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卢斯科尼提“中国占领”呼吁欧盟增加军费,自己都说“荒谬”

意大利知名大嘴政客贝卢斯科尼又大嘴了,这一次牵扯到中国。

据“今日俄罗斯”(RT)等媒体7日报道,意大利前总理贝卢斯科尼当地时间5日在一段节目视频中呼吁欧盟增加军费,以寻求在全球发挥更大作用。不过他为表达这个观点给出的“理据”却扯上了中国,宣称如果中国决定攻击欧盟成员国,欧盟将无法进行自卫。



当地时间6日,贝卢斯科尼在意大利力量党大会上发表视频讲话。图源:美媒

报道称,贝卢斯科尼是在意大利天空电视台(SkyTG24)一次采访中发表的上述言论。他声称,欧盟是国际竞技场上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但“如果中国——当然,我这么说很荒谬——有一天决定占领意大利,或者其他欧洲国家”,欧盟将绝对无力反抗。

对此,他称,为提高自身实力,欧盟需要采取“统一的军事政策”,所有欧洲国家军队间加强合作。他还主张增加国防开支,并建立一支30万人的“紧急部队”。在政治方面,贝卢斯科尼称他希望看到一个“真正统一的(欧洲)大陆”。

报道没有说明贝卢斯科尼提及中国的原因是什么,而欧盟新闻网站EURACTIV 称,这是贝卢斯科尼的最新表态“比以往都要更反华一些”。

西方一些政客拿“中国威胁”说事,借此达到自己目的的做法,已不算新鲜。上月在回答相关提问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表示,中国始终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我们致力于维护亚太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不对任何国家构成挑战。一些国家不要拿中国作为扩张军力的借口,不要炒作毫无根据的“中国威胁论”。

延伸阅读:

媒体:法德再次出现重大分歧 欧洲对华态度更加撕裂

欧洲几国领导人相继访华后,各有心得。法国总统马克龙再次重申:欧洲要加强战略自主,成为美国盟友并不意味着成为附庸,他支持“一个中国”政策。德国外长贝尔伯克老调重弹,反过来干涉中国内政。

自俄乌冲突达成了表面上的团结后,法德领头羊再次出现重大分歧,欧洲的撕裂越发严重。

马克龙的反思

马克龙的访华之行,看到了发展和大势所趋,但是回看跟随美国的结果,是给自身和欧洲利益带来的损害,所以马克龙重新振作,“我们为什么要按照别人选择的节奏走?我们欧洲人需要醒来。我们的首要任务不是适应世界其他国家的议程。”



马克龙

马克龙的幡然醒悟是源自切身、切实的痛,乌克兰危机持续一年多,对俄罗斯的影响没有达到欧美的预期,反而对欧洲的影响已经充分显现——掏空自己军备大量送往乌克兰,法、德大量企业破产、资本外流,国内出现了此起彼伏的抗议。

所以马克龙在反思,跟随美国的意义是什么?

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在近日表示,随着更多国家倾向于增持人民币作为储备,对美元和欧元的依赖有所下降。

不只是美元的“统治地位”在动摇,欧元也被折腾得摇摇欲坠,这一切都与马克龙曾经倡导的“欧元国际化”“欧洲自主”格格不入。

反倒是访华之旅结束,与马克龙随行的60多名法国重点企业的高管,获得了包括农业食品、科技、航空、民用核能、可持续发展、文化等领域多项双边合作机会。与美国的口惠而实不至相比,这些才是能解决法国困境的实惠。

欧洲的“病态”

作为欧洲目前的另一领头羊,德国走在了一条诡异之路。

总理朔尔茨先访华,求经济合作以摆脱困境,外长贝尔伯克再访华,来刷的是存在感,两手空空而回,德国政府内部各有盘算,难以统一意见;朔尔茨签下中远集团在汉堡港购股的许可,副总理哈贝克转头称重审;贝尔伯克被问及“北溪”管道被炸带来的负面影响,打个太极欣然帮美国开脱。



