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先来看看几家美国媒体这两天的报道文章标题,《华尔街日报》:“中美关系在敌意旋涡中越陷越深”;《华盛顿邮报》:“美中裂痕只会越来越大”;《华盛顿时报》:“我们与中国进入了新冷战”。这是它们对中美关系的最新解读,虽然立场视角不同,但我们可以感受一下这种紧张的氛围。
这些从侧面印证了秦刚外长7日发出的警告,“如果美方不踩刹车,继续沿着错误道路狂飙下去,再多的护栏也挡不住脱轨翻车,必然陷入冲突对抗。”我们在昨天的社评中指出,一些美国媒体正试图给中国外交贴标签,把中国说成是升级中美关系紧张的责任方。伸出利爪伤害中美关系乃至世界和平的究竟是谁?回答好这个问题,才不会在认知上掉进沟里。
秦刚外长
我们注意到,不少美国媒体都提到中美关系就在几周前还一度出现“缓和迹象”,并以此表明全世界这一最重要双边关系的脆弱性。那么是什么让中美关系再度紧张呢?是中方的几句大实话吗?显然不是。正是五角大楼送到2万米高空的“响尾蛇”导弹,以及如团体操表演般出场的F-22战机,将一起因不可抗力导致的偶发意外事件,硬生生制造成了外交危机。美方这种扭曲的对华心态,是破坏中美关系的罪魁祸首。
现在,哪怕中国说几句实话,一些美国舆论就迫不及待地给中国扣帽子,这本身就是“恶狼”獠牙的一部分。美国这些年在政治、经济、科技、人文等领域对中国的疯狂遏制打压,无不符合“恶狼”的行为特征。华盛顿一些盯着中国撕咬的反华政客,更是一副活脱脱的“恶狼”形象。
近年来,美国不仅对华发起贸易战,还进一步实施科技制裁、“脱钩断链”,美国国会隔三岔五推出意在遏制打压中国的反华议案,拜登政府口头上说着“不寻求冲突”,实际上却不停往台湾输送武器,在中国家门口频繁搞抵近侦察。与此同时,美国还竭力推动北约亚太化,形成以头狼为首的“狼群”。就连美国驻华大使,自上任以来竟也多次在公共场合和社交媒体上挑拨中美关系。这就是华盛顿所谓“负责任地管理对华竞争”“不寻求冲突”背后的真相。
美国是一个很重视自卫权的国家,在大多数州实行的“不退让法”赋予了公民在面对威胁时极大的自卫权,甚至是使用致命武器。但在国际关系上,华盛顿显然是另外一副面孔。当它像一头永远填不饱地缘政治胃口的饿狼一样对中国步步紧逼时,中国抄起武器防身,就被渲染成“头号威胁”,它还借此不断提升进攻姿态。但中国究竟哪里“威胁”了美国呢?恐怕很多美国人都说不上来。对很多华盛顿精英来说,中国要发展,中国老百姓要过上好日子,就是一种“原罪”。因为在华盛顿的记忆中,财富就是靠抢夺和杀戮积累起来的。
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这次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依然专注于国内发展,没有提到一次美国,实际上在以往的类似报告中,也基本都是这样。但美方的国情咨文,近几年却是年年都提到中国。这形象地反映出了两国发展思路的截然不同:我们一不靠战争,二不靠殖民,三不靠掠夺,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而离开对外制造冲突,华盛顿似乎就找不到发展的“动力”了。换句话说,中国的发展靠的是自己的勤劳和智慧,而华盛顿依然沉浸在霸权霸凌霸道的旧梦中。
白宫在7日晚些时候回应秦刚外长的讲话时表示,美方寻求的是竞争,“不希望发生冲突”。这是美方的一贯说辞,不能说他们是在说谎,因为发生冲突对谁都没好处,这一点确定无疑。但华盛顿是希望中国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来避免冲突,这怎么可能呢?有美国媒体引用美前高官的话说,“我们越是坚决和毫无歉意地采取措施捍卫我们的国家安全,边界就会越受到尊重”,他们说这句话的时候,哪怕稍微有一丁点推己及人的心理,中美关系就不至于被他们如此破坏,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也会因此少受一些威胁。
延伸阅读:
牛弹琴:美国得了疑心病 秦刚的话是"对症下药"
港口起重机 资料图
刚开始的时候,我还以为这就是一个笑话段子。
说的是很多美国港口,包括军港在内,用的是中国重型起重机。没办法,中国起重机好用啊。但美国的国安部门和军方现在怀疑,这些起重机,看着就像是解放军的瞭望台、侦察兵,能在众目睽睽的作业过程中执行“秘密任务”,那就可能是特洛伊木马,“或成为中国政府手中的一种间谍工具”。
刚开始确实以为是一个笑话,但仔细一查,还真别说,确有其事,《华尔街日报》有长篇报道。
现在,据说美国官方正在研究,怎么办?不排除最糟的情况,美国人一咬牙一跺脚,哪怕你们再好用,我们不用了。
这是不是魔怔了?
