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44岁,身家1050亿,福建人王兴的烧钱简史:要么牛逼,要么滚蛋!)
王兴终于坐不住了!
近期,互联网大佬王兴,宣布入局全球最火的风口----AI。
他在朋友圈发文称:支持合伙人王慧文入局AI创业,他也将大手笔参与A轮投资。
王兴朋友圈截图
果然,有风口的地方,就有王兴!
了解完王兴的创业经历,发现他参与AI创业一点不奇怪。
自2003年创业开始,到2011年创立美团成功,王兴的10年创业史可以用八个字形容:“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多多友,吸引不到用户,无奈放弃;
游子图,客户不愿意使用,无奈放弃;
校内网,资金不足,被迫卖掉;
饭否网,特殊原因被迫关闭500多天;
海内网,没干过竞争对手,无奈放弃;
直到创办美团,王兴才终于成功,但美团网一路发展,历经无数坎坷,一点不比之前容易。
“千团大战”、“外卖大战”、被恶意挖角、被流言中伤,磨难一波接一波地出现。
最终,王兴用实力战胜对手、打破流言,成功将美团上市,他也成为比肩马云、马化腾的互联网大佬。
这一路走来,王兴经历哪些辛酸?又是怎样应对的?
不安分、聪明、低调、爱钻研……用这几个词形容王兴再合适不过。
王兴和白手起家的马云、刘强东不同,他的家境极好,典型的“富二代”。
祖父母都是知识分子,父亲王苗是“创一代”,拥有自己的公司。
最怕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王兴就是如此。
他出身好,脑子也好使,自小是学霸,不用参加高考,直接保送清华大学。
如果按照“富二代”的发展轨迹,自然是毕业后,回家继承家产了。
但王兴的“不安分”性格,注定他不会选择这条路。
王兴的性格中还有很“野”的一面,别看他身材瘦弱,小时候却经常为争夺孩子王的位置打架,战斗力还不弱。
这种好斗、不服输的性格,也成了日后王兴在创业路上能屡败屡战的武器。
王兴
在清华大学,王兴却从“学霸”变成了学渣。
王兴学的专业是无线电,但他对专业课一点都不感兴趣,而是一门心思的研究Linux,闲下来就玩游戏,所以他的专业成绩是一塌糊涂。
大二时王兴加入了一个创业协会,在这个社团里他表现得十分活跃。
有一次,社团举办创业计划大赛,王兴是大赛推广员之一,主要工作就是发海报。
王兴的干劲十足,不是在发海报,就是在发海报的路上,曾创下一天发四千份海报的纪录,为大赛立下大功。
在社团的那些日子,王兴对创业有一些了解,也萌生过创业的想法,但直到毕业,他也没想清楚创业到底要做什么。
所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在美国留学时,受到互联网浪潮的冲击,埋在王兴心里的创业种子才真正生根发芽,驱动他走上创业路。
另一个驱动王兴创业的原因,是受他父亲影响。
王兴的父亲王苗也很牛,创业经历值得大书特书。
因为出身不好,王苗错失上学、参军、招干等机会,只能在家种田为生,但土里刨食,收入有限,这种一眼看到头的未来根本不是王苗想要的。
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率先实行承包责任制,自此中国的改革大戏正式拉开帷幕。
很多嗅觉敏感的人纷纷弃农从商,做起小生意,王苗就是其中之一。
做过泥瓦匠的王苗对这个行业最熟,决定从这里入手,于是拿出积蓄承包工程,摇身一变做了包工头。
随着工程越做越大,钱越赚越多,王苗又开始投资开矿场,但这个矿场没开几年就被关闭了。
王兴
1992年,时刻关注国家政策的王苗意识到:商业的春天来了。
他拿出全部积蓄300万元,投资办了一个年产10万吨的小水泥厂。
将水泥厂业务摸熟后,王苗又投资6亿,与别人合办现代化水泥厂,他持股40%。
目前,王苗的这家水泥厂已是福建省最大的水泥厂之一,年产量达到200万吨,每年的销售额超过10个亿。
王兴见证了父亲王苗的创业过程,从农民到包工头再到水泥厂老板,一路都在努力拼搏,这种不屈服命运的精神也深深影响着王兴。
可以说,创业的基因已经嵌入了王兴的身体。