贝尔伯克

红绿灯三党政府给德国带来的是矛盾,朔尔茨想实干,但哈贝克与贝尔伯克等绿党端着“西方高人一等”的架子,自损亲美扬的是个人私利,这显然与德国民众、德国企业的期待截然不同。

然而如德国绿党这样的政客,在美国的舆论造势洗脑之下委实不少,所以才造成了俄乌冲突持续一年,美国不断放欧洲血,除了此前明确不卷入的国家,其他欧洲国家则出现了有倦怠、有抱怨,却没人敢喊停的奇景。

现在法国站出来表示想发展想自立,但朔尔茨做不了德国的主,反而被绿党越带越固步自封,想摆脱对华“依赖”,欧洲两头领头羊开始分道扬镳,“西方秩序”与“合作发展”加速撕裂欧洲。



马克龙和朔尔茨

在如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诸多国家顺时而动,偏有些国家想抱着昔日荣光裹足不前,终究会被时代所淘汰。

中国名人爱国故事,要求详细的。好的我加分

  故事1:
  吉鸿昌自幼即以岳飞、文天祥等为心目中的英雄,所以在行伍中他待人诚恳,吃苦耐劳,恪守军规,勇敢善战,以致有“吉大胆”之称,他率领的部队则号称“铁军”。到了1930年,也就是吉鸿昌35岁那年,被提拔为国民军第22路军的总指挥。当时正值北伐战争之后,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虎视眈眈,可是国民党借口“攘外必先安内”,拼命剿杀共产党。这时吉鸿昌奉命攻打鄂豫皖苏区,他在前线化装成小炉匠进入苏区,亲眼见到共产党的真实情况,觉得茅塞顿开,并为自己立定了目标:“投错了门路,就拔出腿来!”于是准备率部起义。不料蒋介石得到密报,很快解除了吉鸿昌的兵权,以“考察”的名义将他驱逐到国外。

  就在吉鸿昌出国前夕,9.18事变发生,他听到这一消息“发指眦裂”,声泪俱下地说:“国难当头,凡有良心的军人都应该誓死救国!”坚决要求留在国内,与日本帝国主义血战到底。但蒋介石无动于衷,依然逼令他出国。满怀悲愤的吉鸿昌无奈,只好在上海下榻的旅馆墙上,留下了“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诗句,一明自己的心志。

  赤心爱国的吉鸿昌在美国受尽了民族歧视,有人告诉他,你说自己是日本人,就可以受到礼遇。吉鸿昌怒不可遏,说:“你觉得当中国人丢脸,我觉得当中国人光荣!”为此,他特意做了一枚木制胸卡,上面用英文写着:“我是中国人!”而且随时随处佩戴,直面那些看不起中国人的人,用中华民族的自尊向美国的种族歧视挑战。

  故事2:
  华罗庚毅然回国:大数学家华罗庚,在“七·七”事变后,从生活待遇优厚的英国回到抗日烽火到处燃烧的祖国,不为金钱和学位,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1950年,他已经成为国际知名的第一流数学家,并被美国伊里诺大学聘为终身教授,但他毅然带领全家回到刚解放的祖国。

  故事3:
  杨菊萍
  抗击非典,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共产党员.先后倒下的救护车司机范信德,护士长叶欣,医生邓练贤,重症监护室主任陈洪光,都是优秀共产党员.他们凭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和信念,挺起脊梁,挑起重担,带领白衣战士,用鲜血和生命筑起了一道道血肉长城.
  他们也有慈祥的父母,也有相依为命的妻子和可爱的儿女,他们也有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我们忘不了邓练贤临终前,拉着妻子不忍离去的眷恋;忘不了陈洪光躺在病床上,那一缕渴望重新回来的眼神;忘不了叶欣面对死神,发出"这里危险,让我来"的呼喊;忘不了范信德奉献一生,至死都默默无言.

