第35任总统约翰∙肯尼迪曾如何阻止美国与苏联之间爆发核战争。
“想象一下,假如是俄罗斯支持的武装部队针对美国国会大厦发动无人机袭击,我们将会作何反应。我们必须阻止这些使战争升级的疯狂企图。”肯尼迪4日在社交平台推特上发文写道,“在成功化解古巴导弹危机后,(前)总统约翰·肯尼迪曾警告,不要再迫使俄罗斯在国家耻辱和核战争之间做出选择。我们应该听从他的建议。”
RT报道指出,1962年发生的古巴导弹危机差点导致美苏之间爆发一场涉及核武器的战争。在时任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和美国总统肯尼迪同意,分别从古巴撤出苏联核导弹并从土耳其撤出美国导弹后,局势得以缓和。
小罗伯特·弗朗西斯·肯尼迪 图源:美联社
而在英国在线杂志《UnHerd》网站3日发表的采访中,小罗伯特·肯尼迪概述了自己在美俄关系上的立场。他认为,美国一再对俄罗斯撒谎,并越过俄“红线”,背弃承诺执意推进北约东扩。他还指责美国当权者在针对俄罗斯的乌克兰危机中牺牲了数十万乌克兰人的生命。他说,华盛顿需要一位能像约翰·肯尼迪在古巴导弹危机中那样思考的领导人,“把自己放在对方的角度来思考”。
俄罗斯总统新闻局3日发布消息说,乌克兰当天凌晨企图使用两架无人机对俄罗斯总统官邸克里姆林宫发动袭击,但被成功拦截。
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当天稍晚时候说,袭击发生时,俄总统普京未在克里姆林宫,俄方将本次袭击视为一起有计划的恐怖袭击事件,是一起企图在胜利日前夕暗杀普京的行动。
不过,乌克兰总统办公室顾问波多利亚克3日接受乌克兰国家通讯社专访时表示,乌方没有袭击克里姆林宫,乌方袭击目标仅限于乌被占领土上的军事设施。
而据俄新社报道,佩斯科夫4日表示,美国是基辅企图袭击克宫的幕后黑手。他还称,俄罗斯相关部门获得的情报显示,乌克兰和美国均参与了“无人机企图袭击克宫”一事。
而美国政府坚决否认参与其中。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约翰·柯比4日表示,尽管美方可能永远不会“完全明白”3日在俄罗斯发生了什么,但是“美国与这起事件没有任何关系”。
“有一件事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们,与佩斯科夫的谎言相悖,美国没有以任何方式卷入这一事件,”他说,“它们只是谎言。”
延伸阅读:
牛弹琴:克宫遇袭美俄吵起来了 欧盟的表态很有意思
文章来源:牛弹琴
无人机袭击克里姆林,到底谁是幕后黑手?
现在已经成了罗生门,美国和俄罗斯吵起来了。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克宫发言人佩斯科夫的结论:美国是这场袭击的幕后黑手,乌克兰受到美方指使,而选择了对俄罗斯袭击的具体目标。
佩斯科夫 资料图
他的原话是:“当然,基辅和华盛顿都试图否认这一点,这绝对是荒谬的。我们非常清楚,此类行动和此类恐怖袭击的决定不是在基辅作出的,而是在华盛顿作出的。基辅被告知要做什么,就会去做什么。”
他此前还指控,这次暗杀针对的是普京,但普京当时不在克里姆林宫。
按照佩斯科夫的说法,对这次攻击,“华盛顿应该清楚地明白,我们知道这些情况。”
华盛顿知道吗?
华盛顿的头,摇得比拨浪鼓还快。
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战略沟通协调员约翰·柯比当即反驳:克里姆林宫的指控是“荒谬的”。
约翰·柯比 资料图
他的原话说:“我只想告诉你,佩斯科夫先生说的是谎言。我的意思是,这显然是一个荒谬的说法。美国与此无关。我们甚至不知道这里发生了什么,但我可以向你保证,美国没有参与其中。无论它是什么,都没有涉及我们,我们与此事无关。”
此前,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也说,他无法验证相关无人机袭击的真实性。被追问如果真是乌克兰干的,美国持什么立场?布林肯打哈哈说:乌克兰每天都在遭受攻击,我们让乌克兰来决定它如何自卫……
你看,一个袭击克里姆林宫的重大事件,硬生生就这样成了罗生门。
俄罗斯:乌克兰干的,美国指使乌克兰干的。
乌克兰:我没有干,我也没能力这样干。
美国:俄罗斯你在污蔑,我保证,我根本没参与。
跟去年北溪管道被炸类似,炸肯定是被炸了,但关键是谁炸的,炸的人死活不承认,而且,还不断暗示是其他人。
看CNN的一篇报道,干脆就暗示,这次无人机袭击克里姆林宫,就是俄罗斯自己干的,而且是两种可能。
可能性一:俄罗斯反政府势力干的。
可能性二,俄罗斯官方干的,嫁祸美国和乌克兰,由此进行更广泛的战争动员。
按照CNN的文章的论证:第一,克里姆林宫保卫那么森严,如果不是自己放水,无人机能进得去?第二,无人机袭击克里姆林宫后,俄罗斯马上向乌克兰发动猛烈袭击,一些进攻无人机上还写着“为了莫斯科”和“为了克里姆林宫”的信息,这符合俄罗斯一贯的剧本。
真的如此吗?
俄罗斯没事干,干脆派无人机袭击克里姆林宫,然后说是美国和乌克兰干的?而且,这一次,直接就是克里姆林宫,普京以受害者的身份亮相了。
更有意思的,是欧盟的表态。欧盟负责外交事务的博雷利说,泽连斯基已经否认了,不是乌克兰干的,所以,“这就是我们所担心的:这可以用作借口更广泛征兵,对乌克兰发动更多攻击。”
博雷利 资料图
俄罗斯啊俄罗斯,泽连斯基都否认了,你就别找借口了。
估计俄罗斯的鼻子也要气歪了。记得当初北溪管道被炸后,也是类似一幕。俄罗斯指责,这是西方和乌克兰干的;乌克兰矢口否认,不是我;西方则一直暗示,就是俄罗斯自己炸的。
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指责俄罗斯自己炸的声音小了。越来越多被披露的信息显示,真不排除是乌克兰或西方某些势力干的。
这一次克里姆林宫遭袭,又陷入了同款的怪圈。俄罗斯的愤怒指控,西方根本不相信,说是苦肉计;西方的各种暗示,俄罗斯嗤之以鼻,认为混淆视听。
但肯定有一方在说谎,而且还指责对方在说谎。
每一次重大行动前后,不管是当初开战,还是北溪管道被炸、克里米亚大桥遭袭,还是这次无人机攻击克里姆林宫,都是一场激烈的舆论战。
这个世界,有时还不得不说,假作真时真亦假!
不由想起林肯的一段名言:你可能在某个时刻欺骗所有人,也可能在所有时刻欺骗某些人,但不可能在所有时刻欺骗所有人。
不相信的话,我们就骑驴看唱本——走着瞧吧。一切总会水落石出的,或许最终的真相,会让你大吃一惊。
克宫遇袭究竟是乌方警告还是俄方嫁祸?
