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英国国王即将访法,法国工人忙着罢工,不铺红地毯?国宴地点也要换?)

3月26日至31日,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将对法国、德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查尔斯三世去年9月登基以来的首次正式外访。不过,英国舆论担心,法国多地由政府退休政策改革计划引发的抗议罢工活动,将让英国国王的海外首秀蒙上阴影。

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

没有红毯?

按照计划,查尔斯三世与王后卡米拉将于26日至29日到访法国,以展示英国方面重建英法友谊的努力。这是继本月上旬英国首相苏纳克访法后,两国高层再次亲密互动。

据白金汉宫介绍,查尔斯三世此访行程紧凑,活动丰富,包括参观奥赛博物馆、参加凯旋门敬献花圈仪式、赴法国参议院发表演讲、在凡尔赛宫享用国宴等。

不过,法国总工会22日“泼冷水”称,受罢工影响,负责为公共建筑提供彩旗、红地毯的政府机构人员可能无法参与英国国王来访的接待筹备工作。

“我们要求政府通知有关服务部门,我们不会提供家具、红地毯或旗帜。”法国总工会在一份声明中写道。


因为罢工法国街头充斥着垃圾

消息一出,引发英国舆论热议:查尔斯三世访法不挂国旗,不铺红地毯?出访活动可能会被抗议活动干扰?

法国媒体和总统府官员不得不出面安抚。法兰西新闻台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查尔斯三世仍会一如既往地受到热烈欢迎。法国总统府爱丽舍宫也确认称,不参加罢工的工人将为这次访问做好必要的后勤准备。

日程未定

不可否认,英国方面的担心不无道理。眼下,对法国民众来说,他们有着比接待外宾更为紧迫的议程:反对政府推行退休改革。

最近一周,法国多地爆发大规模抗议活动。法国总工会还呼吁民众在3月28日举行新的全国性抗议。

舆论发现,这项动员在时间上恰好与查尔斯三世对法国南部波尔多的访问相重叠。

据悉,查尔斯三世和卡米拉拟于28日前往这座盛产葡萄酒的城市。外界猜测,他们可能会搭乘火车从巴黎前往波尔多,并在当地乘坐有轨电车、访问市政厅、参观有机葡萄园等。

不过,法国工会方面不以为然。

“几乎可以肯定,英国国王将无法乘坐有轨电车。”波尔多公交部门的工会负责人帕斯卡尔·梅斯盖尼(Pascal Mesgueni)告诉法媒,当地工人可能会针对访问行程采取行动。

“这是非常糟糕的时机。”巴黎作家斯蒂芬·克拉克(Stephen Clarke)说,通常情况下,法国人会欢迎英国国王。但在这一刻,抗议者对任何特权和财富的象征都保持高度警惕。

“真是难以置信……这次访问应该取消。马克龙真的要优先在凡尔赛宫(过去法国王室主要住所)迎接查尔斯三世?”绿党议员桑德琳·卢梭(Sandrine Rousseau)在接受法媒采访时说。

截至24日,多家欧洲媒体援引法国总统府官员的话称,英国国王的日程安排仍在协商。这对于具有如此重要意义的外访来说极为罕见。

英国首相府23日指出,唐宁街“没有收到国王访问计划有变的消息”。

另有消息人士透露,为了防止受到干扰,法国当局正在考虑将国宴从凡尔赛宫转移到爱丽舍宫。

“欧洲部长”

种种迹象表明,英国国王的访法计划可能要到最后一刻才能敲定。

可以确定的是,结束法国的访问后,查尔斯三世将前往德国。他将在德国联邦议院发表讲话,成为史上首位在那里发声的英国君主。

英国舆论对查尔斯三世的法德之旅抱有期待。


查尔斯与卡米拉

从王室形象的角度看,查尔斯三世的母亲伊丽莎白二世在法国很受欢迎,曾在1957年、1972年、1992年、2004年和2014年对法国进行五次国事访问。法国也是女王生前出访最多的欧洲国家。如今,查尔斯三世接过女王衣钵,此访或是英国王室在法国重新振作的机会。

