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澎湃新闻记者从傅雷之子、傅聪之弟傅敏的版权代理人江奇勇获悉,傅敏于5月19日晚19时离世,享年86岁。


傅敏

傅敏,1937年4月15日出生于河南林州,比傅聪小3岁。傅敏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特级英语教师。初中毕业后,傅敏曾希望报考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傅雷却不同意,并认为傅敏是“教书的料”。1962年,傅敏进入北京市第一女子中学任英语老师,从此安心于做一个中学教员。1981年,傅敏编辑出版《傅雷家书》。

江奇勇告诉澎湃新闻记者,2020年底,傅敏先生得知哥哥傅聪因病去世,悲痛不已,自此不愿意吃东西,身体衰弱下去。2021年回浦东家乡修养,略有好转。2023年初染病抢救过来,但是精力已经耗尽,“5月19日晚7点,没有任何征兆,傅敏先生在浦东家乡安祥离世。2020年傅敏先生最后一次编《傅雷家书》(四十周年纪念本)和(父子两地书),已经由译林出版社出版。”


《傅雷家书》书封(2021年译林出版社版本)

作家叶永烈写过关于傅敏的报告文学。在他看来,傅敏和傅聪虽是同胞手足,并蒂莲花,然而外貌、神态迥异:傅聪身材颀长,玉树临风,浓眉大眼,谈笑风生,艺术家的气派;傅敏中等个子,瘦削,一望而知是一个书生。傅聪更多地像他的母亲朱梅馥,而傅敏则酷似父亲,甚至可以说是傅雷的“拷贝”。父子俩唯一不同的是,傅雷的头发朝右梳,傅敏的头发往左梳。


朱梅馥与傅聪、傅敏(1939年)


傅敏在上海江苏路父母寓所小花园(1953年)


2005年,傅聪和傅敏兄弟俩合影于北京寓所

“傅敏是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工作。他没有著书立说,没有琴声震世,但是他丝毫不逊色于他的父兄。”叶永烈曾如是说。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陈子善也表示深切悼念:“惊悉翻译家、文学家傅雷哲嗣傅敏先生今日(5月19日)在家乡上海逝世,十分悲痛。傅敏先生为傅雷译著的传播,为傅雷精神的弘扬,尽心尽力。谨致最为深切的悼念!”

《傅雷家书》的作者是谁?并介绍作者本人。

作者:傅雷 。傅雷 出生 1908年4月7日(1908-04-07) 大清帝国江苏省南汇县傅家宅 逝世 1966年9月3日 (58岁) 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江苏路284弄5号 国籍 中国 配偶 朱梅馥 生于1913年2月20日 逝世: 1966年9月3日 (53岁) 亲属 儿子: 傅聪,傅敏 学历 南洋公学附属小学 上海市徐汇中学 上海大同大学附属中学 上海持志大学 巴黎大学 经历 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办公室主任 代表作 1934年 《贝多芬传》 1935年 《米开朗基罗传》 1935年《托尔斯泰传》 1937年 《约翰·克里斯朵夫》 1962年 《搅水女人》 1963年 《艺术哲学》 傅雷 (1908年4月7日-1966年9月3日),字 怒安 ,号 怒庵 ,上海南汇人,中国著名的翻译家、作家、教育家、美术评论家。早年留学法国巴黎大学。他翻译了大量的法文作品,其中包括巴尔扎克、罗曼·罗兰、伏尔泰等名家著作。其有两子傅聪、傅敏,傅聪为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的钢琴家,傅敏为英语教师。后因政治原因,傅雷与其夫人朱梅馥双双自杀于文化大革命前期,享年58岁。 傅雷一生嫉恶如仇,其翻译作品也是多以揭露社会弊病、描述人物奋斗抗争为主,比如《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约翰·克里斯朵夫》等。傅雷对其子家教极严,而又父爱至深,其家书后由傅敏整理成《傅雷家书》,至今影响深远、广为流传。
采纳哦

钢琴家傅聪是何时离世的?

当地时间12月28日,据奥地利音乐频道消息,钢琴家傅聪因感染新冠于当日在英国逝世,享年86岁。

27日,傅聪被媒体报道确诊新冠。他的学生、英国皇家音乐学院教授孔嘉宁发文透露,“傅先生已经住院两周,希望他能挺过来。”据悉,傅聪是著名钢琴家,其父亲是著名翻译家傅雷。

扩展资料

傅聪的人物评价

人们最早把傅聪称为“中国的肖邦”“中国的钢琴诗人”,然而,他的视野并不局限于肖邦。从巴洛克时期的斯卡拉蒂,到古典时期的莫扎特,再到浪漫派的舒伯特、印象派的德彪西,都在他擅演的范畴。

“我没有说不爱肖邦,但我是音乐的奴隶,我希望给人们带来的不只是肖邦这一个瑰宝,我还想做得更多。”傅聪说,“作曲家有所不同,每个人都有独创的个性;而对于演奏家来说,他们在弹奏作曲家的作品时,也是二次创作的过程,一定要有很多很多灵魂,去把很多很多音乐家的灵魂再现出来。”

“他非常喜欢莫扎特,他对莫扎特作品的解读,和他演绎肖邦作品的地位是一样的。”李严欢记得,1998年以后,傅聪在上海的公开演出里,只弹过四首钢琴协奏曲,且均为莫扎特作品。他曾说,“能够进入莫扎特协奏曲的‘世界’,就是真正进入了莫扎特的‘世界’,因为它真正代表了莫扎特。”

“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很‘歌剧化’,里面有很多不同的音乐主题,就像歌剧里不同性格的人物,你听他弹那些主题,仿佛一个一个活生生的人物出现在你面前,都被他演活了呀!像是莫扎特歌剧的一种索引。”

李严欢回忆,有一回上大师课,傅聪示范了莫扎特《第十八钢琴协奏曲》,仅仅是第一乐章开始那几小节,他的演奏已将莫扎特时而戏谑、时而又故作深沉的情绪变化,生动地、丰富地展现出来。

“当时他之所以示范这个部分,就是为了说明莫扎特音乐中的情绪变化之快,几秒钟,可能就会从‘笑嘻嘻’变成‘哭丧着脸’。” 李严欢说,这两个词,傅聪其实都是用上海话——“什特嘻嘻”和“哭出乌拉”讲的。

环球时报—钢琴家傅聪因新冠在英国去世,系傅雷之子

《傅雷家书》人物关系是怎么样的?

《傅雷家书》人物关系:父亲傅雷、母亲朱梅馥、长子傅聪、次子傅敏。

相关介绍:

傅敏初次编撰整理《傅雷家书》时,傅雷的信保留在远在海外的傅聪手中,而傅聪的信已在文革中失踪,因此1981年最初版的《傅雷家书》是没有傅聪的回信的。后来傅聪的信被发现,但因为傅聪本人不同意发表,出版社也只好作罢。

2003年,辽宁教育出版社最早将傅聪的回信6通收入《傅雷家书》作为前言出版,之后出版的《傅雷家书》基本保留了这种做法。

这次译林版的内容,据傅敏在《编后记》说,是“在全编本的基础上,精选出的“父亲信132通,母亲信39通,同时选入傅聪家信13通,共计172通”,“虽无全编本拉拉杂杂、唠唠叨叨的日常亲切感和真实感,却更加紧凑、更具可读性……选入傅聪家信13通,则语境更完整、内容更连贯,针对性更强”。

因此,“傅聪家信虽然不是首次发表,但精选编排,与傅雷家书紧密呼应,形成全新的完整版本则是首次。”责任编辑江奇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