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消息,外交部今天(16日)举行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韩国总统今天访问了日本,将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进行会谈。这是韩国总统时隔12年首次专程到访日本,重启中断12年的首脑双边访问,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汪文斌 资料图

发言人汪文斌表示,作为两国共同近邻,中方注意到近期日韩之间的互动和日韩关系出现的变化。日本军国主义对外侵略和殖民统治曾给包括中韩在内的亚洲国家造成深重灾难。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一贯要求日本深刻反省侵略历史,以诚实和负责任的态度妥善处理历史问题,在此基础上同亚洲邻国发展正常国家关系。

汪文斌说,中日韩互为重要经贸合作伙伴。共同维护地区和全球产供链稳定畅通,符合三方及地区共同利益。中方反对个别国家搞封闭排他的“小圈子”,希望日韩关系能够朝着有利于地区和平、稳定与繁荣的方向发展。(总台央视记者 赵晶 孔禄渊)

延伸阅读

尹锡悦访日前突然提中国,传递什么信号?

韩国总统尹锡悦于16日至17日访问日本。在出发前一天接受美联社等外媒采访时,尹锡悦特意强调此行的迫切性,“我们不能浪费时间,对紧张的韩日关系置之不理。”彭博社15日称,尹锡悦认为,与日本达成协议可以结束两国间的不和,为改善商业关系开辟道路。对于尹锡悦此行,韩国国内声音复杂。韩国共同民主党党首李在明15日在国会召开的共同民主党最高委员会会议上抨击尹锡悦政府的对日外交,称“韩国国格已经跌入谷底,仿佛听到了日本的嘲笑声”。



岸田文雄和尹锡悦

韩日走近有利于对华合作

“如果作为全球贸易强国和制造业领导者的韩国与日本在技术层面达成合作,我预计这将产生巨大的协同效应。”尹锡悦15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期待韩日两国通过技术合作建立互信关系,为稳定国际经济秩序作出贡献。

尹锡悦在采访中还特别提到中国,“韩国和日本也分别与中国有着密切的经济联系,”尹锡悦称 ,“我相信加强韩日合作将有助于我们两国稳定地推进与中国的经济关系。”尹锡悦还称,韩国、日本和中国将在经济领域就共同关心的部分开展合作,包括稳定供应链,以及应对健康和气候危机问题。

对于尹锡悦访日之前突然提到中国,中国学者吕超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方面,尹锡悦在对日和解的道路上,决心一条道走到黑。但另一方面,他也担心与日本、美国的靠近会影响韩国与中国之间的关系。与其说他这话是说给中国听的,还不如说他这话是说给日本和美国听的,意思是,你们不要逼我太紧,不能因为与你们的走近导致与中国的关系有所隔离和疏远。



尹锡悦 资料图

在野党痛斥“屈辱外交”

“尹锡悦总统应该停止对日本的屈辱外交!”《韩国日报》称,韩国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议员们15日在首尔总统府前举行阻止尹锡悦政府展开对日屈辱外交的记者会。出席活动的该党党鞭朴洪根痛批政府的赔偿方案称,加害国真正的道歉、反省,以及“战犯企业”最低限度的赔偿全都缺失。共同民主党“对日屈辱外交”对策委员长金相熙(音)表示,歪曲历史正义、否定大法院判决是反宪法的国基紊乱。

共同民主党党首李在明15日也警告尹锡悦政府的对日外交称,如果把强征劳工受害者当作祭品,来筹备韩美日军事同盟的开端,那就是打开了国民反对的潘多拉魔盒,“韩国国格已经跌入谷底。我仿佛听到了日本的嘲笑声。”另一边,执政党国民力量党当天也发起反击。韩联社称,国民力量党批评共同民主党“不负责任的反日煽动”,要求共同民主党立即道歉。

日本准备了“蛋包饭”

据共同社援引韩国总统府发布的尹锡悦访日行程安排,在16日下午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的会谈中,双方将就落实原被征劳工诉讼问题的解决措施,以及强化包括应对朝鲜问题在内的日美韩安保合作进行磋商,双方力争在经济和文化等众多领域实现关系正常化。尹锡悦16日还将出席在日韩国人举办的午餐会,17日他将会见日本政治和经济界人士,其中包括即将担任日韩议员联盟会长的日本前首相菅义伟和自民党副总裁麻生太郎等。

