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报道】“托尼·布莱尔为发动伊拉克战争辩护”,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20周年之际,“今日俄罗斯”(RT)18日以此为题注意到英国前首相布莱尔17日的一番表态。RT说,布莱尔声称美国领导的入侵伊拉克行动比俄罗斯对乌克兰特别军事行动“更加正义”,目的是“引入民主”,尽管他在发动伊拉克战争前的所有理由都被证明是错误的。

RT提到,布莱尔在接受德新社和另外两家欧洲新闻机构的采访时声称,鉴于对萨达姆政权的指控、地区冲突的发生以及萨达姆对库尔德人使用化学武器,有4.6万名英国士兵参战的伊拉克战争被证明是“正义的”。


布莱尔

“至少你可以说我们正在推翻一个暴君,并试图引入民主。”布莱尔说。

同样报道此事的德国NTV电视台则称,布莱尔拒绝将当年的伊拉克战争与现在的俄罗斯对乌克兰特别军事行动作比较。

20年前,美国以一管成分不明的白色粉末作为伊拉克制造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证据”后,英美等国绕过联合国安理会,发动伊拉克战争。这场战争造成的损失难以估量,导致约20万至25万平民死亡,在伊拉克境内爆炸的贫铀弹累计超过3400吨。

英国前副首相约翰·普雷斯科特2016年曾在英国《星期日镜报》撰文,认为前首相布莱尔政府发动伊拉克战争“非法”,并批评布莱尔当时领导内阁的方式导致内阁成员无法得到充分的书面资料来进行决策。他在文章中说,布莱尔当时决定要做美国的“特殊朋友”,“托尼(布莱尔)当时写给布什的便条中包含毁灭性的那句‘无论如何,我都与你同在’,这是美国在没有联合国支持情况下发动战争所需要的全部东西”。

2016年7月6日,英国公布了伊拉克战争调查报告称,英国伊战决策是基于“有瑕疵”的情报和评估,在发动战争之前,解决伊拉克问题的和平手段并未穷尽,英国当时对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威胁严重性的判断并不成立。

RT说,布莱尔在最新受访时还称,与伊拉克不同的是,乌克兰是“一个拥有民主选举总统的国家,据我所知,乌克兰总统从未发动过地区冲突,也从未对邻国进行过侵略。”

但RT紧接着提到,2014年,乌克兰前总统亚努科维奇在美国支持的政变中被推翻,他的继任者波罗申科随后对顿巴斯的亲俄民兵发起军事行动,俄方调查人员表示,这次行动造成2600多名平民死亡,至少5500人受伤。

俄罗斯总统普京称,这一事件是他决定于2022年2月24日对乌克兰发起特别军事行动的关键因素之一。“威胁与日俱增。我们收到的信息毫无疑问地表明,到2022年2月,针对顿巴斯的另一场血腥惩罚行动已经准备就绪,”普京上个月表示。

延伸阅读:

伊拉克战争20年|真实的谎言:美国自始至终,错错错



美军在伊拉克的城市中巡逻

美国皮尤研究中心日前刊文称,这场长达9年的战争,造成了4000多名美军死亡、数十万伊拉克人丧生。文章称,笼罩在2001年“9·11”恐怖袭击事件阴影中的美国公众一开始倾向于接受时任美国总统小布什提出的,采取武力行动作为“全球反恐计划”的一部分。考虑到公众情绪,美国政府也抛出了所谓的两个论点:一是,当时的伊拉克领导人萨达姆手里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即核武器、生化武器、化学武器);二是,萨达姆支持恐怖主义,并与包括策划“9·11”的恐怖组织有密切关联。然而在经过独立委员会和政府委员会大量调查后,证明以上两个所谓的论点并没有事实依据。

对伊拉克而言,这场战争并没有带去所谓的稳定,反而令伊拉克陷入内战。极端的“伊斯兰国”(ISIS)也在伊拉克、叙利亚肆虐。美国前副国务卿理查德·阿米蒂奇也曾指责美国没有确保伊拉克的安全,他说:“我们没有能力,也不愿意在该国(伊拉克)花大力气保护其安全,这导致了该国的混乱情况。”

另有报道指出,对美国而言,其对伊拉克发动战争也是一场“严重且代价高昂的错误”,这场战争花费了巨额资金,影响了美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也影响了美国政府的公信力。而随着时间推移,美国国内对这场战争的反对声也越来越大。

一场谎言引发的战争?

