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和尹锡悦

不得不说,形势很微妙,我们这两个重要邻国的关系正在裂变,并将对东北亚地缘政治带来深远的影响。

哪两个邻国?

一个是日本,一个是韩国。

最新的举动,原来都不愿意见面的日本首相和韩国总统,想当好朋友了。按照公布的信息,韩国总统尹锡悦3月16日至17日访问日本,日本将高规格款待。

这是邻居间的正常访问?

错!

要知道,这是韩国总统时隔4年访日。如果撇开参加国际会议的访问,上一次韩国总统去日本,还是12年前的韩国总统李明博访日。

12年后,日韩关系终于翻开新的一页。

要知道,过去几年,日本首相,不管是已经去世的安倍晋三,还是早就辞职的菅义伟,以及现在的岸田文雄,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拒绝搭理韩国总统。

记得去年6月北约西班牙峰会,岸田文雄和尹锡悦也破天荒去了。美国总统拜登当时还特意拉着召开了美日韩三方会晤。


拜登召开美日韩三方会晤

但看岸田文雄和尹锡悦的互动,却是格外的尴尬。尹锡悦坐拜登右边,岸田文雄坐拜登左边,反正,尹锡悦抬头的时候,岸田文雄总是低头,尹锡悦直视的时候,岸田文雄又偏着头,尹锡悦连使眼色的机会都没找逮到……

但老大的面子又不能不给,两个老冤家就这样别别扭扭坐了25分钟。但算起来,这已经是2017年之后,美日韩三国领导人第一次坐到一起。

再往前推一年,2021年,当时英国举行七国峰会,时任韩国总统的文在寅和日本首相菅义伟也都去了。

在英国人组的这个局,不管文在寅怎么看,菅义伟就是不搭理。最后,两人在英国的唯一见面,是“意外”相遇了一分钟。

但按照日本方面的披露,这样冷眼相看的一分钟,既没有握手,也没有碰肘,但就是日韩那次的全部了。


文在寅和菅义伟出席七国峰会

突然想起2019年日本G20峰会,文在寅还遭遇了更屈辱的一幕。

当时作为东道主的安倍,与所有领导人都会谈了,唯一被撇在一边的,就是韩国的文在寅。安倍后来在回忆录中,也明确自己最讨厌的国际政要,就是文在寅,他痛骂文在寅死脑筋,指责韩国人会踹棋盘。

两人G20期间唯一的见面,就是开幕前,安倍迎接各方嘉宾,双方尴尬的8秒钟握手;然后,就再没有任何互动了……


安倍和文在寅

两个领导人坐下来会晤呢?

韩国方面很想,但日本人坚决不答应。

对文在寅,安倍的态度一直很坚决:不谈!

作为安倍门徒的菅义伟,态度也如法炮制:不谈!

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国际峰会众人瞩目,但日本就是不管不顾。

但现在呢?

形势发生很大变化。

因为尹锡悦果然不简单,不顾国内反对,愣是解决了日韩之间的最大麻烦。

那就是二战劳工问题。

韩国最高法院此前判定,对这些被强迫的韩国劳工,日企必须赔偿,否则没收相关日企资产。日本指责韩国无理取闹,日韩关系因此几乎闹翻,随后,日本对韩国进行经济制裁,日本首相也拒绝见韩国总统了。

但尹锡悦上台后,一改文在寅的作风,对美国很顺从,对日本各种低姿态。他最近更是宣布,劳工问题就不用日企赔了,我们设立一个基金,我们赔给自己……

韩国人很生气,在野党痛骂这是“韩国外交史上最大的耻辱”,“尹锡悦政府最终选择了背叛历史正义的道路”。10年之功,毁于一旦。

但日本很高兴,美国也很高兴。

拜登当即决定,邀请尹锡悦下个月访问美国,而且是进行国事访问,白宫设国宴。算起来,这还是拜登上任后接待的第二个国事访问嘉宾。对尹锡悦,美国确实很看重很满意。

那边厢,日本也紧急行动起来,邀请尹锡悦这个月就去日本。这一次,对这位韩国总统,肯定再不会是各种冷眼和闭门羹了。


拜登和尹锡悦

最后,怎么看?