我认为,此次克里姆林宫俄总统官邸遇袭事件,在真相未正式公布前,或许二者兼而有之。
据媒体报道,5月3日,俄罗斯总统新闻局发布消息称,乌克兰在当天凌晨,企图用无人机对克里姆林宫俄总统官邸发动袭击,但被俄方成功拦截,未对克里姆林宫内人员和财产造成损失。俄方将保留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针对袭击做出回应的权利。
此消息一出,立刻引起网民关注。在俄方公布的视频中,有一架无人机在克里姆林宫俄总统官邸上空爆炸,无人机燃烧的碎片洒落一地。据俄方称,被击落的无人机遭到了俄方防御系统的有效拦截。
俗话说,出来混总是要还的。两架无人机穿越俄方密集防空系统袭击克里姆林宫,企图暗杀俄总统普京,这可是孤注一掷的行动,究竟是何方神圣敢如此孤注一掷呢?我们分析下,或许二者兼而有之:
? ? ? ? 乌方警告。虽然乌克兰在第一时间否认了俄罗斯的指控,称乌克兰和克里姆林宫遇袭事件无关,而且乌总统泽连斯基还表示:“我们没有攻击普京或莫斯科。我们在自己的领土上战斗,保卫我们的村庄和城市,我们甚至没有足够的武器”。
众所周知,俄乌特别军事行动以来,对于乌克兰来说,虽有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等国家支援,但随着战况推进,俄占区在逐渐扩大,尤其是在近期特别军事行动中,双方一直呈焦灼状态。如果此次是乌克兰操刀,我想,或许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并不是为了暗杀普京,而是对俄方的一种强硬警告:5月9日,俄罗斯将在红场举行卫国战争胜利日阅兵。在阅兵前,利用两架无人机对俄方官邸进行袭击,既是向俄方发出严厉警告信号,也是对俄罗斯经常空袭乌克兰城镇的一种反制和报复;同时,更向世界证明,乌方已具备突破俄方严密防空网的技术能力和水平,可以说是一箭双雕之举。
? ? ? ? 俄方嫁祸。虽然俄方在此次事件发生后,普京毫发无损,克里姆林宫损害轻微,而且还没有进行调查,其媒体就将矛头指向乌方,称俄罗斯处于攻击之中,其中,俄杜马主席沃洛金称,这起针对总统的恐怖主义行径是对俄罗斯的进攻,俄议会将要求动用能够阻止和摧毁乌克兰政府的武器,而俄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的表态更为直接,称除了对泽连斯基“从物理上消灭”,俄方“别无选择”,从而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小伙伴们知道,莫斯科上空有着世界最严密的防空网。目前,随着特别军事行动推进,乌方无人机不仅在数量上损失严重,能够突破俄方在莫斯科上空布设的严密防空网,堂而皇之地飞临克里姆林宫上空,更是不可思议。我想,如果对俄方领导人进行定点清除,更要制定周密计划、掌握其行踪,而当普京不在克里姆林宫之时,于凌晨使用无人机对其进行袭击、暗杀,不仅草率、不专业,也更过于牵强。
俗话说,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我认为,或许真相会被时间永远隐匿。待真相被公布或被解密后,或许我们可以知道,事实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二战后苏联还参加过哪些战争?有没有造成大规模平民伤亡?每次发生的背景 动机是什么
二战后,苏联没有进行过大规模的战争,但是有几次军事冲突苏联都介入了,如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就是因为捷克不听苏联的话,苏联纠集其他国家入侵的;历次中东战争苏联都站在阿拉伯世界这一边,但是从未公开宣战,只是背地里大量出售武器给阿拉伯国家,并且帮助他们训练飞行员,出卖情报给他们和进行战争威胁逼迫美国及以色列;苏联在战后唯一一次战争是入侵阿富汗;还有古巴导弹危机,但是最终没有演变为战争。下面说说入侵阿富汗,入侵捷克和古巴导弹危机。苏联入侵阿富汗
阿富汗是一个中亚内陆国家,是苏联和中国的邻国。具有极重要的战略地理位置。从1973年至1979年9月,苏联在阿富汗先后发动了3次政变,扶植傀儡政权。但是1979年第3次政变后上台的阿明政府仍是一个风雨飘摇的政权。阿明政府为巩固自己的统治,清洗了人民民主党内更为亲苏的旗帜派人士。苏联统治集团因此认为自己对阿富汗的控制受到了严重威胁。9月底,勃列日涅夫决定对阿富汗进行武装干涉。
苏联先是派人到阿富汗搞掉了阿富汗保安部队的负责人、军队的总参谋长和阿明的侄儿、堂弟,12月下旬又以欺骗手段解除了喀布尔军队的武装。27日晚,苏联撕毁1978年12月与阿富汗签订的《苏阿友好睦邻合作条约》,出动近10万大军入侵阿富汗,侵占喀布尔,并发动了第4次政变,推翻阿明政权,处死阿明全家,扶植亲苏的旗帜派领导人、当时在国外当大使的卡尔迈勒上台,出任人民民主党党中央总书记兼政府总理。
苏联的武装入侵,给阿富汗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并严重威胁亚洲和世界和平。阿富汗人民建立了许多抵抗组织,武装抗击入侵者。到1980年,全国抗苏武装力量已达10万人以上,控制了全国75%的农村和地区。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强烈谴责苏联侵占阿富汗。1980年1月14日联合国第6届紧急特别会议通过决议,要求苏联军队立即无条件地和全部地撤出阿富汗。苏军在阿富汗伤亡达3万多人。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决定从阿富汗撤军。1988年4月14日日内瓦协议签字,规定苏自当年5月15日开始撤军,9个月内撤完。 1989年苏联军队全部撤出了阿富汗。
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
1968年8月20日,苏联纠集波兰、民主德国、匈牙利和保加利亚四国约30万军队对捷克斯洛伐克突然袭击,仅用6小时即侵占了捷克斯洛伐克全境。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华沙条约”国家内部间,以突然袭击方式悍然发动入侵的典型战例。
1968年1月,奉行“自由化”路线的杜布切克出任捷共第一书记,杜上任后改组捷共中央主席团和书记处,提出新的“行动纲领”,对苏离心倾向日益明显。苏联担心捷克的政治、经济改革动摇其对东欧的控制,遂对捷采取了政治、经济压力,逼迫捷共改变政治路线,遭捷拒绝后,苏联决定诉诸武力,用军事手段占领捷境,改组捷共领导层,扼杀捷克改革。
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是在“谈判”烟幕掩护下,经过周密策划和长期准备进行的。为隐蔽入侵意图,苏联采取种种外交、政治欺骗手段蒙骗捷方。苏军及其它华约部队,以“军事演习”为借口,将军队调至靠近捷边境的进攻出发地。至入侵前一个小时,苏驻捷大使还向捷领导人谎称:“绝不会发生军事行动”。经过100天紧张准备,苏联纠集其它4个“华约”国家的5个师和苏军18个师,近1000辆坦克,于8月20日夜,分多路对捷发起突然袭击。
