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一架MQ-9“死神”无人机在黑海上空失事坠毁后美俄双方各执一词,美军坚持认为该无人机是被俄军派出的2架苏-27战斗机故意撞击而坠毁的,俄罗斯国防部对此予以反驳,表示该无人机是因为剧烈的空中机动动作导致失控坠海的,俄军苏-27战斗机没有使用机载武器攻击该无人机,更没有与之发生接触。

事实上,美军在公布这架“死神”无人机机头下方MTS-B光电转塔传回的最后视频的时候,有意引导西方媒体以及世界舆论,指出无人机尾部推进螺旋桨已经被俄军苏-27战斗机撞坏等所谓的“证据”。其背后的用心则是:美国政府以及军方希望借助这一事件造成俄军故意“攻击”美军无人机的“既成事实”,从而有借口以北约的名义,将北约国家的战斗机部署到黑海甚至乌克兰领空,形成北约军事力量与俄军直接对峙乃至对抗的局面,实现其“火上浇油”的目的。


美军MQ-9无人机光电转塔拍摄到俄军苏-27空中放油的画面截图。

美国或隐去部分关键信息

首先,我们需要确认一下此次事件中美俄双方的机型。美国空军派出执行任务的型号应为MQ-9A的增程型号,即MQ-9A ER,其外观上最大的不同在于动力系统采用了四叶螺旋桨,而不是原来的三叶桨,同时还增加了机内燃油量并且加装翼梢小翼,最大续航时间从27小时增加到了34小时。而俄罗斯空天军实施拦截的为2架从塞瓦斯托波尔的贝尔贝克空军基地起飞的苏-27战斗机,从机头光电雷达的位置来看,应该是较新的苏-27SM。

美军指责俄军苏-27SM战斗机撞击MQ-9A ER无人机,导致后者螺旋桨受损,并且将视频最后几秒画面中已经扭曲变形的桨叶作为证据,而且,在第二架苏-27SM战斗机放油飞过MQ-9A ER无人机上空时,视频信号还发生了中断。美军认为,就是这个时候发生的撞击。乍看起来,美军说的似乎有道理,其实只要我们对MQ-9A ER无人机的结构布局进行分析,并且结合美军公布的视频,就可以发现美军此番言论的诸多漏洞。

MQ-9A ER无人机在结构布局上基本继承了MQ-9A的设计,其机身后部除了霍尼韦尔TPE331-10涡桨发动机以及四叶推进螺旋桨,还有呈Y形布局的一副V形垂尾以及单个腹鳍。无论是V形垂尾,还是腹鳍,都采用了大展弦比翼面设计,其长度尺寸远远大于螺旋桨的直径,所以,按照视频中苏-27SM战斗机从MQ-9A ER无人机后部飞过来的状态来看,无论是前者的哪一部分,包括机翼、机身、腹鳍、平尾等部位,都不可能撞击到后者的螺旋桨。如果两者真的发生撞击,也只能是苏-27SM战斗机先撞击到MQ-9A ER无人机的V形垂尾。

在这里,有必要普及一下苏-27SM战斗机与MQ-9A ER无人机两者在重量级上的差距。从视频中的状态来推测,MQ-9A ER无人机此时的飞行全重应当为3.5吨左右,飞行速度大致为350公里/小时,而苏-27SM战斗机同时挂载了2枚R-73近距格斗空空导弹以及4枚R-27中距空空导弹,再考虑到机内载油量(包括需要在空中放油的余量),其飞行全重应当在25吨左右,飞行速度大致为400公里/小时。有兴趣的读者不妨计算一下苏-27SM战斗机与MQ-9A ER无人机在此时状态下的动能差距是多少倍,如果两者高速相撞,前者对后者形成的冲击力有多大。事实上,不要说苏-27SM战斗机这样的庞然大物,就算是MQ-9A ER无人机在飞行中撞上一只鸟都是极其致命的一击。


俄军苏-27战斗机靠近美军MQ-9无人机。

所以,退一万步说,就算是苏-27SM战斗机真的从后面飞上来撞击了MQ-9A ER无人机,那么必然发生的结果就是:MQ-9A ER无人机的无论哪个部位受到撞击,都是非常可怕的重创,比如V形垂尾肯定会折断,无人机再也无法保持方位以及俯仰上的稳定,会进入到失速螺旋状态,一对大展弦比平直翼在机身的高速旋转过程中会承受不住巨大的气动应力而折断,从MTS-B光电转塔的视角来看就是一幅“天旋地转”的景象。

