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3月10日报道 据路透社维尔纽斯3月9日报道,立陶宛军事情报局局长埃莱吉尤斯·保拉维丘斯称,俄罗斯有足够的资源在乌克兰继续作战两年。


俄军士兵 资料图

报道称,保拉维丘斯在维尔纽斯对记者说:“俄罗斯目前拥有的资源足够它让这场冲突在目前的激烈程度上持续两年时间。”

他指出,“俄罗斯能够打多久,还将取决于伊朗和朝鲜等国对俄罗斯军队的支持。但是,如果你看看俄罗斯现在拥有的战略储备、装备、弹药和武器等等,以目前交战的激烈程度,它还能打两年”。(编译/沈建)

相关新闻

外媒:俄军或“未来几天”夺取巴赫穆特

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3月10日,乌克兰全境响起防空警报。

据参考消息援引路透社3月8日报道,瓦格纳集团创始人叶夫根尼·普里戈任8日表示,该组织已经完全控制了乌克兰城市巴赫穆特的东部地区。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当地时间6日表示,他已下令增援乌军在巴赫穆特的阵地,并称乌克兰没有任何一部分可以被抛弃。

报道继续称,泽连斯基似乎还谈到乌克兰要从巴赫穆特开始撤军的谣言,他称这些说法是“虚假信息”,并且是来自那些无法接触到必须做出此类决定的机密决策简报的人。他还表示,乌克兰将保卫自己国家的每一寸土地。


泽连斯基 资料图 图源:外媒

据环球网援引“今日俄罗斯”(RT)网站、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等媒体报道,乌克兰国家安全与国防委员会秘书丹尼洛夫当地时间周四(9日)在一档节目中谈到俄乌局势,称当前越来越多人主张俄乌进行和平谈判,对此他表示这是一个“危险趋势”。该言论也引发一些网友批评,“(到底)对谁来说是危险的?”

外媒:俄军或“未来几天”夺取巴赫穆特

路透社无法独立证实这一消息。如果属实,这意味着俄罗斯军队已经控制了这座城市近一半的区域。普里戈任在“电报”社交平台上说:“私营军事公司瓦格纳集团的部队已经控制了巴赫穆特东部地区。”

他说:“瓦格纳已经完全控制巴赫穆特河以东的所有地区。”

据报道,普里戈任8日晚些时候在“电报”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一段视频,在剧烈的爆炸声中,他站在一辆坦克前,呼吁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让老人和孩子”离开这座遭到严重毁坏的城市。

报道提到,数月来,俄罗斯军队一直试图占领巴赫穆特,这可能是这场已持续一年的战争中最血腥的战斗。如果俄罗斯军队占领巴赫穆特,这将是自去年夏天以来他们在攻占领土方面首次取得的重大进展。

报道称,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7日说,占领巴赫穆特将严重削弱乌克兰的防御,并使俄罗斯能够越过顿巴斯发动进一步攻势。

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6日淡化了巴赫穆特的战略重要性,称攻占这座城市只是一次象征性的胜利,不会扭转战争的局势。

界传言乌克兰可能撤军,但泽连斯基说,乌克兰将继续守卫巴赫穆特。普里戈任7日说,他没有看到乌克兰从巴赫穆特撤军的迹象。

另据法新社、俄罗斯卫星社3月8日报道,北约秘书长延斯·斯托尔滕贝格8日警告说,乌克兰东部城市巴赫穆特可能会在未来几天落入俄罗斯手中。他呼吁各方不要低估俄罗斯的军力。

俄称用“匕首”高超音速导弹等打击乌,乌称在巴赫穆特等地击退了俄军的进攻

俄罗斯国防部发言人科纳申科夫9日通报称,俄军使用包括“匕首”高超音速导弹在内的高精度远程空基、海基和陆基导弹对乌方关键的军事基础设施、军工企业和相关能源设施进行了打击。打击中,俄军摧毁了乌方无人机基地、存有外国制造的武器的铁路车厢等。而在库皮扬斯克、红利曼等方向,俄军打击了乌军人员和武器装备。此外,俄空天军在扎波罗热地区击落乌克兰空军米格-29战机,在顿涅茨克地区击落乌克兰空军米-8直升机。



乌方此前称在巴赫穆特等地击退了俄军的进攻

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参谋部当天表示,俄军对乌方关键基础设施等发动了大规模导弹袭击,乌军拦截了部分导弹和无人机。乌军对俄军指挥所、弹药库等目标进行了打击。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参谋部还称,俄军仍在试图包围巴赫穆特,乌军在巴赫穆特等地击退了俄军的进攻。

乌官员称“越来越多人主张俄乌和谈”是“危险趋势”

“请注意,那些(主张与俄罗斯谈判)的人越来越多,甚至连乌克兰西部的人都开始谈论这些事情了,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趋势,”丹尼洛夫称。卫星通讯社表示,他还提及乌克兰西部利沃夫地区一名政治人士曾呼吁乌克兰与俄罗斯坐下来谈判一事。

丹尼洛夫这一言论引发不少网友关注,在社交媒体推特上,有人表示赞同,但有人对此提出批评。

有网友发出疑问,“乌克兰国家安全与国防委员会秘书丹尼洛夫——他有家里人被送上前线吗?”,还有人说,“(到底)对谁来说是危险的?”