报道称,尽管小布什及其手下官员都并未直接将伊拉克或其领导人与“9·11”恐怖袭击事件联系起来,但包括小布什在内的美国多位高级官员都曾将伊拉克或其领导人与“9·11”恐怖袭击背后的组织联系起来。小布什还曾经直言称:“我们相信这个(发动‘9·11’的)恐怖组织和伊拉克都有一个共同的敌人,那就是美国。我还知道,二者间的高层在10年前就已经有所接触。”



时任美国总统小布什

在如此说辞下,相当多的美国人开始相信,萨达姆的确参与了“9·11”恐怖袭击策划。皮尤研究中心的调查数据显示,在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前的一个月,即2003年2月,有57%的美国人相信,萨达姆支持参与“9·11”恐怖袭击的恐怖分子,有约66%的人赞成美国通过军事手段介入伊拉克问题。

为了争取更多西方盟友的支持,并缓解公众情绪的担忧,2003年2月5日,时任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在联合国安理会提出了其所谓关于伊拉克生物或化学武器的“基于可靠情报的事实和依据”,并亮出了那管著名的“洗衣粉”。鲍威尔的一番讲话也在美国国内引起了重大反应。调查显示,有超60%的成年人表示,鲍威尔已经解释清楚了美国决定动武的原因。



2003年2月5日,时任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在联合国安理会上亮出了那管著名的“洗衣粉”

美国民众反对声越来越大

一个月后的3月20日,美国及其西方盟友的军队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单方面对伊拉克实施军事打击,并颠覆了当时的萨达姆政权。然而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开始对这场战争表示怀疑。

据中国新闻网2004年报道,时任美国国务院副发言人埃雷利3月31日在此间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证实,有4名美国平民在伊拉克安巴尔省的费卢杰遭袭击丧生。据悉,这4名美国人不仅丧生,尸体还遭到了侮辱。与此同时,美国第一步兵师的5名士兵也在巴格达以西被路边炸弹炸死。同年4月,一组阿布格莱布监狱的美军士兵对伊拉克囚犯进行侮辱的照片被公布。随后,更多不堪入目、骇人听闻的虐囚照片被一一曝光,相关事件立刻引起国际社会的公愤。在5月的一项数据调查中,表示赞同使用武力的美国人占比首次跌破50%。

2007年,连任的小布什不顾国内民众要求从伊拉克撤军的呼声,再次宣布将向伊拉克派遣27000名增援部队。然而这次,有61%的美国人对其增兵计划表示反对。到了2007年年末,数据调查显示,有超过60%的美国人认为应该尽快将美军从伊拉克撤出。

2008年,美国总统竞选开始,就在众人都认为伊拉克战争问题可能成为一个重要问题时,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出现了。据当时的一项数据调查显示,63%的选民认为经济是美国当下面临的最重要问题,只有10%的人提到了伊拉克战争。据了解,参与2008年总统竞选的奥巴马也曾发誓要“结束战争”,并表示“美国会小心翼翼地离开伊拉克”。不过到了2011年12月15日,美国驻伊拉克部队在巴格达附近的军事基地举行了降旗仪式,这才标志着历时9年的美国伊拉克战争正式画上句号。而就在此前一个月,数据显示有75%的美国人支持其从伊拉克撤出作战部队的决定。



2011年12月15日,美国驻伊拉克部队举行降旗仪式,标志着历时9年的美国伊拉克战争正式画上句号

“巨大的战略错误”?美国付出巨额代价

阿米蒂奇评价称,伊拉克战争可能“是一场巨大的战略错误”。有报道指出,20年过去了,美国仍然在处理伊拉克战争留下的问题。

根据布朗大学“战争成本”项目的数据显示,算上五角大楼、国务院、退役军人护理费用等在内,美国迄今为伊拉克和叙利亚战争付出的代价高达1.79万亿美元。此外,美军在伊拉克和叙利亚战争中的死亡人数达到了4599人。

鉴于当时美国政府仅凭不准确的情报就宣布对伊拉克发动攻击,美国政府在公民心中的公信力也大打折扣。而在国际关系层面,奥巴马政府时期的副国务卿吉姆·斯坦伯格指出,这场战争引发了人们对华盛顿的质疑,“最终对美国的影响力非常不利,对美国在该地区的合作也非常不利。”