第一,日韩关系正在裂变。

中断12年的领导人互访,正在重新开始。按照普遍的看法,接下来,日本将解除对韩制裁,两国将恢复情报等一系列合作。一对争吵不休的老冤家,可能进入一个蜜月期。尽管可能也很短暂,原因你懂得。

第二,美日韩小动作不会少。

必须看到,尹锡悦的大动作,是岸田的胜利,也是拜登的胜利。拜登很高兴,明确表示期待未来进一步加强美日韩三边关系。加强美日韩干什么?相信不需要我多说。但在局势敏感的东北亚,这样封闭排他的小圈子,真有助于和平吗?让人更多的是担忧。

日本、韩国国旗

第三,我们还是要冷静清醒。

清醒,是要清醒看到形势的变化,以及美日韩可能的下一步。冷静,是很多问题很复杂,还真不是尹锡悦和美日想怎样就怎样的。韩国国内的愤怒,怎么平息?屈辱的妥协,能否赢得对方的尊重?事情还在变化中,也不排除,突然又平地起波澜。

但国际政治,还是英国人那句话最经典: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有的是永远的利益。

急求中俄关系前景与历史的论述

  中俄关系的脆弱性

  对于中俄关系的解读,韩国《朝鲜日报》13日的评价是“中国和俄罗斯开始积极构建更上一层楼的‘蜜月关系’。”《环球时报》的最新民调则显示,超过4成的中国人认为,中国实力超过俄罗斯。

  确实,中俄关系近年来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中国第三、第四两代领导人和俄罗斯的叶利钦、普京和梅德韦杰夫都不止一次地将中俄关系定位为“最好”。但是,作为两个地缘交接的大国,中俄两国的关系也充满了极其复杂的两面性。

  两国关系的所谓“蜜月”和“最好”,是大国互动和地缘政治态势所致。“冷战”落幕,俄罗斯解体,但并未为西方所接受,反而为北约东扩、颜色革命、导弹防御系统等西方设计的综合遏制举措所挤压。在此情景下,俄罗斯在中东欧乃至独联体内的利益空间被蚕食,这是中俄在欧美压力下的自然靠近,是国际政治连横合纵的必然选择。也正基于此,以中俄为核心的上合组织才能够抱团取暖,以打击“三股势力”为契机凝神聚力,在中亚地区彰显地缘政治的影响力。但必须指出,中俄之间的合作关系是西方遏制和胁迫下的联合自保。由此决定了中俄关系受制于外国环境影响的脆弱性。

  三个例子足以说明中俄关系的这种尴尬。一是科索沃冲突和前南使馆被炸。战前,俄罗斯坚决站在斯拉夫兄弟的前南一方,甚至排除空降兵和军舰摆出和北约不惜一战的态势。但在关键时刻,俄罗斯退缩,中国成为唯一坚决支持前南的大国。结果是中国使馆被炸,中美关系霎时紧张,这是俄罗斯涮华的第一次;二是京奥期间,俄罗斯和格鲁吉亚在南奥塞梯发生武装冲突,破坏了中方千方百计营造的“奥运停火”愿景;三是最近,美国宣布放弃在东欧的捷克和波兰部署导弹防御系统,而俄罗斯总统宣布附和美国制裁伊朗的信息。前者被欧洲媒体解读为美俄出卖欧洲小国,后者则被解读为俄罗斯背弃中国使中国在伊朗核问题上处于困窘状态。

  尤为重要的是,随着中国国力的提升,中俄两国的关系也在发生微妙变化。俄罗斯担忧中国发展过快的不安也屡屡在俄罗斯政媒和民间有所发酵。近期传闻的所谓中国租用海参威的消息就在中俄两国间掀起不大不小的波澜,促使中国官方辟谣。一个海参威,其实揭开了中国人历史上的领土情结,更凸显俄罗斯对远东地区鞭长莫及的现实忧虑。