一来,查尔斯三世对法国很熟悉。他从七岁开始学习法语,自1970年代以来作为王位继承人曾对法国进行34次正式访问,并与马克龙有过数次会面。二来,他对环保议题的关注,可能将帮助他在法国赢得更多尊重。

从英欧关系的角度看,外界认为,过去几年,受“脱欧”事件影响,英国与欧洲关系紧张。如今,随着北爱尔兰问题达成协议,双方正在努力修复关系。国王此访将在英国与两个最大欧洲伙伴之间架起桥梁。

“当英国首相苏纳克考虑新的欧洲格局时,他有了一位非官方的‘欧洲部长’。”英国政治分析人士丹尼斯·麦克沙恩(Denis MacShane)指出,根据宪法,查尔斯三世不得发表任何政治观点。但在向欧洲敞开大门方面,国王所做的比苏纳克的任何实际部长都多。

从历史上看,英国国王在欧洲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有先例可循。1903年,在英法经历一个世纪的战争和分歧后,爱德华七世国王决定发起“王室外交”,与法国达成新的“友好协议”,将两国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以及时至今日的命运紧密相连。

如今,“查尔斯三世正以独特风格塑造自己在欧洲政治中的角色。”麦克沙恩指出,从在白金汉宫接待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到这次法德之旅,查尔斯三世的“王室外交”正在慢慢软化英国政治话语里的反欧基调。他正在发挥自己的作用,帮助英国重新融入欧洲国家伙伴关系网。

英国地理概况

英国地理概况与英国文化

一、英国自然地理概况

(一)英国的国土资源

英国是大不列颠岛和爱尔兰岛东北部及附近许多岛屿组成的岛国。东濒北海,面对比利时、荷兰、德国、丹麦和挪威等国;西邻爱尔兰,横隔大西洋与美国、加拿大遥遥相对;北过大西洋可达冰岛;南穿英吉利海峡行33公里就到法国。

英格兰全境面积为13万平方公里,占大不列颠岛的大部分。这一地区自西向东分为4部分:以塞文河流域为中心的米德兰平原;海拔200米左右的高地;伦敦盆地;威尔德丘陵。

威尔士面积有2万余平方公里,境内多山、地势崎岖。威尔士境内有1/4的土地被列为国家公园及天然保护区。

苏格兰和其周围的许多小岛,面积共为78万平方公里。全境均属山岳地带,只有中部较为低平。

北爱尔兰面积14万平方公里,隔爱尔兰海与大不列颠岛遥遥相望。北爱尔兰地区湖泊较多,英国的第一大湖--讷湖卧波其间。沿湖为平原。

气候属海洋性温带阔叶林气候。最热天(7月)平均气温为19~25℃,最冷天(1月)平均气温为4~7℃。英格兰地势较低,年平均降水量830毫米,西部、北部山区雨量较大,最高可达4,000毫米。

英国主要的矿产资源有煤、铁、石油和天然气。硬煤总储量1,700亿吨。铁的蕴藏量约为38亿吨。西南部康沃尔半岛有锡矿。在柴郡和达腊姆蕴藏着大量石盐。斯塔福德郡有优质粘土。康沃尔半岛出产白粘土。奔宁山脉东坡可开采白云石。兰开夏西南部施尔德利丘陵附近蕴藏着石英矿。在英国北海大陆架石油蕴藏量约在10~40亿吨之间。天然气蕴藏量约在8,600~25,850亿立方米左右。

(二)英国的气候

英国位于北纬50度至60度之间,但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署,属温和湿润的海洋性气候。