入侵伊始,苏军特种作战部队乘军用运输机飞临布拉格国际机场,在“机械故障”的籍口下,要求在机场“紧急迫降”。飞机在捷机场降落后,70余名特种作战部队士兵冲出机舱,迅速攻占塔台和机场要地,控制整个机场。随后,在苏境内待命的一个苏军空降师乘30余架运输机紧急空运布拉格,苏伞兵由机场搭乘坦克和装甲车辆向布拉格市区快速突进。苏军先控制了捷首都所有交通要道,包围、占领捷共中央大厦、捷国防部、邮电、新闻等党、政、军要害部门,逮捕捷共第一书记杜布切克等捷党政军要人。与此同时,由大量坦克、装甲车组成的华约部队,从苏、德、波、匈四国与捷接壤边界多路、多方向越过边境,占领捷克其它大中城市和战略要地,封锁捷克与奥地利边境。拥有23万兵力的捷军,在所有军营均被苏军控制的情况下,基本上没有进行抵抗。8月21日,苏军及华约后续部队和各级指挥所陆续进入捷境,完成了对捷克斯洛伐克全境的占领。
8月26日,被拘捕至莫斯科的杜布切克迫于压力,与苏联等5国达成协议,改变捷共既定路线。在捷人民坚决反抗下,入侵苏军及华约部队陆续撤离捷境,但仍有部分苏军继续留驻捷西部边境。
苏联纠集华约军队联合入侵捷克斯洛伐克,从军事意义上看是一次成功的突袭,但在政治上却招致了捷人民的强烈反对和国际舆论指责。这种以武力对一个主权国家内政进行干涉的侵略行径,暴露了苏联“强权政治”和军事冒险的本质。
古巴导弹危机
猪湾事件之后,美国对古巴实行全面禁运。卡斯特罗深知自己势单力薄,便于1962年7月派遣以自己的弟弟劳尔-卡斯特罗率领的代表团前往苏联请求帮助。与此同时,苏联也一直在认真思索对待古巴的策略,按赫鲁晓夫的说法是美国人不会容忍卡斯特罗政权的存在。如果苏联不采取决定性步骤保卫古巴,那么将会引起其它拉美国家抛弃苏联,将大大降低苏联在全世界的地位。按照这个思路,苏联决心将古巴作为伸向西方深处的桥头堡。
赫鲁晓夫的打算是,在古巴秘密部署核导弹,并且力争在美国发现之前做完这项工作。这样即使美国发现并采取措施摧毁它们也不怕,因为只要有1/10导弹留下来,就能给美国以致命打击。
苏联政府批准了赫鲁晓夫的计划,赫鲁晓夫在7月3日和8日参加了与劳尔-卡斯特罗的会谈,达成秘密协议。苏联决定在古巴部署中程导弹,提供伊尔28喷气轰炸机,于7月开始实施。苏联把运往古巴的货物改由苏联船只运送,将几十枚导弹和几十架飞机拆开装到集装箱里运往古巴。同时,3500名军事技术人员也陆续乘船前往。每一枚导弹都携带一个威力比在广岛的原子弹大 2O或3O倍的核弹头。直到9月2日,苏联才公开宣布,根据苏古两国达成的协议,苏联将向古巴供应武器和提供技术专家。此时,苏联的武器和专家的运输计划已基本完成,部署工作已近尾声。
将核导弹安在美国佬的鼻子底下,赫鲁晓夫似乎出了一口恶气。到底在美国门口埋了一颗地雷,将世界的视角从东半球转到了西半球。可是,他没有料到,一场轩然大波由此引起,战争危机同样也威胁到苏联。赫鲁晓夫也为自己出了一道难题。
曾使美国丢尽脸面的U-2飞机为肯尼迪争了口气。在此之前的1960年5月5日,苏古建交前2天,赫鲁晓夫曾宣布了一个引人注目的消息:5月1日,一架美国飞机在飞越苏联领空时被击落了。美国发表声明称,这架飞机在土耳其做高空气象研究,因缺油失去联系误入苏联边界。7日,赫鲁晓夫兴致勃勃地说,他的第一次讲话故意隐瞒了事实。他有证据确定U-2飞机从事间谍活动,在苏联领空进行摄影侦察。飞机残骸已经找到,将在莫斯科展出。驾驶员鲍尔斯活着,将被交法庭审判。这事件美国无论如何也说不圆了。险让萨姆导弹再打下一架U-2飞机,但得悉在那里发现了萨姆导弹设施的消息后,中情局长麦科恩认为这个险非冒不可,他下令立即对古巴西部的岛屿进行拍照。两名空军上校起飞,前往古巴西部。事先告诉他们地面可能会有炮火,可是萨姆导弹的射手要么离开了岗位,要么睡着了,他们一路平安无事。回来后,他们获得的新证据令人不寒而栗。从这些照片上已可看到导弹一周之内,16个一或许32个发射场就可供发射,据美国情报委员会估计,苏联用这些武器可以向美国本士(西至蒙大拿州的周标一次集中发射4O枚弹头。而且,当时在古巴的武器大约相当于苏联全部洲际导弹发射能力的一半。对照片的分析表明,它们是对准着一批特定的美国城市的。如果发射出来,几分钟之内800万美国人就会丧命。
美国人再也坐不住了。五角大楼马上拟定了有针对性的训练计划,并以此为借口向佛罗里达和接近古巴的美军基地集结军队。
1962年10月16日中午11时、下午6时,肯尼迪在白宫两次召开秘密会议,讨论对古巴的行动计划。五角大楼的“鹰派”提出了两种强硬措施:一是美国武装部队直接攻击古巴。具体的做法是:先派飞机对古巴进行空袭,摧毁其防御设施,仓库和机场;然后派海军陆战队登陆,一举将苏联的导弹、技术人员和卡斯特罗的政权消灭。二是动用500架飞机对古巴进行地毯式的轰炸,主要目标是导弹发射场。
10月22日,肯尼迪发表了他的演说,并警告赫鲁晓夫:“从古巴发射的任何导弹都将被认为是苏联向美国的袭击,必将招致美国对苏联的全面报复。企图闯越封锁线的任何船只,都将被美国海军击沉。”出乎意料的是,在肯尼迪发出进攻威胁的同时,五角大楼向他报告说,俄国人和古巴人莫名其妙地把他们的飞机一字摆开停放在机场上,像20年前在珍珠港的美国飞机一样等着被击毁。肯尼迪开玩笑的命令泰勒将军派U-2飞机对佛罗里达各美国空军基地进行高空摄影,说,“如果咱们也那么着,那倒很有趣哪。”结果,美国的飞机果然也是那样,大惊失色的空军部迅速让这些飞机疏散开来。
在莫斯科,足足13个钟头没有任何反应,然后,美国驻苏大使收到一份照会,指责美国的“海盗行为。”,并承认设在古巴的导弹意在用于军事目的。这份照会被理解为苏联还在举棋不定,赫鲁晓夫措手不及,看来正在拖延时间,以便考虑对策。
核战争已是迫在眉睫,战争的阴云比此前或此后的任何时刻都要浓重。事情似乎出现了转机,下午6点钟(莫斯科凌晨1点钟 ),赫鲁晓夫的一封感情激动的长信通过美国驻莫斯科大使馆与美国国务院之间的专线电传打字机开始传送过来。苏联总理第一次承认在古巴有俄国导弹,他说,他建议不再往古巴运送武器;只要肯尼迪答应不进攻古巴,可以把古巴境内的武器撤除或毁掉。
又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上午9点(在俄国首都是下午4点钟)前几分钟,莫斯科电台宣布,9点整将广播重要声明。这是和平的最后一线希望。如果赫鲁晓夫拒绝肯尼迪的条件,美国就将发动进攻。麦克纳马拉这时估计美国的伤亡将达四万至五万人。
苏联广播员开始宣读俄国的答复。关键在第三段:为了尽快消除危害和平事业的冲突……苏联政府……已发出一道新的命令,撤除你们所谓进攻性的武器,把它们装箱运回苏联。
俄国人事先没有征求过卡斯特罗的意见。卡斯特罗因而宣称他被出卖了,并表示对这个协议将不予理睬。然而他虽能拖延时日,却不能制止危机的结束。导弹尽管设在古巴的土地上,却是掌握在俄国人手里,而且也没有一个古巴人懂得如何发射导弹。下午1点3O分,三军参谋长向特遣136舰队发出信号:不要再上别国的船,不要再显示武力了。执委会兴高采烈,但是总统说,赫鲁晓夫这次退让必然是极为困难的;并告诫他们切不可声称美国取得了胜利。古巴导弹危机终于告一段落了,但美苏危机却并没有就此消除。
6回答者: HCCER
莫斯科遭大规模无人机袭击,目前局势如何?如何看待无人机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
八架乌克兰的无人机袭击了俄罗斯首都莫斯科,感觉这个俄乌冲突呀,还得一段时间的冲突呢。
5月30日莫斯科市长他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消息说,有几栋住宅楼遭到了无人机的袭击,不过好在没有人员伤亡。另外根据俄罗斯国防部发布的最新消息,一共有八架乌克兰的无人机袭击了莫斯科,不过都被击落了,其中三架是被电子战系统压制的,另外五架被防空导弹击落。
从这些信息的披露中,咱能了解哪些信息呢?
