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推介特别节目内容

本次线上推介特别节目贯彻“颠覆性创意、沉浸式体验、年轻化消费、交互式传播”理念,聚焦第40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重点活动,通过:

《打卡美好洛阳》(形象篇)

《感受盛会精彩》(活动篇)

《攻略奇遇无尽》(攻略篇)

《纵情诗意山水》(县域篇)

四个特色篇章,利用20多分钟的时间,充分展示了洛阳特色美景、民俗美食、河洛历史和人文气质,推介了牡丹文化节启动仪式、花车巡游、“牡丹幻城之夜”、国风穿越节、全城剧本杀、电糖音乐节、汪峰演唱会等多项主体活动和来洛旅游攻略等内容,全面展现了洛阳5000多年文明史带来的兼容并蓄、引人入胜的魅力,和加快建设青年友好型城市,吸引“后浪”奔涌、奋斗逐梦的青春梦想活力,彰显了牡丹文化节的时尚气质和潮流氛围,为全国网友诚意满满地呈现了一场“千年洛阳 青春登场”的云上“种草”之旅。

直播时间:3月22日10时

直播入口:微信丨精彩洛阳微博丨大河报微博

洛阳有哪些习俗?

由于长期在中国历史上居于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位,古都洛阳的历史文化可谓绵延久远、博大精深,民俗文化即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洛阳民俗文化的内容十分丰富,无论是物质生产、衣食住行、人生礼仪、节日庙会,还是手工技艺、游戏杂耍、民间传说、方言俚语,林林总总,蔚为大观。有代表性的主要有四大种类:以河洛大鼓、排鼓、舞狮、舞龙、旱船、高跷、皮影戏、杂耍等为代表的戏曲演艺类,以关林庙会、洛阳民俗文化庙会、元宵灯会和其它传统节日等为代表的节日庙会类,以洛阳水席、民间小吃(如浆面条、烫面角、不翻汤、各种肉汤、烩菜等)为代表的饮食类,以刺绣、雕刻、陶瓷、泥人、年画、剪纸等为代表的民间工艺类。这些内容无不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动人的魅力。
任何一个社会的文化都可以分着两种文化:一种是主流文化,即雅文化;一种是非主流文化,即俗文化。如果人们只关心主流文化的研究,就会丧失文化的丰富性。洛阳风物民俗文化是河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千年来一直绵延不断,从某种意义上说,洛阳风物民俗就是中华风物民俗的渊源和缩影。苏东坡说:“洛阳古多土,风俗犹尔雅。”
(一)洛阳唐三彩
唐三彩是唐代艺术的精华,距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唐三彩是指唐代俑器和陶器上的釉色而言。三彩是通称,并不只限于三种颜色。唐时多以红、绿、黄为主,故称“唐三彩”。实际上除以上三种颜色外,还有白、黑、兰、紫等颜色。唐代的这种艺术珍品最早是在洛阳发掘出来的,故有洛阳唐三彩之称。唐三彩的复制与仿制工艺,在洛阳已有百年的历史,清乾隆年间,孟津南石山高氏家开始仿制,经过历代艺人们研制,使制作的工艺技巧与艺术水平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在全国工艺产品评比中,名列前茅。洛阳唐三彩,目前生产厂家很多,产品在市场上供应充足,已成为馈赠国内外亲朋好友的贵重礼品。
(二)洛阳宫灯