《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称,16日会谈后,日本政府将为尹锡悦举办晚宴——让他回味“记忆中的味道”。据称,晚宴首站是位于东京银座的日式牛肉火锅(寿喜烧)店。第二家则是根据韩国方面意向确定的一家西餐厅,因为尹锡悦曾在访问东京时吃过蛋包饭,这成为他“记忆中的味道”。

《读卖新闻》15日刊登了对尹锡悦的采访,包括头版头条在内的9个版面对此进行了详细报道。尹锡悦在采访中称,自己访问日本本身就意味着两国关系取得了巨大进展。韩日两国关系正常化,符合两国共同利益。共同社15日发表评论称,将日韩间的课题推进到何种程度,是本次会谈成败的关键。

斯托尔滕贝格为何在东京说得露骨


资料图

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2月1日在日本庆应大学发表了演讲,如果让我们用三个词来形容这个演讲,那就是“水平低劣、影响恶劣、用意阴毒”。本是不值一提的,但从它的内容中所暴露出来的北约及日本的消极动向,值得整个亚太地区高度警惕,可以说充满着“不祥之兆”。

在访问日本之前,斯托尔滕贝格先去了韩国,虽然他在韩国也渲染“中国威胁”,并带着恶意将中国与俄罗斯及朝鲜绑在一起,但话说得远没有在东京直白、露骨。面对台下坐着的日本听众,斯托尔滕贝格花了大量的篇幅攻击中国,他用耸人听闻的语气称,“今天欧洲发生的事情明天也可能在东亚发生”,他假惺惺地表示“中国不是北约的敌人”,但后面说的基本都是对中国的抹黑污蔑,他指责“北京在毫无透明度的情况下大幅增强其军事力量,包括核武器”,称中国(大陆)试图控制南海,并威胁台湾。

斯托尔滕贝格在日韩的言行举止区别很大,这反映出不少深层次的问题,说明在北约的战略设计中,日韩扮演不同角色。他在首尔主要是说给韩方听的,韩方是其说服、煽动的对象;在东京则是说给整个亚太地区听的,日本当局站在旁边是帮腔者、共谋者。斯托尔滕贝格1月31日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会谈后,发表联合声明,针对中俄的共同立场十分突出,对台海局势的干涉意图非常强烈。这些无疑将在亚太地区产生阵营对抗、制造分裂的风险,与北约在欧洲土地上扮演的角色如出一辙,也就是说,事实上正是北约自己在推动“今天欧洲的事情发生在明天的东亚”。

一匹大本营和活动范围长期都在遥远西方的狼,带着勃勃野心在东亚找到了落脚点,日本是引狼入室者,并且还寻求冠冕堂皇的理由。作为北约的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根本没资格对东亚的事务指手画脚,更不要说还大放厥词。某种程度上,是日本为他和北约创造了这样的机会。斯托尔滕贝格对日本也不吝甜言蜜语,称在北约的伙伴国中,没有一个比日本更亲密或更有能力,他还称赞日本大幅度提高防卫预算、修订安保战略等在亚太地区遭遇普遍质疑的行为。北约和日本形成了一种恶性的相互强化。

显然,对东亚及整个亚太地区来说,北约是一个并不受欢迎的“客人”,大多数地区国家都带着怀疑和担心的眼光看待北约秘书长的到访,这些怀疑和担心并非没来由的,而且是很有必要的。大概只有日本对北约插手亚太的态度最积极,日本的心思其实并不难猜,症结在于它的对华认知出了问题,将快速发展的中国视为威胁,也想像华盛顿一样采取手段以阻断中国发展的步伐。但这仅凭日本一家的力量不可能实现,于是,东京开始努力将外来势力引入地区,“抱团”打造对中国的军事、外交及政治压力。

作为两个都背负着不光彩战争历史的政治实体,“北约亚太化”和“日本军事化”都各自面临着强大的道义及现实阻力。也恰恰因为这一点,双方才显得更加“情投意合”。北约伸向亚太的手正试图在日本凿出一条通道,这种魔鬼般的交易对亚太乃至整个世界来说,都是一个坏消息。所有地区国家,包括日本国内热爱和平的力量,都应对东京和北约的勾连加以防范和抵制。