根据俄方公布的这些信息,可以看到乌方袭击这次使用的无人机大多为中小型无人机,航程不远,载弹量不大,因此,也没有造成太多的人员和财产伤亡。而俄方对乌方使用无人机袭击看来也有一定的防范,加上乌方这些无人机看来突防能力相对有限,基本上也都被拦截。
实际上,从俄乌冲突爆发到现在,莫斯科已经接二连三的遭到了各种偷袭了。从开始的乌方使用无人机远程奔袭,虽然在莫斯科近郊坠毁了,但也说明乌克兰那会儿已经把莫斯科列入到他们的打击范围内。接着就是五月初红场阅兵,前几天克里姆林宫都遭到了无人机的袭击,而这回,乌方更是一次性的出动了八架无人机进行袭击,规模更大,目标也更加明确,就是俄罗斯的首都莫斯科。
这说明了哪些问题呢?
第一,这说明乌克兰开始实施对俄罗斯本土目标系统性的打击。
俄乌冲突爆发将近一年的时间内啊,乌克兰基本上对俄本土目标不怎么进行攻击,虽然曾经有过比尔哥罗德的油库遭到袭击,但很快就停止了炮击边境村庄的行动,也时断时续,并没有大规模的开展。但是从今年年初开始,很明显,乌克兰方面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始对俄境内目标实施了各种各样的袭击行动,从俄境内的机场,包括轰炸机的机场都遭到了袭击,首都莫斯科也接二连三遭到袭击。
第二个就是俄方也没有办法完全阻止乌军对俄罗斯本土的袭击。
从去年下半年十月份对克里米亚大桥的袭击,对克里米亚半岛上的机场的袭击,再到本土机场的袭击,再到现在对莫斯科的偷袭行动,充分说明一点,由于国土面积非常的广袤,边境线特别的漫长,俄方要完全发现阻止这种偷袭行为的确困难很大。
第三个,就是俄方势必会大规模的报复。
这次攻击之后,普京直接下令用导弹直接击毁乌克兰的指挥中心,于是乎,我们就看到了俄罗斯的锆石高超音速导弹三枚一起飞向了乌克兰决策中心,当时乌克兰决策中心里边有大量的美国和北约的高官,全都在里边儿,还有很多是美国和北约的重量级的人物。
乌克兰为何会选择无人机呢?
一来,像无人机这类低、慢、小的飞行目标,平时也的确非常难以发现,二来,俄乌两国长期交往,双方各自都有大量的人员在对方的境内,情报和特工人员非常之多,像这回八架无人机偷袭莫斯科,很有可能就是乌克兰方面的特工人员在俄罗斯境内放飞的这些无人机,而不是从乌克兰境内直接起飞的无人机。这样的偷袭行为,实际上俄方要想完全阻止非常困难。
无人机在现代战争中有着怎样的作用呢?
从这个俄乌冲突开始呀,咱就发现这个无人机还真是无处不在的,有专家称,无人机是未来战争中使用最多的武器。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可以批量复制,价格低廉。以美国MQ2捕食者来说,出口价格400至500万美元,我国翼龙二无人机完全可以媲美捕食者,出口价格只有100万美元。而随随便便一架传统作战飞机,以F35A为例,出口价格7000多万美元,F35B更是高达1亿美元,这还没有算上驾驶员的训练成本、飞机售后费用,要知道一架F35A的售价只是全部成本的1/4,所以无人机同传统飞机价格比较,有着巨大的优势。
还有,无人机不需要驾驶员,大量的节约了空间。在载重相同的情况下,可以携带更多的导弹或者侦察设备,有更远的续航里程。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无人机不需要驾驶员,也就意味着任何经过训练的操作员都可以在千里之外的电脑前操纵遥感进行飞行,就像我们打游戏一样,控制鼠标键盘就可实现电脑内人物或者物体的变化,训练成本大大降低
无人机最重要的就是无人驾驶。战场上除了敌方的攻击威胁,还有不可抗力的因素,比如突然出现的气流变化,人为因素,长时间的驾驶有可能会出现操作失误,这些都会导致飞机坠毁,人员伤亡,但是无人机没有这方面的顾虑。
不单单是无人机,我们日常所接触的无人取货、无人超市,商业目前所运用最广泛的无人机拍摄,农业无人机,军用方面除了无人机之外,还有无人坦克、无人潜艇等等。所以说,未来的无人武器才是最香的。我希望这个科技可以继续进步,这个战争还是尽量要避免,枪声一响,没人是赢家。
请介绍一下二战后苏联的历次对外战争
二战后,苏联没有进行过大规模的战争,但是有几次军事冲突苏联都介入了,如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就是因为捷克不听苏联的话,苏联纠集其他国家入侵的;历次中东战争苏联都站在阿拉伯世界这一边,但是从未公开宣战,只是背地里大量出售武器给阿拉伯国家,并且帮助他们训练飞行员,出卖情报给他们和进行战争威胁逼迫美国及以色列;苏联在战后唯一一次战争是入侵阿富汗;还有古巴导弹危机,但是最终没有演变为战争。下面说说入侵阿富汗,入侵捷克和古巴导弹危机。苏联入侵阿富汗
阿富汗是一个中亚内陆国家,是苏联和中国的邻国。具有极重要的战略地理位置。从1973年至1979年9月,苏联在阿富汗先后发动了3次政变,扶植傀儡政权。但是1979年第3次政变后上台的阿明政府仍是一个风雨飘摇的政权。阿明政府为巩固自己的统治,清洗了人民民主党内更为亲苏的旗帜派人士。苏联统治集团因此认为自己对阿富汗的控制受到了严重威胁。9月底,勃列日涅夫决定对阿富汗进行武装干涉。
苏联先是派人到阿富汗搞掉了阿富汗保安部队的负责人、军队的总参谋长和阿明的侄儿、堂弟,12月下旬又以欺骗手段解除了喀布尔军队的武装。27日晚,苏联撕毁1978年12月与阿富汗签订的《苏阿友好睦邻合作条约》,出动近10万大军入侵阿富汗,侵占喀布尔,并发动了第4次政变,推翻阿明政权,处死阿明全家,扶植亲苏的旗帜派领导人、当时在国外当大使的卡尔迈勒上台,出任人民民主党党中央总书记兼政府总理。
苏联的武装入侵,给阿富汗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并严重威胁亚洲和世界和平。阿富汗人民建立了许多抵抗组织,武装抗击入侵者。到1980年,全国抗苏武装力量已达10万人以上,控制了全国75%的农村和地区。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强烈谴责苏联侵占阿富汗。1980年1月14日联合国第6届紧急特别会议通过决议,要求苏联军队立即无条件地和全部地撤出阿富汗。苏军在阿富汗伤亡达3万多人。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决定从阿富汗撤军。1988年4月14日日内瓦协议签字,规定苏自当年5月15日开始撤军,9个月内撤完。 1989年苏联军队全部撤出了阿富汗。
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
1968年8月20日,苏联纠集波兰、民主德国、匈牙利和保加利亚四国约30万军队对捷克斯洛伐克突然袭击,仅用6小时即侵占了捷克斯洛伐克全境。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华沙条约”国家内部间,以突然袭击方式悍然发动入侵的典型战例。
