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补壹刀
执笔/刀剑笑
泽连斯基“坚守巴赫穆特”话音未落,俄军就用一顿猛攻做出回应:
短短24小时内,巴赫穆特一线的乌军据点就遭到大约130次攻击。乌克兰东部军区发言人7日早些时候介绍相关情况,还特意补充说莫斯科正将“最精锐的部队和尽可能多的火力”集中到巴赫穆特前线。
巴赫穆特战场地图
巴赫穆特之战终于要见分晓了?连续几天的动态都在指向这个结论。
俄罗斯防长绍伊古7日最新强调,攻下巴赫穆特“将使俄军能向乌军防御纵深发起进攻”。
而前一天,美国防长奥斯汀已经为基辅预备好了台阶,他说不认为乌军撤离巴赫穆特是一个“战略性的挫败”。
巴赫穆特,一座当初只有7万人口的城市,为何成了“可能决定俄乌冲突走向”的关键争夺地区?这个乌东小城为何成了舆论口中的“绞肉机”?它的现状又如何了?
1
撤还是不撤,这是基辅围绕巴赫穆特反复纠结的一个问题。
路透社7日援引乌克兰军方消息报道,乌军过去一天在巴赫穆特击退俄军上百次进攻,并使对方遭受“重大损失”。但这一时仍难改变形势对乌军越来越不利的现状,俄军“还在继续对巴赫穆特及其周边地区猛攻”。
在《华尔街日报》6日的一篇报道中,乌克兰军方人士承认,乌军已经失去巴赫穆特卡河东岸这座小城大约1/3的地区,目前只能占据中部和西部一些易守难攻的据点勉强抵抗。
来自俄罗斯方面的评估更是明显有利于俄军。
塔斯社今天下午更新前方进展,说最新消息显示俄军已经拿下巴赫穆特大约一半的地区,当地主要道路也都处在俄军控制之中。
巴赫穆特“几乎已被完全包围”,瓦格纳集团创始人普里戈津这几天更是不止一次宣称。这个俄雇佣兵集团称已接近“切断乌军最后的补给线”。
这种说法得到美欧一些媒体证实。法新社6日说,俄军已经切断乌克兰四条补给线中的3条,只剩下通往这座城市西部的一条路线。
强烈挺乌的华盛顿也不得不为乌军撤退提前铺起了台阶。
显然是在密切跟踪来自巴赫穆特的最新进展,美国防长奥斯汀6日在约旦访问期间突然发声,称如果俄军得以夺取巴赫穆特控制权,也不代表这场冲突“出现决定性转折”。他不认为乌方将部队重新部署到该市以西“对乌克兰来说是一个战略挫败”:
较之战略和作战价值,奥斯汀称,“它更多是具有象征性价值”。
但说巴赫穆特之战“只具有象征意义”,俄乌双方都不认同。
就在6日晚间,泽连斯基在例行讲话中明确表示,继续坚守巴赫穆特。
乌总统办公室也介绍说,泽连斯基当天召集军方高层官员举行会议,期间军方高官们一致认为有必要继续坚守这座城市,同时建立新的防线,以防战况出现新的变化。
泽连斯基
英国《卫报》说,泽连斯基这一表态打破了有关基辅内部意见不一以及乌军即将撤退的“传闻”。但实际上,相关“传闻”之前就是出自基辅。美联社报道,不到一周前,正是乌克兰总统一名顾问透露,乌军可能从巴赫穆特撤到附近地区。
而莫斯科对巴赫穆特之战的重视,就更不用说了。
要知道,俄军对巴赫穆特的攻势迄今已经持续将近9个月了。按照乌克兰军方的描述,俄方现在正“投入精锐集结火力”猛攻这个地方,可谓“志在必得”。
2
一座乌东小城为何成为至关重要的“关键一战”?