以至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都忍不住说,这种说法完全是草木皆兵,误导美国民众。
记得10来年前,也接触过有类似的段子。中国公司在美国办风电厂,一切都合乎规矩,美国地方也很支持。发展新能源嘛,利国利民利环境,风不用也浪费。
哪知道,平地起波澜。美国一些人声称,这个风电厂附近就是美国的军事基地,秘密都给中国人看走了。说是“附近”,其实都离了有几十公里,可能都赶上苏州到上海的距离了。认为这威胁美国的国家安全,好生意愣是搅黄了。
10来年前是笑话,10年后是常态。而且,这种疑心病,这种魔怔,似乎美国人最近越来越严重。
风力发电 资料图
华为、中兴的设备有风险,对美国国家安全有威胁,尽管没任何证据,美国人就是封杀了。
TikTok等APP风靡美国,美国人很喜欢。但美国一些政客闲人,各种危言耸听,然后鼓吹进行封杀。
中国电子器件,包括摄像头等等,美国人原来都有采购。但现在该拆就得拆,美国人忙得不亦乐乎。
照这样魔怔下去,我们甚至不排除:
中国手机可能有风险啊,统统封杀;
中国APP肯定有隐患啊,一律下架;
中国的变电器、电池插座以及太阳能电池板,等等,肯定有猫腻啊,万一知道了美国秘密怎么办,干脆拒绝;
另外,中国电视机、洗衣机、冰箱、电脑,等等,里面肯定都有电子元件,万一向中国政府报送信息怎么办,全部禁止吧;
还有,中国衣服里面的纽扣、拉链,甚至丝绵里面,会不会也有文章?现在看不到问题,不说明就没有问题。干脆,中国衣服、鞋袜,美国人统统也别穿了……
哦,中国灯泡、中国烟火也可能有问题,对不起,我们宁可点蜡烛也别买中国灯泡,宁可不看烟火秀也不买中国烟火……
莫须有啊莫须有。说你有,你就有。
事情就是这样的事情,病人就是这样的病人。最后,怎么看?
三点粗浅看法吧。
第一点,美国真得了魔怔了。
心魔一起来,就像一个精神病人一样,这些美国人,看什么都是隐患,看什么都是麻烦,看什么都像要对自己进行暗算。怕光怕风怕声音,躲在一个黑漆漆的小黑屋里才安全。
当然,美国更魔怔的一点,不仅自己要禁,还要其他国家陪自己一起禁,我都对自己咔嚓一刀了,你们就说干不干吧。其他人面面相觑……
我们看着是一个国际笑话,若干年后回看,也就是一个国际笑话。但这些美国人却自认为无比正确。很多时候,真是鸡同鸭讲。
第二点,我们千万别跟美国学。
毕竟,现代化的社会,电子化的时代,怎么可能没有电器元件。如果按照这些美国人的逻辑,美国的苹果手机、各种APP,还有波音的飞机、特斯拉的汽车、卡特彼勒的起重机,以及各种各样的软件,不也对中国对世界构成了严重的安全威胁吗?
有一点安全意识这是对的,但魔怔了就让人害怕。
我们还是要理智、要冷静,更要开放,以开放的心胸对待世界,千万别跟美国学,这才是真正的自信,真正的强大。
第三点,美国赶紧找个老中医吧。
心病还需心药医。我不是老中医,但美国人真应该听听中国外长秦刚记者会的谈话。他就说,美国人最近制造所谓气球外交危机,是因为美国对华认知和定位出现了严重偏差,把中国当成最主要对手和最大地缘政治挑战。第一粒纽扣扣错了,导致美国对华政策完全脱离了理性健康的正轨。
他指出,美方声称要“竞赢”中国但不寻求冲突。但实际上,美方的所谓“竞争”,就是全方位遏制打压,就是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
秦刚还举了这样一个例子:美方口口声声说要遵守规则,但如同两位运动员在奥运田径场上赛跑,一方不是想着如何跑出自己的最好成绩,而总是要去绊倒对方,甚至想让对方参加残奥会,这不是公平竞争,而是恶意对抗,犯规了!
他的结论就是:美方所谓要给中美关系“加装护栏”“不冲突”,实际上就是要中国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但这办不到!如果美方不踩刹车,继续沿着错误道路狂飙下去,再多的护栏也挡不住脱轨翻车,必然陷入冲突对抗。
这才是对症下药。因为这样的疑心病发展下去,必然是灾难性后果,不是自己彻底发疯,就是将全世界都搞疯了。
美国,还是赶紧治治吧,西医不行就中医。实在不行,就让秦刚同志或美国驻华大使,赶快介绍个老中医吧。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怎么写
哭泣的孩子这一天,上海火车南站人头攒动,人们提着篮子,扛着包袱,身体强壮者搀着老人,牵着小孩,人们都焦急地盼着火车快点到站,把他们带到远离战争的地方。
突然,警报声凄厉地响起,刺耳的声音在车站上空盘旋。紧接着,人们听见了飞机巨大的轰鸣声:呀!不好啦!鬼子的飞机正向火车站的方向扑来!
“鬼子的飞机来了,大家快躲呀!”
“快,快,快躲起来!”