1968年1月,奉行“自由化”路线的杜布切克出任捷共第一书记,杜上任后改组捷共中央主席团和书记处,提出新的“行动纲领”,对苏离心倾向日益明显。苏联担心捷克的政治、经济改革动摇其对东欧的控制,遂对捷采取了政治、经济压力,逼迫捷共改变政治路线,遭捷拒绝后,苏联决定诉诸武力,用军事手段占领捷境,改组捷共领导层,扼杀捷克改革。
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是在“谈判”烟幕掩护下,经过周密策划和长期准备进行的。为隐蔽入侵意图,苏联采取种种外交、政治欺骗手段蒙骗捷方。苏军及其它华约部队,以“军事演习”为借口,将军队调至靠近捷边境的进攻出发地。至入侵前一个小时,苏驻捷大使还向捷领导人谎称:“绝不会发生军事行动”。经过100天紧张准备,苏联纠集其它4个“华约”国家的5个师和苏军18个师,近1000辆坦克,于8月20日夜,分多路对捷发起突然袭击。
入侵伊始,苏军特种作战部队乘军用运输机飞临布拉格国际机场,在“机械故障”的籍口下,要求在机场“紧急迫降”。飞机在捷机场降落后,70余名特种作战部队士兵冲出机舱,迅速攻占塔台和机场要地,控制整个机场。随后,在苏境内待命的一个苏军空降师乘30余架运输机紧急空运布拉格,苏伞兵由机场搭乘坦克和装甲车辆向布拉格市区快速突进。苏军先控制了捷首都所有交通要道,包围、占领捷共中央大厦、捷国防部、邮电、新闻等党、政、军要害部门,逮捕捷共第一书记杜布切克等捷党政军要人。与此同时,由大量坦克、装甲车组成的华约部队,从苏、德、波、匈四国与捷接壤边界多路、多方向越过边境,占领捷克其它大中城市和战略要地,封锁捷克与奥地利边境。拥有23万兵力的捷军,在所有军营均被苏军控制的情况下,基本上没有进行抵抗。8月21日,苏军及华约后续部队和各级指挥所陆续进入捷境,完成了对捷克斯洛伐克全境的占领。
8月26日,被拘捕至莫斯科的杜布切克迫于压力,与苏联等5国达成协议,改变捷共既定路线。在捷人民坚决反抗下,入侵苏军及华约部队陆续撤离捷境,但仍有部分苏军继续留驻捷西部边境。
苏联纠集华约军队联合入侵捷克斯洛伐克,从军事意义上看是一次成功的突袭,但在政治上却招致了捷人民的强烈反对和国际舆论指责。这种以武力对一个主权国家内政进行干涉的侵略行径,暴露了苏联“强权政治”和军事冒险的本质。
古巴导弹危机
猪湾事件之后,美国对古巴实行全面禁运。卡斯特罗深知自己势单力薄,便于1962年7月派遣以自己的弟弟劳尔-卡斯特罗率领的代表团前往苏联请求帮助。与此同时,苏联也一直在认真思索对待古巴的策略,按赫鲁晓夫的说法是美国人不会容忍卡斯特罗政权的存在。如果苏联不采取决定性步骤保卫古巴,那么将会引起其它拉美国家抛弃苏联,将大大降低苏联在全世界的地位。按照这个思路,苏联决心将古巴作为伸向西方深处的桥头堡。
赫鲁晓夫的打算是,在古巴秘密部署核导弹,并且力争在美国发现之前做完这项工作。这样即使美国发现并采取措施摧毁它们也不怕,因为只要有1/10导弹留下来,就能给美国以致命打击。
苏联政府批准了赫鲁晓夫的计划,赫鲁晓夫在7月3日和8日参加了与劳尔-卡斯特罗的会谈,达成秘密协议。苏联决定在古巴部署中程导弹,提供伊尔28喷气轰炸机,于7月开始实施。苏联把运往古巴的货物改由苏联船只运送,将几十枚导弹和几十架飞机拆开装到集装箱里运往古巴。同时,3500名军事技术人员也陆续乘船前往。每一枚导弹都携带一个威力比在广岛的原子弹大 2O或3O倍的核弹头。直到9月2日,苏联才公开宣布,根据苏古两国达成的协议,苏联将向古巴供应武器和提供技术专家。此时,苏联的武器和专家的运输计划已基本完成,部署工作已近尾声。
将核导弹安在美国佬的鼻子底下,赫鲁晓夫似乎出了一口恶气。到底在美国门口埋了一颗地雷,将世界的视角从东半球转到了西半球。可是,他没有料到,一场轩然大波由此引起,战争危机同样也威胁到苏联。赫鲁晓夫也为自己出了一道难题。
曾使美国丢尽脸面的U-2飞机为肯尼迪争了口气。在此之前的1960年5月5日,苏古建交前2天,赫鲁晓夫曾宣布了一个引人注目的消息:5月1日,一架美国飞机在飞越苏联领空时被击落了。美国发表声明称,这架飞机在土耳其做高空气象研究,因缺油失去联系误入苏联边界。7日,赫鲁晓夫兴致勃勃地说,他的第一次讲话故意隐瞒了事实。他有证据确定U-2飞机从事间谍活动,在苏联领空进行摄影侦察。飞机残骸已经找到,将在莫斯科展出。驾驶员鲍尔斯活着,将被交法庭审判。这事件美国无论如何也说不圆了。险让萨姆导弹再打下一架U-2飞机,但得悉在那里发现了萨姆导弹设施的消息后,中情局长麦科恩认为这个险非冒不可,他下令立即对古巴西部的岛屿进行拍照。两名空军上校起飞,前往古巴西部。事先告诉他们地面可能会有炮火,可是萨姆导弹的射手要么离开了岗位,要么睡着了,他们一路平安无事。回来后,他们获得的新证据令人不寒而栗。从这些照片上已可看到导弹一周之内,16个一或许32个发射场就可供发射,据美国情报委员会估计,苏联用这些武器可以向美国本士(西至蒙大拿州的周标一次集中发射4O枚弹头。而且,当时在古巴的武器大约相当于苏联全部洲际导弹发射能力的一半。对照片的分析表明,它们是对准着一批特定的美国城市的。如果发射出来,几分钟之内800万美国人就会丧命。
美国人再也坐不住了。五角大楼马上拟定了有针对性的训练计划,并以此为借口向佛罗里达和接近古巴的美军基地集结军队。
1962年10月16日中午11时、下午6时,肯尼迪在白宫两次召开秘密会议,讨论对古巴的行动计划。五角大楼的“鹰派”提出了两种强硬措施:一是美国武装部队直接攻击古巴。具体的做法是:先派飞机对古巴进行空袭,摧毁其防御设施,仓库和机场;然后派海军陆战队登陆,一举将苏联的导弹、技术人员和卡斯特罗的政权消灭。二是动用500架飞机对古巴进行地毯式的轰炸,主要目标是导弹发射场。
10月22日,肯尼迪发表了他的演说,并警告赫鲁晓夫:“从古巴发射的任何导弹都将被认为是苏联向美国的袭击,必将招致美国对苏联的全面报复。企图闯越封锁线的任何船只,都将被美国海军击沉。”出乎意料的是,在肯尼迪发出进攻威胁的同时,五角大楼向他报告说,俄国人和古巴人莫名其妙地把他们的飞机一字摆开停放在机场上,像20年前在珍珠港的美国飞机一样等着被击毁。肯尼迪开玩笑的命令泰勒将军派U-2飞机对佛罗里达各美国空军基地进行高空摄影,说,“如果咱们也那么着,那倒很有趣哪。”结果,美国的飞机果然也是那样,大惊失色的空军部迅速让这些飞机疏散开来。
在莫斯科,足足13个钟头没有任何反应,然后,美国驻苏大使收到一份照会,指责美国的“海盗行为。”,并承认设在古巴的导弹意在用于军事目的。这份照会被理解为苏联还在举棋不定,赫鲁晓夫措手不及,看来正在拖延时间,以便考虑对策。
核战争已是迫在眉睫,战争的阴云比此前或此后的任何时刻都要浓重。事情似乎出现了转机,下午6点钟(莫斯科凌晨1点钟 ),赫鲁晓夫的一封感情激动的长信通过美国驻莫斯科大使馆与美国国务院之间的专线电传打字机开始传送过来。苏联总理第一次承认在古巴有俄国导弹,他说,他建议不再往古巴运送武器;只要肯尼迪答应不进攻古巴,可以把古巴境内的武器撤除或毁掉。
又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上午9点(在俄国首都是下午4点钟)前几分钟,莫斯科电台宣布,9点整将广播重要声明。这是和平的最后一线希望。如果赫鲁晓夫拒绝肯尼迪的条件,美国就将发动进攻。麦克纳马拉这时估计美国的伤亡将达四万至五万人。