  故事4:
  钱学森1911年出生在上海市,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他为了更好地报效祖国,于1935年考取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进行深造学习,并于1936年转入加州理工学院继续学习,并拜著名的航空科学家冯·卡门为师,学习航空工程理论。钱学森学习十分努力,三年后便获得了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在冯·卡门的指导下,钱学森对火箭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在高速空气动力学和喷气推进研究领域中突飞猛进。不久,经冯·卡门的推荐,钱学森成了加州理工学院最年轻的终身教授。

  故事5:
  改革开放之初,霍英东便率先投资祖国内地,从广州白天鹅宾馆到中国温泉宾馆,从公路到桥梁,从体育基金到残疾人福利基金,从暨南大学到英东游泳馆……迄今为止,霍英东投资捐赠内地已超过50亿元。而在众多内地投资中,以南沙的投入资金最为庞大,十年总计26亿元人民币,霍氏的不计回报的执着投入使南沙由一个不毛之地变成了珠三角最具活力的区域。

  故事6:
  《林则徐对联立志》
  这个故事讲的是清代著名的民族英雄林则。林则徐小时候就天资聪慧,两次机会下,作了两幅对联,这两幅对联表达了林则徐的远大志向。林则徐不仅敢于立志,而且读书刻苦,长大后成就了一番大事业,受到了后世的敬仰。

  《文天祥少年正气》
  南宋末年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少年时生活困苦,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才有机会读书。一次,文天祥被有钱的同学误会是小偷,他据理力争,不许别人践踏自己的尊严,终于证明了自己的清白,而且通过这件事,更加树立了文天祥金榜题名的志向。

  《叶天士拜师谦学》
  叶天士自恃医术高明,看不起同行薛雪。有一次,叶天士的母亲病了,他束手无策,多亏薛雪不计前嫌,治好了他母亲的病。从此,叶天士明白了天外有天,人上有人的道理。于是他寻访天下名医,虚心求教,终于成了真正的江南第一名医。

  《李清照少女填词》
  宋代女诗人李清照才思敏捷,一生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她个性爽直、自由、不羁一格,从小就表现出过人的文学天赋。这个故事讲述的就是她触景生情,即兴填词的故事。

  《杨禄禅陈家沟学艺》
  杨禄禅受到乡里恶霸的欺负,他不甘心受辱。一个人离开了家,到陈家沟拜师学艺。拳师陈长兴从不把拳法传外人,杨禄禅也不例外。不过,杨禄禅的执着精神终于感动了陈长兴,终于学到了拳法,惩治了恶霸,也开创了杨式太极拳。

  《王献之依缸习字》
  王献之,字子敬,是东晋大书法家书——圣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他自己也是东晋著名的书法家。王献之三四岁的时候,母亲就教他背诗诵诗,到五六岁的时候,就能够出口成章,顺口吟出几句诗来。和他的哥哥王凝之相比,越发显得机警聪敏,而且还特别喜欢习字。王献之家有一只大水缸,本片的故事,正与这个大水缸密不可分!

  故事7:
  江姐
  江姐十九岁那年,加入了党组织,因叛徒出卖,江姐被捕,在审讯室里,敌人恶如豺豹,他们用特制的四楞筷子,放在江姐的手指中间,双手紧握筷子的两头,来回猛夹,边夹还边恶狠狠的对江姐说,你说不说,不说就把你吊起来。在凶恶的敌人和夹棍面前,她丝毫不怕。但是不管江姐她怎样反抗,都敌不过凶恶的敌人,最后,江姐还是被惨无人道的敌人杀害了。

  故事8:
  刚冲破美国当局阻挠回到祖国的钱学森,来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参观。院长陈赓大将问他:“中国人能不能搞导弹?”钱学森说:“外国人能干的,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干?难道中国人比外国人矮一截?!”