另有很多美国官员也对是否应该打这场战争持怀疑态度。在被问及关于战争及相关后果时,阿米蒂奇称“面目全非”。鲍威尔的一位幕僚威克森则回答称“灾难”。

红星新闻记者 黎谨睿

编辑 彭疆 责任编辑 魏孔明

布莱尔是谁

托尼·布莱尔
托尼·布莱尔 (Tony Blair) 1953年5月6日生于英国北部的爱丁堡市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他毕业于牛津大学圣约翰学院法律系,1984年成为大律师,1994年被女王封为枢密院成员。

布莱尔1983年进入下议院,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他先后任财政、贸工、能源和就业事务副发言人,1992年起任内政事务发言人。他1994年当选工党领袖。布莱尔是工党历史上最年轻的领袖。1997年5月任首相,成为自1812年以来英国最年轻的首相,后兼任首席财政大臣和文官部大臣。他出任首相后,对工党大胆进行革新,对原保守党政府的内外政策进行了一系列调整。2001年6月在大选中再次获胜,连任首相,成为英国历史上首位连任的工党首相。

布莱尔重视中英关系,曾于1988年访华。1997年,布莱尔出席了香港政权交接仪式。1998年10月以首相身份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

布莱尔对法律、工会、税收、贸易、能源、就业、犯罪等问题感兴趣; 喜欢读书,爱好网球和音乐; 著有《新英国,我眼中的年轻国家》等书。

政治生涯

布莱尔1953年出生于苏格兰爱丁堡,父亲是律师,母亲是教员,他童年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杜伦(Durham)度过的。布莱尔在有“苏格兰的伊顿”之称的费茨中学接受教育,后来又在牛津大学圣约翰学院学习法律,并获得学位。大学毕业后,布莱尔在1975年加入工党,1982年代表工党在一个传统的保守党选区比肯斯菲尔德(Beaconsfield)参选国会议员失败。在1980年代早期,布莱尔在工党内被认为是“软左派”(soft left),当时这一派正试图控制工党。

1983年他当选为塞奇菲尔德(Sedgefield)选区国会议员,并连任至今。1983年和1987年工党两次在大选中败于撒切尔夫人之后,布莱尔坚定地站在党内改革派一边。他与改革派领袖尼尔·基诺克(Neil Kinnock)合作,成为影子内阁的一名成员,将工党改造成一个更温和的政党。当基诺克因1992年工党选举失败而辞职之后,布莱尔继续在约翰·史密斯(John Smith)的影子内阁中任内政大臣。

1994年史密斯心脏病发去世,布莱尔与影子内阁的另一名成员戈登·布朗(Gordon Brown)做成一项政治交易,由布莱尔担任工党领袖,而布朗则将担任未来工党政府的财政大臣。布莱尔与布朗一起改造工党,修改其党章,去除了有关国有化的政策,而更强调自己善于财政议题(当时的保守党政府无法解决经济问题),并将自己称作“新工党”。

虽然这些改革遭到了政治对手和工党传统支持者的批评,这些改革却是成功的。工党本身的改革,加上保守党政府关于欧盟政策的分歧,以及一系列腐败丑闻的影响,“新工党”在1997年的英国大选中获得了一边倒的巨大胜利。

布莱尔是20世纪英国第一个在职首相在唐宁街生子育儿。1998年12月26日布莱尔成为第一位在爱尔兰议会发表演说的英国首相。

在2001年英国大选中,工党再度保持了其前所未有的巨大优势,布莱尔成为第一位赢得第二任的工党首相。保守党领袖威廉·黑格(William Hague)辞职,他是自1920年代奥斯丁·张伯伦以来第一位没有成为首相的保守党领袖。

在911事件后,布莱尔很快地宣布与美国站在一起,在阿富汗战争之前他参与了一系列穿梭外交,帮助巩固了国际反恐联盟。直到今天他依然扮演着这个角色,访问了许多其他国家领导人可能认为太危险的国家。

布莱尔是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有关进攻伊拉克计划的坚定支持者,虽然这项计划具有很高的争议性。布莱尔很快成为主战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经常与持坚定反战立场的法国[法国总统|总统]]希拉克发生磨擦。布莱尔被认为比布什更善于演说,他在战争爆发前发表了多篇演说,强调推翻萨达姆政权的必要性。

虽然萨达姆被指控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是美英发动战争的最主要理由,布莱尔也强调萨达姆践踏人权的记录,以此来为战争辩护。在2003年的美伊战争中,英国军队也参与其中。战后至今也没有在伊拉克发现任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因此在英国国内造成了针对首相的很多争议,其中很多是来自工党党内的。工党内有许多人不喜欢布什,并且反对伊拉克战争。