洛阳宫灯,历史悠久,古朴典雅,具有浓厚的民族特点和地方特色。洛阳宫灯,品种繁多,常见的有白帽方灯、红纱园灯、六角龙头灯,走马灯、蝴蝶灯、二龙戏珠灯、罗汉灯等,尤以红灯最为有名。洛阳宫灯,造型优美,宜书宜画,撑合自如,易于保存。洛阳宫灯制作始于汉代,代代相传,至今仍很盛行。洛阳老城人李文林及朱氏成为一代制作宫灯的名师,所制宫灯万余盏,远销省内外。解放后,北京中南海,大会堂、天安门城楼上也挂起了洛阳宫灯。自1983年起,洛阳每年一度的牡丹灯会,将制灯技艺推向了新高度,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的宫灯艺术,光彩夺目,令人赞叹不绝,,已成洛阳的一道迷人的景观。
(三)澄泥砚
黄河澄泥砚是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名观之一,唐宋时皆为贡品,原产虢州,后失传。新安县的民间艺人,从1987年开始挖掘研究澄泥观的制作工艺。经过反复试验,烧制成的仿古黄河澄泥观,具有泽美如玉,击如钟馨,贮墨不腐的特点。砚的式样又有改观,从单一的贮墨功能并为收藏珍品。主要式样有寿星、盘龙、卧虎、醒狮、卧牛等图形,投入市场、深受国内外宾客欢迎。
(四)仿古青铜器
洛阳是中国青铜器制作最早的地区之一,在洛阳东部二里头的夏文化遗地中,不仅出土有青铜器,还发现了青铜作坊。洛阳仿古青铜器不仅再现了历史的风貌,而且已成为精美的工艺品。青铜器的主要品种有马踏飞燕,犀牛、醉邪、方彝、车马俑、人物俑,奔马、酒器、刀、剑,样样都形象逼真,再现了远古风采。
(五)洛阳杜康酒
史料记载,杜康酒是洛阳的传统名酒,也是全国的名牌酒。杜康是中国粮食酒的创造人,被誉为酒圣,距今已有3000多年。古往今来,“杜康酒八仙”、“杜康醉刘伶”的动人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杜康已成为琼浆佳酿的代名词。建安时期的曹操在《短歌行》中写道“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访问中国时,周恩来总理为他举行宴会,田中赞道:“天下美酒,唯有杜康。”并希望下次来中国时能喝到杜康酒。消息传出,古代杜康酿酒之地的汝阳、伊川在“复兴杜康,为国争光”
的号召下,几经试验,使失传的杜康酒复生。从此,杜康酒以名扬海内外,并多次被评为全国优质酒。
(六)洛阳探铲
洛阳古墓很多,曾有“邙山无卧牛之地”之说。旧中国的一些洛阳人,以挖墓为生,根据他们的经验,制成了一种半园形的长筒铁铲,这种探铲呈半筒形,上装长木柄,手持下探,钻探锋利,带土量多,出土利,又能保持原土质不变,使用方便,判断准确。解放后被文物部门所采用,定名为“洛阳探铲”。解放前,洛阳有四家生产这种探铲,而以杨林家生产的质量为最好,所以又称:“杨林探铲”。1955年洛阳被定为全国重点建设城市,利用杨林探铲,在洛阳探出古墓及古遗址数千处,后被国家文物部门所肯定并拉推广全国,又传到苏联,东欧与亚州各国,被公认为“洛阳探铲”。
(七)洛宁竹帘
洛宁竹帘,源于明代。洛宁盛产竹子,从事竹帘编制的人有数千人,多数技巧精湛,造型奇巧。洛宁竹帘主要有门帘、窗帘、楼房走廊的垫帘。编制者根据竹节情况,巧作安排,制成各种各样的优美图案,引起国内外客商的极大兴趣。洛宁竹帘在日本最受欢迎,年出口日本常在40万挂。
说到民俗的话,与汉族人的大多数习俗都一样的。。也有一些地方的特色。。
比如:
女子嫁人的 哭嫁
家里面有人去世的话,三年内的对联怎么挂,都是有讲究的。第一年不贴对联,第二年贴紫色对联,第三年才贴红对联
家里有人去世的话,过年时怎么走亲戚也是有讲究的,第一年是不允许走亲戚的。。
女子出嫁后三日回门
回娘家要带三色礼
婴儿满月要穿小猫鞋
四月中旬赏牡丹花
另外中国农历的二十四节气,都是根据洛阳地区的农耕时节来定的,每个节气都有一定的农事活动及其它庆祝活动。