  就这一句话,决定了钱学森从事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生涯。40多年过去了,如今钱学森已90高龄。他以其对中国火箭导弹技术、航天技术乃至整个国防高科技事业的奠基性贡献,为我军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写下了精彩绚丽的篇章。

  (一)

  1956年2月17日,钱学森经过深思熟虑,提出了关于《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就我国火箭、导弹事业的组织方案、发展计划和具体措施发表了精辟的见解。《意见书》受到党中央高度重视。不久,钱学森受命负责组建我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10月8日———这正是钱学森回国一周年的日子,国防部五院宣布成立,钱学森被任命为院长。新中国的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由此开始了艰难的征程。新事业起步,千头万绪。钱学森首先给刚刚分配来的156名大学生讲授《导弹概论》,让这些从未见过导弹的技术人员了解最基本的专业知识。他拟定了空气动力学、发动机等有关专业的学习计划,并指导建立了导弹总体、空气动力学、发动机、弹体结构等研究室。

  酒泉发射场。钱学森和普通科技人员一样,睡帐篷、吃粗粮,组织导弹试验的测试、计算、分析、研究。在前苏联突然撤走全部专家的困难条件下,他带领着中国科学家们攻克了一道道难关,于1960年11月5日,成功进行了我国第一枚导弹飞行试验。在现场的聂荣臻高兴地说:“这是我国军事装备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1966年10月27日,钱学森又参与组织了我国第一枚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飞行爆炸试验,即原子弹、导弹“两弹结合”试验。核弹头在预定地点上空成功实现了核爆炸,此举震惊了世界。我国的国防现代化建设又一次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作为一代伟大的科学家,钱学森的目光总是具有前瞻性。第一枚导弹发射成功后不久,钱学森就组织有关专家就我国地地导弹的发展道路展开讨论,形成《我国地地导弹发展途径的意见》,提出了我国中近程、中程、中远程和洲际导弹的长远发展规划。随后,地空导弹、海防导弹,以及固体发动机、固体导弹、反导系统和运载火箭等项目,也在他组织和协调下陆续上马。1965年1月,他又向中央提出报告,建议早日制订我国人造卫星的研究计划并列入国家任务。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工程代号由此被定为“651工程”,钱学森担负“星———箭———地面系统”总的技术协调和组织实施工作。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遨游太空,向世界宣告新中国迎来了航天时代的黎明。

  (二)

  钱学森是中国军事高科技的奠基人之一。他不仅为“两弹一星”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也对我国军事科学研究提出了高层次的重要思想和观点,并直接倡导了军事系统工程和军事运筹学学科的建立与发展。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钱学森就深刻地阐述了“战争是一门科学”的思想。他指出:“我们要用现代科学技术来研究战争的规律,研究战争这一门科学,这就形成了现代军事科学。”

  经过潜心研究,钱学森在1998年的一次书面发言中,对军事科学体系作了完整的论述。他指出:“在军事科学,基础理论层次是军事学,技术理论层次是军事运筹学,应用技术层次是军事系统工程。”他将军事系统工程的作用和功能定位为“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更好地去解决贯彻执行军事路线、军事战略中的实际问题”,并将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归纳为:作战模拟;武器装备系统的设计方案论证、战术技术指标的确定与效能评估;后勤系统的组织管理;作战指挥体系的设计;战略问题的定量分析和战争模拟。

  1978年5月,在钱学森等人的建议下,我军开始了军事运筹学和系统工程的研究试点工作,军事科学院成立了第一个军事运筹研究分析机构。如今,军事运筹学和军事系统工程已经在我军战略战术、部队编制体制和兵力结构研究等各个方面得到广泛运用,取得累累硕果。

  关于我国的国防战略,钱学森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全局性、前瞻性和可行性的重要建议。他在20世纪80年代就指出,局部地区的“小仗”可能是我们到21世纪初主要的战争样式,要搞一些平时必须保留的、精锐的、可以马上打仗的部队,应认真从军队编制、装备上解决这一问题。这些建议受到军队领率机关高度重视,如今已在实践中得到体现。对我国国防战略和军事工业改革发展,他也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建议。他还提出军工企业要实行“军民结合”,而民用企业要实行“民军结合”的观点,以及用“柔性自动化生产系统”改革军工企业的观点,为我国军工企业的改革和民用企业的战时动员准备提供了重要思路。