英国全国一月份的平均气温约为4至7度,七月份13至17度。年降雨量西北部山区超过1000毫米,而东南部在六七百毫米之间。英国雾气较重,主要是岛国的潮气所致。首都伦敦冬季河湖极少结冰,一月平均气温在4度(摄氏)以上;夏天则相当凉爽,七月的平均气温17度,早晚外出需加外衣。年降雨量约600毫米,雨量分布较均匀。至于伦敦过去常见的浓雾,并不完全是自然现象。由于重视环境保护,伦敦目前出现浓雾的次数已大大减少。

英国虽然气候温和,但天气多变。一日之内,时晴时雨。多变的天气也为人们提供了经常的话题,在英国甚至最沉默寡言的人也喜欢谈论天气。

受高纬度的影响,英国昼夜长短的变化特别明显。冬季日短夜长,夏季则日长夜短。夏季是到英国旅游的最佳季节。夏季日间长,活动时间多,而且温度适中,天气清爽,人的精神也倍感充沛。这个季节尽管也有雨,但一般不会连绵不断,影响行程。

(三)英国的人口与民族

1英国的人口

据2001年统计显示,英国人口继德国(8240万)和法国(5920万)后在欧盟国家中居第三位。

根据1995年统计,英国总人口为5860万,人口出生卒为1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总和生育率为18。

1991年至2002年间,人口增长率为31%,其主要原因是人口出生率大于死亡率。2003年出版的《英国2004》(UK 2004)一书称英国2002年年中的人口统计数字为5920万,官方估计到2026年英国人口可达6320万。

2英国的民族

从公元前一直到公元1066年法国的诺曼人征服英格兰,英国历史上曾先后有几个民族到该岛上定居。

伊伯利亚人:属地中海种族。

凯尔特族: 第一批为盖尔人,是苏格兰爱尔兰人的祖先,使用盖尔语。第二批为属凯尔特人的不列颠人,是威尔士人的祖先。不列颠遂

成为联合王国国名的主体部分。

罗马人:公元前一世纪来岛。带来了拉丁字母。

日尔曼人:公元5世纪中叶,日尔曼系的盎格鲁撒克逊人等侵入英伦。其中盎格鲁人较为强大,称该岛为“盎格鲁的土地(Angle-land),

英格兰(England)一词便源于此。盎格鲁撒克逊语言也是现代英语的祖先。原有的不列颠人则被赶到威尔士及英格兰南部。现在的威尔士语便是不列颠的语言。

丹麦人:公元9世纪来自斯堪的纳维亚地区。他们并非全是维金人。1016年丹麦人克努特征服英格兰。

诺曼人:诺曼底公爵威廉颇有名气。他于1066年即位英格兰王,确立了贵族制开始了诺曼底王朝。

二、英国人的风俗习惯

现在英国人更加注重生活质量,追求精神享受。重要场合穿着很正规,平时追求简单、舒适的服饰。饮食式样简单,注重营养。英气候温和、湿润,英国人喜爱阳光。平时喜欢自己动手做家务,酷爱运动,喜欢外出旅游度假。另外英国人非常爱好文化活动,如阅读书刊、写文章、听音乐会、看戏等,还喜欢养宠物。

(一)生活中的数字

在英国,成人平均每周22小时从事全日工作或全日教育,并以相同数量的时间用于家务劳动。而从事家务劳动的人的性别仍以妇女为最高。但妇女参加工作的越来越多。据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妇女参加工作的比例45%。在非体力工作部门,妇女占一半。而在服务行业,妇女则占一半多,可谓"半边天"!