苏联广播员开始宣读俄国的答复。关键在第三段:为了尽快消除危害和平事业的冲突……苏联政府……已发出一道新的命令,撤除你们所谓进攻性的武器,把它们装箱运回苏联。
俄国人事先没有征求过卡斯特罗的意见。卡斯特罗因而宣称他被出卖了,并表示对这个协议将不予理睬。然而他虽能拖延时日,却不能制止危机的结束。导弹尽管设在古巴的土地上,却是掌握在俄国人手里,而且也没有一个古巴人懂得如何发射导弹。下午1点3O分,三军参谋长向特遣136舰队发出信号:不要再上别国的船,不要再显示武力了。执委会兴高采烈,但是总统说,赫鲁晓夫这次退让必然是极为困难的;并告诫他们切不可声称美国取得了胜利。古巴导弹危机终于告一段落了,但美苏危机却并没有就此消除。
肯尼迪称赞的谍王有多可怕?62年被捕后编造一谎言,差点毁灭苏联
在西方 社会 ——有人将他排在世界十大间谍的第一位,称他是当之无愧的谍王。
有人称他是美国总统肯尼迪在古巴导弹危机中战胜苏联赫鲁晓夫的绝密武器。
还有人称他是人类忠诚的卫士、 历史 理应铭记的自我牺牲者。
但在苏联,在莫斯科——
他却是最为可耻的叛国者,一个无法饶恕的机会主义者、野心家以及道德败坏的人。
奥利格·潘科夫斯基生于1919年4月,父亲是一名企图复辟沙皇政权的白俄军官。潘科夫斯基四个月大的时候,他的父亲在战场上被苏联红军击毙。此后,他便跟着伯父一起生活。
潘科夫斯基的伯父是一位颇为偏执的苏联将军,侄子长大成人后,他没有隐瞒过去,而是相当粗暴地向侄子灌输了苏联爱国主义思想,并且毫不留情地鞭挞了侄子的父亲。
伯父这一套粗暴、强硬的洗脑教育,似乎很有效。
1937年,18岁的潘科夫斯基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基辅第二炮兵学校。在炮校的两年中,潘科夫斯基学习异常刻苦。那时候,他的一句名言在炮校学员中广为流传——我们来自哪里不重要,重要的是人生必须战斗,就像炮口必须上扬一样。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已加入苏联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潘科夫斯基从炮校毕业,并被分配到乌克兰某炮兵部队担任指挥官。
参战不久,潘科夫斯基就全方位地展现了他的英勇无畏。这一年11月底,潘科夫斯基率部参加了苏联与芬兰的战争,而后他四次负伤,四次拒绝后撤,受到了上级的格外表彰。
1940年,潘科夫斯基在前线加入了苏联共产党。此后,在抗击德国法西斯的卫国战争中,潘科夫斯基英勇向前,多次立功受奖。到二战结束时,他已升任为第52近卫坦克歼击炮兵团团长。
由于潘科夫斯基在二战中的突出表现,战后他被送到著名的伏龙芝军事学院深造。在伏龙芝军事学院,潘科夫斯基以深刻的洞察力和情报分析能力,受到苏军参谋部的注意,并在毕业后被选送进苏军总参谋部管辖的外交学院深造。
这是上级有意培养他的鲜明信号。
1950年,刚过而立之年的潘科夫斯基双喜临门,他在晋升为大校的同时娶了莫斯科军区政治指导委员会主任的女儿。
三年后,1953年,潘科夫斯基从外交学院毕业并被参谋部留用,出任首席情报指挥官。正是从这一刻起,潘科夫斯基成了格鲁乌的高级情报员。
1955年,潘科夫斯基被派往土耳其的安卡拉,担任苏联驻土耳其大使馆的副武官,同时兼任苏军总参谋部的常驻高级助理。
然而,就在潘科夫斯基努力向“人生巅峰”攀爬时,苏联情报机关的政审人员挖出了他的” 历史 污点“,也就是他父亲的黑 历史 。
为此,潘科夫斯基曾努力地为自己辩白。他说,十六时,我的伯父就告诉我,我有一个反动可恶的父亲,但他在我四个月的时候就被击毙了,他的 历史 与我无关。我不认为自己是一个有污点的人,更不相信一个可笑的污点能够压弯上扬的炮口。
对于潘科夫斯基的辩白,苏联情报机关的态度颇为耐人寻味。
没有人表示不再信任潘科夫斯基,但自从潘科夫斯基从土耳其被调回后,他再也没有获得升迁或者到国外任职的机会。
这样的”遭遇“,让潘科夫斯基感到沮丧。
而沮丧经过长时间的发酵,潘科夫斯基的内心渐渐地只剩下了两样东西。
一样是愤怒。
另一样是恐惧。
潘科夫斯基始终无法想明白,一个强加给他的污点凭什么可以抹杀他此前获得的五枚勋章、八枚奖章,这是他愤怒的根源。
至于恐惧,更像一把残酷的刺刀,时刻顶在他的后背。他总是不由自主地想到苏联三十年代的”大清洗“,总担心这样的悲剧会再次席卷而来,将他吞噬掉。
潘科夫斯基是在粗暴的权威下长大的,他的内心并不可靠,很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因为愤怒,他渐渐地有了仇恨的心理。
因为恐惧,他想到了背叛和逃离。
到了1955年,潘科夫斯基被彻底篡改了。在畸形心理的压迫下,他为自己重新设计了一条充满“希望”的道路,先充当双面间谍,用情报获得英美情报机关的充分认可后,再择机叛逃到自由的西方世界。
那段时间,为了投石问路,潘科夫斯基经常出没在莫斯科的咖啡馆里,他知道那里潜伏着英美间谍。然而,英美间谍在注意到这位不速之客后,不仅没有将他列为策反对象,相反对他保持了足够的警戒,原因很简单,潘科夫斯基的伯父和岳父都是苏联将军,他们担心其中暗藏着苏联情报机关“反渗透”的阴谋。
潘科夫斯基见无法正面接触,开始铤而走险。
1960年8月12日晚,潘科夫斯基趁着夜色行走在莫斯科的大街上。当看到两个美国人迎面走来时,他突然走上前去说,请帮忙将它们交给美国大使馆,拜托了。
说完,潘科夫斯基将一份文件和一封信塞到了美国人手里。
两个美国人被惊呆了,随即赶往美国大使馆。
美国大使馆的情报人员打开信一看,简直不敢相信。潘科夫斯基在投诚信中写道,他是一名苏联上校,自愿充当美国间谍,请派人前来接头,他会在接头地点等待七天。
因为事情太突兀,美国人怀疑其中有诈,没有做出积极反应。
几个月过后,1960年11月,潘科夫斯基接到调令,被派往国家委员会协调科研工作。接到这份平淡无奇的工作,潘科夫斯基的内心很激动,因为这份工作可以接触到苏联武器研制的核心机密,并且有机会与外国人打交道。
不久,加拿大纸浆和造纸行业的一个代表团访问莫斯科,潘科夫斯基所在的国家委员会刚好负责其行程安排。在工作接触过程中,潘科夫斯基再次铤而走险,将一封投诚信交给了一位年轻的代表。
加拿大的这位年轻代表被潘科夫斯基的举动吓坏了,他不仅当场拒绝了,而且狠狠地将潘科夫斯基嘲讽了一番——你的表演太拙劣了,即便是傻子,也能够看穿。
两次被置之不理,潘科夫斯基感到了一丝耻辱。为了证明自己,此后他竟然冒险走进了莫斯科郊外的一个美国人俱乐部。但是,这一次,美国人依旧怀疑他是苏联情报机关抛出的诱饵,所以没有正面搭理他。
潘科夫斯基没有想到美国人会如此的谨慎,思来想去,他决定第四次铤而走险。这一次,他直接给英国女王和当时的英国首相哈罗德·麦克米兰写了一封投诚信,而后托一位英国商人朋友转交给了英国军情六处。
在信中,潘科夫斯基宣称,他发誓不再效忠暴政,自愿充当“女王陛下的忠诚战士”。
英国军情六处经过研判,认为潘科夫斯基具有试探性接触的价值,于是给他投递了联络信。
不久,一位名叫格雷维尔·温的英国“商务代表”出现在了接头地点。格雷维尔·温通过试探性的交谈发现,潘科夫斯基并非一个荒唐的人,虽然他很偏执,但却具有极高的接触价值。