  钱学森在晚年还特别强调了军事科学要开展跨学科研究的问题。1999年,他对前去看望他的总装和军事科学院领导同志指出,科学的发展离不开各学科相互交叉、相互作用、相互借鉴。国防建设是个大系统,在实践中遇到的都是大问题,而专家们往往从自己的专业出发看问题,带有很大的局限性,应提倡各学科间的互相交流和讨论。

  (三)

  谋求中国军事高科技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长远发展,是钱学森毕生的夙愿。因此,他以科学家的超前目光,对国防和军队科技人才培养提出了高屋建瓴的见解。自1985年以来,钱学森曾多次谈起关于“科技帅才”的话题。钱学森说:“现在要求培养一批科技帅才,即是一批工程师加科学家加思想家的人才”;“当帅才的,在领导实现一个明确的目标时,应该从基础应用到工程实践,都能够考虑到”。钱学森支持新学科,扶植边缘学科,每一种创新的观点和设想都能得到鼓励。他说:“要提倡创新思维,正确与否交给实践去检验。”

  早在1986年,钱学森就认为,高技术革命必将带来军事技术的迅速发展,军队将成为知识密集的部门。未来战争将广泛使用各种先进武器系统,战场情况错综复杂,从而对指挥人员的科技文化和军事素养提出更高要求。他在分析外军与我军军官的文化水平后敏锐地指出,为应付未来可能发生的战争,军队干部应逐步达到大学以上文化水平,师职干部应是硕士,军职干部应是博士,战士的文化水平也要相应提高。他的远见卓识受到中央军委、总部的高度重视。

  今年已90高龄的钱学森,仍时刻关心着国防高科技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进展,他对前来看望他的军委领导同志说,要抓紧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和人才队伍建设。记者在钱老家中看到,在他卧榻正对面书架上最显眼的地方,摆放着一尊“神舟号”航天飞船的模型。透过飞天的神舟,他那智慧的目光将永远注视着祖国腾飞的未来。

  故事9:
  舍身堵枪眼----特级英雄黄继光
  (2000.10.19 11:02:04)
  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四川省中江县人。1931年1月8日出生在一个贫农家里。他幼年丧父,家境贫苦。1949年他的家乡解放了,他积级参加农协会和民兵,工作非常积极,两次揭发地主谎报土地和偷改佃约,并活捉了一个逃亡地主,收缴了伪保长隐藏的两支手枪。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黄继光于1951年3月毅然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当要离开家乡的时候,母亲高兴地把一朵大红花带到了他的胸前,并对他说:“到了朝鲜,要多多杀敌,报答祖国和人民。”带着母亲的嘱托和人民的期望,黄继光来到了朝鲜前线,被分配到志愿军第15军第45师第135团第2营当通信员。虽然是当通信员,他时刻想着要多学本领,刻苦地锻炼自己。他工作积极,学习认真,进步很快。1952年7月25日光荣地加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1952年10月14日,美国侵略军开始向上甘岭597.9和537.7北山高地发动疯狂进攻。上甘岭位于朝鲜中部五圣山上,它是志愿军中线的大门,也是扎进敌人心窝的一把钢刀。尤其是上甘岭地区北山的两个高地,像楔子一样打入敌人阵地前沿,给敌人造成极大威胁。敌人在这不到4平方公里的上甘岭小高地上,动用了两个多师的兵力,在大量的飞机、坦克和大炮配合下,连续向537.7高地和597.9高地疯狂进犯,月夜炮声隆隆,硝烟弥漫,志愿军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黄继光在战斗打响后,担负在炮火下送信,传达命令,接电话线,背伤员的任务。连续在敌人的炮火封锁下度过了4天4夜。