2003年3月,美国一家叫Friendster的社交网站上线,短时间内就吸引1亿用户。
这个社交网站的出现,在全世界掀起网络社交热潮,也引得不少人模仿。
王兴深受这股热潮影响,他意识到这是绝佳的创业方向,如果不赶快行动,很快就被别人捷足先登,于是匆匆向导师请了假,回国创业。
回国之后,王兴找到大学室友王慧文和中学同学赖斌强,向他们详细介绍了SNS的发展情况和美好前景。
这两人也有创业想法,听完王兴介绍后一拍即合,当即决定马上干。
三人凑了30万创业资金,其中一多半是王兴拿的,王慧文和赖斌强各拿了几万元。
虽然王兴是富二代,但这次创业的钱却不是找父亲要的,而是在国外读书时攒的奖学金和省下来的生活费。
创业时期的王兴
有了创业资金,接下来就是找创业根据地。
2004年,王兴三人在清华大学旁边的居民楼,租一套130平米的三居室。
整套房子是这么分配的:客厅放三张办公桌,当作办公室;三间卧室各放一张行军床床,用来睡觉。
条件虽然简陋,几人也能苦中作乐,但最让三人感觉痛苦的是房间没有暖气,每天都冻得瑟瑟发抖,王兴开玩笑说:“这样可以保持头脑清醒地编写代码。”
他们经常编码到大半夜,直到困得受不了才睡觉。
睡醒后不刷牙也不洗脸,直接干活,一口气干到中午,再出去吃饭,这样就省下了早餐钱。
三人的第一个项目叫“多多友”,模仿美国的FriendStar。
“多多友”的设计理念来来源于六度分割理论,意思是互不认识的两个人,只需要通过6个人就可以建立联系。
用户注册多多友后,公布自己的信息,就可以交朋友了。
然而,多多友发布后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因为网站用户定位不清,加上三人都不懂推广,所以根本没人注册。
就这样,“多多友”以失败告终。
王兴参加活动
这次失败没有打击到三人,他们很快又找到新的创业方向,创办一个叫“游子图”的网站。
这个网站主要服务海外华人,当年通讯不发达,海外华人想和国内亲人联系很困难,想见一面更是难上加难。
他们就可以把自己的照片上传到“游子图”,付费后游子图网站把照片冲洗出来,邮寄给他们的亲人父母,以解想念之苦。
这个项目的用户群体很明确,但还是以失败告终。
因为通过电子邮箱联系海外华人很困难,就算勉强邀请到人,人家也不愿意把自己的照片随便上传到网络。
连续两次创业严重打击王兴三人的创业热情,明明金矿就在眼前,自己死活挖不出金子。
王兴等人的信心不免有些动摇,自己到底能不能创业成功?
两次失败让王兴明白一件事,想创业成功得从熟悉的人群入手。
他们最熟悉哪个群体?毫无疑问是学生,因为三人也刚出校门不久。
当时美国正流行Facebook和MySpace,于是王兴打算模仿这两个网站,做个专供学生使用的“校内网”。
为此,王兴将办公室搬到了离清华特别近的小区,租了一间楼房。
这就是著名的6号楼,803室。在这里,王兴重新扬帆起航。
多多友的失败,让王兴明白用户不会主动使用校内网,他们必须主动推广,吸引用户注册。
校内网宣传图
校内网推广第一招来自王兴,抽奖送学生节门票。
王兴和王慧文都是清华毕业,最了解清华大学,知道电子系每年举办的学生节,都会出现一票难求的情况。
于是王兴出钱赞助了学生节,用一千块钱换来100张门票,然后把这些票放到校内网举行抽奖活动。
只要注册校内网并真实填写个人信息,就可以参与抽奖,这个办法给校内网带来八百多用户。
校内网推广第二招来自赖斌强,堪比行为艺术。
他们趁着清华大学晚自习时间,直接冲进教室,快速在黑板上写下校内网域名和宣传语,然后在众人没反应过来之时赶紧跑掉。
别看这个办法简单粗暴,也为校内网吸引了200多名用户。
校内网推广第三招来自王慧文,租大巴送学生去火车站。
零几年的北京交通还不发达,晚上基本就没公交车了,但学生的回家车票几乎都在晚上或半夜,所以他们得早早去车站等着,直到半夜两三点坐上火车。
针对这个痛点,校内网发起送学生去火车站的活动。
周围几所学校的学生在校内网注册账号,填写完个人信息后,再填上哪天去哪个火车站。
等到出发那天,在指定地点集合,只要凑够50人,大巴车就发车送学生们去火车站。
这个推广办法效果显著,为校内网吸引了八千多用户。
还有贴海报、赞助社团拍DV,植入广告、在各大高校论坛上推广等办法,王兴三人使出浑身解数,为校内网带来了大量用户。