人们惊慌失措地奔跑着,可是谁也不知道该往哪里躲。炸弹掉落的呼啸声伴随着惊天动地的爆炸声响起。惊慌的人们如惊弓之鸟一般四处逃散。
一枚又一枚的炮弹如雨点般倾泻而下,人们的惨叫声、呼喊声、呻吟声与炮弹的呼啸、爆炸声混合在一起,往日喧闹的火车站,如今成了人间地狱。
一对夫妻死死地抓住自己儿子的手,他们东奔西跑,无处藏身。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爆炸,孩子的妈妈倒下了,她松开了孩子的手,用最后的声音喊道:“带好孩子。”
父亲扔下手中所有的家什,抱起孩子,在浓烟和尘埃中拼命地跑,要找一个让孩子安全藏身的地方。
终于他们跑到了铁道旁月台下,他一把把孩子塞进了月台下的空隙处。一声巨响,站台塌了,孩子的父亲不见了。
不知过了多久,爆炸声停息了,偶尔有建筑物倒塌的声音。月台下的孩子从空隙中爬了出来。他一边哭,一边喊着:“爸爸——妈妈——”他的哭声是多么无助,那么悲惨。周围没有人应答,死一般的沉寂,世界仿佛停止了呼吸。他跌跌撞撞地爬过一堆堆的坍塌物,爬到了铁道边。没有爸爸,也没有妈妈,周围没有一个人。他的手上、身上、脸上全是血,仿佛在屠宰场里摔了跤。
不知道哪是伤口流的血,哪是死亡者的血。他不明白世界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为什么有人要将他们从自己的家里赶出去,为什么他的爸爸妈妈就这样不见了,为什么,为什么?
照片背后的故事
“轰——轰——”日本鬼子的飞机投下了一颗又一颗炸弹。防空警报拉长了声音,“呜——呜”地响了起来。顿时,房屋倒塌下来,高高的钢架也被炸得断了半截,地上一片凌乱,到处是砖头、泥块、木块……车站里的几百个人一下子被惊呆了,人人脸上都流露出惊恐的神色。有的人还没有来得及反应,就被落在身边的炸弹炸飞了。哭喊声、求救声、脚步声响做一团,越来越多的人倒下了,到处是血肉模糊的人,还有被扔下的行李、跑丢了的鞋……
这是1937年8月28日,上海火车南站的一幕。
山娃子不知道什么时候被挤到了铁轨边,他浑身是血,觉得很疼,但不知道到底伤在哪里了。他擦了擦眼睛,想看到自己的爸爸、妈妈,他们一家人本来今天是要坐火车去无锡乡下爷爷家躲几天的,没想到……
过了好久,周围安静了下来,只剩下他一个人。他坐了下来,眼泪刷刷地流,哭声撕心裂肺……
时光不断流逝,轰炸后人们从悲痛中走出来,逃难的人渐渐汇成人流,都想远离这战火,这灾难……
这时,一个好心人走过来,发现了这无助的孤儿,他带走了山娃子,一起走向后方。山娃子从此开始了新的生活,他永远忘不了这一天。
伊索寓言的读后感,要是全本书的不要只写一个故事。400字以上的,速度啊
伊索寓言通过简短的小寓言故事来体现日常生活中,那些不为我们察觉的真理,这些小故事各具魅力,言简意赅,平易近人。不但读者众多,在文学史上也具有重大影响。作家,诗人、哲学家、平常百姓都从得到过启发和乐趣。许多故事真可以说是家喻户晓:龟兔赛跑,牧童恶作剧,狼来了,狐狸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到几千年后的今天,伊索寓言已成为西方寓言文学的范本。亦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经典作品之一。伊索寓言是古希腊文学中的一块瑰宝,数千年以来以其独特的智慧和艺术魅力令人爱不释手,历传不衰。的确,正是这样,我才在众多名著中选择了这一本。
书中的每个故事都有深刻的含义――是的,这也正是寓言的特点,寓言――这种文学体裁也随着伊索的笔触达到了顶峰。
大多故事中体现了生活经验和非凡智慧。有的故事教导人们考虑问题要全面――《两只青蛙》;有的则说明了不可违背自然,勉强做事――《乌龟和老鹰》;还有的高速我们不可犯经验主义错误――《驮盐的驴》等等。
在所有故事中,我认为最有说服力的要数《目光短浅的鸫鸟》了。
故事讲的是一只美丽的鸫鸟每年秋天都要去吃那桃金娘树上的果实。有一年,桃金娘树上的果实还没有成熟,东鸟便每天跑到桃金娘树上唱歌:“美好的生活呀就要来临了,我的心里是多么欢唱,望着那儿的花儿在开放,我对它是多么向往。”就这样鸫鸟每天都去,每天都唱。一个猎人发现了,便守候在那。等果实结出,鸫鸟每天都来吃一整天。终于被猎人用粘棍粘住了。它又唱:“桃金娘的果实是如此甜美啊,把我害苦的却是你,因为我太贪恋你那无比的香甜,因而送掉了我自己的性命……”
这个故事的意思是说,不要过于贪恋某种事物,这样会葬送掉性命的。要目光远大,不能象鸫鸟一样目光短浅,桃金娘的果实固然好吃,可吃到连危险接近也不知道的时候,也就意味着死离你不远了。
这就跟我们一样,一个学生如果过于贪恋游戏,每天背着老师家长去网吧,一玩就是一整天,这样下去一定会损失惨重:一会浪费金钱,家长辛辛苦苦挣来的钱全都被你用在打游戏上――值吗?二会用眼过渡,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太重要了!如果你不保护好眼睛,以后戴着个1000多度的眼睛――累吗?三也是最重要的,沉迷于游戏中,你会不知不觉葬送掉吸收知识的大好时光――好吗?