  10月19日晚。黄继光所在营奉命向上甘岭右翼597.9高地反击。第6连奉命事先夺下6号阵地,再夺取5号、4号阵地,必须在天亮以前拿下0号阵地,为整个反击战的胜利奠定基础。战斗开始后,进展情况比预想的要顺利。这时,突然发现山顶上有一个敌人的集团火力点,使志愿军部队受到压制不能前进。营参谋长立即命令第6连必须炸掉它,同时组织爆破组。从黄昏7时30分到夜晚10时30分,6连已经向敌人发起了5次冲锋,仍未催毁敌人的火力点,许多战士都壮烈牺牲。这时离天亮只有40多分钟了,不拿下0号阵地,就等于没有按计划完成战斗任务,整个反击战的胜利就会受到影响。在这关键时刻,站在参谋长身旁的黄继光站出来坚定地要求: “把任务给我把,只要我有一口气,我保证完成任务。” 参谋长非常信任地说:“黄继光,这次任务就交给你,现在我命令你为第6连第6班代理班长。一定要完成任务!” 接受任务后,他立即提上手雷,带领两名战友向敌人的火力点爬去。他们趁照明弹的亮光巧妙地前进,开始敌人没有发现他们,当离敌人火力点只有30多米的时候,两名战友相继倒下了。黄继光的左臂和左肩中了两弹,血流如注,但他仍然一步不停地向敌人中心火力点前进。只剩下八九米的时候,他挺起胸膛,举起右手向敌人投去手雷,但由于火力点太大,只炸毁了半边,未被炸毁的两挺机枪,又从残存的射击孔里伸出来,死命地吼叫着,志愿军的冲锋又受到阻止。黄继光再次受伤倒下。这时天就要亮了,40分钟的期限就要到了,黄继光跃身而起,冲着那狂喷火舌的枪口,冲着那侵略者的顽固堡垒,挺起胸膛,张开双臂,扑了上去……正在喷吐的火舌突然熄灭,正在死命吼叫的机枪哑然失声,黄继光用他那年轻的生命,开辟了志愿军胜利前进的道路。

  刹时,但任攻击任务的战友们,像离弦的箭一样冲了出去,高声呼喊“冲啊!为黄继光报仇”!他们踏着黄继光爬行的道路,很快占领了0号阵地,守在高地上面的敌军两个营——1200多人,全部被歼灭。

  为了表彰黄继光的伟大精神和不朽功勋,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发布命令,为黄继光追记特等功一次,并授于“ 特级英雄”称号。中国共产党志愿军第15军委员会在追认他为“模范团员”的同时,追认黄继光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黄继光“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英雄”称号,同时追授他金星奖章和一级国旗勋章。

  黄继光的名字和光荣事迹铭刻在上甘岭背后的五圣山上,英雄的壮举和不朽的业绩,像巍然屹立的五圣山永世长存。(完)

旧中国曾经蒙受的耻辱和今日祖国的强大

一、屈辱史

1、第一次鸦片战争

1840年,英国政府以林则徐虎门销烟等为借口,决定派出远征军侵华。6月,英军舰船47艘、陆军4000人在海军少将懿律、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率领下,封锁海口,鸦片战争开始。

鸦片战争以中国的失败和弥偿而告终。中英双方签署了“南京条约”,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掠夺土地,对外关税进行赔偿和谈判,严重危害中国主权,开始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失去独立地位,推动自然经济解体。

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年5月28日,的武装侵略战争包括八大国,包括大英帝国,美利坚合众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德意志帝国,俄罗斯帝国,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和奥匈帝国。

入侵中国的联合国部队总数约为5万人。设备齐全,功率非常大。 1900年8月14日,北京市被彻底摧毁。八国联军的任何地方,谋杀,纵火和抢劫!紫禁城,中南海和颐和园有无数珍宝被盗和抢劫!

八国联军的总指挥韦德韦斯特后来承认,中国所遭受的所有损失和抢劫的细节将永远无法被发现,但这一数字将极为重要。 1901年9月7日,由于签署了“辛丑条约”,中国从此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给当时的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痛苦。

3、瑷珲条约

《瑷珲条约》,又称《瑷珲城和约》,是俄罗斯帝国东西伯利亚总督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穆拉维约夫和清朝黑龙江将军奕山于1858年5月28日在瑷珲(今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签定的不平等条约。

该条约令中国失去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约60万平方千米的领土。把乌苏里江以东的中国领土划为中俄共管;黑龙江、乌苏里江只准中、俄两国船只航行;当时清政府拒绝批准该条约。1860年订立中俄《北京条约》时清政府始予认可。