  俄对中国的疑惧

  这次普京拿来的55亿美元订单,对中俄贸易关系是个极大促进,但依然没有改变中俄贸易的结构性困局。据统计,中俄贸易2008年不过600亿美元。和中美、中日、中欧、中国东盟贸易相比,中俄贸易绝对值较小,形成不了贸易纽带下的利益攸关关系。贸易全球化语境下,没有经贸利益的深度融合,所谓的伙伴和友好是苍白无力的。

  更重要的是,中国对俄输出商品价格低廉,由于前些年不法商贩倾销假冒伪劣商品的负面影响。中国货在俄罗斯的商业信誉很不好,是质劣价廉的象征。而俄罗斯亦将对华武器和能源输出视作机会主义的谋利手段。如在俄罗斯远东输油管道的建设上,利用“安大线”和“安纳线”的中日之争待价而沽;在对华售卖武器上,要么要价过高,要么不予售华尖端武器。

  吊诡的是,俄罗斯在对印度、越南军售上,却毫不吝啬地输出最尖端武器。这凸显俄罗斯依旧固守“中苏”交恶时的旧思维,对华缺乏战略信任,希望在地缘上打造制衡中国的据点。尤其在中国和越南在南海重现矛盾的时候,俄罗斯5月份向越南出售了价值18亿美元的6艘“基洛”级常规动力攻击潜艇及部分弹药装备,组建潜艇部队。俄罗斯的军售行为,很让中国不爽,也使南海局势变得更为复杂和动荡不安。

  俄罗斯对华的这些“小动作”,其实折射了俄罗斯对华复杂而又敏感的现实心态。俄对这个南方邻居的迅速崛起,其实要比地缘辽远的美国更为疑惧不安。中俄为轴心的“上合组织”发展迅猛,“金砖四国”似已抱团成型,不过是场面上利益支撑的友谊。一旦利益冲突,中俄之间的矛盾就会浮出水面。

  总之,中俄关系的双面性是客观存在。对中国而言,关键还是要更新外交思维,逆转根深蒂固的“一好百好”外交习惯,涵养更为现实和理性的大国利益外交。

中美日俄四个大国关系的现状特点及未来发展的趋势?

当前的大国关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总体稳定”保持。大国关系基本保持稳定,更富弹性.大国关系的战略矛盾不会因为相互间有合作而消失,也不会因相互间的斗争改变彼此合作的基本态势,但合作中竞争的一面在加剧,借重中牵制的一面在发展。

二、“逐利竞争”激烈。各大国更加重视经济外交,特别是围绕着战略资源、能源产地、能源通道的竞争加剧.俄乌天然气之争;俄反制美欧“颜色革命”;伊朗重炼浓缩铀;中东海湾伊斯兰极端化;等都揭示出政治外交后面的经济因素日益复杂。

三、“因时谋势”多变。各国的战略重点和关切并不相同,根据不同的利益需求组成不同的集团,中美印、中美日、美欧俄、中美俄等多组战略三角关系复杂互动。美欧与俄结构性矛盾的一面渐趋明朗,俄对美欧关系处于守势。美欧关系走出伊战阴影,重趋协调与合作;美俄关系复杂面凸现;欧俄关系热度下降,战略互信下降。同时,中美在合作中摩擦增多;中俄相互战略需求增强;中欧关系稳步发展,但也面临新问题。

四、“新老互动”明显。中国、巴西、印度、南非等新兴经济体快速发展,影响扩大越来越成为影响大国关系和世界力量格局演变的重要因素。美重塑其全球同盟体系,加强对中、俄、印等新兴经济体的关注。中国实力增强,牵动国家关系新变化,主要大国对中国的战略或策略侧重增加。

五、“区域合作”活跃。全球范围内新一轮区域合作进入加速发展新时期。东亚成为大国竞争及新一轮区域合作发展的重点,美日俄欧对亚洲区域合作予以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国在亚洲区域合作及重大国际问题上的作用备受重视。各大国通过扩大地区融合,加强利益捆绑。
捆绑。