但是,我们从美军公布视频的最后几秒可以看到,无人机还依然保持平稳飞行的状态,MTS-B光电转塔甚至还特意为受损的螺旋桨叶拍了一段特写。这说明MQ-9A ER无人机根本没有受到苏-27SM战斗机的撞击,几乎等于美军自己打了自己的脸。

其实,美军这番带有明显漏洞的言论只能“忽悠”对航空装备技术并不熟悉的公众。目前,俄方正在全力打捞坠海的MQ-9A ER无人机残骸,很可能就是为了找到“打美国人脸”的有力证据。但是,在美军公布的视频中,我们还的确看到了无人机视频信号中断、螺旋桨叶扭曲变形等画面。按照俄军的说法,苏-27SM战斗机既没有发射机载武器攻击MQ-9A ER无人机,也没有与之发生任何碰撞接触,而最后该无人机还是坠毁了。事实上,笔者分析,俄军苏-27SM战斗机很可能采用了一种精心设计的创新战术,既达到了警告美国人的目的,又不让美国人找到让局势升级的借口。


俄军苏-27战斗机。

复盘拦截过程

在说明俄军这种创新战术之前,先容笔者卖个关子。关注世界各国航展的读者应该都见过之前澳大利亚著名的阿瓦隆国际航展上经典的一幕,即澳大利亚皇家空军的F-111C战斗轰炸机喷着长长的火舌从天空中掠过的画面。这也是阿瓦隆国际航展的保留节目,主要是F-111C战斗轰炸机通过两台TF30涡扇发动机中间尾锥处的放油口来释放大量燃油,同时打开加力,利用加力燃烧室产生的高温尾焰将油雾点燃。

这个喷火表演既有极其震撼的视觉效果,对于战机来说也很安全,只要停止放油,火焰即可熄灭。虽然自2011年澳大利亚皇家空军F-111C战斗轰炸机全部退役后,我们再也看不到这一精彩表演了。但是,想象一下,如果F-111C战斗轰炸机喷着油雾从另一架飞机上方很近的距离飞过,并且突然开加力喷火,会是一种怎样的场景。不错,也许是俄军飞行员受到了F-111C战斗轰炸机喷火表演的启发,将这个绝招用在了对付MQ-9A ER无人机的战术上

讲到这里,通过视频分析以及一系列合理的推测,我们不妨还原一下3月14日俄军拦截无人机的一幕:当天,美国空军一架MQ-9A ER“死神”大型长航时察打一体无人机从黑海的公海空域向北飞行,逼近俄军重要的军港塞瓦斯托波尔,事实上已经触碰到了俄军的底线。于是,俄军紧急起飞2架苏-27SM战斗机予以拦截。第一架苏-27SM战斗机以大迎角低速姿态从MQ-9A ER无人机后方飞来,同时开始通过两台发动机尾喷口下方的放油口释放出大量燃油,形成长长的油雾带。不过,第一架苏-27SM战斗机的飞行员显然没有掌握好航向和速度,最主要的就是航线与MQ-9A ER无人机形成了交叉,因此很快就错过去了。


美军公布的后续视频显示MQ-9尾部的螺旋桨桨叶出现了受损。

在发现遭到俄军苏-27SM战斗机拦截后,位于本土基地控制站内的美军飞行操控员便迅速接管了无人机,掉转航向,向西方飞去,试图摆脱俄军战机的拦截返航。不过,第二架苏-27SM战斗机的飞行员显然不想让MQ-9A ER无人机就这样全身而退,他吸取了第一架苏-27SM战斗机飞行员拦截失败的教训,调整好航向,同样以大迎角低速姿态,并且喷出浓浓的油雾带,从无人机的后上方平行掠过。注意,此时第二架苏-27SM战斗机的两台AL-31F大推力涡扇发动机的尾喷口是斜向下的,为战机提供一定的直接升力。当这架苏-27SM战斗机从上方即将与MQ-9A ER无人机错开的时候,其尾喷口正好对着该无人机的背部、接近头部的位置。于是,飞行员猛地一推油门杆,打开加力,尾喷口喷出的长长尾焰瞬间点燃了已经包围无人机的油雾带,形成一条壮观的火龙。之后,飞行员关闭放油口,加速爬升脱离。