但问题来了,用户的快速增长,服务器受不了啊。
服务器承受不住暴涨的流量,总是宕机,必须增加服务器和宽带才能解决,然而王兴几人根本没钱买服务器。
王兴在发布会上
众人一筹莫展之际,红杉资本找上门表示想投资校内网,让他们准备商业计划书,约时间面谈。
这种天上掉馅饼的好事让王兴几人非常兴奋,但兴奋过后就剩下犯愁了,因为他们不会写商业计划书。
几人赶紧上网搜资料、找模板,简单讨论一番,勉强凑出一页纸的商业计划书。
然而,这份简单的商业计划书并没派上用场,因为三人打车去红杉资本时,不小心把计划书落在出租车上,他们只好又临时写了一份。
面对红杉资本提出的问题,比如“校内网如何盈利”“如何推广”等,王兴的回答含糊其辞,显得特别虚。
结果可想而知,融资失败,半年后红杉资本投资了校内网的竞争对手占座网。
缺乏资金,找不到投资人,王兴不得不考虑卖掉校内网。
当王兴提出这个想法时,遭到王慧文的强烈反对,但反对也没用,对他们来说卖掉校内网是最好的选择。
最终校内网被竞争对手收购,王兴选择留在新公司,王慧文和赖斌强分完钱就跑去欧洲旅游了。
王兴的创业史,就是美国互联网的发展史。
他的创业项目都是模仿美国互联网公司,第四次创业,王兴选择模仿推特。
虽然在网络社交领域创业屡战屡败,但王兴不死心,打算做“中国版推特”。
新的创业团队除了以前的固定人员,还有三个新人加入,其中就有王兴的妻子郭万怀,那时两人才刚认识。
饭否页面 资料图
王兴给中国版推特取名“饭否”,有两层含义:
其一,名字出自辛弃疾的词“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暗含战国的典故;
其二,名字很接地气,因为中国人见面打招呼的第一句话都是“吃饭了吗”。
2007年5月,饭否上线,到2009年6月,用户数已经突破百万。
不少名人大咖比如陈丹青、梁文道、连岳、陈晓卿、和菜头等,都是饭否的忠实用户。
最初,大家使用饭否都特别随意,看到一句话或拍到好看照片都发上去。
后来,随着用户变多,饭否变成了信息源,无论什么新闻,大家第一时间在饭否上搜,媒体写新闻稿也会引起饭否上的内容。
饭否之所以这么受欢迎,主要有几个优点:
第一,相比较其他博客网站,饭否的功能最完备、体验最流畅。
第二,饭否不搞身份差异,不论名人大咖还是普通百姓,页面都是一样的,没有加V和会员这些乱七八糟的玩意儿。
第三,没有广告和垃圾信息,只要发现就无情拦截和封杀,其他有碍用户体验的东西,也会被统统干掉。
第四,去别人主页能看到他的所有言行,如果这个人在别人的言论下评论污言秽语,也会被看到,因此大家都不敢干坏事。
总之,饭否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大家可以畅所欲言。
饭否快速吸引大量用户 资料图
这就是饭否能快速吸引大量用户的秘诀,但也成了饭否关闭的罪魁祸首。
2009年7月8日,饭否被关停整顿,原因是没管理好敏感言论,这一停就是500多天,等饭否回归时早已物是人非。
就在饭否关停一个月后,曹国伟打造的新浪微博上线。
饭否的用户都被分流到各大微博平台,所以有人说,饭否的关停成就了新浪微博,让它得以快速发展。
饭否网被关停后,王兴再次寻找创业方向。
很快,他发现美国有一个叫Groupon的团购网很流行,用户在这个网站上可以用优惠价格买到心仪商品。
抱着试试看的想法,王兴召集团队做团购网,取名“美团网”,寓意“美好团圆”。
这一年,是2010年,是王兴第6次创业。
王兴
虽然创业路上,王兴积累许多失败的经验,但面对新项目,依然是状况百出。
美团刚开始举办了一个团购活动,29元购买面值50元的DQ冰雪皇后现金券,用户买完券就可以去商家店铺兑换。
没想到DQ突然在官网上宣布活动无效,这意味着卖出去的1万多张券成了废品。
这事迅速在网上传开,消费者和媒体纷纷打电话质问美团,商家的这个操作也让王兴有点傻眼。
但为了保护消费者利益,王兴给所有买劵的用户返还50元现金,算是自己补足差价,兑现对消费者的承诺。
美团网作为中国首家团购网,一上线就引爆了整个行业。
很多公司相继成立团购网,就连腾讯、新浪、搜狐等互联网巨头,也忍不住诱惑,接下来一年时间,团购网犹如雨后春笋。