六、“多边协调”日强。热点问题继续牵动大国关系,大国日益重视多边机制在解决传统、非传统安全威胁方面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两核一线”热点问题的解决上,各主要大国更加注重外交和软实力的作用,协调与合作不断增加,手法也更趋灵活务实。协调、妥协、合作,将在一段时期内成为主要趋势。

扩展资料:

当前的大国关系也产生了以下两个趋势性影响:

1、世界多极化加速发展

“多极”指的是世界上同时并存的3个或3个以上的这种力量。“多极化”则是用来描述国际格局从单极或两极向多极演化的态势。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国际格局经历冷战时期美苏对抗的两极格局、苏联解体后短暂出现的单极主导或“一超多强”格局之后,当前正朝多极方向加速发展。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实力开始相对下降。

2.国际体系面临变革

随着国际力量对比特别是大国力量对比朝相对均衡方向发展,国际体系变革进入冷战结束以来最深刻、最活跃的时期。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国家在国际经济机构中的投票权重新分配,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发言权上升,在世界银行投票权增加3.13%,从44.06%提升到47.19%。

近日巴印关系紧张升级,并可能危及南亚地区的和平稳定。作为邻国和重要国家,中方对此持何立场?

确实,最近巴印之间发生的事件再次引起了世界的关注。中方从一开始就强调,要冷静克制,防止事态升级;要查明真相,对话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各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应当得到充分尊重。本着上述原则,中方一直积极劝和促谈,为缓解紧张局势发挥了建设性作用。这几天,巴印双方都释放了避免事件恶化、协商解决问题的积极意愿,我们当然对此表示欢迎。
巴基斯坦和印度是搬不走的邻居,两国人民共享数千年的南亚次大陆文明,共同面临稳定、发展和繁荣的重要机遇,我们希望双方和睦相处,互帮互助,携手前行。也希望巴印双方化危为机,相向而行,尽快翻过这一页,寻找到两国关系的根本和长远改善之道。以对话代替对抗,以善意化解分歧,以合作共创未来。

中俄关系的前景

中俄关系的发展基础坚实,潜力巨大,前景看好,同时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对中俄关系,既要充满信心又要悉心经营。要努力消除影响两国关系发展的障碍性因素,夯实两国关系的战略基础。要确保相互对对方崛起性质的积极判断,努力促使俄坚定走和平之路的信念。要从战略高度解决两国在对美关系上的非协调性问题,携手稳定大国关系。

当今世界正处在复杂而深刻的变动之中,旧的国际关系格局已经消失,而新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尚未形成。在这种变动过程中,中俄这两个世界大国的相互关系是世人关心的问题之一。新形势下,中俄关系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我们要共同努力,确立中俄关系发展长远目标,推动两国关系又好又快发展。

我们要坚持真诚互信,巩固中俄关系政治基础。我们要增进政治互信,始终把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作为两国外交优先方向,不断为两国关系注入新的推动力。

我们要坚持互利双赢,夯实中俄关系经济基础。我们要保持并继续推进各领域务实合作的积极态势,探索合作新途径新方式,寻找更多利益契合点,深化两国经济合作,实现共同发展繁荣。

我们要坚持世代友好,打牢中俄关系社会基础。我们要积极推动两国社会各界广泛开展交流,努力增进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

我们要坚持紧密协作,坚定维护中俄战略安全利益。双方要加大相互支持力度,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加强磋商和合作,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积极参与国际政治、经济、安全领域变革,同国际社会一道,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不懈努力。

伴随着历史前进的步伐,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正在迎来新的发展前景。让我们秉承传统友谊,坚持世代友好,深化战略协作,共创中俄关系美好未来!