本文系环球时报社评

延伸阅读

北约又把手伸向亚太,秘书长访问韩日,还点名中国

眼下,东亚地界上正有一名稀客来访,他就是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

1月29日起,斯托尔滕贝格开启为期5天的韩日之行。外界认为,此行虽可视为对去年日韩首脑赴约北约峰会的一次回访,但也有更深层的意图。在乌克兰危机、与中国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北约希望通过此访加强与美国两个亚洲盟友的伙伴关系以应对上述挑战。与此同时,随着北约与韩日渐行渐近,北约“亚太化”趋势值得警惕。

时隔6年再访韩国

第一站,韩国。韩联社称,这是斯托尔滕贝格时隔6年再访韩国,也是北约秘书长第三次访韩。

29日,斯托尔滕贝格在首尔与韩国外长朴振举行了会晤,30日会见了韩国总统尹锡悦、韩国国防部长官李钟燮。


韩国外长朴振

当天,结束韩国行程后,斯托尔滕贝格将飞往日本,在之后的三天行程中,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及其他官员会面。

舆论认为,北约秘书长风尘仆仆造访韩日,与当前乌克兰危机持续升级、与中国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不无关系。北约希望通过加强与亚洲伙伴的关系来帮助其应对这些所谓的地区和全球性挑战。

外界注意到,乌克兰局势、朝鲜核问题、中国挑战等等都在北约秘书长的议程单上。

就乌克兰危机,斯托尔滕贝格敦促韩国加强对乌克兰的军事支持。

自去年2月乌克兰危机升级后,韩国与北约成员国波兰签署了价值约145亿美元的武器供应协议,是为韩国有史以来最大的国防交易。根据协议,韩国将向波兰提供坦克、战机和其他武器。但首尔表示,韩国法律禁止向冲突国家提供武器,因此难以向乌克兰供武。

面对韩方的犯难,斯托尔滕贝格拿出其他国家做示范。他说,德国、瑞典和挪威等国家也有类似政策,但都已作出改变。他感谢韩国对乌克兰的援助,但希望能做得更多。

就朝鲜核问题,斯托尔滕贝格提及朝鲜“鲁莽”的核计划和导弹项目。他还重复西方的一贯说辞,声称朝鲜在乌克兰危机中为俄罗斯提供军事支持。但这一说法已遭俄朝否认。

斯托尔滕贝格表示,北约愿与韩方在网络与技术、军备控制以及核不扩散等领域深化合作。

自从去年在新版战略概念文件中首次将中国列为“系统性挑战”后,斯托尔滕贝格此行更是毫无顾忌地点名中国。


资料图

他在29日接受韩联社采访时表示,北约在持续聚焦欧洲和北美的同时,还需要应对全球威胁和挑战,“包括来自中国的挑战”,而方式之一就是与该区域的伙伴们更紧密合作。

据韩联社报道,尹锡悦在与斯托尔滕贝格会晤时,还就去年底发布的印太战略做了细节阐释,并指出该战略需要与北约合作实施。

据日本外务省发布的消息,斯托尔滕贝格访问日本时,双方将就应对乌克兰局势和“自由开放的印太”合作交换意见。

韩国庆熙大学教授朱宰佑(Choo Jae-woo,音译)推测,斯托尔滕贝格此次与韩日官员可能讨论两国在“印太战略”中的目标,主要将聚焦中国。

互有所需,由虚向实

尽管地理位置相隔遥远,北约与韩日近来却互动热络。

韩日领导人去年6月首度受邀参加北约峰会。两国还加入北约网络防御合作中心。

继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之后,韩国去年也在北约开设代表处。至此,北约在亚太的四个伙伴国均在北约设有常驻代表团,预示着伙伴关系进一步发展。

韩国媒体称,斯托尔滕贝格与尹锡悦会谈时再次邀请其出席今年的北约峰会。

分析人士认为,北约与日韩走近,可谓互有需要。

对北约来说,拉拢韩日可为北约在抗衡俄中时带来战略优势。

韩国全南国立大学欧亚研究与人文研究所的林勋泰(Taehun Lim,音译)指出,军事层面,韩国军力可观、装备精良;日本拟将军费开支提高到GDP的2%,希望增强军事能力,这些都将为北约提供更多战略选择。