英国家庭的消费额1990年至1997年间增长了75%(含通货膨胀率)。而1998年二季度又比1997年上涨了28%。其消费格局也发生了很大变化。1997年,居民用于娱乐和教育支出耐用品的消费增加了10%。其支出内容为购买收音机、电视机、电话、电脑和其它耐用品。这部分消费还用于租录像机和音乐磁带,购买文体用品,以及教育投资。1997年一般商品成本价上涨了44%,但个别商品如食品、酒精、燃料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下降比例最高的当属香烟。

由此可见,现在英国人的生活方式,更加注重生活质量,追求精神享受,并渐渐摆脱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

(二)追求简单、舒适的生活

西服仍称得上是英国的国服,但是,虽然上班族西装革履,甚至在重要场合,男士着燕尾服,女士着低胸晚礼服,但是,很多老百姓日常喜欢穿休闲服,式样简单、舒服合体。

英国人的饮食习惯亦式样简单,注重营养。早餐通常是麦片粥冲牛奶或一杯果汁,涂上黄油的烤面包片,熏咸肉或煎香肠、鸡蛋。中午,孩子们在学校吃午餐,大人的午餐就在工作地点附近买上一份三明治,就一杯咖啡,打发了事。只有到周末,英国人的饭桌上才会丰盛一番。通常主菜是肉类,如烤鸡肉、烤牛肉、烤鱼等。蔬菜品种繁多,象卷心菜、新鲜豌豆、土豆、胡萝卜等。蔬菜一般都不再加工,装在盘里,浇上从超市买回的现成调料便食用。主菜之后总有一道易消化的甜食,如烧煮水果、果料布丁、奶酪、冰激凌等。

(三)公园与绿地

英国气候温和、湿润。一年四季适合各种花草树木的生长。政府在制定市区规划时,几乎在每一个生活小区都专门规划出一大块绿地或公园,供人们休息或散步,为孩子们嬉戏提供空间。

由于冬季阴雨多雾,使夏天的太阳对英国人来说变的特别宝贵。在阳光灿烂的周末,假日,公园里,沙滩上到处躺满了享受太阳浴的人们。更有英国人以把自己的皮肤晒成棕色发亮为时髦。

(四)自己动手做

英国人喜欢在周末假日里自己动手修缮房屋,制作家具,装修房间,修整花园。甚至自己制作陶瓷工艺品,几乎无所不能。这不仅仅出于经济考虑,而是把此看作是培养个人技能,陶冶个人情操,也是休闲的生活方式之一。通过自己动手做,能使自己的居室更加舒适,更具个性化。

(五)酷爱运动

据英国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在1996至1997年间,有占总人口72%的男公民和57%的女公民,在4周之内,至少参加一体育运动。青少年参加校外体育活动的比例更高。

在众多的体育运动项目中,骑自行车、踢足球、打司诺克球、打网球、游泳和滑旱冰鞋,是众多男女共同爱好的项目。而每天散步两英里或更长的距离,一直是流行的运动。

三、英国的首都、主要城市和港口

(一)英国的首都

英国首都伦敦位于英格兰东南部,跨泰晤士河下游两岸,距河口88公里,是英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由伦敦城 (亦称金融城) 及周围32个市组成,面积1650平方公里,人口700万,伦敦始建于二千多年以前,公元四三年罗马人占领大不列颠岛时已是重要的商业中心。十一世纪成为商业和政治中心,十八世纪为世界最大的港口和国际贸易中心。伦敦金融城是世界最大的金融中心之一,集中了全国最大的银行、交易所和各种企业管理机构;西伦敦是王官、议会、政府各部门所在地,也是大商店、剧院和高级住宅区;东伦敦以下至河口为伦敦港区、船坞、码头、仓库林立。希思罗机场是世界最大的航空港之一。一八六四年第一国际在伦敦成立,马克恩和恩格斯曾在这里领导国际工人运动; 海格特墓地有马克思墓。伦敦还有许多著名建筑物,如伦敦塔、白金汉宫、西敏寺教堂、圣保罗大教堂、格林威治天文台原址等。格林威治天文台原址(天文台1948年迁至伦敦东南96公里处)为地球经度起算点。

1议会大厦(Parliament)