“千团大战”是美团经历的第一个磨难,不过虽然叫“千团大战”,但数量不止1000家,最高峰时有6000多家。
在这场生死大战中,所有团购网的思路空前一致,认为想要获胜,必须拿钱砸。
找投资公司融资,然后拿着钱做广告、补贴用户,提高市场份额后再融更多的钱,如此周而复始。
唯独王兴与他们的观点不一样,他认为砸钱做广告和补贴用户都不是长久之计。
王兴
首先,线下广告的效果不会太好,其次,靠补贴留不住用户,等没有补贴之时,用户会马上离开,去寻找更划算的。
因为有校内网的失败先例,王兴认为一定要留出充足资金,以备不时之需。
在其他团购网疯狂砸钱做线下广告时,王兴选择投放线上广告,他认为线上广告的效果是可以把控的。
事实证明,王兴确实有先见之明,很多曾干得轰轰烈烈的团购网都玩不下去了。
仅仅一年时间,6000多家团购网就死了一大半,幸存的那些也是苟延残喘。
恰好此时,美团获得阿里巴巴5000万美元投资。
王兴一改往日的低调作风,特意召开发布会,公布自己账户上的6200万美元,这张照片在互联网上疯传,美团的江湖地位马上传开了。
然后美团大肆出手,到处圈地、收购,短短几个月就坐稳行业第一的宝座。
美团能成为胜者的根本原因,是没有参与烧钱的线下广告战,保存实力,把资源用到更合适的地方,比如改进产品,搭建后端系统。
有时,创业比拼的不是谁更能烧钱,而是谁犯的错误更少,用更少的钱活得更久。
说起美团,就离不开一个重要业务,美团外卖。
其实,外卖业务推出之前,公司大部分人都不看好,唯独王兴认为这是一个前景广大的市场。
当时,整个外卖市场都是“饿了么”的舞台。
美团骑手
其实,外卖业务推出之前,公司大部分人都不看好,唯独王兴认为这是一个前景广大的市场。
当时,整个外卖市场都是“饿了么”的舞台。
饿了么是上海交大研究生张旭豪创办,他创立这个网站的理由很搞笑。
他经常玩网络游戏,一玩起来就忘记时间,吃不上食堂的饭是常事,所以就产生了做外卖的念头。
张旭豪联联合几个大学同学,凑了十几万资金,一起创立“饿了么”。
王兴打算拓展外卖行业时,第一想法是收购饿了么,于是派王慧文去上海与张旭豪面谈收购的事。
但张旭豪并不是个目光短浅的商人,他明白外卖市场的前途大好,拒绝了收购。
既然没办法收购饿了么,只能自己从头干。
王兴委任王慧文负责外卖业务,经过半年时间准备,2013年11月,美团外卖正式上线。
美团介入外卖业务后,整个行业开始热闹起来,有人说“新一轮战争开始,冷兵器战争一下变成核战争。”
王兴在发布会上
资本就像闻到血腥的鲨鱼,美团外卖上线不久,阿里巴巴推出外卖平台“淘点点”,百度推出“百度外卖”。
那时候,但凡有一点分量的公司,都偷偷增加了外卖业务,企图分一杯羹。
每次战争注定会有很多炮灰,其他外卖平台相继倒下,只剩下饿了么、美团外卖、百度外卖三家争雄。
2015年,外卖烧钱大战正式打响。
当时,美团有腾讯支持,饿了么有阿里巴巴支持,双方的竞争持续升级。
除了攻城略池、抢占市场份额,在补贴方面,双方更是互不相让,打得不可开交。
王兴演讲
美团和饿了么的补贴大战是这样的:
比如饿了么每单补贴2元,美团就补贴3元,只要有一方加,另一方也跟着加,对用户的补贴不断提高,从2元到3元再到5元。
在这场外卖大战中,美团始终压饿了么一头,但没有彻底消灭饿了么,形成一家独大的局面。
王兴认为,如果一个行业没有竞争,就不会有用户体验这回事,人性很现实也很残酷。
美团的发展路艰难无比,除了“千团大战”、“外卖大战”这样明面上的竞争,还有很多暗处的流言蜚语。
美团创立初期,就有人唱衰:“这是一家随时可能永久关闭的集资网站”。
还有人爆料称,美团成交总额数据造假,每月亏损6个亿,吓得华尔街投资人都不敢投了。
美团挂牌上市 资料图
但资本从来不会听风就是雨,美团的业绩,提振了资本市场的信心。
2018年9月20日,美团在港交所正式挂牌上市,发行价69港元。
敲钟那一刻,是属于王兴的时刻。
2020年7月,美团的股价一路涨到191元港币,这一战,王兴的美团达到1442亿美元。
不知不觉间,美团已成为中国上市互联网公司中仅次阿里巴巴和腾讯的互联网巨头。
而王兴下一个目标,是在未来十年内,超越这两个巨头。
2023年,美团一季度财报出来了!