中国和俄罗斯都是对世界有重要影响的新型经济体。双方加强经贸合作有利于推动两国关系的全面发展,也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的繁荣与稳定。中国和俄罗斯两国间的许多项目发展顺利,比如田湾核电站新一期工程的建设,莫斯科的俄中制药中心等。包括俄罗斯石油公司和俄罗斯联合铝业公司在内的一系列俄罗斯大型公司,计划在中国开展新的大型投资项目。俄罗斯和中国在直升机制造、机械制造和能源,以及林业和创新经济发展等领域的合作发展非常顺利。两国必须迈向新的合作水平。

1.影响中俄关系的美国因素

从全球地缘战略层次来看,中俄共同面临的是“一超多强”的地缘战略格局。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在世界事务中处于霸权地位。其单边主义政策虽然屡遭挫折,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世界地缘政治格局。中俄作为发展中大国仅仅是这个“一超多强”格局中的两强,只能在被迫认可美国的霸权地位的基础上,通过积极、主动参与现有秩序来维护和争取自己的利益。在这个层面上,中美、俄美关系仍然是最主要的。

中美两国近年来虽然矛盾不断,冲突日益增多,但总体上仍处于较为平稳的发展时期。但从长期看,中国的崛起必然将改变世界政治舞台的格局,担负起更为重要的责任,同时也会对美国的全球霸权和全球战略利益形成挑战。因而,协作和牵制便成为美国对华关系的双重战略基石。一方面,美国意识到其全球战略利益的实现越来越多地需要来自日益强大的中国的合作,实行保持与中国的接触乃至合作战略;另一方面,美国并不甘心中国的崛起,积极向中国周边地区进行战略延伸,对中国实行遏制战略。一方面通过不断强化同日本和印度的关系来牵制中国;另一方面,通过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对中国的安全构成威胁。而中国台湾和朝鲜半岛问题的不确定性,更是为中美关系增添了许多变数,未来的中美关系存在许多不稳定因素,变数较大,不容乐观。

俄美关系在苏联刚刚解体时,曾经度过一段短暂的“蜜月期”。随着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的相继爆发和北约东扩速度的加快,俄美关系开始出现裂痕,并呈不断加深趋势。尤其是进入2007年后,在美国宣布将在捷克或格鲁吉亚部署反导防御系统的雷达站,在波兰建立部署10枚截击导弹的军事基地之后,俄美关系又一次陷入了危机。目前,俄美关系总体上处于一种既矛盾又协调、斗争多于合作的状态。俄美关系的如此走向,实质上是由两国的重大战略利益冲突所决定的。借助国际能源市场价格的飙升,复兴俄罗斯经济,提升综合国力,重振俄罗斯的大国地位,是俄罗斯近些年的主要战略诉求,但这一点恰恰是美国所不能容忍和接受的。防止俄罗斯的重新崛起从而危及美国全球利益,千方百计打压和削弱俄罗斯,成为“冷战”以来美国对俄罗斯的战略政策和目标。事实上,在外交与安全领域,美国从未放松过对俄罗斯的挤压,并不断构筑防范和削弱俄罗斯的屏障。美国不顾俄罗斯的反对,将北约东扩至波罗的海,还极力推动格鲁吉亚和乌克兰加入北约,挤压俄战略空间。借反恐之机空降中亚,积极推进“大中亚”战略,与俄罗斯在中亚、里海等地争夺能源。在俄罗斯传统势力范围内推动了一系列“颜色革命”,削弱俄罗斯对独联体国家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尽管如此,两国在反恐、防核扩散、伊核问题、朝核问题等方面仍需要合作。再加之俄罗斯自身力量的不足,需要创造一个相对安定的国际环境来发展国内经济,提升综合国力,因此,俄罗斯不会选择与美国进行全面对抗。俄美关系今后将会继续维持斗争与合作并存的格局,保持一种斗而不破的态势。

中俄两国同样面临“合围”的格局,中俄两国都需要建立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以便集中精力来解决安全威胁和经济发展问题。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专心致力于国内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俄罗斯也认识到要确保大国地位,关键在于振兴经济。普京强调指出:“稳定的经济是民主社会的主要保障,是世界上受尊敬的强国的基础之基础。”振兴经济是俄罗斯最基本的国家利益所在,“如果在最近一段时间俄罗斯不能集中进行振兴国家、恢复经济和人民福利的工作,国家就注定要停滞,最终将走向解体”。对于中俄而言,今后的十年是两国发展经济的重要机遇期,两国都希望周边环境能够和平稳定。但是两国的周边环境并不安宁,俄罗斯地跨欧亚大陆,其政治、经济中心位于欧洲部分。在欧洲,美国主导的北约东扩极大地挤压了俄罗斯的战略空间,给俄罗斯国家安全带来潜在威胁。目前,北约已将边境推进到俄罗斯家门口,与立陶宛和波兰相邻的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的这块飞地已经被北约彻底包围。作为俄罗斯战略依靠的独联体离心倾向日益明显。1999年3月,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乌兹别克斯坦三国退出独联体安全体系。在亚洲,俄日之间存在“北方四岛”的领土纠纷,美日不断强化军事同盟,并积极研发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对俄远东地区的安全构成了潜在的威胁。