洛阳的节日习俗有哪些

中国的传统节日自汉以后基本定型,有一定增减,民国以后,由于正式西化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民间仍然坚持其中一些政府未法定的少数。直至文革,政府更削减了宣传除春节以外的传统节日,即使对于春节,也被宣传成“过革命化的春节”。改革开放以后,民间开始庆祝一些传统节日,报刊上也相应作了些介绍宣传。目前,包括法定假日以外,民间庆祝的传统节日大约占传统节日的三分之一。传统节日里包含了许多民俗文化和传统人文观念,以及宗教因素,对于研究古代社会的文化、历史和社会生活,有一定的意义,下面罗列主要传统节日,以饷对这方面感兴趣的朋友。 春节 一年之始,万象更新,主要活动是在除夕夜吃年夜饭、祭祀和守岁等,另外正月初一、二、三日是大年三天,也要祭祀供奉。这三天,一般除了做饭,不做任何工作,忌讳说不吉利的话,要拜访至亲和尊贵的亲戚。春节从初一到十五,各地还举行各种庙会、社火、乡戏等活动,是传统节日中最为热闹和奢侈的节日。 正月,又称元旦,或称正月初一。正月初一是一年、四季、十二个月起始的一天。《春秋传》上将正月叫做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因此,正月是从自有历法以后,上古就有的节日。正月有很多习俗,如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这项风俗至今还保持,饮椒酒,就是用花椒花做成的酒,或者柏酒。但一些具体活动现已废弃,包括汉晋时期,如周处在《风土记》里所说:“正旦,当生吞鸡子一枚,谓之练形。”《东京梦华录》载北宋政府在正月要举行大朝会,皇帝和百官要举行大型团拜活动,并宴请各国使节,特别重视对辽、高丽使团的赐宴待遇。此项活动保留至今。辛亥革命以后,民国政府法定保留的传统节日仅有正月,但改名为“春节”,并将元旦放在西历一月一日,唯政府和民间都更重视春节,人民共和国政府法定春节放假四日,但目前许多私人企业都不同程度将春节做了适当延长,有的甚至包括周末算在内,延长至元月十五。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元夕节、上元节、灯节。节日里有吃元宵、观花灯、耍社火、猜灯谜等习俗。除吃元宵外,各地还有许多不同的饮食习俗。陕西人吃"元宵茶",即在面汤里放进各种蔬菜和水果做成;河南洛阳、灵宝一带吃枣糕;云南昆明人多吃豆面团。 二月二俗称"龙抬头",也叫青龙节,是一年农业生产开始的标志。活动有撒灰引龙、熏虫、挑菜、忌针线(以防"扎坏龙眼")等。关于此节风俗的记载唐代就有。至于二月二这天的吃喝,一改春节期间大吃油腻之风,要动素食。 寒食节寒食在清明节前二日,冬至以后一百零五日,这一天要禁火,从上到下只吃瓜果点心一类冷食。寒食起源于晋文公火烧介子推的故事,故事说: 晋公子重耳和介子推一起逃亡国外,晋公子经过卫国时饥饿乏食,他的随从介子推把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来给文公吃。文公回国当了国君以后,论功行赏时,只有介子推一个人没有得到禄位。子推于是作《龙蛇之歌》并隐居起来。晋文公访求子推,子推不愿出来,于是文公在子推隐居的山上前后左右放火烧树,希望逼使子推出来,子推抱住枯柳,让火烧死。文公哀悼他,命令老百姓五月五日不得生火,后来五月五日在两汉时候被改到上面写的时间。 这个故事并不见于《左传》和《史记》的记载,南宋洪迈的《容斋随笔》专门考证过它。元张养浩曲《中吕。兼尧民歌。寒食道中》“清明禁烟,雨过郊原”似说寒食来源于唐尧传说。不知今天山西农村还保持寒食节的纪念否?清明节清明节祭祀祖先和亡故的亲人,大约在南北朝以后才兴起的,因为南朝宗懔的《荆楚岁时记》未曾记载。北宋时要家家插柳枝在门庭,官府要举行所谓“钻燧改火”的仪式,就是用榆木钻木取火,还要举行龙舟比赛,热闹非凡,不是简单地扫墓活动,所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那么悲沧。清明活动至今还在上下保持着。 端午节也叫端阳节,相传是为纪念屈原而来。