玩游戏要适可而止,它是放松,是消遣,但如果你把它当成一项工作,一项任务或是一个专业来进行的话,我相信那对你没有任何好处。学生,学习最重要,如果你能抛开一切心思杂念――专心学习,那么考出好成绩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最后我要说几句:我这一大堆感想并非本人能说会道,的的确确是本人理解能力强!所有的道理都藏在文章中,不过这也仅仅是一则寓言所给与我的――更多的我也不多说了
这些感想是偶尔翻看《伊索寓言》引起的。是的,《伊索寓言》大可看得。它至少给予
我们三种安慰。第一,这是一本古代的书,读了可以增进我们对于现代文明的骄傲。第二,
它是一本小孩子读物,看了愈觉得我们是成人了,已超出那些幼稚的见解。第三呢,这部书
差不多都是讲禽兽的,从禽兽变到人,你看这中间需要多少进化历程!我们看到这许多蝙
蝠、狐狸等的举动言论,大有发迹后访穷朋友、衣锦还故乡的感觉。但是穷朋友要我们帮
助,小孩子该我们教导,所以我们看了《伊索寓言》,也觉得有好多浅薄的见解,非加以纠
正不可。
例如蝙蝠的故事:蝙蝠碰见鸟就充作鸟,碰见兽就充作兽。人比蝙蝠就聪明多了。他会
把蝙蝠的方法反过来施用:在鸟类里偏要充兽,表示脚踏实地;在兽类里偏要充鸟,表示高
超出世。向武人卖弄风雅,向文人装作英雄;在上流社会里他是又穷又硬的平民,到了平民
中间,他又是屈尊下顾的文化份子:这当然不是蝙蝠,这只是——人。
蚂蚁和促织的故事:一到冬天,蚂蚁把在冬天的米粒出晒;促织饿得半死,向蚂蚁借
粮,蚂蚁说:“在夏天唱歌作乐的是你,到现在挨饿,活该!”这故事应该还有下文。据柏
拉图《对话篇·菲德洛斯》(phaedrus)说,促织进化,变成诗人。照此推论,坐看着诗人穷
饿、不肯借钱的人,前身无疑是蚂蚁了。促织饿死了,本身就做蚂蚁的粮食;同样,生前养
不活自己的大作家,到了死后偏有一大批人靠他生活,譬如,写回忆怀念文字的亲戚和朋
友,写研究论文的批评家和学者。
狗和他自己影子的故事:狗衔肉过桥,看见水里的影子,以为是另一只狗也衔着肉;因
而放弃了嘴里的肉,跟影子打架,要抢影子衔的肉,结果把嘴里的肉都丢了。这篇寓言的本
意是戒贪得,但是我们现在可以应用到旁的方面。据说每个人需要一面镜子,可以常常自
照,知道自己是个什麽东西。不过,能自知的人根本不用照镜子,不自知的东西,照了镜子
也没有用--譬如这只衔肉的狗,照镜以后,反害他大叫大闹,空把自己的影子,当作攻击
狂吠的对象。可见有些东西最好不要对镜自照。
天文家的故事:天文家仰面看星象,失足掉在井里,大叫“救命”;他的邻居听见了,
叹气说:“谁叫他只望着高处,不管地下呢!”只向高处看,不顾脚下的结果,有时是下
井,有时是下野或下台。不过,下去以后,决不说是不小心掉下去的,只说有意去做下属的
调查和工作。譬如这位天文家就有很好的藉口:坐井观天。真的,我们就是下去以后,眼睛还是向上看的。
乌鸦的故事:上帝要捡最美丽的鸟作禽类的王,乌鸦把孔雀的长毛披在身上,插在尾巴
上,到上帝前面去应选,果然为上帝挑中,其它鸟类大怒,把它插上的毛羽都扯下来,依然
现出乌鸦的本相。这就是说:披着长头发的,未必就真是艺术家;反过来说,秃顶无发的
人,当然未必是学者或思想家,寸草也不生的头脑,你想还会产生什麽旁的东西?这个寓言
也不就此结束,这只乌鸦借来的羽毛全给人家拔去,现了原形,老羞成怒,提议索性大家把
自己天生的毛羽也拔个干净,到那时候,大家光着身子,看真正的孔雀、天鹅等跟乌鸦有何
分别。这个遮羞的方法至少人类是常用的。
牛跟蛙的故事:母蛙鼓足了气,问小蛙道:“牛有我这样大么?”小蛙答说:“请你不