英国议会亦称西敏寺,曾为英王室居所西敏寺宫。萨克逊王(Edward The Confessor,一O四二至一O六六年)至亨利八世国王(Henry VIII,一五O九至一五四七年)都曾在此居住。一五一五年西敏寺宫被大火烧毁。修复后,爱德华六世国王于一五四七年把该宫的圣?斯蒂芬教堂拨给下院使用。一八三四年该宫再次被大火烧毁,只剩下西敏寺大厅、教堂地下室等建筑物。一八四O年,重建新西敏寺宫,即现在的议会。一八五二年维多利亚女王正式主持议会开幕仪式。现议会大厦为查尔斯?巴里爵士所设计。整个建筑为哥德式。包括护宫河在内,总面积为125英亩。西敏寺大厅建于一O九七年。一三九九年,经理查德二世国王重修后保留至今。一九四一年希特勒德国轰炸伦敦时,该厅幸免于难。十三世纪至一八八二年,西敏寺大厅为英国法庭所在地,历史上有不少名人曾在此受到审判,其中有汤姆斯?摩尔爵士(SlR Thomas More,一五三O年,英国政治家)、查理士一世国王(一六四九年)等。一九六五年邱吉尔逝世后曾在此停放遗体。议会大钟造于一八五六年,以建造工程的第一名监督官本杰明•霍尔爵士的名字命名,叫"BIGBEN"(大本钟)。原钟重16吨多,钟塔高320英尺。一八五七年该钟出现裂痕,于一八五九年重新铸造。新钟重35吨。议会分上下两院,上院座椅为红色,下院为绿色,以示区别。每年十月底或十一月初,女王在上院主持议会开幕,宣读政府施政纲领。

2大英博物馆(British Museum)

大英博物馆是英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亦是世界上著名博物馆之一。一七五三年,英议会通过法案,决定把大批重要文物收藏集中在一起。一七五五年购置了大英博物馆现址,一七五九年首次以大英博物馆名义对外开放。以后不断扩建,从而使其呈现出今日的宏伟面貌。

该馆原由全国考古和人类学博物馆、国家图书馆和英国出版物与绘画收集博物馆三部分组成。一九七三年,图书馆部分与英其它图书馆合并组成英国图书馆,在组织上与大英博物馆脱离,但仍在大英博物馆内保留四个图书室和阅览厅。马克思曾在这里刻苦攻读,为撰写《资本论》搜集和抄录了大量资料。马克思读书时使用的座位至今尚存。1897至1898年,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在伦敦蒙难获救后,曾在大英博物馆研究当时英国资本主义制度及经济、政治、社会状况,在此基础上提出关于"民生主义"的理论。

博物馆的主要展品是古代埃及、希腊、罗马、西亚、东方和欧洲中世纪文物,以及各国铸币、纪念章、绘画和人类学方面的文物等。东方馆内藏有大批珍贵的中国文物,最著名的包括《女史箴图》、宋罗汉三彩像、敦煌经卷和宋、明两代名画等。

3白金汉宫(Bukingham Palace)

一七六二年英国王乔治三世购买了当时在现址上的一所房子作为私人住宅。一八二一年开始兴建白金汉宫,从维多利亚女王登位(一八三七年)至今一直是英国国王或女王在伦敦的行官。如今女王的重要国事活动,如召见首相和大臣、接待和宴请来访的外国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接受外国使节递交国书等都在该宫举行。此外,来英进行国事访问的国家元首也在宫内下榻。

王宫由身着礼服的皇家卫队守卫。富有特色的换岗仪式一般在每天上午11:30举行。

王宫西侧为宫内正房,其中最大的有"皇室舞厅",建于一八五0年,专为维多利亚女王修建。厅内悬挂有巨型水晶吊灯。蓝色客厅被视为宫内最雅致的房间,摆有为拿破仑一世制作的"指挥桌"。拿氏失败后,法国路易十八将桌子赠送给当时英摄政王乔治四世。白色客厅是用白、金两色装饰而成,室内有精致的家俱和豪华的地毯,大多是英、法工匠的艺术品。御座室内挂有水晶吊灯,四周墙壁顶端绘有十五世纪玫瑰战争的情景。正中的御座是当今女王一九五三年加冕时和王夫爱丁堡公爵使用的,室内还保存了维多利亚女王的加冕御座和英王乔治四世加冕时使用的四张大座椅。宫内音乐室的房顶呈圆形,用象牙和黄金装饰而成,维多利亚女王和王夫艾尔伯特亲王曾常在此举办音乐晚会。