美国《时代周刊》网站不久前的一篇文章试图探求“巴赫穆特的历史”。但在文中这样一个醒目的问题下,记者所能提供的答案并不丰富:
这是一座只有7万多人口的城市,经济主要依靠盐矿和石膏等相关行业,还有“一家著名的酒厂”。早在2014年乌克兰危机爆发起,那里就成为乌克兰政府军与顿巴斯武装冲突的前线。去年俄乌冲突爆发后,当地局势进一步恶化。
正是这样的地理位置使它成为这场冲突中的一个“战略要冲”。
就在7日晚些时候,俄罗斯防长绍伊古再次表达对攻下巴赫穆特的决心和“乐观”预期。
绍伊古
他在俄武装力量领导人员专题电话会议上说:“解放阿尔乔莫夫斯克(乌称巴赫穆特)行动还在继续。这座城市是乌军在顿巴斯的重要防御枢纽。攻克并控制该城将可使我们向乌军防御纵深开展进一步的进攻。”
美国海军分析中心的俄罗斯研究主任迈克尔·科夫曼之前就曾形容,巴赫穆特就像通往乌克兰中西部一些重要城市的“大门”。控制那里将是俄军的一场关键胜利,有利于俄军后续寻求实现控制整个顿涅茨克地区的目标,这与莫斯科和不少俄媒的分析基本一致。
这也解释了为何乌克兰在形势极为不利的情况下仍“誓言坚守”。
基辅乃至力挺乌克兰的一些美欧国家显然都很清楚,巴赫穆特的巨大损失“可能决定这场冲突的走向”。
这样一来,英国国防部4日的情报就情有可原了。根据伦敦方面消息,巴赫穆特三面受到俄军猛烈进攻之时,乌克兰“正调遣精锐部队前去增援”。
在泽连斯基作出强硬表态后,北约一名情报官员立即出来“提振士气”。
这个要求匿名的北约官员6日对CNN说,俄军在巴赫穆特攻防中遭受的损失“至少是乌军的5倍”。
但他同时又故作谨慎地说,这个比例“只是基于北约所获情报的一种估算”。
3
随着基辅精确态度,美欧媒体上有关“乌军还能坚持下去”的依据也多了起来。
英国国防部4日在社交媒体上公布的那份每日情报简报,还提到2月晚些时候,俄军预备役部队曾被命令只随身携带“枪械和工兵铲”进攻一个乌军据点,并介绍这种MPL-50工兵铲的历史,说早在1869年就已设计出来,但迄今几乎没有新的改良。
英国防部将此解释为俄军“缺乏弹药和炮兵火力支持”,但没提供情报来源。BBC在报道相关消息时也表示“无法核实”这些内容。
到了美媒NBC News 6日的报道中,这个情节就被简化成了“俄军被迫使用铁铲作战”,并称弹药短缺“可能使俄军数月以来的首次大胜付诸东流”。
法新社等媒体,还将瓦格纳集团创始人普里戈津最近因弹药供应问题对俄军方的抱怨,作为俄军对巴赫穆特进攻力度可能受到影响的一个因素。虽然最近几天普里戈津仍在不断向乌克兰方面喊话,警告对方尽快从巴赫穆特撤军才是“明智选择”。
天气变化,在《华尔街日报》6日的报道中也成了阻滞巴赫穆特局势升级的因素。
随着春季转暖,乌东部农村地区土地解冻,包括武装装甲车辆在内的交通工具容易陷在难以通行的田地之中,“这使双方的军事计划都变复杂了”。
有关巴赫穆特前线的信息和倾向性解读如此复杂,但这改变不了一个现实:
基辅刚刚明确表态不会放弃这个乌军在东部的重要补给交通枢纽,莫斯科则在强攻数月后更接近拿下这个战略要地以进一步推进特别军事行动,这确实让巴赫穆特之战成为俄乌冲突当下的最新焦点。
一位俄罗斯问题学者认为,有关这座乌东小城的攻防引起强烈关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俄乌冲突持续一年多后已让国际舆论倍感疲劳。而美俄防长突然都对这个问题表态,乌总统也接连就此发声,就连瓦格纳集团这个雇佣军组织也在这个过程中能见度变得更高,顿时又激起一些人的“兴趣”。
尤其是对“巴赫穆特一旦落入俄军手中将意味着什么”,美欧媒体上还泛起一丝恐慌,于是它们就更忍不住加大关注和“解读”了。
但这位学者指出,巴赫穆特之战无论结果如何,更大一种可能是不会带来俄乌冲突的什么“重大转折”。
在美欧继续加大对乌军援而莫斯科坚称要将特别军事行动继续下去的时候,国际媒体更应关注这样一些细节:
冲突爆发至今,巴赫穆特原来人口中只有不到1%还留在城内,他们生活条件很差;持续数月的巴赫穆特之战已经成为一些人口中的“绞肉机”,俄乌双方都损失惨重……
别再怂恿,多劝和促谈,才是国际社会包括舆论真正该去做的。
图片来自网络
抖音推荐机制:前5个作品最重要,是否上热门1小时见分晓