而这条火龙点燃时产生的强大冲击波击中了MQ-9A ER无人机头部鼓起的天线罩,使得其内部的卫星通信数据链天线失效,造成视频信号中断。而火龙沿着无人机机身两侧向后蔓延,烧毁了正好处于水平位置的两片桨叶。这也是我们在视频最后看到有一对处于相对位置的桨叶已经扭曲变形的原因,其采用的铝合金根本无法承受如此高温高速燃气流的冲击。同时,油雾带燃烧产生的火焰以及大量高温废气也冲入MQ-9A ER无人机背部的TPE331-10涡桨发动机进气口,不仅造成发动机空中停车,也使得两级离心式压气机等内部结构受损。


此次美军坠毁的MQ-9无人机是改进型号,增加了滞空时间。

因此,当MQ-9A ER无人机的通信数据链恢复后,我们看到在视频最后的几秒钟已经是火龙熄灭后,该机失去动力、滑翔下降的阶段,螺旋桨在受损后也只是处于无动力的顺桨状态。由于无法依靠滑翔返回基地,美军飞行操控员很可能趁着机上备用电源还有一定电力的情况下,操控无人机在海面迫降,尽可能远离克里米亚半岛沿岸。同时,美军还利用这段时间迅速发出指令,删除了无人机机载计算机内的敏感信息和软件。最终,MQ-9A ER无人机在距离克里米亚半岛海岸约60公里处坠海。

两架俄军苏-27SM战斗机在“火焚死神”后,应该全程监视其坠海的过程,并且随时向基地指挥官报告。这也是为什么MQ-9A ER无人机坠海后俄军能够如此快地出动舰船进行打捞。俄军这次成功的拦截行动,不仅没有给美军任何加大军事介入的口实,还予以美方最严厉的警告,同时也能够通过打捞MQ-9A ER无人机残骸,获得更多的信息和尖端设备。尤其是该型无人机搭载的大量航电设备,包括MTS-B光电转塔都是目前世界顶尖的机载设备,这样一架先进的大型长航时察打一体无人机相对完整地落入俄军手中,对于美军来说是极大的损失。

俄罗斯还是别买中国军舰:无人攻击机才是首选中国武器

俄军战机在叙利亚战场上被击落

自俄军2015年赴叙利亚参战以来,在叙利亚战场已经损失了10余架战机。他们投入的空军力量不能说不强,但是规模还是非常有限的,所以很难取得非常显著的战果。另外,俄军现在先进战机的数量极其有限,很多时候还要依靠老式战机作战。

俄罗斯经济不景气,短时间内改变空军的面貌近似于空想。面对这样的情况,最好的武器应该是价格低廉而又能解决最棘手的问题。其实对于俄罗斯来说,大规模列装无人机才是眼下最应该考虑的问题。

美国的MQ-9“死神”攻击型无人机

进入21世纪,无人机的作用越来越广泛,已在多次战争中崭露头角,逐渐成为了一种不可替代的主战装备。目前,中美两国都已经大量列装无人机,但是俄罗斯在这方面还是比较落后的。苏联时期,无人机技术曾一度比肩美国,但随后20几年几乎处于停滞状态,也错过了无人机发展的“黄金窗口”,别说跟美国有着天壤之别,跟中国也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

中美两国都已经大量生产了那种察打一体化的无人机,例如美国的MQ-9“死神”攻击型无人机,中国的“彩虹”-5,“翼龙”等型号都是性能非常优异的无人机。俄罗斯呢,他们推出“猎户座”大型无人机尚不具备察打一体功能。所以,俄军也没法把它直接投入到实战环境中。

“彩虹”-5无人机

从这个角度讲,俄军目前应该对无人机的作用加以重视,外购的渠道也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当然,美国是不可能把自己的无人机卖给俄罗斯的。另外,美国的无人机也不是谁都能玩得转的。例如,“死神”的操作和训练就非常复杂,实战中的操控需要2个人配合完成。对操作人员的要求非常高,不低于有人战机飞行员。一般情况下,训练一个成熟的操作员至少需要半年到1年时间。相比较而言,中国的彩虹系列的训练过程就很简单。相关资料现实,“彩虹”无人机的自动化程度非常高,较复杂的起降和飞行都可以自动完成。在无人机出发之前,就自动设置好航线,操作员只需要进行观察、识别和攻击而已。训练一个操作员只需要1到2个月,周期大幅度缩短,而且也有利于节省经费。

