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355.6万人,占50.24%;女性352.3万人,占49.76%;性别比为100.96。

2022年洛阳市常住人口总量继续增加,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

常住人口总量继续增加

202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707.9万人,比2021年末增加1万人。与2021年增加0.99万人相比,增幅扩大。

202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355.6万人,占50.24%;女性352.3万人,占49.76%;性别比为100.96。

2022年末,全市出生人口5.2万人,出生率为7.39‰;死亡人口5.1万人,死亡率为7.23‰;自然增长人口0.1万人,自然增长率为0.16‰。与2021年相比,全市出生人口减少0.5万人,出生率下降0.71个千分点;全市死亡人口增加0.1万人,死亡率上升0.11个千分点。

男女比例是多少?

男女比例一直都是24:23。这个是肯定的。联合国人口基金会发布的世界人口现状报告显示有65.6亿人.估算一下大概有33亿男人。

历史发展表明,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原始型转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逐步过渡。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与社会经济发展、传统文化观念和相关的人口政策等密切相关。

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都在发生着变化。由于不同国家、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和社会经济发展差异的扩大,世界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差异也随之扩大。尤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差异更加明显。


20世纪50年代后,发达国家的人口出生率不断降低,到70年代中期,以欧洲和北美为代表的发达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平均不足1%,人口增长模式已进入现代型。

一些发达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很低,甚至呈现负增长。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死亡率已降至与发达国家相当的水平,但是人口的出生率仍然较高,人口增长模式还没有完成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中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人口增长模式能否顺利实现转变,对世界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由于大力开展计划生育工作。

由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绝大多数,所以,总体看来,世界人口增长模式仍处于有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中国各省的男女性别比例是多少

英国《卫报》5月13日报道题:中国人口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引起关注
中国新生儿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给人们敲响了警钟,这表明越来越多的女性胎儿被人工流产了,因为她们的父母希望生一个男孩。据刚刚公布的一项全国调查结果显示,新生儿中女婴与男婴的比例是100:116。
北京的官员们担心这种比例失调将会对今后的社会和经济稳定造成影响,而且会助长拐卖妇女的不良风气。
北京的新闻媒体以一种不同寻常的、坦率的报道方式公布了这些数据。报道说,官员们对新生儿男女性别比例中“继续出现这种严重失调的趋势”表示担心。
自然的男女性别比例应该是105:100——107:100。在20年前,中国男女性别比例只是稍稍高于这个数字。
目前的男女性别比例116。9:100已经比1990年进行的人口调查中的111。3:100高出了5%以上。在两年前进行的人口调查公布的数字中,某个地区的男性比例高达135:100。
中国农村存在重男轻女现象,而经济改革使这种情况加重了,因为在新的劳动力市场上,男孩可以比女孩赚更多的钱。
据美国出版的《人口与发展评论》的文章说,许多中国农村妇女用特殊的医疗手段检查她们所怀胎儿的性别,以确保能够生个男孩。
一份调查结果表明,中国中部的一个村庄的820位妇女当中,有300多位妇女实施过流产手术,其中有1/3的人随认曾经试图选择胎儿的性别。
北京大学研究人口问题的朱教授说:“胎儿出生前的性别选择大概是造成目前新生儿男女性别比例继续失调的主要原因。”
5个省的情况表明,每出生100名女婴,就出生125名以上的男婴。在广东,这个比例达到100:130;而海南省甚至高达100:135。中国专家说,在中国,男性已经比女性多出7000万。

河南总人口的男女比例是多少?哪一个城市的人口最多?

目前河南省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3.20。

单个地市人口最多的城市为南阳市,人口在将近1100万人。城市人口最多的城市为郑州市,城市人口超过250万人。

河南的男女人口比例是多少?

根据最新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显示:河南现在常住人口有9402.36万人。其中:男性人口有4748.99万人,占50.51%;女性人口有4653.37人,占49.49%。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2.06。

洛阳市人口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2020年11月1日零时全市常住人口为7056699人。

全市常住人口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6549486人相比,增加507213人,增长7.74%,年平均增长率为0.75%。

全市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4585335人,占64.9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2471364人,占35.02%。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1696980人,乡村人口减少1190222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20.88个百分点。

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2294039户,集体户101820户,家庭户人口为6533557人,集体户人口为523142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85人,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48人减少0.63人。

地理环境

洛阳市总面积1.52万平方千米,其中市区面积2274平方千米,河南省西部,地处东经112°16'-112°37',北纬34°32'-34°45',东西长约179千米,南北宽约168千米。横跨黄河中下游南北两岸,东邻郑州市,西接三门峡市,北跨黄河与焦作市接壤,南与平顶山市、南阳市相连。

洛阳位于我国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交界地带,西依秦岭、东临嵩岳、北靠太行,地跨黄河、淮河、长江三大流域,伊、洛、瀍、涧、黄五条河流纵横其间,其中黄河流域面积12446.1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81.8%,自古有“河山拱戴,形胜甲于天下”的说法。

以上内容参考:-洛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