1、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抖音账号前5个作品的质量,决定了这个账号的初始权重。更关键的是,新账号发布的视频作品更容易得到系统的推荐。抖音遵循去中心化原则。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中心,任何中心都不是永久的。具体来说,推荐的短视频中,有点赞量很高的大V创作的,也有点赞量很少的草根创作的。
所以,要认真对待新账号的前几个作品,做好第一印象。
2、第一粒扣子没扣好,后面的就很麻烦。
有数据表明,持续1周发布的作品播放量小于100,沦为僵尸号;持续1周发布的作品播放量小于200,沦为低权重号,持续2周到1月,沦为僵尸号。不过,有些视频拍摄出来,初期没火,抖音会“挖坟”,带火一些优质的老视频。没被推荐的视频,只要持续的点赞评论,后续还是可能被推荐。
所以,建议实在长期做不起来的账号,尤其是有违规行为的,可以放弃,重新做一个。
3、小范围反响好的,系统再扩大推荐范围。
抖音给每一个作品提供一个流量池基础,之后的效果取决于这个作品在流量池的表现。主要数据指标是单位时间内视频作品的播放量(完播率)、点赞数、评论数、转发数。用户反馈好的,视频作品将会被推荐给更多的潜在用户。
所以,发布视频作品后,推荐给朋友们观看、点赞、评论、转发等是有价值的,因为这些是真实用户的行为。
4、是否上热门,1小时见分晓。
经验表明,发布的视频作品,如果1小时内,播放量超过5000,点赞量超过100,那么离上热门不远了;播放量在1000至3000的为待推荐账号,此阶段应该提高播放量和点赞数,获取更多的流量;播放量持续在10000以上,为待上热门用户。
所以,针对作品用户人群,发布时间有所考虑会提升上热门的几率。
电影《长津湖》出品你期待吗?
据小编的了解这部抗美援朝电影是由博纳电影出品,片名暂定为《长津湖》,据小编的了解《长津湖》这部电影的主演有易烊千玺、吴京、张译加盟,其他的暂且不知,这两位小编我觉得都不是很称职,先说吴京作为一名动作演员太偏向于外在表现,内心戏严重不足,易烊千玺就更别说了,在演员这个圈来说还是新人一个,所有对于演员我不是很满意,对这部剧更不是很看好,毕竟有了《金刚川》的惨败,让我对这类电影题材有点心灰意冷了~
据小编的了解这部电影的编剧是很棒的,是由兰晓龙担任,徐克负责特效,林超贤负责场面,陈凯歌负责导演,三人分工上也是很明确,不然将会是一团乱麻,其实不难猜出,先锋人物老怪徐克肯定主导电影特效,后起之秀林超贤必定主导战争场面,那么留给陈凯歌导演的任务,就剩下把控全片整体走向和调教演员表演这两大问题了。但是我想说的是,在这凑什么热闹?陈凯歌真不配做这部电影导演,真的有可能会毁掉这部电影强大的导演阵容和演员!
因为据小编对长津湖这场战役的了解是非常惨的,对双方来讲都是噩梦,麦克阿瑟宣称要让美军回家过圣诞,长津湖血战打完后,正好就是圣诞夜,返航的飞行员想说点什么,最后只在对讲机里说了句“圣诞快乐!”长津湖的主旋律就是讲中国志愿军抗美援朝胜利的,如果拍成垃圾片,陈凯歌现在就可以滚了,抗战片中国历来就是突出个人牺牲演义大义凛然的,不像美国突出个人英雄,以救人为主。
而对于陈凯歌担任《长津湖》导演一事,也引来微博上很多网友们的热议和吐槽,其中就有网友表示,这部电影有陈凯歌做导演那这部电影票房注定要扑街了,因为陈凯歌至今没想透自己该拍什么样电影的导演,说再直接点在中国当代电影史里,陈凯歌真的是一个悲剧式的人物。为什么要说他悲剧呢,并不仅仅是这个人同时拍出了那么多好片和那么多烂片,而是他其实是他那代导演中最积极想要去创新突破,但又摔得最惨的那位。别看陈凯歌在台上侃侃而谈各种表演逻辑,其实那都是表演老师的活儿,真正如何“拍电影”,他可能至今仍在转型和飘忽中。
说实话对于即将开拍的《长津湖》这部电影,我觉得如果不让陈凯歌参与那么我觉得票房超过《金刚川》是没问题的,有很大几率票房大爆的。其实对于这部电影小编我也觉得电影票房注定会扑街,因为看了最近他在《演员请就位》上的表现真的对他感到失望了。看看陈凯歌之前的作品,除了荆轲刺秦王,无极、梅兰芳、赵氏孤儿、搜索等等,全是那种导演摄影和演员都把劲使在局部上,多少总有点新颖,但观众的整体观感却是相当普通的片子,而那个时候,第五代、第六代的知名导演们纷纷拥有了自己浓厚的个人风格化识别标志,陈凯歌却在自己否定自己的过程中走失了自己,泯然众人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