中国是一个陆地海洋性国家,与很多国家陆地或海洋连接,是相邻强国最多的国家,地缘关系十分复杂。东边,日本不断强化美日安保体系,扩大美日同盟的职能与范围,并积极研发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对中国的安全构成威胁,中日关系长期处于紧张态势;东南边,东盟在发展同中国关系的同时,不断加强同美国的双边和多边合作,来牵制中国;南边,与印度的关系虽然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双方在边界问题上仍然没有达成协议,相互间的不信任根深蒂固;西边,美国借着反恐的名义,在中亚驻军,危及中国的安全。

在这种政治环境下,两国应该建立睦邻友好的合作关系互相借重,使对方成为自己可靠的后方,两国都需要对方的支持,实现共同繁荣。俄罗斯面对美国和欧盟咄咄逼人的挤压政策,被迫修正其向西方“一边倒”的外交战略,重视加强对亚洲国家特别是中国的外交,以便为俄罗斯在与西方斗争中创造一个稳定的战略后方,避免东西两线的地缘形势同时恶化,腹背受敌。中国是俄罗斯最大的邻国,双方有4300千米的边界线。中国同时又是亚洲的一个经济和军事大国,综合国力在不断上升。中俄客观存在的地缘关系和中国所处的重要地缘战略地位是俄罗斯加强对华关系的重要因素之一。发展同中国的友好合作关系,不仅可以为俄罗斯赢得一个稳定的战略大后方,也可以是俄罗斯保持同西方力量对比均衡的一个重要筹码。

同时,俄罗斯是中国最大的邻国,在中国地缘政治战略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俄罗斯对中国周边国家中的中亚三国、蒙古、印度有很大的影响力,发展同俄罗斯的友好合作关系,有利于中国同这些国家建立良好的互信关系,确保中国北线、西北线和南线的地缘政治安全,使中国有一个可靠的战略大后方。加强同俄罗斯的友好关系,同时也是中国实行大国外交,维持大国间战略均势的需要。

中俄在打击国内分裂势力、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的立场方面需要得到对方的支持,俄罗斯存在车臣恐怖分子势力的问题,俄政府在处理车臣问题上遭到西方国家的指责,俄担心,“俄罗斯由于民族文化发展或地区分离主义而面临解体的危险,可以想象这种危险在车臣战争后更大”。中国面临“台独”、“疆独”和“藏独”问题,特别是“台独”问题有引发中美大战的危险。无论是俄罗斯的车臣分裂势力,还是中国的“藏独”与“疆独”分子,他们的背后都有国外势力的支持,还往往涉及复杂的宗教、民族问题,这使得中俄两国的国内问题国际化,解决起来异常棘手。此时,两国在打击国内分裂势力、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给予充分的支持和理解。“俄罗斯认为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外部势力无权干涉。俄罗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对任何形式的‘台湾独立’,不接受‘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反对中国台湾加入联合国及其他只能由主权国家参加的国际组织,不向台湾出售武器。俄方理解中方根据《反分裂国家法》为实现国家和平统一所做的努力。”中国则坚持不介入俄罗斯的国内问题,支持俄罗斯反对车臣分裂势力,对涉及俄罗斯主权和国家安全的敏感问题予以充分理解和支持,“坚定支持俄罗斯在维护国家主权和统一、打击分裂主义和恐怖主义方面所做的努力”。有了对方的支持,让两国在国际社会赢得更大合作的空间。