由于无人机具备续航时间长、打击精度高等特点,这让它们的战术灵活性也大大提高。不光可以对付地面目标,甚至可以对海上的舰艇实施攻击。俄军方此前还有购买中国054A型护卫舰的打算,其实,与其花大价钱买军舰倒不如多买点无人机来得实惠。

俄乌无人机攻防折射哪些作战新特点

在克里姆林宫看来,俄罗斯对格鲁吉亚采取军事行动标志着俄罗斯军事力量重新具备了实施常规战争的能力。 一些非官方观察家也部分赞同这一看法。 俄总统还表示,俄军将根据在这场冲突中获得的经验教训来调整俄军的军购优先项目。 通过这次战争以及从中获取的经验教训,俄国防部承诺要增加其武装部队的经费,调整军队结构,将原来的师级编制改为旅级,以提高部队打小规模战争的能力,如格鲁吉亚冲突。本文对俄国内对这场战争的争论进行了归纳,对俄武装力量作了初步总结。

一、对南奥塞梯的地面攻势

根据俄罗斯军方的观点,对南奥塞梯的军事行动最成功的部分就是将格鲁吉亚人逐出了该地区。 但胜利的程度是相对的。俄罗斯地面部队的表现如何,还将取决于俄军在这场冲突中投入的兵力数量优势而定。最初的估计认为,格军投入的兵力在15000到25000人之间,而俄军为20000到30000人之间。 约南奥塞梯部队3000人和阿布哈兹部队9000人被计入了俄军人数。如果这一数字属实,那么可以说,俄军在数量上占有优势,但不是决定性因素。 但也有人认为,俄军的数量被严重低估了。 普京总前统经济顾问、现俄罗斯反对派人物安德烈·伊拉里奥诺夫(Andrei Illarionov)认为,俄军的数量可能是格鲁吉亚军队的三倍。 据伊拉里奥诺夫称,俄大多数非官方专家都认为俄罗斯、阿布哈兹和北奥塞梯至少有40000人投入了战斗,另外还有 40000名俄罗斯士兵在边境上整装待发。如果这一更高的估计属实,那么俄地面部队所取得的战果就不像原先那样令人印象深刻了。

俄军的装备要么与格军的相当,要么不如格军装备。俄罗斯有着巨大的武器装备储备量。 此外,俄军的战斗力也是一个决定性因素。 其炮兵和步兵之间的配合尤其好。这一点使俄罗斯的政治和军事很受鼓舞,并在某种程度上印证了俄总统梅德韦杰的话,即:格鲁吉亚战争表明,俄军的战斗力得到了恢复。

很明显,俄罗斯已渡过了九十年代以来的困难时期,其军队又可以实施大规模复杂的军事行动了。 一些训练过格鲁吉亚人的美国军事人员认为,俄军获胜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格鲁吉亚军队接受的是战术层次的训练,而在战役和战略层次的训练却极为有限。 格鲁吉亚军队高层缺少受过良好教育、训练有素的军官。格军军官的层次越高,其在战斗中的职业表现就越差。 来自战地的报道说,格军士兵表现很出色,但其内部组织指挥却非常混乱。俄军就没有这种情况。

但也不能匆忙地下结论,认为俄军正在进行的职业化改革取得了成功。一些消息来源认为,俄空降兵和特种作战部队在地面作战中首当其冲。如此看来,在南奥塞梯的地面战中,俄军的合同制步兵就远未达到作战要求了。 俄罗斯有的评论员还把将空降兵和特种作战部队当作传统的步兵来使用比作用昂贵的显微镜,而非一般的铁锤,来砸钉子。因此,俄合同制士兵的战斗力值得怀疑。 即便是俄陆军总司令弗拉基米尔·博尔德列夫(Vladimir Boldyrev)将军也在2008年9月承认,许多合同制战士的素质并不比义务兵的素质高。此外,俄军方将义务兵送上战场也是违背俄原则的。 长期以来俄军方一直对此加以否认,但在确凿的证据面前,俄陆军总司令只好承认将“少部分义务兵”送上了格鲁吉亚战场。然而,俄军之所以将空降兵用于和步兵一同(或取代步兵)作战恐怕还另有原因。