两人初步建立起“友谊”之后,潘科夫斯基很干脆,仅隔几天,他就将一份有关苏联火箭位置的军事情报交到了格雷维尔·温的手里。
首次背叛祖国时,潘科夫斯基对英国人说,我厌恶屈从,厌恶暴政。请相信,我是一名纯粹的抗争者。今后,我将效忠于自由正义,决不放弃。
作为一个叛国者,潘科夫斯基很疯狂。
为了与英国情报机关负责人直接会面,1961年4月,潘科夫斯基以商务考察为名,率领一个苏联商务代表团公然飞赴英国。抵达英国后,潘科夫斯基玩起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表面上他每天都在例行公事,参与商务考察,实际上则频繁地跟英国情报机关的负责人会面、握手。
为了表明自己的价值与态度,这一次英国之行,潘科夫斯基特意为英国人准备了一份大礼,其中包括苏联最新导弹说明书这类绝密的情报。
英国人问潘科夫斯基,想要什么?尽管可以提出来。
潘科夫斯基说,比起金钱与地位,他更希望获得纯粹的荣誉。
英国人的反应很迅速,随后,他们便同美国中央情报局同时做出承诺,英美两国愿意授予潘科夫斯基上校军衔。
得到这项承诺,潘科夫斯基兴奋之余,竟然分别身着英美两国的上校军服照了相。照相时,潘科夫斯基说,同时被三个国家授予上校军衔,这是绝无仅有的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会创造奇迹。
这一刻,标志着潘科夫斯基正式加入了英美情报机关。为了安全起见,他们给潘科夫斯基起了一个代号——亚历克斯,之后,双方拟定了接头的地点以及暗号。
有一种说法,意识到潘科夫斯基的巨大价值后,美国中情局曾在潘科夫斯基逗留英国期间,秘密地为他安排了一次美国之行,而且肯尼迪总统在白宫特意召见了他。
1961年5月6日,潘科夫斯基结束了在英国的“商务”考察,率团回到莫斯科。此后,他便开始疯狂地搜集苏联情报,源源不断地提供给英美两国的情报机关。据后来苏联官方的统计,在短短一年时间里,潘科夫斯基向苏联的敌人秘密传送了至少5000多份绝密情报,其中包括他所在的国家委员会业务手册、情报程序守则以及苏联地面导弹部队现行的战术条例等等。
为了帮助潘科夫斯基进行间谍活动,他的“老朋友”格雷维尔·温曾多次潜入莫斯科,每一次,他都为潘科夫斯基带来了最新的间谍技术,例如如何使用米诺克斯微型相机、如何使用长波发报、如果编辑高级密码。
1961年9月,潘科夫斯基借助出席巴黎商品交易会的机会,再次与美国中情局的相关负责人见面。这次会面,美国人告诉潘科夫斯基,为了安全,今后你可采取”藏包“的方式传递情报,具体的做法是,你将东西藏在安全点,然后通过暗语电话,通知在莫斯科的外交官前去获取情报。
英国人也很重视潘科夫斯基的安全,他们设计的接头方式更加原始。英国驻苏联大使馆有位军情六处官员的妻子叫珍妮特·奇泽姆,这位32岁的英国女人便是潘科夫斯基的接头人。每到接头时,她便会带着三个孩子在莫斯科的公园与潘科夫斯基”偶遇“,而潘科夫斯基则会把藏有情报的微缩胶卷偷偷地放在孩子身上,或者放在孩子的糖果盒里。
由于大量情报外泄,苏联克格勃渐渐意识到内部出了问题,可就在他们秘密排查内部”鼹鼠“时,美苏之间的核危机突然爆发了。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正是世界反殖民主义浪潮风起云涌的时代。1959年1月1日,亲美卖国的巴蒂斯塔政权被古巴起义军推翻,第二天,古巴宣布成立革命政府,卡斯特罗担任政府总理。
起初,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曾想拉拢卡斯特罗,遭到拒绝后,他便采取了种种卑鄙的手段,企图颠覆古巴新政权。1961年4月,美国中情局策划了一起疯狂且愚蠢的行动,他们武装了1400名雇佣军,妄图在猪湾登陆后,一举击垮卡斯特罗。
卡斯特罗为了抵挡美帝的入侵,粉碎猪湾登陆后,便向苏联老大哥发出了求援信号。
当时,美国和苏联正处在核竞赛的激烈较量中。从总体看,美国核弹头数量是苏联的六倍,核运载工具数量则是苏联的五倍,核力量处于绝对优势。更”要命“的是,美国的诸多军事基地对苏联呈包围态势,可以直接威胁苏联心脏腹地,而苏联的大部分导弹只能威胁欧洲。
赫鲁晓夫在与美国进行核对抗时,颇为激进。接到古巴的求援后,他认为绝佳的制衡机会来了,于是决定在古巴秘密部署中程弹道导弹。
毫无疑问,赫鲁晓夫此举一旦落地,近乎等同于在美国的卧榻之侧,埋下了致命的威胁。
潘科夫斯基敏锐观察到了苏联与古巴之间的频繁接触,关键时刻,他将苏联与古巴有可能正在联合部署导弹的情报,及时传递给了美国人。
1962年6月,苏联和古巴秘密签署了中程核导弹部署协议。7月4日,明知有暴露的风险,潘科夫斯基还是冒险参加了美国大使馆为庆祝独立日举办的招待会。
就在潘科夫斯基紧急送出绝密情报的同时,美国通过先进的侦察手段,也已发现苏联正在古巴部署萨姆-2型防空导弹。
显然,这是为了建立掩护中程弹道导弹的防空网。
为了应对危机,8月,肯尼迪一连召开多场紧急会议。会上,肯尼迪询问中情局局长麦科恩,中情局能否佯攻关塔那摩美国基地,为美国制造入侵古巴的借口。
麦科恩提醒肯尼迪,偷袭很可能引发核战争。
8月底,美国根据潘科夫斯基提供的情报,派出U-2高空侦察机,对古巴进行高空侦察,结果发现古巴正在建设的地对地导弹发射基地距离美国边境只有145公里,而且与防空导弹基地具有明显差异。
此后,美国又发现苏联船只满载武器秘密抵达古巴,货船的货箱尺寸远远超过萨姆-2防空导弹。
通过综合情报分析,美国军方确信,苏联至少在古巴部署了16至32枚带有核弹头的中程导弹。
凭直觉,潘科夫斯基认为自己很可能已经暴露了。为了脱身,他不得不紧急发报给中情局,请求撤离接应。
潘科夫斯基处境危急,美苏两国的较量更为惊心动魄。
9月8日,一架美国海军飞机在执行侦察任务时,拍到苏联货船”鄂木斯克“号正驶往哈瓦那港口;9月20日,哈瓦那港口的一名古巴会计跑进中情局的一个接待站,向美国人告密,”鄂木斯克“号藏有导弹;紧接着,又有人给中情局送来密信,说古巴哈瓦那西南50英里的地方已经成为军事禁区;10月5日,美军方再次对古巴实施高空紧急侦察,并在六分钟内拍下了928张照片,照片中的苏联导弹令美军方惊愕不已······
10月22日,在抗议无效的情况下,肯尼迪发表全国电视讲话。肯尼迪告诉美国人,苏联在古巴部署了攻击性核弹,美国绝不能容忍这种挑衅。他宣布武装封锁古巴,命令海军对所有开往古巴的轮船实施隔离检查。同时,他还要求苏联撤走导弹,并且宣称,任何从古巴发射的核导弹都将视为苏联的袭击,美国将以牙还牙,用核弹袭击苏联。
至此,美苏到了最危险的核战争边缘。
面对美军的全面备战,苏联赫鲁晓夫并不示弱,随后苏联人不仅击落了古巴上空的一架U-2高空侦察机,而且还试爆了一颗原子弹。
在核战争的阴云下,那一时期,苏联的中小学已经开始每周学习如何躲避飞机的轰炸等防护知识,而在美国,中小学生也在学习诸多战争紧急避险措施。
潘科夫斯基一直在密切注视着局势的走向。据美国的媒体后来披露说,作为一名非同寻常的间谍,潘科夫斯基具有伟大的人格与良知,有一天,他八岁的儿子回家告诉他,学校有许多工人正在挖地道,他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他很害怕!