营收达到586亿,实现近两年来首次盈利。
过去的一年,对王兴来说并不好过,个人身家从2021年1410亿元,缩水至1050亿元。
可以说,这份“史上最好财报”,难以消减王兴和美团的焦虑,因为他的强劲对手出现了。
面对抖音、快手等互联网新贵,强势杀入本地生活市场,美团的应对显得有些迟钝。
虽然美团连出三大反击招数,但最终效果却让人感觉就是雷声大、雨点小。
抖音、快手可以运用自带的巨大流量,迅速完成对本地生活市场的占领,堪称是美团最大的心腹大患。
同时在短视频、直播领域,与抖音、快手相比,美团没有任何优势,这些恐怕要让王兴难眠了。
著名投资人徐新说:王兴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创业者。
如今,被强敌环绕,即使美团已经实现扭亏为盈,但也没办法完全放松下来。
“要么牛逼,要么滚蛋”,这是王兴送给下属的一句话。
“四十不惑”,44岁的王兴,他的又下半场会怎样?
美团这个商业帝国,在王兴的带领下又会创下哪些辉煌?一切都是未知的。
不过与青年的意气风发相比,王兴和美团已经越来越小心谨慎,或许这是应付当前形势的最好状态。
王兴创办美团网初期遇到过什么困难
针对的地区不一样,现在还没有一个最好的,不过国家刚通过一批审核的,全国差不多有三十多家。都来团
立足于上海的团购网站,都来团每天提供一单精品消费,为您精选餐厅、酒吧、KTV、SPA、美发店、瑜伽馆等特色商家,只要凑够最低团购人数就能享受无敌折扣。
美团网
王兴在北京开办的团购网站,由于此站的开通,引发了中国的团购网建设热潮。目前只经营北京的产品,产品为要集中在餐饮美食,做得比较成熟,资源比较丰富,质量比较高,访问人数也比较多,订单量是所有团购网最大的。王兴想做的是品牌宣传,并不是市场的占领。
拉手网
几乎和美团网同一时间上线的团购网站,连程序都基本一样,可能就是同一个程序的呢,目前流量也非常不错,目前在大量的招聘全国各地的业务员,已经开通了六个城市的团购,看情况它主要想尽早占领市场份额,目前范围做得最大的就是拉手网了。
满座
应该是最早学习美国groupon的团购网,只是之前没多少人知道它而已,风头给王兴和他的美团网抢了。网站界面做得比较特别,有别于其它团购网风格。目前开通了北京和青岛两个城市,是一个稳步发展的团购网。
其它:
24券
酷团网
北漂创业故事-靠卖气味发家身家过亿
创业 故事 并不是讲述成功的,而是讲失败的故事,一次次的失败,直到最后一次的成功!下面由我与大家分享北漂创业故事,希望你们喜欢!欢迎阅读!
我曾经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
才看到坚持是唯一的答案
北京三里屯有一家很独特的图书馆,架子上摆的不是一本本藏书,而是一些造型清奇的瓶子。来到这里的顾客都会打开些瓶子,嗅一下瓶里的味道,并为它买单。
这儿原来卖的是气味,气味也可以拿来卖?
从23岁做起,她坚持了9年,把8万块本钱变成了3亿。气味图书馆是创始人娄楠石的第五次创业,从18岁开始,她就渴望通过创业来证明自己。
19岁创业,两年后
她把10000块变成100万
“卖气味,你疯了吗”。2009年,娄楠石决定再次出发,“我想做坚持一辈子的事业”,可身边的人都不理解她在做什么。
现在,她定义的嗅觉产业终于得到更多人的认可。投资人追了她三年,直到做了自主品牌,气味图书馆才接受了清科的投资。
她的故事还听哭了徐小平,投资女神龙宇自称是她的粉丝。姚劲波见她第一面,就主动敲定了合作。
19岁开始创业,娄楠石还在新西兰上大学,她“着急做点什么”。于是,就把全部的生活费都给了国内的朋友,买进一批服装。“刚一拆开包装,这批中国的山寨货看傻了我。开始以为一件都卖不出去,没想到新西兰人竟然很喜欢这些衣服”。
结果,每件都翻了5、6倍,我的1万块也变成了5万。我就把5万块钱再投进去,很快我就从零售做成了批发,1万块滚到了20多万。
21岁,娄楠石又在新西兰开了一家北欧风格的服装店。这次她选择做自己喜欢并擅长的事,结果却赔了。她总结,自己失败的原因,是自己并没有考虑市场因素,北欧风格太小众。“好在我服装批发的生意一直在做,那边还赚钱”。
3年时间,她把1万块大学生活费变成了100万。“都是很简单的模型,能赚钱就是敢做。”
30岁之前一定要出人头地
为什么还在上学,却急着创业?