网友评论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央视新闻、参考消息网、环球网

问,俄乌冲突结束以后,未来的世界格局会发生哪些变化?

当前的俄乌冲突是一个复杂的地缘政治问题,对于未来世界格局的影响不容易预测,因为这取决于许多因素的交织作用,如国际关系、经济、文化和安全等方面的变化。

然而,可以肯定的是,该冲突可能会引起地区和全球的不稳定,导致各种政治和经济后果,例如经济制裁、国际贸易限制、难民潮和军备竞赛等。此外,这场冲突可能会导致世界格局的一些变化,如下所述:

全球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俄乌冲突可能会导致西方国家和俄罗斯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紧张,可能会引发类似于“新冷战”的局面,这将对全球地缘政治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

联合国“五常”的地位:联合国“五常”在全球地位上的影响力可能会因为俄乌冲突的结果而受到影响,例如俄罗斯在联合国的地位和影响力可能会受到挑战。

新的地区性和全球性势力:如果俄乌冲突加剧,可能会导致其他地区和国家加强其地区性和全球性影响力,例如中国、印度、欧盟和中东国家等。

军备竞赛和武器技术:冲突可能会导致各国加强其军备竞赛,从而导致更多的军事支出和武器技术的进步,这可能会对世界的和平和安全造成潜在的威胁。

总体来说,俄乌冲突结束以后,世界格局将受到一定的影响,但是具体的变化情况仍然需要进一步观察和研究。因此,目前无法确定联合国“五常”是否会变为世界“七强”或“三分天下”。

歼7将退役俄乌一仗提醒中方旧武器有大用

中国空军大换装,歼7即将退役,俄乌一仗提醒中方,旧武器有大用。

新年新气象,中国军队正摩拳擦掌迎接新一年的到来,中国空军的武器更新换代工作也在稳步推进。据环球网近日报道,2023年,中国空军将继续开展歼-7系列战斗机换装工作。歼-7是中国研发的第二代战机,是两倍音速喷气战斗机。目前,仍有200多架歼-7系列战机正在中国空军服役,歼-7退役后,空缺将由歼-10C、歼-16、歼-20这三款战斗机填补。

退役武器可经无人化改装再就业

新一代武器一般都对旧武器的不足进行了针对性改进,总体性能更加优秀。为保证军队实力与时俱进,武器更新迭代是常事,但淘汰后的老旧武器要如何处理?有句话说得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俄乌冲突就给了我们一个好主意。退役武器要么闲置在仓库,要么对外出口,有的也会改装做他用。今天要说的,就是改装。

说起俄乌冲突中的明星武器,无人机一定排得上名号。不论是在俄乌初期表现亮眼的土耳其TB2无人机,还是之后俄军手里的自杀式无人机,都给外界带来惊喜。尤其是后期发力的俄军自杀式无人机,对乌克兰境内基础设施的打击效果惊人,直到现在,威力也丝毫不减。

就连乌克兰方面,也开始重视无人机,不仅多次使用无人机打击俄军目标,还计划成立一支无人机部队。这对其他国家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信号:现代和未来战场上,无人作战装备将是重要组成。而退役的战斗机,正好适合改装无人作战系统,当无人机使用。

有数据显示,中国生产了1000多架歼-7战机,如果全部改装成无人机,庞大的机群数量不容小觑,这些无人机既可以是面向前线战场的侦察无人机、自杀无人机等,也可以后方飞行员训练的靶机。在吸收经验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俄乌双方暴露的不足之处,跟着查漏补缺,不断完善自身军队建设。

如随着俄乌冲突步入消耗战阶段,最明显的就是双方主战武器消耗速度远甚于生产补充的速度,战场上可以见到不少旧武器的身影。面对这种情况,除了保养维修以保证旧武器可短时间内重启投入作战,无人化改装依然是个不错的选择。将这些无人装备投入战场,减少我方人员损失的同时,也能使我方作战人员放开手脚,加入更多元化的作战方式,提升作战能力。

中国是一个热爱和平的国家,但视中国为威胁的美国不这样认为,美方炒作中美开战早已不是一天两天。前段时间,美国四星上将迈克·米尼汉再次大胆预测,称中国和美国将在2025年开战。尽管中美直接开战的可能性不大,美国很可能在台海问题上做文章。