4、火烧圆明园

咸丰十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占据圆明园。中国守军寡不敌众,圆明园总管大臣文丰投福海自尽,住在园内的常嫔受惊身亡。英国军队首领额尔金在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支持下,下令烧毁圆明园。

3500名英法联军冲入圆明园,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三日不灭,圆明园及附近的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及海淀镇均被烧成一片废墟,安佑宫中,近300名太监、宫女、工匠葬身火海。使这座世界名园化为一片废墟。大火连烧3天3夜,成为世界文明史上罕见的暴行。

5、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是中国清朝政府和日本明治政府于1895年4月17日在日本马关(今山口县下关市)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原名《马关新约》,日本称为《下关条约》或《日清讲和条约》。《马关条约》的签署标志着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束。

《马关条约》使日本获得巨大利益,刺激其侵略野心;使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该条约适应了帝国主义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需要,随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二、成就

1、文学作品极丰富,创作更自由

新中国文学所发生的变化、获得的成就、取得的经验异常丰富、极其重大。文学在反映时代生活上,方法更多样,手段更丰富;党和政府在领导文艺事业方面也获得了宝贵经验,使"二为""双百"成为基本方针与方法并且坚持不变,文学越来越走向一种良性互动。

2、港珠澳大桥落成通车 成为一项革命性创举

据拉美社报道,2018年中国一项革命性创举就是港珠澳大桥落成,这项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工程项目把香港、澳门和珠海紧密联系在一起,大大缩短了往返三地的路程时间。

一桥连三地,天堑变通途。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从设计到建设完工历时14年,它集桥、岛、隧于一体,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

3、从“死亡之海”到“希望之地” 中国“绿色奇迹”惊艳世界

库布其沙漠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脊线以北,黄河“几”字弯里南岸。南非新闻网站“独立在线”曾这样描述治理前的库布其沙漠:“中国的第七大沙漠库布其,曾因其恶劣的环境条件以及当地居民一贫如洗的经济状况而被称为‘死亡之海’。”

而如今,经过几十年科学治理,这片“死亡之海”已然变成了一处“希望之地”。库布其成为全球防治沙漠化的典范,也成为世界观察“美丽中国”的窗口。

4、复兴号

英文代号为CR,列车水平高于CRH系列。三个级别为CR400/300/200,数字表示最高时速,而持续时速分别对应350、250和160。早期的两个型号是红神龙CR400AF和金凤凰CR400BF。复兴号CR400系列是上档时速400公里、标准时速350公里。

在350公里时速下复兴号与和谐号CRH380相比,总能耗下降了10%。复兴号从300公里提高到350公里时速,能耗大概增加20%-30%。

2018年7月1日起,全国铁路将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16辆长编组“复兴号”动车组首次投入运营。8月1日,京津城际铁路上运行的动车组列车已全部更换为“复兴号”。?

2018年12月9日,“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项目获第五届中国工业大奖。2018年12月24日,时速350公里17辆长编组、时速250公里8辆编组、时速160公里动力集中等多款“复兴号”新型动车组首次公开亮相。

5、嫦娥四号探测器

它由着陆器与巡视器组成,巡视器命名为“玉兔二号”。作为世界首个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的航天器,其主要任务是着陆月球表面,继续更深层次更加全面地科学探测月球地质、资源等方面的信息,完善月球的档案资料。

2018年5月21日,嫦娥四号中继星“鹊桥”号成功发射,为嫦娥四号的着陆器和月球车提供地月中继通信支持。 2018年12月8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冯·卡门撞击坑的预选着陆区,月球车“玉兔二号”到达月面开始巡视探测。2019年1月11日,嫦娥四号着陆器与玉兔二号巡视器完成两器互拍,达到工程既定目标,标志着嫦娥四号任务圆满成功。

2019年2月11日,嫦娥四号着陆器、玉兔二号月球车进入第二个月夜休眠模式。

新华网——这些中国成就闪耀世界,引发外媒高度关注!

——第一次鸦片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新华网——祖国文化60年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