娄楠石这样解释,因为家庭的缘故,希望在比较年轻的时候可以很快证明自己。我那时候不到20岁,希望30岁之前可以出人头地。那时候想,还有不到12年了,有很多事都要学习,当时就很有危机感。
她曾是一个衣食无忧的富二代。娄楠石的父亲是辽宁的房地产商,18岁她在新西兰留学时,接到了父亲病危的电话。
还在丧失亲人痛苦中,她却不得不面对一个冷峻的问题:家道中落,却要惨遭落井下石。在采访中,娄楠石一直有意拒绝邦哥关于家庭背景的问题。但她的一句话,让我感觉到18岁那年的经历,给了她多大的刺激。
那时候我认识到,以前很多人都觉得你很好,后来都反过来要踩你一脚。世界崩都塌了。18岁的我认识到了世界原来是那么的现实。
娄楠石的家庭问题,邦哥不想介绍太多。我们可以从《合伙中国人》节目中了解一二。
她放弃绿卡
背井离乡,北漂“卖气味”
2009年,23岁的娄楠石从新西兰折腾回了北京,做了气味图书馆。
刻骨铭心的经历,让娄楠石变成了一个特别理性的人。娄楠石在创业之前先做了假设和判断,“我会假设什么行业有未来,如何在这个行业里立足、变现。”
创业气味图书馆之前我想了两点,这件事要是我一辈子能做的事业,所以这个行业规模必须很大,这是证明能力的象征。
第二是,人最怕年少得志,我不希望我人生里某一个经历里特别狂妄,然后晚景凄凉。我就在选一个我最不擅长的事(传统零售)做。
本来我大学毕业是想留在沈阳创业,但在沈阳完全没有人能理解我在说什么。大家觉得我像神经病一样,家人觉得我是念书念傻了。
娄楠石拿到了新西兰绿卡,留下来最少也能有30万年薪。在发达国家,还能享受到更很好的社会福利。“多少人因为一张绿卡可以假结婚,可以爱上自己不爱的人。我有了绿卡,还要放弃,回来创业。”
“卖气味”在别人眼里并太靠谱,家里一分钱都没给她。“我的家里人后来跟我说,家里没支持你创业确实挺内疚的,让你吃了这么多苦。但是,再回来一次,我们依旧不会支持你。到现在,我们都不理解为什么会有人为你的气味生意买单?”
做气味图书馆之前,她先后有过4次创业经历。她做到了用10000块赚到100万,也在一次创业项目中,败光了几乎全部积蓄。
刚刚毕业,23岁的娄楠石来到北京,跟家人说是出来散心的。“就带一个小包就过来了,行李都没敢带。之前做生意还剩点小积蓄,8万块钱不到。”
到了北京,娄楠石一个人都不认识。后来,发现一个发小在北京上大学。这个发小也是她唯一认识的人。“我绝对是白手起家。我没有叔叔、也没有干爹。”
卖气味,是一门什么样的生意?
“卖气味”,被娄楠石称为嗅觉产业。气味行业是需要被升级的,如果人还饿着的时候,当然不会考虑要喷什么香水。
气味图书馆里摆着各类的香薰、香水、甚至是牙膏等日用品。它也常常被是人定义为卖香水、香薰的店,是文青的最爱。
他们一直在做串联香水和记忆的事。相比较看得见、听得到的东西,嗅觉往往是最容易被忽略的,然而气味往往是最刻骨铭心的。代理了多年外国产品以后,在2014年,气味图书馆开始研发自主的品牌。
这里的产品能给用户带来更多想象和回忆。在店里,你可以闻到花草、水果香,也可以闻到泥土、各种自然香味、甚至连旧书、生活中的味道都能在这里找到。
之所以取名为图书馆,更多是有一种把气味封存和流传的意味。
在“城市系列”香水中,你可以在这里闻到家的味道,成都的气味夹杂着花椒的香气,北京的气味带着淡淡的檀木香?
58到家、知乎、杜蕾斯都用它
2017年,气味图书馆自主品牌创立三年。现在,它已经拿到了两轮融资,成长为气味领域行业第一。 2015年底,清科投资的天使轮。16年底,天图资本投的A轮,清科资本跟投。
对于拿投资,娄楠石的态度是谨慎的。“我们这个行业太新到还没有一个周期,不代表我现在拿了钱,明天把业绩做得好看,不见得气味图书馆这么做能善始善终。”
在《合伙中国人》中,娄楠石做了一个新项目“嗅景”,现在嗅景回归到气味图书馆,成为一个To B的业务。
嗅景做的是嗅觉的logo,可以让人通过气味记住你的品牌。
气味图书馆免费为企业做的气味logo设计,客户可以在办公室、产品、员工、店里留下专属气味。58到家、知乎、罗辑思维、奔驰、杜蕾斯等都是它的客户。
2009年创业,被当做异类,我创业的过程从来都没有得到认可,一直被质疑。尽管到了现在,很多人仍然不理解我们是在做什么,包括我们公司的同事。因为,我们在做一个非常有前途的事业。娄楠石说,我不是一个卖香水的。
气味图书馆是浪漫的,浪漫之所在,是基于对生活的热爱。
而浪漫之外,是娄楠石并不浪漫的坚持。“年轻人,有谁会喜欢零售呢,很多都去做互联网了。我最讨厌零售业,我觉得人能把最讨厌的事都克服了,我想30岁以后,不是随便做点什么都很快乐和顺利吗。”
我主动选择做了最讨厌的事,学习5年,坚持了9年。
怎么找高质量的创业项目?