2.推动世界多极化,中俄两国有着相同的立场和看法

中俄都反对美国建立单极世界,并致力于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俄罗斯主张世界多极化,“因为它不想受制于美国”,“不想扮演美国的小伙伴角色”,只有在多极世界中俄罗斯才有希望成为独立一极。多极化就是以建立多极世界为目标,进行多方位、多边外交运筹,这是普京外交的核心。这首先是由俄罗斯实力衰退、难以独立构成世界一极的现实决定的,更是由俄罗斯一定要成为世界强国的战略目标决定的。中国经过改革开放之后,经济的快速增长使中国成为世界经济中越来越重要的力量,中国无论如何也是世界的一极。中俄两国都是当今世界上有能力成为一极的国家,为了自己国家的根本利益,选择在政治和战略上接近,大力发展相互关系,在国际法的框架中加强协调、合作,能够共同制衡唯一的超级大国单极独霸世界的企图。这种新型的大国力量重组趋势有利于保持世界战略力量的平衡和稳定,中俄两国互相借重、相互支持,共同维护世界和平,推动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发展。

中俄在国内与国际领域的许多方面存在着共同利益,正是在这种国际政治环境下为两国石油合作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温家宝总理曾对开创两国经贸合作新局面,推动两国经贸合作迈上新水平提出了五项建议。第一,深化能源和资源合作,能源合作要向精深加工型转变,带动油气、核电、森林、矿产等资源设备和技术领域合作;第二,深化贸易和技术合作,扩大机电产品和高科技产品在贸易中的比重,推进航空航天和信息通讯领域合作;第三,深化金融和投资合作,共同探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政策措施;第四,深化地方和比邻地区合作,特别要加强振兴中国东北和俄罗斯远东开发的政策协调合统筹规划;第五,深化国际经济事务中的合作,在推动建立国际经济贸易规则等方面紧密合作。

在新的经济条件下,两国必须通力合作,必须要有新的国际金融秩序,需要改革国际金融机构体系和金融监管机构。必须成立新的组织和机构,监管和预防金融风险,推进多元化国际货币体系建设,以保证国际汇兑体系稳定。中国支持俄罗斯尽快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反对将这一问题政治化。俄罗斯对世界贸易作出了巨大贡献,因此俄罗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非常重要。普京说,俄方高度重视加强两国务实合作,愿同中方一道采取积极措施,促进两国企业加强合作,推进贸易、投资、机电、能源、科技创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合作,进一步提升两国经贸合作质量和水平。

对于俄罗斯来说,发展现代化的林业加工生产和增加高附加值林业产品出口是最重要的优先任务之一。俄罗斯对本国和外国公司向俄罗斯林业投资感兴趣。其中的投资来源之一是中国,中国是俄罗斯林业产品的传统大型消费者之一。普京还表示,俄罗斯准备同中国在实施生产大型科技项目上进行合作。他指出,民用航空制造中存在实质性的合作潜力。俄方知道中国有关实施“大飞机”项目的决定。俄罗斯准备与中方就此开展合作,这符合两国国战略合作的水平和规模。

普京还建议在俄中贸易结算中逐步放弃美元,转向使用两国本国货币。他说,建立在美元基础上的世界正面临着严重的问题和混乱,全球金融市场依然存在困难局面。双方应该考虑完善贸易支付体系,包括通过协调步骤,更加广泛地使用本国货币。普京同时强调,这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但进行这样的阶段性过渡的必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中俄关系已牢固地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以有利于两国人民利益和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为出发点,以双边和多边合作机制为载体,以政治互信和互利合作为驱动,服从和服务于两国发展经济的大前提。这种既关注现状又着眼于长远的新型国家关系,彰显了以合作、对话、互信、互利、发展求安全的新安全观,顺应潮流,符合两国利益,体现了两国人民的意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中俄关系已经有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就是平等信任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俄关系已经有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就是《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中规定的各项原则;中俄关系已经有了有效的机制保证,就是两国元首、总理建立的定期会晤机制和上海合作组织多边机制。双方要进一步加强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合作,从而进一步有力地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中俄关系必将得到大大充实和深化,继续造福于两国和两国人民,并为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