首先,由于俄空军不能有效压制住格防空力量,要将空降兵空投到敌后方风险太大。

其二,俄军不清楚实际战斗接触距离有多近。 来自俄方的一侧消息称,这场战争主要以炮兵和航空兵为主,由于战斗持续时间短,从而限制了步兵对步兵的作战形式。

其三、如果俄军能使用更多直升机来部署和调动士兵作战的话,地面作战形势也许会对俄军更有利。 据俄军消息来源称,直升机的使用非常有限。其原因是飞越高加索山脉延误了直升机投入战斗的时间,即使直升机最终飞抵战区,其所能发挥的作用也不大。 原先和陆军合为一体的直升机于2003年12月被编入了俄空军。据俄直升机飞行员介绍,由于俄空军指挥官忙于指挥空中作战,因此很少或根本没有时间来制定直升机对地支援作战计划。如今俄军正在考虑重新将直升机编入陆军。 此外,由于俄军未能有效压制格军防空力量,以及格军拥有便携式防空系统等也对直升机构成了很大威胁。俄军直升机不具备很好的防便携防空武器能力,这意味着俄军的主战坦克不能像其它国家的陆军那样依靠直升机来提供监视和保护支援。

其四,俄地面部队指挥官在南奥塞梯受到了伏击,这是俄地面作战中的一大失误。在这次袭击中,该指挥官指挥的30辆装甲车只有5辆存活下来。虽然战争中免不了会发生伏击事件,但该事件表明俄军在情报和监视方面发生了重大失误。

其五,有报道说,俄军地面部队的弹药补给也跟不上。一名俄军坦克指挥官在其两辆坦克被击毁后对《莫斯科共青团报》记者说:“我们的弹药已经用完,而敌方则用枪榴弹包围了我们”。

二、空中作战

在这次俄格冲突中,俄军最大的弱点也许就是俄军未能有效压制格军的防空火力了。俄方公开承认的飞机损失数量是4架苏-25战斗机和1架图-22战略轰炸机。但俄内部消认为俄方损失了7至8架苏-25战机。

在冲突初期,俄军的战机数量大约是格军的14倍。虽然俄空军的制空权和地面行动一样,对俄军的胜利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但空中作战也是受到指责最严厉的部分。俄空军除了不愿(或未能)为地面部队提供空中支援外,还不能有效压制住格军的防空火力。虽然格军防空系统最后还是沉默了,但其经过现代化改造的前苏联防空体系在五天的冲突期间一直在运行和困扰着俄空军。最终,俄战机没能压制住格防空系统,而是地面部队将其控制住了。

俄当局指责乌克兰在冲突前极大加强了格鲁吉亚的防空力量。格军从乌克兰引进的这些前苏联制造的中程防空系统的确在冲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俄战机一般都未装备有效的反辐射导弹。俄罗斯完全有能力生产这类反辐射导弹,但为什么在这次冲突中却未使用这种导弹尚不得而知。有消息说,由于这种导弹价格过高,俄军有很长时间没有订购这种导弹了。因此,俄军在电子战方面的弱点或许就是为什么格军防空力量得以长时间存活的答案了。

但应该指出的是,压制敌方防空力量并非易事,即便拥有尖端的反辐射导弹、具备很好的电子战能力和训练有素的飞行员。格鲁吉亚人的战法和在科索沃战争期间塞尔维亚人的战法一样。他们不断开关防空系统使敌方难以探测到其位置。在科索沃战争期间,多国部队空军把35%的力量用于对付敌方的防空系统。

俄军驻外高加索集群前副司令伊留里·涅卡切夫(Iurii Nekachev)则认为,缺乏训练是俄飞行员未能压制往格军防空力量的主要原因。涅卡切夫认为,“每年只飞40小时而不是所要求的200小时的飞行员将不能成为优秀飞行员;如果不能成为优秀飞行员,就会被击落”。此外,俄空军用于冲突的苏-25战斗机也已老旧,这种飞机受天气影响严重,夜间作战能力也差。

令人不解的是,俄军在这场冲突中动用了图-22中程战略轰炸机。椐俄方称,这种飞机当时是在执行高空监视任务,被格军从乌克兰引进的S-200远程防空导弹击落。但一些持怀疑态度的分析家则认为,俄空军是用图-22轰炸机来轰炸格机场,因为这种飞机的载弹量大约是普通飞机的20倍。如果俄军事先打掉了格军的防空系统,那么动用图-22轰炸机也许是可行的。乌克兰否认曾向格鲁吉亚出售过S-200防空导弹。而且,如果图-22当时只是在执行监视任务而非轰炸任务,那么它的飞行高度对于“山毛榉”和“黄蜂”防空导弹来说应该是望尘莫及的。