01
根据资金找项目,一切量力而行
创业者手上有多少资本就决定了创业者能做什么样的项目。假如说你手头有10万块,找亲朋好友再借点,咬紧牙关做个20万投资的创业项目,还能勉强搏一搏。可如果你想做个100万的创业项目,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即使你说你可以去贷款,去找风投,先不是说能不能找到,就算找到了这些投资,你的创业压力也会非常大,抗压力和能力稍有不足的创业者很容易就一败涂地,再难翻身。
02
收益不好的项目,做了也白做
创业的缘由说得再高大上,总结起来也就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和社会地位。创业本就比上班打工要付出更多的心血,所以如果你的创业项目的收益获取比打工还要少,那么这个创业还有什么意义呢?“操着卖的心挣着卖白菜的钱”,这样的创业项目不如就此作罢。
03
慎选成熟过热行业
不少创业者选项目的时候看到别人的项目好就直接选择进入,却不知道进入了一片红海,或者几乎固化的市场。竞争对手大多在行业耕耘多年,你一个新入局的创业者,资金不足、客户短缺,迅速死亡。选择成熟行业的创业项目,很多时候就像鸡蛋碰石头。
外卖O2O行业非常成熟,轻而易举的就可以获得许多的创业经验和策略,然而残酷的事实就是目前外卖O2O行业绝大部分市场被美团和饿了么占据,你选择这个创业项目无异于自杀。而选择过热的行业则会遇到激烈的竞争,就像共享单车风口吹起的那段时间,创业者疯狂涌入,结果一地鸡毛,行业领头羊ofo小黄车也岌岌可危,选择这种过热的创业项目,如同火中取栗。
相关文章:
1. 80后创业故事-王兴
2. 名人励志创业简短故事
3. 80后美团创业人创业故事
4. 19岁创业故事-娄楠石
5. 一个90后的女性创业典范
81岁吴耀汉,35亿身家,儿子为什么还结不起婚?
自古以来,大多数人都觉得父母的财产就是孩子的。就算现在没给,以后也肯定要孩子继承。可成年后的孩子和父母的经济,应该分开吗?
显然对于这个问题,吴耀汉已经给出了肯定答案。他的财产所属权就是自己,和已经44岁的儿子吴嘉龙完全没有关系。即便看着儿子因为贫穷结不了婚,他依旧无动于衷。那么,吴耀汉的这种教育方式,他儿子又是怎么看待的呢?
吴耀汉的暴富路
关于吴耀汉有钱这个事实,从来都是他主动承认的。出生在豪门家庭的吴耀汉,长大后比没有进入家族企业,反而转战影视行业,做起了一名演员。我们对他印象最深刻的应该就是《五福星》系列电影,但相比做演员,吴耀汉做投资人才更成功。
在其36岁创办了先锋影视公司后,便自己担任主演、制作多个职位。自己大包大揽,自然完成一部影视作品后,他的收入占了大头。而闻名的《五福星》系列,让其身价倍增。香港大多数演员靠着片酬过日子时,吴耀汉早就实现了经济自由。
据吴耀汉本人介绍,他名气大的那会,拍一部戏的收入几乎达到了一栋楼房的价格。80年代辉煌时机,他便紧紧抓住这个机遇,拍摄了不少影视作品,自然赚的也不会少。那么,赚的那么多钱,吴耀汉把它们做什么了呢?