资料图

技术层面,韩国以其数字技术优势可以加强北约的网络安全。同时,日韩还是全球重要的芯片制造商,能成为北约国家芯片供应链的可靠合作伙伴。

在韩日看来,与北约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也能带来不少好处。比如提供联合军演机会、共享情报信息等,能帮助其应对朝鲜核导威胁以及制衡中国。此外,两国还能“借船出海”,在地区和全球事务中彰显自身地位和影响力。

分析人士认为,北约秘书长此访又给双方交往添上一个新注脚。

朱宰佑表示,斯托尔滕贝格此行或能发挥“破冰船”作用,便于北约与韩日未来就安全问题展开对话,并建立沟通渠道。

欧亚集团中国和东北亚问题高级分析师尼尔·托马斯(Neil Thomas)认为,北约与韩国、日本可能会在网络安全和经济胁迫等非传统安全领域促进合作与对话。

有评论指出,日韩与北约的合作正在“由虚向实”,从人员互访、舰船互访等传统的防务交流,朝着情报共享、联合演训、武器装备联合研发等实质性军事合作深化,并向网络安全、供应链、基础设施等非传统安全领域拓展。

警惕北约“亚太化”趋势

随着韩日与北约日渐走近,舆论认为,北约“亚太化”趋势值得警惕。

韩媒分析称,在乌克兰危机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北约秘书长先后访问韩日或是意识到中国影响力的扩大。北约去年开始试图摆脱“以美国和欧洲为中心的集体防御体制”框架,大幅加强了与印太地区国家的合作。

就在北约秘书长现身东亚之际,美国防长奥斯汀也几乎同步将到访韩国、菲律宾。

有观察人士指出,作为北约的领导者,美国不仅要求亚洲盟友在重大问题上唯美是从,还促使其加强与欧洲盟友的联系,以加快北约“亚太化”步伐。

韩国梨花女子大学教授朴元坤(Won Gon Park,音译)认为,北约秘书长到访韩日表现出牵制中国,将活动领域扩大到印太地区的意志,而这一举动也是“为了响应美国”。

不过,北约将触角从北大西洋伸向亚太地区,被认为无益于地区和平稳定。

有评论认为,在乌克兰危机发生后,北约炒作“欧洲安全与亚洲安全不可分割”,借机与日韩澳等美国亚太盟友加强互动,渲染东亚安全“威胁”。但是,北约“越界”介入地区安全问题,可能刺激本已复杂尖锐的地缘矛盾进一步激化,导致地区安全困境螺旋上升,加剧军事对峙甚至冲突的风险。

周一,朝鲜抨击斯托尔滕贝格的访问是“对抗和战争的前奏”,给亚太地区笼罩“新冷战”的乌云。

中国外交部也曾谴责北约持续突破地域和领域,鼓吹集团对抗的新冷战,近年来跑到亚太地区“耀武扬威”,挑动矛盾。国际社会对此理应高度警惕,并坚决反对。

韩国被正式认定为发达国家,韩国总统作何回应?

据韩联社报道,联合国贸发会议日前正式认定韩国为发达国家。对此,韩国总统文在寅7月6日表示,韩国作为名副其实的发达国家获得国际社会认可。

文在寅当天在青瓦台主持召开国务会议,他表示,自联合国贸发会议1964年创立以来,韩国是首个国际地位变更的国家,非常值得骄傲。他说,韩国经济规模排名全球前十,连续两年受邀参加七国集团(G7)峰会,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此次新冠疫情中,韩国为其它国家抗击疫情树立了典范。

文在寅表示,作为发达国家,韩国要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积极发挥作用,沿着发达国家道路继续前进。他希望全民为此感到自豪。

当地时间2日,联合国贸发会议在日内瓦召开第68届贸易和发展理事会会议,并通过韩国地位变更案,正式认定韩国为发达国家。

韩国提升为发达国家的原因

《韩民族新闻》7月5日的社论称,韩国提升为发达国家,主要是因为经济规模的快速增长和国际地位的提高。韩国外交部称,此次韩国进入发达国家行列是“名副其实”,并得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一致认可,这也意味着韩国是通过实践践行“贸易是经济发展重要手段”这一贸发会议愿景的典范。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数据,韩国去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为1.5512万亿美元,居世界第10位。根据WTO的统计,韩国去年出口额为5125亿美元,居世界第7位。202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3.1497万美元,居世界第26位。

以上内容参考?文汇报-韩国被联合国正式认定为发达国家,文在寅:非常值得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