要涨了,当心肚子爆裂!”这母蛙真是笨坯!她不该跟牛比伟大的,她应该跟牛比娇小。所
以我们每一种缺陷都有补偿,吝啬说是经济,愚蠢说是诚实,卑鄙说是灵活,无才便说是
德。因此世界上没有自认为一无可爱的女人,没有自认为百不如人的男子。这样,彼此各得
其所,当然不会相安无事。
老婆子和母鸡的故事:老婆子养只母鸡,每天下一个蛋。老婆子贪心不足,希望它一天
下两个蛋,加倍喂她。从此鸡愈吃愈肥,不下蛋了--所以戒之在贪。伊索错了!他该说,
大胖子往往是小心眼。
狐狸和葡萄的故事:狐狸看见藤上一颗颗已熟的葡萄,用尽方法,弄不到嘴只好放弃,
安慰自己说:“这葡萄也许还是酸的,不吃也罢!”就是吃到了,他还要说:“这葡萄果然
是酸的。”假如他是一只不易满足的狐狸,这句话他对自己说,因为现实终“不够理想”。
假如他是一只很感满意的狐狸,这句话他对旁人说,因
为诉苦经可以免得旁人来分甜头。
驴子跟狼的故事:驴子见狼,假装腿上受伤,对狼说:“脚上有刺,请你拔去了,免得
你吃我时舌头被刺。”狼信以为真,专心寻刺,被驴子踢伤逃去,因此叹气说:“天派我做
送命的屠夫的,何苦做治病的医生呢!”这当然幼稚得可笑,他不知到医生也是屠夫的一
种。
这几个例可以证明《伊索寓言》是不宜做现代儿童读物的。卢梭在《爱弥儿》(emile)
卷二里反对小孩子读寓言,认为有坏心术,举狐狸骗乌鸦嘴里的肉一则为例,说小孩子看
了,不会跟被骗的乌鸦同情,反会羡慕善骗的狐狸。要是真这样,不就证明小孩子的居心本
来欠好吗?小孩子该不该读寓言,全看我们成年人在造成什么一个世界、什么一个社会,给
小孩子长大了来过活。卢梭认为寓言会把纯朴的小孩子教得复杂了,失去了天真,所以要不
得。我认为寓言要不得,因为它把纯朴的小孩子教得愈简单了,愈幼稚了,以为人事里是非
的分别、善恶的果报,也象在禽兽中间一样的公平清楚,长大了就处处碰壁上当。缘故是,
卢梭是原始主义者(primitivist),主张复古,而我呢,是相信进步的人--虽然并不象
寓言里所说的苍蝇,坐在车轮的轴心上,嗡嗡地叫到:“车子的前进,都是我的力量
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的多的东西。寓言是一座独特的桥梁,通过它,可以从复杂走向简单,又可以从单纯走向丰富,在这座桥梁上来回走几遍,我们既看见了五光十色的生活现象,又发现了生活的内在意义。寓言很美,美在简洁,美在内涵,美在语句。
大概大家都听说过《狐狸和山羊的故事》吧?它讲述的是掉在井里的狐狸哄骗山羊下井,然后踩着山羊背跳出了井底,却又扔下山羊自顾自走了的故事。它告诉人们:做好事也要看对象,以免上当受骗。也许大家看了都会说:现在哪去找这么傻的“山羊”呀?但是,我在现实生活中,还确实碰见了一回这么傻的“山羊”。那次我去旅游,
评论蒲松龄写聊斋志异的文言文翻译及原文!!!求
其一原文
有屠人货①肉归,日已暮。歘②一狼来,瞰③担中肉,似甚垂涎;步亦步,尾行数里。屠惧,示之以刃,(狼)少却④;及走,(狼)又从之。屠无计,默念狼所欲⑤者肉。不如姑悬诸树而(明)早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⑥以空担。狼乃止。屠归。昧爽⑦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⑧近视,则死狼也。仰首细审,见狼口中含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时狼皮价昂⑨,直十余金,屠小裕焉。 缘木求鱼,狼则罹⑩之,亦可笑已!