此时吴耀汉的投资眼光便发挥了作用,别人调侃他片酬高的相当于一栋楼,他就真的拿着赚的那些片酬买了楼。拍了多少戏,他便投资了多少楼房。根据港媒大概推断,在当时坐拥多套楼房的吴耀汉,身价保守估计就有35亿。现如今,恐怕是早就翻了多少倍了。
辉煌过后,吴耀汉的片酬自然也不可能一直保持那么高。但有影视公司运营赚钱,还有楼房的房租在手,吴耀汉的经济状况只能是与日俱增。但在吴耀汉炫耀资产时,他亲生儿子的经济状况却很尴尬。
作为香港赫赫有名的有钱人的儿子,吴嘉龙却没沾到父亲一点光。原本子承父业是个佳话,作为父亲的吴耀汉怎么也该给儿子铺一条好走的路。毕竟娱乐圈那么多“星二代”,哪个不是在父亲的光环下生存。可大概吴耀汉的儿子,就是一个例外。
零投资的放养吴嘉龙是吴耀汉唯一的儿子,他还有两个女儿。儿子出生时,正赶上吴耀汉事业辉煌之际,忙得不着家。虽然没有享受到多少父亲的温暖,但在父亲的辛苦工作下,吴耀汉的童年起码吃喝不愁,生活的比大多数人好多了。
可到了吴嘉龙18岁成年这天,吴耀汉就告诉自己儿子,“把你养到18岁,我们做父母的已经仁至义尽了。以后你的生活自己负责,家里不会再给你任何帮助。”这话都说出口了,吴耀汉不可能只是说说而已,他也严格命令妻子执行这个要求。后来,不管是儿子在英国上大学的学费还是生活费,都是吴嘉龙自己打工赚的。
其实关于不支援儿子生活费这件事,吴耀汉的外国妻子也是同意的。毕竟外国一直就流传着这样的做法,18岁成年之后家里就不会管。吴耀汉在外国留学,自然也知道这个道理。可他对儿子的严苛要求,不仅是因为国外的习俗。
吴耀汉虽说出自豪门家庭,和儿子一样小时候生活富足,但在成年后,因为自己还在校就坚决娶妻,惹恼了家里人,断了他的经济来源。关于父亲的这个做法,吴耀汉有时还觉得庆幸不已。要不是家里人把他逼到这种地步,他又怎么能放手一搏进了影视行业呢?
因此,他把自己父亲的教育经验学过来,也如此对待自己亲儿子。儿子身体健康,就算没有家里紧急支援,靠着打工也能吃饱穿暖。况且他还读了这么多年书,难道连生计都谋不下去吗?这样的话,读书还有什么用。
而儿子远在国外的表现,还是给了吴耀汉不少惊喜。大学毕业后,吴嘉龙凭借着自身优越的条件,靠着模特身份跨进了娱乐圈。他并没有利用自己星二代的身份,也没有说自己父亲是谁,在模特发展到瓶颈期时,借着自己小有的知名度,转行进了影视圈。第一部作品就和张曼玉、黎明合作,可想而知起点有多高。
吴嘉龙一直以一个普通演员的身份工作,为人处世也皆是十分得体。作为父亲的吴耀汉,自然是看在眼里乐在心里。但一个成年人,不是只有工作努力就够了的。一旦交了女朋友后,太多现实因素便开始困扰你。
出道多年,吴嘉龙合作的大牌不计其数,洪金宝、成龙、宁静、郭富城等等,他都给他们做过配角。但配角只有配角的价钱,自然无法和主角相提并论的。况且在经过经纪公司过后,留在吴嘉龙手里的又能有多少呢?
平时薪酬对于吴嘉龙来说,负责自己生活还是绰绰有余的。可在交往了女朋友后,日子就过得有些寒酸了。港媒记者多次拍到吴嘉龙带女友去普通的小饭店,商场买的东西也不值什么钱。这样艰苦朴素的恋爱,女孩能忍对方父母能忍吗?
吴嘉龙交往和女孩交往了7年,两人感情很好,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可在快要喜结连理时,女孩父母提出条件,“我女儿要嫁的那个人,男方家必须有车有房,不能让我女儿过苦日子”。可工作多年还是配角的吴嘉龙,怎么可能在香港寸土寸金的地方买起房呢?
吴嘉龙是喜欢女孩的,毫无疑问,甚至为了女孩罕见的和父母开了口,但吴耀汉告诉他“这样的女孩太势力,不稀罕”。吴耀汉没给儿子买车买房,自然这场到手的婚姻大事就吹了。富二代因为贫穷被分手,可想而知有多少人觉得可笑。但吴耀汉坚持自己的做法,从不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对。
吴耀汉81岁,儿子吴嘉龙也44岁了。可吴嘉龙依旧还没找到那个接受没房没车的伴侣,所以未婚。不过吴嘉龙和从前一样,继续在演艺圈的工作,努力赚钱以备未来养家糊口。在父亲的熏陶下,他坚信靠自己也能闯出一片天。
至于父亲吴耀汉,被查出患上肾衰竭,身体状况堪忧。人到暮年,吴耀汉开始渴望和别的老头一样,儿孙满堂。可儿子未婚,又哪来的孙子呢?于是自己没有,他便去照顾别人家的小孩。
吴耀汉还在演艺圈拍点小角色。在工作之外,他做起了义工,满头白发,步履蹒跚,可还坚持做义工,帮助留守儿童。照片中,他帮着小孩一起推小车,偶尔看着对方笑。通过照片,我们就可以看到吴耀汉对孩子的喜欢。那么,当年不给儿子结婚钱的他,不知道是否后悔过?
每个父母都是爱子女的,这个毫无疑问。同样,吴耀汉也是如此。不管儿子生活,这件事可能听起来有些冷漠无情,但对于吴耀汉来说,他这才是真正的为儿子好。让儿子摆脱对家里的依赖,自立自强。毕竟,靠自己生活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