三、联合作战

一些西方观察家在战后谈到了俄军在联合作战方面的突破,但这种评估与俄国内盛行的观点相矛盾。也许西方分析家所说的联合作战指的是俄同时动用了陆、海、空三军,但俄国内观察家则认为,俄战斗机与地面部队之间缺乏联合或协同作战。尽管俄军方高层对这次行动的评价不乏赞美之词,但他们也没有接纳西方所谓的联合作战之说。在这次冲突中俄空军之所以没有对地面部队实施空中支援,也许是因为俄军缺乏这方面的作战理论、训练和技术,同时也没有这种作战意识。

俄海军在格鲁吉亚和阿布哈兹沿海的行动、俄对格政府网站发动的网络战等也都倍受关注,但这些也都未对战争的结局产生过重大影响。俄海军黑海舰队派出的一支由11艘军舰组成的特遣舰队参与了作战行动。舰队在阿布哈兹海岸实施了登陆作战并击沉格海军一艘导弹艇。但俄海军的主要任务似乎是在实施海上封锁,如果这场战争持续时间较长的话,实施海上封锁或许更有意义。同样,网络战也没有对这次军事行动产生重大影响。

俄军在这次军事行动中最大的弱点在于通信、指挥与控制系统。这是俄国内公认的弱点,也是俄军政导人所担心的弱点。若要改进该领域就得提高卫星通信能力。普京不断强调要加快俄类似于GPS的“格洛纳斯”(GLONASS)系统的建设和使用,这也是俄军政急需解决这一问题的例子之一。最乐观的预计是“格洛纳斯”可在2011年投入使用。军队若没有卫星支援,只是依靠无线电或普通移动电话来保持联络的话,其高精确打击能力将会受到制约。

俄军的另一个缺点是缺少无人机。九十年代俄罗斯并未将无人机的研制列为优先发展项目,其原因一是资金短缺,其次是俄军对无人机兴趣不大。俄军在这次冲突中只使用了“蜜蜂”( Pchela)战术无人机。据负责部署“蜜蜂”无人机的俄军官介绍,这种无人机发回来的图像情报质量太差,基本上无法使用。此外,这种无人机“飞行高度很低,用弹弓都能打到它,其噪音也和BTR装甲车一样大”。

但无人机的确是俄军主要弱点之一,俄正从以色列引进新型无人机,对于一贯主张军备自主的俄罗斯来说,这是个例外。俄军从国外引进新型无人机的原因之一是俄军不信任国内的军工业。俄空降兵司令沙马诺夫(Vladimir Shamanov)将军曾与俄无人机生产商商讨过无人机研制事宜,但厂方的表态并未令他满意。他说:“那是典型的俄式做法,他们把一些东西拼凑起来,就想让它发挥作用”。

由于没有卫星通信和无人机,俄军相对现代化的精确弹药的使用就大打折扣。例如,许多装备了“红土地”(Krasnopol)激光制导炮弹的部队本可在格战中使用这种武器,但他们需要某些设备或某些人员来为他们探测目标并用激光进行定位。不幸的是,在敌后作战的俄特种作战部队没有受过与炮兵联合作战的训练。但俄军方并未将缺乏精确弹药看成是一大问题。据俄将军称,俄军拥有精确武器,但在南奥塞梯战斗中不需要它们。俄军的作战观念更注重使用压倒性火力来进行狂轰滥炸,如果不在乎附带损伤的话,他们宁可使用重炮轰击来达到某种心理效果,而不使用不太吓人的精确弹药。

结论

俄罗斯注定会获得这场战争的胜利,因为俄军在数量上占有压倒性优势,俄地面部队的表现比许多人预期的要好。俄军在这次冲突中的不足之处主要是由技术和组织指挥方面的缺点造成的。俄罗斯最精锐的部队甚至也没有装备太多本国生产的、前苏联研制但还算先进的硬件。有时,俄军甚至不能有效使用已装备的现代化装备。若要成功装备新型武器系统,就要对部队的组织结构和训练方法进行重大改革,而这恰恰是目前俄罗斯武装力量的弱点。