儿子的这番话彻底唤醒了潘科夫斯基,核战一触即发!作为一名父亲,他无法退缩,只能挺身而出。
美国的媒体说,危机时刻,潘科夫斯基冒着巨大的风险,将上千份苏联军方秘密文件拍照后传递给了美方。潘科夫斯基以此向美方证明,苏联的核武器并非像赫鲁晓夫所声称的那样“苏联制造核武器就像生产香肠一样容易”。事实上,赫鲁晓夫过分夸大了苏联的核实力,整个苏联的导弹屈指可数,射程也没有吹嘘得那么远,根本打不到美国本土。
美国的媒体曾对这份情报做出了这样的评价,这是一张至关重要的底牌,这是肯尼迪最终战胜赫鲁晓夫的绝密武器。当然,这份情报还包含着无与伦比的人道主义精神,它化解了核战争,拯救了美国。潘科夫斯基是当之无愧的最伟大间谍。
赫鲁晓夫在妥协之后,对儿子说过的一句话也是相当的意味深长:“先眨眼的人并不一定是个弱者,有时他是个智者。”
在这场危机中,潘科夫斯基因为频繁接头、屡次冒险传递情报,的确暴露了。
但他被捕的时间点却颇为蹊跷。
据说,早在潘科夫斯基与英国女人珍妮特在公园频繁接头的时候,克格勃就高度怀疑了他,但在随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包括整个古巴导弹危机期间,克格勃都没有动他。
古巴导弹危机解除之后,潘科夫斯基原以为自身的处境已经转危为安,不料,就在这个时候,克格勃使用调虎离山之际,突然搜查了他的公寓。这一搜查不得了,克格勃在他的公寓内搜到了伪造的护照、微型相机、用来与英美情报机构联络的密码本、接收情报总部无线电发报的程序等等。
掌握了这些确凿的叛国证据后,克格勃迅速行动,在当年的10月12日秘密逮捕了潘科夫斯基。
潘科夫斯基被捕后,内心非常邪恶,他先是宣称自己是化解古巴核危机的英雄,接着便表示愿意与当局合作,挖出潜伏在莫斯科的西方高级别间谍。
潘科夫斯基告诉克格勃,他手中掌握着一组高级别“特殊信号”,只要发出这组信号,大人物就会浮出水面。
其实,这是潘科夫斯基魔鬼的谎言。
原来,在潘科夫斯基被捕前,即在美苏爆发核战争的边缘,他曾和中情局的上司秘密见面,一起商讨应对核战争的紧急办法。当时,潘科夫斯基提议,可以预设一组紧急情况下使用的“特殊信号”,一旦苏联决定向美国发射核导弹,他会在“倒计时”的千钧一刻通过无线电发出这个“特殊信号”。
这意味着,一旦潘科夫斯基发出这一组“特殊信号”,美苏核战争就被引爆了。
“可怕”的是,克格勃当时没有识破潘科夫斯基的谎言。他们万万没有想到,一个口口声声要阻止核战争的人,反过来竟会丧心病狂地引爆核战争。
克格勃对潘科夫斯基所说的很感兴趣,但在发送“特殊信号”这一问题上,克格勃因为内在的警惕性留了一手,他们没有同意潘科夫斯基亲自发送信号的请求,而是让潘科夫斯基写下了“特殊信号”。
为了进一步摸清潘科夫斯基的底细,之后,克格勃宣称,已经发送了这组“特殊信号”,但大人物并没有浮出水面。实际上,克格勃并没有立即发出“特殊信号”。
此时,潘科夫斯基已处在崩溃失智的边缘,听到这个说法,见毁灭苏联的核战争没有打响,他开始大骂美国人是骗子,是懦夫。
克格勃意识到异常后,开始使用严酷的手段,逼迫潘科夫斯基说出所有的真相。
潘科夫斯基绝望了,最终选择了彻底的屈服。
克格勃得知潘科夫斯基的疯狂阴谋后,惊出一身冷汗,这个人格分裂的叛国者,真的是太恐怖了。如果缺失了那一份内在的警惕,美苏间的核按钮极可能就被这个疯子按下了。
在出示了大量触目惊心的证据后,法庭最后给潘科夫斯基做了定义:“他是个机会主义者、野心家以及道德败坏的人。”
公审五天之后,苏联政府宣布,潘科夫斯基已于1963年5月17日被处以极刑。
悬疑之下,议论纷纷。
有人说,潘科夫斯基被克格勃扔进了熊熊燃烧的炼钢炉。
有人说,潘科夫斯基根本没有死。
还有人说,潘科夫斯基只是一枚可悲的棋子,从一开始他就是苏联情报部门精心设计的一个陷阱。
随着解密资料越来越多,这种阴谋论似乎得到了某种印证。有探究者发现,自从潘科夫斯基踏进美国驻莫斯科大使馆的大门开始,他的谈话就被窃听了;随后的几年时间里,他与各种人物接头,地点、邮局都被监控了。
既然克格勃知道他已叛国,为何不逮捕他呢?
更不可思议的是,后来潘科夫斯基所提供的众多情报绝大多数都被证实是真实的,而且大部分还是原件。
探究者分析,这一非同寻常的背后暗藏着苏联反赫鲁晓夫势力的影子。当时,赫鲁晓夫不顾一切地大搞核武器,1960年10月曾发生过一次大悲剧,苏联发射导弹失败,当场导致100多人死于非命,其中包括发射台上的160名宇航科学家。有鉴于此,莫斯科的反对派极力想阻止赫鲁晓夫的疯狂举动,这时候,叛国者潘科夫斯基正好闯进了他们的视线,于是一场利用叛国者,让西方了解苏联真正军事实力,同时让赫鲁晓夫保持清醒的“阴谋”便上演了······
也就是说,肯尼迪高度评价的拯救了美国的最伟大间谍,实质上是苏联蓄意制造出来的。
敌人的敌人,是朋友。
敌人的朋友,是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