皇宫花园约占地18公顷,为英王乔治四世所设计。园内有湖泊、草地、小径,并有各种花草树木。每年夏天,女王在园内举行花园招待会,邀请全国各界代表、知名人士及各国驻伦敦的外交官参加。

皇宫南侧为女王的美术馆,馆内收藏王室的艺术珍品,一九六二年起对公众开放。

4格林尼治天文台(Greenwich Observatory)

格林尼治位于伦敦东部泰晤士河畔,地势险要。十五世纪三十年代英国摄政王罗斯特公爵在该处山巅建立了一个了望站。一六七五年,了望站被改建成皇家天文台。格林尼治天文台之所以举世闻名,主要是因为院内有决定世界标准时间和时区的子午线标志(用铜条线标出),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一九五0年皇家天文台迁往新址后,该天文台划归国家海洋博物馆,设有天文站、天文仪器馆等,主要供展览用。展出的天文历史资料中有早期的天文望远镜、各国早期设计的时钟、地球仪、浑天仪(其中不少是当时中国的制品,和很多天象发现的经过(如哈雷慧星等)。

5伦敦塔桥(London Tower Bridge)

伦敦塔桥系泰晤士河上28座桥梁之一,位于伦敦塔附近。建于一八八六至一八九四年。因桥身由4座塔形建筑联接而得名。

伦敦搭桥的两座主塔高140英尺,两塔之间跨度为200英尺。桥分上下两层,下层桥面可以开合,平时通车,桥椅开启时可容万吨船只通过;上层为一条宽阔的悬空人行道,两旁装有玻璃窗,行人登桥可欣赏泰晤士河景色。

6唐宁街10号(No 10Downing Street)

唐宁街10号建于1680年,18世纪以来为英国历届首相官邸和办公处。唐宁街为17世纪后半叶由唐宁爵士开发建筑的私人住宅街道,日前保留了四所住宅。1733年,英国王将10号辟为首相官邸。11号现为财政大臣官邸,12号是财政大臣的办公室。

唐宁街10号楼内最有名的房间是内阁室,从室内可远眺皇家禁卫军的换岗仪式和圣?詹姆士公园。二战期间,丘吉尔将地下室的一间房间用作餐厅。二楼有早餐厅、国宴厅、书房及第二会客厅.其中最大的为国宴厅。客厅内挂有名贵油画,大部分借自博物馆和画廊。

唐宁街本来可自由出入。1989年后为防恐怖分子袭击时,在街口设禁至今。

7威斯敏斯特教堂(Westminster Abbey)

威斯敏斯特教堂是11世纪号称“笃信者”的英王爱德华建立 的。教堂的主要特点是大门处有一对塔楼。教堂自建以来,一直是英国历代国王或女王加冕礼典和王室成员结婚的场所。英国历代国王死后,大部分葬在这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许多名人死后,在教堂也占有一席之地。

英国和法国的资产阶级是如何反对封建势力的

英国地理概况与英国文化

一、英国自然地理概况

(一)英国的国土资源

英国是大不列颠岛和爱尔兰岛东北部及附近许多岛屿组成的岛国。东濒北海,面对比利时、荷兰、德国、丹麦和挪威等国;西邻爱尔兰,横隔大西洋与美国、加拿大遥遥相对;北过大西洋可达冰岛;南穿英吉利海峡行33公里就到法国。