随着台湾民进党当局日渐鼓吹统战,更加露骨的台独赖清德当选民进党主席,台湾当局和中国大陆的关系势必会更加紧张。而美议员也再次打起台湾牌,称中国大陆可能会在影响2024年台湾地区选举结果不顺利的情况下采取军事手段。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我们必须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俄乌冲突已然是一次黑天鹅事件,难保美国不会像这次操纵俄乌冲突一样,在背后搅局中国台海问题,届时,台海局势是否会成为新的黑天鹅事件,又是否会演变成另一场俄乌冲突,谁也不知道。我们现在能做的,只有不断强大自身。

普京在俄罗斯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发动俄乌战争为什么犯了兵家大忌

普京添油战术已犯兵家大忌,这是俄罗斯在二战后首次进行动员。冷战时期,苏联经历过柏林危机、古巴导弹危机、阿富汗战争;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历车臣战争、克里米亚危机,从来没有发起过动员。现在打一个乌克兰这样的“中等弱国”,俄罗斯就要用上紧急状态,这也说明俄罗斯的国力衰落到了“历史最低点”。

俄总统普京21日宣布进行“局部动员”,征召30万预备役兵力,投入到乌克兰前线。消息一出,美国驻乌克兰大使布林克声称俄“败象已露”,德国总理朔尔茨也说此举是一种“绝望行为”,那么这次普京此举,究竟体现什么现状,又会有何后果呢?

普京在俄罗斯莫斯科发表讲话
普京下动员令,征召30万大军
普京这次发起部分动员,有6点需要注意。
第一,这说明俄罗斯在战场上已经输了,常规状态已经无法应对,只好部分进入战时状态。但“部分动员”和真正的战争总动员相去甚远。俄罗斯防长绍伊古指出,俄罗斯可供动员的全部人力储备将近2500万,但人力储备和能形成战斗力是两码事。这次30万人的部分动员,更像是解决短期军事危机的权宜之计。俄罗斯可能担心,再不采取断然措施,俄军在乌克兰战场,可能支持不到冬天。只有到了冬天,俄罗斯的能源牌,才能发挥作用。
第二,开战理由已经被自我颠覆。年初冲突爆发时,俄方声称这是一场特别军事行动,目标是实现乌克兰的非军事化和去纳粹化,给乌克兰“排排毒”。眼下,俄罗斯等于是将这场特别军事行动,正式升级为俄乌战争,说明俄方一开始所谓的“特别军事行动”的说辞彻底破产,事实上承认了乌克兰不是俄罗斯“被改造的对象”,而是与俄罗斯平等的国家。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周三访问了伊齐姆镇
第三,俄罗斯国力衰落到历史最低点。这是俄罗斯在二战后首次进行动员。冷战时期,苏联经历过柏林危机、古巴导弹危机、阿富汗战争;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历车臣战争、克里米亚危机,从来没有发起过动员。现在打一个乌克兰这样的“中等弱国”,俄罗斯就要用上紧急状态,这也说明俄罗斯的国力衰落到了“历史最低点”。
俄罗斯人外逃, 出国机票一票难求
第四,民众并不支持。就在普京发表演讲几分钟后,俄罗斯飞往国外的单程机票销量暴涨,直飞土耳其第一大城伊斯坦布尔、亚美尼亚首都埃里温的机票瞬间售罄。因为俄罗斯公民在这两处不需要签证就能入境。
那么俄罗斯人为什么要逃呢?军事动员前一天,俄罗斯国家杜马修订刑法,规定在动员期间逃避服兵役,最高可判处15年监禁。大量俄罗斯人外逃,这说明俄罗斯有很多民众并不真正支持动员行为。

莫斯科最繁忙的谢瑞米提耶佛国际机场的出境大厅
第五,抓不住重点,意义有限。俄罗斯的这次动员作用其实非常有限,因为俄罗斯缺少的不是兵员,而是现代化的和信息战系统和指挥理念。前者,是由俄罗斯经济科技实力决定的。后者,需要俄军打破传统的上下级关系,控制权向下移,向前移。但是,俄罗斯的政治制度,并不允许进行这种军事改革。
普京的添油战术,乃兵家之大忌
最后一点,俄罗斯刚刚打了一次败仗,这时动员其实是“添油战术”,属于兵家之大忌。如果俄罗斯在一开始投入大量兵力,可能是决定性的。但现在这样做,很容易被西方的援助对冲。
在冲突初期,俄方没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俄罗斯没料到乌克兰的抵抗会如此顽强,把特别军事行动,当成一次军事演习,一次野营训练,没有在思想和后勤上做好战争准备。乌克兰在西方的支持下愈发顽强,俄罗斯骑虎难下。如果达不到目标就撤军,无异于失败,尤其是领导人个人的失败。所以,现在只能不顾一切地实施“添油战术”。