字词注释
①货:出售、卖。 ②欻(xū):忽然。 ③瞰(kàn):看、窥视。 ④却:退。 ⑤欲:想要。 ⑥示:给......看。 ⑦昧爽:拂晓,黎明。 ⑧逡巡:疑虑徘徊。 ⑨昂:贵。 ⑩罹:遭遇(祸患)。
译文
一个屠夫卖完了肉回家,天色已经晚了。在这时,突然出现了一匹狼。狼不断的窥视着屠户带着的肉,嘴里的口水似乎都快要流出来了,就这样尾随着屠户走了好几里路。屠户感到很害怕,于是就拿着屠刀来比划着给狼看,狼稍稍退了几步,可是等到屠户转过身来继续朝前走的时候,狼又跟了上来。于是屠户想,狼想要的是肉,不如把肉挂在树上(这样狼够不着),等明天早上(狼走了)再来取肉。于是屠户就把肉挂在钩子上,踮起脚(把带肉的钩子)挂在树上,然后把空担子拿给狼看了看。就这样狼就停下来不再跟着屠户了。屠户就(安全地)回家了。第二天拂晓,屠户前去(昨天挂肉的地方)取肉,远远的就看见树上挂着一个巨大的东西,就好像一个吊死在树上的人,感到非常害怕。(屠户因为害怕)小心地(在树的四周)徘徊着向树靠近,等走到近前一看,原来(树上悬挂着的)是一条死狼。(屠夫)抬起头来仔细观察发现,狼的嘴里含着肉,挂肉的钩子已经刺穿了狼的上颚,那个情形就好像鱼儿咬住了鱼饵。当时市场上狼皮非常昂贵,(这张狼皮)能值十几两银子,屠户的生活略微宽裕了。 就像爬上树去捉鱼一样,狼本来想吃肉,结果遭遇了祸患,真是可笑啊! (1)不如悬诸树蚤取之 蚤通早 意思:早晨 (2)时狼皮价昂,直十余金 直通值 意思:价值
启示
要抵制诱惑,切莫贪图小便宜,否则就会因小失大,害了自己。
编辑本段其二
原文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shàn)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译文
一个屠户晚上回家,担子里的肉卖完了,只有剩下的骨头。路上有两只狼,紧随着他走了很远。屠户害怕,把骨头投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停止了追赶,可是一只狼仍旧跟从。又投骨头给它,后得到骨头的狼停止了,可是前一只得到骨头狼却到了他身后。骨头已经投完了,两只狼还是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户。屠户感到非常困窘急迫,担心受到狼的前后攻击。回头看到田野中有个麦场,场主在其中堆积了柴,覆盖成小山似的。屠户于是跑过去倚靠在它的下面,卸下担子拿起刀。狼不敢走上前,瞪眼朝着屠户。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离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屠户)前面。过了很久,那只狼似乎闭眼了,神情十分悠闲。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直砍狼的头,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屠户正想要走,转身看见柴草堆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中打洞,打算要钻洞进去来攻击屠户的背后。狼的身体已经钻进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户从后面砍掉了狼的大腿,也把这只狼杀死了。屠夫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式)来诱惑敌人的。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转眼间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给人)增加笑料罢了。
注解
1)屠:宰杀牲畜。这里指屠户,宰杀动物卖肉的人。 2)缀行甚远:紧跟着走了很远。缀,连接,这里是紧跟的意思。 3)投以骨:同于“以骨投之”,意为,(屠户)把骨头扔给狼 之,指狼。 4)从:跟从。 5)并驱:一起追赶。 6)窘:困窘,处境危急,急迫。 7)敌:敌对,这里是胁迫、攻击的意思。 8)顾:回头看,这里指往旁边看。 9)积薪:堆积柴草。薪,柴草。 10)苫蔽成丘:覆盖成小山似的。苫,覆盖。蔽,遮蔽。 11)弛:放松,这里指卸下。 12)眈眈相向:瞪眼朝着屠夫。眈眈,注视的样子。 13)少时:一会儿。 14)径去:径直走开。 15)犬坐于前:像狗似的蹲坐在屠户前面。 16)久之:过了很久。之,助词,调节音节,没有实际意义。 17)瞑:闭眼。 18)意暇甚:神情悠闲得很。意,这里指神情,态度。暇,空闲。 19)暴:突然。 20)毙:杀死。 21)洞其中:在其中打洞。洞,打洞 这里作动词用 。其,指柴草堆。 22)隧:指在柴草堆中钻洞。这里做动词用 23)尻:屁股。 24)假寐:原意是不脱衣帽坐着打盹,这里是假装睡觉的意思。假,假装。寐,睡觉。 26)禽兽之变诈几何:禽兽的欺骗手段又有多少呢?变诈,作假,欺骗。几何,多少。 27)止增笑耳:只给人增加笑料罢了。
特殊用法