主要有吃粽子、赛龙舟的活动,有的地方如青海还有系索(用五色丝线拧成的细绳,缚在手脚腕上)、插杨柳、戴香包等习俗,以用来驱虫和祈求吉祥平安。五月五日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盛会,非常热闹,民间要自发组织龙舟比赛,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艾草于门庭。这个节日相传是纪念楚大夫屈原忧国忧民,奋身投汨罗江的故事,老百姓以糯米以棕叶包成饭团投入江中作饵,让鱼鳖不食他们尊敬的屈大夫。但据邯郸淳《曹娥碑》说:“五月五日,时迎伍君逆涛而上,为水所淹。”这是相传于吴国之俗,事在伍子胥,与屈原无关。《越地传》则说这个风俗起源于越王勾践,看来,端午节起源于吴越风俗。喝雄黄酒,挂艾草,采杂药的风俗可能出自上古,采杂药,《礼记。夏小正》:“此月蓄药,以蠲除毒气。”早说了。 七巧节也叫乞巧节,传说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民间一般在当晚摆供桌,女子乞巧,以求给予好的女工。也有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也称为中国的爱情节。 在七月七日晚,天上的牛郎织女要从隔开的银河上踏过喜鹊组成的桥相会。这当然不是事实,横跨银河系两侧的距离长度是以千万光年为单位来计算的,即便乘坐与光线一样快的飞行器,跨过银河系也绝对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实现。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这一天全家团圆赏月、吃月饼,原来还有“烧斗香”、“走月亮”、“放天灯”、“树中秋”、“点塔灯”、“舞火龙”、“曳石”、“卖兔儿爷”等节庆活动。此节被海外游子更为重视,不少少数民族也过此节。 重阳节取九九重阳之意。主要活动为登高、赏菊、饮酒等,颇受老年人喜爱,所以也叫“老年节”。九月九日是传统的重阳佳节,这一日正逢秋高气爽,是郊游登高望远的好时候。王维《九月九日登高忆山东兄弟》里写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表现他对亲人真切的思念感情。九月九日佩茱萸草,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里,登高坡之顶,饮菊花酒,使人想到生命的和自然浑然一体,所以想到长寿。 十月一俗称“鬼节”、“寒衣节”,也是祭祖节。俗语说“十月一,送寒衣”,这天黄昏,家家都要上坟祭祖。因故不能上坟或远离家乡的人,就在场心或十字路口划个圆圈,焚化纸钱。 冬至节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腊八节人们习惯上把农历的十二月称为腊月,把腊月的初八称为腊日或腊八,并将其当作一个传统节日即腊八节来对待。许多与腊月或腊八有关的习俗也往往都被冠以“腊”字。这天,许多地方都吃腊八粥,腊八其实也是春节准备工作的开始。 除夕守岁除夕是一年中最后一天,这一天,普通人家尽量争取团圆,全家围炉而聚,喝酒吃美食以辞旧岁,迎新年之意,而户外则是爆竹声声。一家大小在一起度过一个温馨的一年中最后一个夜晚,至今在神州大地还浓浓的保持着,只不过春节联欢的精彩节目破坏了温馨的气氛。在《荆楚岁时记》里,记载有:家家户户备办美味佳肴,到守岁的地方,迎接新年的到来,一家人在一起开怀畅饮。留下些守岁饭,到新年的十月十二日,就把它撒到大路边或街道旁;认为有吐故纳新的意思。看来那时的人团年和现在的人差不多,也要守岁。 除此之外,各地还有不同民俗的传统节日。我国先民在几千年的生息繁衍中创立了许多民俗节庆,既包括生产方面的,也包括生活方面的,既有饮食文化,也有礼仪文化,还有朴素神奇的科学思想,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很值得我们去发扬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