俄军方对这次战争的评价使其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一方面,俄军方要反驳来自各方的批评以维护胜利者的光辉形像,另一方面又要承认不足,尤其是武器装备方面的不足,以便向政治领导层施压以获得更多经费。为此,俄军副总参谋长诺戈维岑(Anatolii Nogovitsyn)将军曾抱怨道,俄大多数部队还在使用前苏联时期的武器装备。

尽管根据俄官方的统计,俄军死64人,伤323人,损失4架苏-25,1架图-22以及数量不详的火炮和装甲车,但俄罗斯在格鲁吉亚的军事行动还是成功的。俄罗斯的胜利表明,大批按照前苏联编制组建、训练和装备的部队可以打败小批按美国编制组建、接受美国训练和拥有部分美式装备的部队。但这次冲突也暴露出了俄军的缺点和不足之处。若认为俄军的胜利是俄军队改革成功的结果,那将是错误的。

增加军费可以弥补上述某些不足。如:金钱可让俄军引进更先进的战机和反辐射导弹。俄罗斯有能力制造这装备,尽管俄罗斯一些军工企业目前的订单多得令其应接不暇。例如,苏霍伊公司的新飞机要三年后才能交货。其它装备,如无人机和卫星指挥与控制系统的生产时间更长。

俄罗斯的技术基础还是不够扎实,要加强基础不仅需要更多经费,而且需要新的设计骨干队伍、组织和管理良好的国防工业和更为有效、廉洁的采办体制。俄罗斯的军队腐败问题一直呈上升趋势。据称,多达30%的国防军费要么被中饱私囊,要么被挪作它用。

除了需要更先进的装备外,俄军队还要克服阻碍联合作战的组织编制和文化上的不兼容性。

俄罗斯目前正致力于军队改革,其力度胜过后苏联时期的其它改革。但是,要知道俄军能在多大程度上解决以上缺点还为时尚早。

    俄乌战争已经进入第53天,现在战争的焦点已经集中在乌克兰东部顿巴斯地区,这些天,这片土地上的局势风谲云诡,令外人难以捉摸。

    这几天媒体的焦点集中在俄罗斯海军莫斯科号巡洋舰沉没的事件上。这件事很吸眼球,这艘巡洋舰的沉没鼓舞了乌克兰军民的士气,对俄罗斯军心也有影响,但是从军事角度来看,对俄乌战争的影响却不大,因为黑海舰队从开战以来对战局起的影响很小。而之前的另一件事情可能将对战局却很大,那是普京任命南部军区司令亚历山大·德沃尔尼科夫为乌克兰特别军事行动的战区司令官。

    俄乌战争开战以后,虽然没有确切的答案,但是明显看出俄军三个战役方向的进攻似乎没有统一的行动,空天军的行动似乎也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缺乏统一的行动方案,不要说跟美军的军事行动相比较,即使是回顾一下1945年华西列夫斯基元帅指挥苏军进军我国东北,与乌克兰相近的作战地幅,同样三个战役方向对日军的进攻,组织、策划、指挥堪称完美。这次战争的指挥、作战、后勤保障如此混乱,稍微有点军事素养的人都看不明白。

    德沃尔尼科夫大将久经战阵,历经车臣战争、叙利亚战争,同时又是南部战区司令,乌东地区正是他的预定作战方向,应该对这个作战方向的敌情、地形特点、天候气象水文、社民情很熟悉,而且对战役保障有完整的计划和网络,不象上个月前来视察的东部战区柴科上将,该战区是为了与我军作战的。如果俄总参谋部赋予德沃尔尼科夫应有的权限,能将对乌作战的所有陆海空、民兵等作战力量、保障力量和顿、卢二州民政当局的力量整合起来,就能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对乌军构成更大的威胁。

    泽连斯基总统日前对记者说,战争时间的长短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乌克兰能得到多少武器装备的援助,二是俄罗斯能受到多大的制裁,这番话有一定的道理。53天的战争,乌克兰军民坚持抗战的决心和勇气已经得到证实,无论是乌克兰族还是俄罗斯族,面对俄军入侵时他们都表现出同仇敌忾的意志,配合俄军作战的极少。但是光有精神力量不够,物质的东西还要用物质来摧毁,制裁是长期才能见效的事,所以关键的因素在于乌克兰能得到多少武器装备的支援。