1.词性活用现象 1、狼不敢[前](名词作动词,上前)。 2、恐前后受其[敌](名词作动词,攻击)。 3、一狼[洞]其中(名词作动词,打洞)。 4、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名词作动词,钻洞)。 5、其一[犬]坐于前(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地)。 6、[苫]蔽成丘(名词作状语,用草帘子)。 7、一[屠]晚归(动词作名词,屠户)。 2.通假字 “止”同“只”,只有。 止有剩骨。 3.一词多义 止 同“只”, 止有剩骨。 停止,一狼得骨止。 意 神情, 意暇甚。 企图, 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情趣 醉翁之意不在酒 敌 攻击, 恐前后受其敌。 敌人, 盖以诱敌。 前 前面, 恐前后受其敌。 向前, 狼不敢前。 4.虚词的用法 (1)之 代词,它,指狼 例句:又数刀毙之。 助词,的 例句: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助词,调整音节,不译 例句:久之。 助词,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例句: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代词,代狼 例句:复投之。 (2)以 介词,把 投以骨。 介词,用 以刀劈狼首。 连词,来 意将遂人以攻其后也。 连词,用 来盖以诱敌。 (3)“其”的含义 ①恐前后受其敌。(指狼)。 ②场主积薪其中。(指打麦场)。 ③屠乃奔倚其下。(指柴草堆)。 ④一狼洞其中。(指柴草堆)。 ⑤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指屠户)。 ③屠自后断其股。(指狼)。 5.使动用法 死:使...死,杀死。 6.特殊句式 省略句 省略宾语: 1.“投以骨”中省略了“投”的宾语“之”,代狼,可补充为“投之以骨”。 2.“一狼仍从”中省略宾语“之”,可补充为“一狼仍从之”。 省略介词: 3.“场主积薪其中”省略了介词“于”,可补充为“场主积薪于其中”。 4.“一狼洞其中”中也省略了介词“于”,可补充为“一狼洞于其中”。 5.“屠乃奔倚其下”中省略介词“于”,可补充为“屠乃奔倚于其下”。 省略主语:6.“顾野有麦场”中省略主语“屠”,可补充为“屠顾野有麦场”。 倒装句 :7.“投以骨”中“以”是介词结构后置,正常语序应为“以骨投”。
辨正
“其一/犬坐于前”中“犬”为“像狗一样”,作状语,非主语,准确翻译为“其中一条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所以节奏划分对于理解本文至关重要。如若节奏划分错误,则会产生误解,认为“其中一条狗对坐在前方”。简而言之,学习文言第一步应为节奏朗读,以初步感悟文意。 字词解释: 止:通“只”,只有。 缀:这里指紧跟、跟随。缀行甚远:紧随着走了很远。 投以骨:即“投之以骨”,也就是“以骨投之”,把骨头投扔给狼。 从:跟从。 并:一起。 两狼之并驱如故: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之,取消句子独立性。故,旧、原来。 大窘(jiǒng):十分紧张为难。窘:紧张为难。 恐:担心。 敌:敌对,这里是胁迫、攻击的意思。 顾:回头看,这里指往旁边看。 倚:靠。 积薪:堆积柴草。 苫蔽成丘:覆盖成小山似的。 苫(shàn)蔽:覆盖、遮蔽。 乃:于是、就。 弛(chí):放松,这里指卸下。 前:名词活用为动词,上前。 眈(dān dān):注视的样子。 少(shǎo)时:一会儿。 径去:径直走开。 径:径直。 犬:像狗似的。名词作状语。 坐:蹲坐。 久之:久,很久;之,没有实在意义。 瞑(míng):闭眼。 意暇甚;神情悠闲得很。意,神情、 态度。暇(xiá),空闲。 暴:突然。 毙:杀死。 方:正,刚。 洞其中:在其中打洞 洞:打洞。名词活用为动词。 其:指柴堆。 隧:指从柴草堆中打洞。名词活用为动词。 尻(kāo):屁股。 股:大腿。 悟:明白。 乃:才。 寐:睡觉。 假寐:假装在睡觉。 盖:承接上文,表示原因,这里有“原来是”的意思。 黠(xiá):狡猾。 顷(qǐng)刻:一会儿。 之:主谓插入,取消句子独立性。 止增笑耳:只是增加笑料罢了。笑,笑料,动词活用为名词。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变诈:作假,欺骗。几何:多少。这里是能有几何的意思。
分析
《狼》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 ·狼三则》。 《狼三则》都是写屠夫在不同情况下遇狼杀狼的故事。第一则着重表现狼的贪婪本性,第二则着重表现狼的欺诈伎俩。第三则着重表现狼的爪牙锐利,但最终却落得个被杀死的下场,作者借此肯定屠户杀狼的正义行为和巧妙高明的策略。三个故事都有生动曲折的情节,各自成篇,然而又紧密相关,构成一个完整统一体,从不同侧面阐发了主题思想。 本文可分三段:第一段(屠夫遇狼)写两狼追赶屠户,屠户时而迁就退让,继而被迫抵抗自卫。这一段又分为三层,从“一屠晚归”至“缀行甚远”,简洁地叙述了屠户遇狼的时间、地点和情况。一个卖肉晚归的屠户,在“担中肉尽,止有剩骨”,却又行人断绝,孤立无援的情况下,让两只恶狼给盯住了。草草几笔,就勾画出危急的处境,紧张的气氛,实在扣人心弦,为后面描述屠户的斗争策略作了铺垫。 (屠夫惧狼)面对意想不到的恶狼,屠夫首先是“惧”。于是采取迁就的策略,“投以骨”。屠夫最初认为,只要满足狼的贪欲,就可脱险。至“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也似乎如他所料,使两狼“缀行甚远”的情况暂时有了改变,文笔十分曲折。可是照样投骨的结果,只不过让后狼暂时停脚,而“前狼又至”;直到骨头投尽了,也没有填饱饿狼的饥肠,而“并驱如故”,因此屠户处境更加危险。