2003年8月1日布莱尔成为历史上任期最长的工党首相,但是大卫·凯利博士的死亡阴影笼罩着布莱尔,工党内没有任何庆祝活动。

2004年1月27日和1月28日两天可以算是布莱尔政治生涯中最危险的两天,被称为“在地狱中的24小时”。由于工党内部的反对,他的高等教育法案有可能没有办法通过二读——这是他上任后面临的首次类似的政治危机。第二天,关于大卫·凯利博士死亡调查的赫顿报告也将公布,大多数人预测报告将指责布莱尔及其政府。最终,关于调涨大学学费的法案以5票之差获得通过。而赫顿勋爵的报告则着重批评了BBC的报导不周,而对政府的失误只是轻描淡写。

虽然赫顿报告为大的部量辩护,有关导致伊拉克战争的情报使用问题又浮上台面。布莱尔最终决定再启动另一项调查,而这次是评估战争爆发前情报的使用。

私生活

布莱尔的太太谢丽·布莱尔(Cherie Booth)是著名律师,两人在1976年相遇,当时他们都还在读法律。他们有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他们最小的儿子里奥(Leo)出生于2000年5月20日,是20世纪第一位出生在现任英国第一家庭的孩子。虽然布莱尔一家一直希望能够保护自己的孩子隐私不受侵犯,但是还是有很多关于第一家庭的报导。布莱尔的大儿子曾被报导喝酒狂欢以庆祝中学考试结束,而这份报导是在布莱尔所提出对酒醉人士罚款的政策两天以后。

他的太太和孩子都是天主教徒。

2003年10月19日布莱尔曾因心脏问题接受治疗。

介绍一下英俄关系历史?

  2003年6月24日,应英国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的邀请,俄罗斯总统普京开始了对英国为期4天的国事访问,普京此次英伦之行倍受礼遇,英国女王倾全力为其准备了皇家仪仗队检阅和国宴等盛大欢迎仪式,英国王储查尔斯亲王亲自到希思罗机场迎接普京和夫人,然后共同驱车到伦敦市中心与英国女王和布莱尔首相会面。在进入白金汉宫之前,普京与英国女王按照英国传统礼仪同坐一辆敞篷车经过王宫前的迎宾道。大大小小的英国媒体都争相报道英女王象“接待沙皇一样,对待骄傲的普京”。 《每日电讯报》还特别指出,普京从希思罗机场到阅兵场时遇到交通堵塞,使他比原定时间晚到了15分钟;而《泰晤士报》则报道称“普京的迟到使女王成为了一位等待的贵妇”,但“女王似乎并不介意”。
  普京此行正逢英俄两国建立外交关系450周年,普京还成为继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后,129年来第一位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受到“国宴主礼宾待遇”的俄罗斯国家元首。这引发了各大媒体对英俄关系高度关注,成为他此行倍受关注的焦点。

  英国历史学家称,450年英俄关系起落沉浮。1553年,一队英国冒险家的一次向东方的远征,阴差阳错到了莫斯科,受到沙皇伊万的款待,自此揭开了英俄关系的历史。1874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首次访问伦敦,并参加了他女儿与英国女王维多利亚的独生儿子阿尔弗雷德的婚礼,沙皇与英国王室自此联姻,末代沙皇则为英国王室的表亲。十月革命后,由于末代沙皇一家被处决,莫斯科与英国王室的关系跌到冰点。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俄虽并肩作战,共同对敌,打击德国法西斯,但俄与英王室的矛盾并未化解,百余年来英国王室从未以皇家礼仪如此正式接待过俄罗斯元首。此次英女王对普京的款待,似乎着意表明,这段历史已成过去。

  百年家族的宿怨、历史伤痕究竟为何而骤然弥和呢?盛大尊贵的英国王室礼仪的背后,再次表达了英国人推动英俄关系的愿望。

  冷战结束后,特别是布莱尔率领新工党上台以来,英国积极致力于发展对俄关系,这成为了英国全球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已有所建树。布莱尔曾表示,要利用“英国历史的强项——我们在欧洲的地位,我们与美国的盟友关系,我们与阿拉伯、印度,中国、俄罗斯联邦的传统联系”,推动后冷战时代的国际格局变化,“建立一个足以影响英国国家的稳定的未来”。在布莱尔的推动下,俄罗斯与北约签署了《罗马宣言》,建立了“俄罗斯—北约委员会”;与此同时,布莱尔与普京之间的私交甚好,也成为促成英俄关系改善的有利因素。