    自从三月底俄军从基辅北线战场撤离后,兵力兵器就一直在往乌东地区集结。作战双方相互使用火炮、导弹攻击,俄空天军的轰炸行动也有增加,主要战场还是是马里乌波尔、赫尔松地区,在克拉斯诺霍里夫卡、利西昌斯克、北顿涅茨克和波帕斯纳等地,也展开激烈争夺战。但是除了马里乌波尔,作战双方特别是俄方的火力很猛烈,步兵装甲兵的攻防规模却不大。

    马里乌波尔的战斗从开战之初一直战斗至今,曾多次传出消息说乌军投降或被全歼,最后都证实是虚假消息。最近的消息是乌军已被压缩到亚速钢铁厂一块狭小地幅内,据俄军称残敌还有一千多人,乌军称还有四千多人。不管有多少人,这些守城官兵,已经创造战争史上的奇迹!无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还是冷战后历次战争,一支孤军,在敌人重重包围之中,没有后援、没有胜利的希望,面对战略轰炸机、战术轰炸机、空地、地地导弹、重型火炮、火箭炮,使用榴弹、钻地弹、混凝土破坏弹、温压弹、白磷弹等各种威力极大的弹药狂轰滥炸,坚守住了阵地。他们的坚强意志和牺牲精神,他们的英雄业绩,已经超越了二战期间列宁格勒、斯大林格勒、斯摩棱斯克、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的先辈英雄们。

    目前从双方的兵力来看,相差不大,综合各方面的信息分析,俄军大约集中了二十五万以上的地面兵力,这里包括了俄陆军、地方分离武装、车臣及其他编入正规作战的武装,不包含民兵组织,大约五千辆左右的坦克和装甲车辆;乌军的资料较少,综合各种信息判断,能够投入战斗的正规军、武装警察与后备役兵力大约有二十万左右,坦克及装甲车辆一千辆左右。

    俄军拥有制空权,配备装甲突击集群,占据很大的优势,但是乌军配备了大量反坦克导弹、防空导弹,开战至今已经让俄军遭受了极其惨重的损失。如果俄军破解不了乌军的反坦克和防空能力,占据优势的坦克集群和空军就不敢贸然出击,无法围歼乌军重兵集团。而乌军缺乏先进的固定翼飞机、直升机,坦克装甲车辆、重型火炮也远远不够,不足以发动大规模反攻,无法消灭俄军主力,这个状态不改变,战事肯定会拖延下去。

    上周三美国追加一批8亿美元的武器援助,从清单上看,包含200辆M113装甲运兵车,18门155毫米口径榴弹炮和4万发炮弹、11架米-17直升机、100辆“悍马”军车、,还有300架“弹簧刀”无人机,500枚“标枪”反坦克单兵导弹,3万套防弹衣和头盔,超过2000个光学和激光测距仪,另外,还有重要的10部AN/TPQ-36反火炮雷达;两部AN/MPQ-64“哨兵”空中监视雷达等。

    从上述武器及之前援助的武器看,无论是美国或者北约其他国家,提供的绝大多数武器种类都只能支撑乌军的防御作战,无法支持进攻作战。特别是德国,竟然准备将50辆“豹1”坦克提供给乌克兰,要知道豹1坦克当年是对标苏军T-54/T-55坦克的,皮薄炮小,前装甲只有约70mm厚,根本对付不了俄军现役坦克,反而会徒增乌军官兵的牺牲,这种打发叫花子的做法令人反感,难怪泽连斯基不欢迎德国总统访乌。

  美国国会已经通过一个134亿美元的租借法案,授权美国政府向乌克兰提供武器,现在要看拜登政府的胆量了,美国只要敢将提供给伊拉克和阿富汗政府军相同的武器装备提供乌克兰,伊拉克拥有F-16战机、阿帕奇直升机、M1A1坦克,乌克兰军队如果拥有这些武器,以目前的情况看,俄军在顿涅兹克、卢甘斯克和克里米亚大概率是守不住的,普京的底裤都会输光。但是普京底裤里还有核武器,这个是拜登不得不考虑的事。

    战事如何发展,除了战场上见高低以外,还考验双方政治***的决心。现在不打一下谁也退不了,打完之后应该赶紧喊停,不然两个国家都会拖垮。

    全世界都在屏住呼吸,等待顿巴斯之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