这就充分暴露了狼的贪婪本性,证明了屠户退让迁就策略的失败。这是第二层。 “屠大窘”,说明在危急的关头,他产生了激烈的思想斗争。他明白自己已面临生死抉择,或者被狼吃掉,或者把狼杀死。怕死是不行的,退让是无用的,唯一的方法是:杀狼。屠户已在事实面前吸取了教训,开始考虑如何改变“前后受敌”的不利条件。他机敏地环顾麦场且速“奔倚”在积薪之下,放下担子,拿起刀,利用麦场的有利地形,改变了途中两狼并驱的局面,避免了前后受敌的处境。“狼不敢前”是屠户敢于斗争的初步效果,并非它们开始退让。“眈眈相向”,说明两狼既凶狠又狡诈,也准备变换策略,寻机残害屠户。这样,双方进入相持阶段。这是第三层。 (屠夫御狼)第二段分两层。第一层,从“少时”至“又数刀毙之”。作者在描写两狼对屠户“眈眈相向”之后,又变换笔法,写一只狼竟然自己走开,另一只狼装作驯良的家狗形态蹲着,然后闭着眼睛打盹,样子十分悠闲。这是狼在屠户持刀的情况下耍弄的新花招。文中故意不作说明,而是以细腻的笔触刻画狼的狡诈形象,让人们仔细品味,加深对狼的本性的认识。这时的屠户虽然不能猜透它们诱敌包抄然后夹击的花招,但对于狼的凶狠狡诈有了清醒的认识,所以不受这种假象欺骗,不是释刀自喜,而是趁机“暴起”,猝不及防地以刀劈狼首,结束了它的性命。文中狼的悠闲假象,屠户的暴起动作,相映成趣。 (屠夫杀狼)第二层,屠户杀了眼前的狼而准备赶路,又警惕地转视积薪后,发现了另一只正在钻洞的狼。作者借屠户的锐利的眼睛,点出狼“隧入以攻其后”的企图,揭露其“身已半入,止露尻尾”那种弄巧成拙的丑态,次“亦毙之”作了痛快的结束。行文至此,才以画龙点睛之笔点出屠户“乃悟前狼之假寐,盖以诱敌”的道理,与上层紧相呼应。这使屠户也使读者领悟到:只知狼凶狠的特性,不了解狼的欺诈一面,那就要受骗上当;只看到眼前的狼,却不注意暗藏的狼,满足于一时的胜利,到头来还会遭到失败。 第三段,是作者诙谐风趣的议论。作者指出狼的狡黠奸诈,而嘲笑其顷刻而毙的结局,也间接赞扬了屠户的勇敢机智,余味无穷。 蒲松龄是同情人民疾苦,憎恶贪官污吏的作家,在《聊斋志异》另一篇故事《梦狼》中,把贪官写成牙齿尖利的老虎,把衙役写成吃人血肉的狼;它们大吃大嚼,造成“白骨如山”的惨象。作者“窃叹天下官虎而吏狼者比比也”(《梦狼》),认为他们“可诛”“可恨”(《王大》)。《狼三则》形象地揭露狼的吃人本质,凶狠狡诈的特性,表现了对豺狼不能抱有幻想,不能怯懦退缩,只能勇敢机智地把它们杀死的主题思想。本则所写屠户遇狼,始而迁就退让,几乎被吃,继而奋起杀狼,使自己转危为安的生动曲折过程,更是突出了这一主题。《狼三则》的故事是富有深意的,可以说是对《梦狼》的补充,实际上寄寓了作者鞭挞贪官污吏的思想。如此,对付现实生活中阶级敌人也必须如此。要敢于斗争,又要善于斗争,以夺取胜利。
道理与启示
对于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屈服,不能幻想,妥协让步。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编辑本段其三
原文
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旁有夜耕者所遗行室,奔入伏焉。狼自苫(shàn)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出不去。顾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shǐ)之法吹之。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之以归。 非屠,乌能作此谋也!三事皆出于屠;则屠人之残,杀狼亦可用也。
译文
有一个屠夫,傍晚走在路上,被狼紧紧地追赶着。路旁有个农民留下的临时住房,他就跑进去躲藏在里面。凶恶的狼从苫房的草帘中伸进一只爪子,于是屠夫急忙捉住狼爪,不让它离开。但是没有办法可以杀死它,只有一把不满一寸长的小刀,就用它割破爪子下面的狼皮,用吹猪的方法往里吹气。(屠夫)用力吹了一阵儿,觉得狼不怎么动了,才用绳子把狼腿捆起来。出去一看,只见狼浑身膨胀,就像一头牛。四条腿直挺挺地不能弯曲,张着嘴也无法闭上。屠夫就把它背回去了。 (如果)不是屠夫,谁有这个办法呢?三个故事都出在屠夫身上;可见屠夫的残忍,用于杀狼还是可用的。
解释词语
暮:傍晚。 为:被。 遗:留下。 伏:躲藏(也有人说是埋伏,躲藏更符合当时情景。) 去:离开。 盈:满,足。 不盈:不满,不足。 负:背。 行室:指农民在田中所搭的草棚。 苫(shàn):用草编的席子。 去:离开。 豕(shǐ):猪。 方:才。 则:就。 股:大腿。 乌:哪里,怎么。 顾:但是。
编辑本段道理总结
对于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屈服,不能幻想,妥协让步。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对豺狼不能抱有幻想,不能怯懦退缩,只能勇敢机智地把它们杀死. 对付野兽必须如此,对付现实生活中阶级敌人也必须如此。要敢于斗争,又要善于斗争,让正义胜利。 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要勇敢地面对,勇敢机智地进行斗争;因为退缩,忍让是没有出路的。 一切像狼一样的恶人,都是以害人始害己终,自取灭亡。 讽喻像狼一样的恶人,无论怎样狡猾奸诈,最终都会失败。 对付能把狡诈奸猾的狼杀死的"屠夫",那就敬而远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