  2000年,在时任代总统的普京正陷入车臣危机的艰难时刻,布莱尔和夫人前往圣彼得堡访问,并与普京夫妇一起观看歌剧,给普京透露了非常明确的信息,那就是英国乐于与普京交往。普京也投桃报李,礼尚往来,在当选俄罗斯总统后,他首站到访的西方国家就是英国,与普京和美国总统布什的交往相比,普京和布莱尔的私人关系更为密切。今年1月6日,在英国外交与联邦事务部召开驻外使团首脑会议上,外交大臣杰克·斯特劳称“英国与俄罗斯关系的改善使过去十年成为英国外交部历史上最成功的时期之一”,这足以体现了后冷战时代的俄罗斯在英国外交棋局上的重要性。

  但是,由伊拉克战争而引发的主战反战阵营之争,使大国关系格局骤然变化,对英国而言,“法德俄结盟不啻是一场噩梦”,不仅欧洲的均势要被打破,英国被欧洲边缘化的危险也在加大。因此,不等伊拉克战争结束,布莱尔就已开始全力修补与反战国家的关系,穿梭外交斡旋,恢复英俄关系自然是其中重要一环。4月28日,布莱尔对莫斯科进行正式访问,希望能在此问题上有所作为,但不仅于事无补,反而凸显了英俄之间的分歧,普京甚至公然表示了对布莱尔的不信任。当时,舆论甚至怀疑普京6月访英的计划会被取消或推迟。

  在这种背景下,王室的出面,表面是要化解历史的干戈,更重要的是再次向俄罗斯人表达和解讯号。这次普京顺利成行,英国人期待甚高,欲把握时机,缓和关系,至少也要避免再次扩大裂痕。在白金汉宫设国宴招待普京的仪式上,英女王公开表示希望英俄双方在联合国的旗帜下合作,她说,“两国在最近几个月面对明显的分歧虽是不争的事实,但英国和俄罗斯之间的长期伙伴关系对两国至为重要”。 她对普京说:“普京总统,我想传达的信息是对你的赞赏、尊重和支持”。6月26日,布莱尔首相还将与普京总统会谈,伊拉克战后重建、俄罗斯的利益分配以及中东和平进程将是他们会谈的主要议题,当然也必定要涉及朝鲜半岛危机等热点问题。英国外交部官员表示,“普京此次对英进行的国事访问将巩固两国不断发展的政治和商业合作关系,并将推动两国在共同投资开发俄罗斯能源方面的合作”。而布莱尔此前也已经透露,“英国石油和天然气公司与俄罗斯新签署的协议很快会使用英国成为俄国最大的外国投资者”。正如俄罗斯历史杂志《罗迪纳》的主编谢尔盖伊·库德里雅舍夫所言,“英俄关系背后的主要因素,已经成为相互理解和互利互惠的合作。”

  时事变迁可以抹去俄罗斯与英王室之间的历史伤痕,但要修补英俄关系,还要看普京与布莱尔会谈的成效如何。

单方面绕过联合国批准打伊拉克的布什和布莱尔,为什么没有被正义审判吗?

我觉得还是因为这两个国家非常强大,而作为这两个国家的领导人,谁敢去审判他们的领导人呢,换句话说又有谁有这个能力呢?在当今世界,其实归根结底还是谁的拳头硬就听谁的,整体还是遵循丛林法则,国际规则只是充当某些冲突的润滑剂,在大体上进行协调统一。一个是美国前总统,一个是英国前首相,如果没有确切证据和依据,很难对他们进行正义审判。

当年小布什与布莱尔发动的这场伊拉克战争,本身就非常莫名其妙,首先其理由很牵强。美国单方面认为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觉得会对自身产生威胁,但这武器在哪儿他们都没有弄清楚,就盲目的开始了派遣军队。另一个理由,相对来说听上去不那么刺耳,觉得萨达姆非常专横,吸引伊拉克人民与水深火热之中,所以需要美国插手干预。

但这对于美国来说,你又有什么权利呢?这是他们国家的内政,你横加一杠去破坏,最终受连累的还是伊拉克的普通百姓。而且就这场战争所取得的效果也并不好,当地的恐怖组织也没有被完全摧毁,反而扩大了伊拉克的混乱局面。

不过最终因为萨达姆失败了,美国又十分的强权,经过一番修饰自然就逃避了审判。而我们也知道,历史往往是由胜利者书写的,胜利者当然是不会被审判的,最后被审判的就是萨达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