莫斯科的俄罗斯军队军事学校学员
国际社会普遍认为,这是俄败相毕露的体现。在联大会议上,芬兰总统尼尼斯托表示,普京把什么都押上南北通透了,这是有极高风险的一招,等于把俄罗斯政治、经济未来,全都赌在乌克兰战场上。这样一来,俄罗斯不仅失去了战略选择自由,还有可能失去对国家发展方向的选择权。
不过,俄罗斯毕竟是核大国,即使是部分动员,对世界依然是非常危险的。但是在已经处于下风,已经有了败势的情况,俄罗斯的部分动员,并不让人感到恐惧,反而让人强人末路,孤注一掷之感。
有一位医生朋友的话很应景:一个人无法在呕吐的同时,吞下一块肉。俄罗斯在战争前几天,在拥有战略和战术突然性的情况下,仍然实现不了目标。再挣扎下去,只会越输越多。

若是俄罗斯不打乌克兰这一仗,会有什么后果?

如果俄罗斯不打乌克兰这一仗,那么俄罗斯在东欧地区将会彻底丧失影响力,同时北约组织还会进一步压缩俄罗斯的发展空间,除此之外,还会导致俄罗斯无法保证自身的国家安全

在俄乌冲突爆发之后,俄罗斯遭到了欧美国家的批评以及指责,因为很多欧美国家认为俄罗斯不应该发动战争,而且俄罗斯的行为也给地区的稳定带来了严重的破坏。

一、如果俄罗斯不打乌克兰这一仗,俄罗斯将会丧失在东欧地区的影响力。

要知道乌克兰是东欧地区非常有影响力的国家,如果乌克兰彻底倒向北约的话,那么俄罗斯在东欧地区的影响力必定会出现严重的下滑。由于俄罗斯一直把东欧地区当成自己的势力范围,这使得俄罗斯必然会产生强烈的不满,所以为了维持自己在东欧地区的影响力,俄罗斯才会打响乌克兰的这一仗。

二、俄罗斯不打乌克兰这一仗,将会导致俄罗斯的生存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由于俄罗斯和北约组织属于敌对关系,这使得北约组织一直都在压缩俄罗斯的生存空间,由于乌克兰政府非常亲近欧美国家,这使得乌克兰政府有倒向欧美国家的迹象。如果北约组织的势力扩张范围至乌克兰地区,那么俄罗斯将会丧失全部的生存空间,正是为了保住自己的生存空间,俄罗斯才会发动对于乌克兰的战争。

三、俄罗斯不打乌克兰这一仗,将会导致俄罗斯无法保障自己的国家安全。

要知道俄罗斯是一个非常具有领土安全意识的国家,这使得俄罗斯国家安全一旦面临着威胁,俄罗斯就会做出相应的举动。因为只有保障自身的国家安全,俄罗斯才能够重现自己的大国荣光,而俄罗斯如果不打乌克兰这一仗,那么俄罗斯的国家安全必然得不到有效保障,所以为了自己的利益,俄罗斯才会选择发动战争。

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有什么恩怨?

先说说历史问题。俄罗斯最早的国家其实是发源于乌克兰境内,就是著名的基辅罗斯公国。基辅罗斯公国是现代三个东斯拉夫人国家的前身,分别是是乌克兰、白俄罗斯、俄罗斯。而现在的俄罗斯则是以莫斯科公国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所以乌克兰人觉得俄罗斯的国号应该是“莫斯科”或者是“喀查比亚”。俄罗斯民族文化的起源在基辅罗斯时期,当时接受了诺曼人(北欧)的文化和拜占廷文化,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基辅罗斯文化。而这个基辅罗斯文化在俄罗斯民族文化中的地位相当于中国夏、商、周时期的文化,是一个奠定基础的时代。因此乌克兰人一直存在有强烈的文化自豪感,特别是在俄乌关系紧张的年代,乌克兰人更加具有罗斯民族的优越感和使命感,常常认为自己才是正宗的“俄罗斯”。所以说种族和文化冲突是俄乌之间矛盾的症结所在。
再说说现实问题。乌克兰内战时由于俄罗斯对东部地区的挑唆和支持,让乌克兰和俄罗斯这对分了家的亲兄弟关系陷入僵局。到2014年克里米亚半岛之争,俄罗斯敞开怀抱欢迎克里米亚小兄弟回家,乌克兰却不得不眼睁睁看着自己身上一块肉长了腿跑到别人家里去,这下乌克兰和俄罗斯的关系彻底跌入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