英格兰全境面积为13万平方公里,占大不列颠岛的大部分。这一地区自西向东分为4部分:以塞文河流域为中心的米德兰平原;海拔200米左右的高地;伦敦盆地;威尔德丘陵。

威尔士面积有2万余平方公里,境内多山、地势崎岖。威尔士境内有1/4的土地被列为国家公园及天然保护区。

苏格兰和其周围的许多小岛,面积共为78万平方公里。全境均属山岳地带,只有中部较为低平。

北爱尔兰面积14万平方公里,隔爱尔兰海与大不列颠岛遥遥相望。北爱尔兰地区湖泊较多,英国的第一大湖--讷湖卧波其间。沿湖为平原。

气候属海洋性温带阔叶林气候。最热天(7月)平均气温为19~25℃,最冷天(1月)平均气温为4~7℃。英格兰地势较低,年平均降水量830毫米,西部、北部山区雨量较大,最高可达4,000毫米。

英国主要的矿产资源有煤、铁、石油和天然气。硬煤总储量1,700亿吨。铁的蕴藏量约为38亿吨。西南部康沃尔半岛有锡矿。在柴郡和达腊姆蕴藏着大量石盐。斯塔福德郡有优质粘土。康沃尔半岛出产白粘土。奔宁山脉东坡可开采白云石。兰开夏西南部施尔德利丘陵附近蕴藏着石英矿。在英国北海大陆架石油蕴藏量约在10~40亿吨之间。天然气蕴藏量约在8,600~25,850亿立方米左右。

(二)英国的气候

英国位于北纬50度至60度之间,但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署,属温和湿润的海洋性气候。

英国全国一月份的平均气温约为4至7度,七月份13至17度。年降雨量西北部山区超过1000毫米,而东南部在六七百毫米之间。英国雾气较重,主要是岛国的潮气所致。首都伦敦冬季河湖极少结冰,一月平均气温在4度(摄氏)以上;夏天则相当凉爽,七月的平均气温17度,早晚外出需加外衣。年降雨量约600毫米,雨量分布较均匀。至于伦敦过去常见的浓雾,并不完全是自然现象。由于重视环境保护,伦敦目前出现浓雾的次数已大大减少。

英国虽然气候温和,但天气多变。一日之内,时晴时雨。多变的天气也为人们提供了经常的话题,在英国甚至最沉默寡言的人也喜欢谈论天气。

受高纬度的影响,英国昼夜长短的变化特别明显。冬季日短夜长,夏季则日长夜短。夏季是到英国旅游的最佳季节。夏季日间长,活动时间多,而且温度适中,天气清爽,人的精神也倍感充沛。这个季节尽管也有雨,但一般不会连绵不断,影响行程。

(三)英国的人口与民族

1英国的人口

据2001年统计显示,英国人口继德国(8240万)和法国(5920万)后在欧盟国家中居第三位。

根据1995年统计,英国总人口为5860万,人口出生卒为1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总和生育率为18。

1991年至2002年间,人口增长率为31%,其主要原因是人口出生率大于死亡率。2003年出版的《英国2004》(UK 2004)一书称英国2002年年中的人口统计数字为5920万,官方估计到2026年英国人口可达6320万。

2英国的民族

从公元前一直到公元1066年法国的诺曼人征服英格兰,英国历史上曾先后有几个民族到该岛上定居。

伊伯利亚人:属地中海种族。

凯尔特族: 第一批为盖尔人,是苏格兰爱尔兰人的祖先,使用盖尔语。第二批为属凯尔特人的不列颠人,是威尔士人的祖先。不列颠遂

成为联合王国国名的主体部分。

罗马人:公元前一世纪来岛。带来了拉丁字母。

日尔曼人:公元5世纪中叶,日尔曼系的盎格鲁撒克逊人等侵入英伦。其中盎格鲁人较为强大,称该岛为“盎格鲁的土地(Angle-land),

英格兰(England)一词便源于此。盎格鲁撒克逊语言也是现代英语的祖先。原有的不列颠人则被赶到威尔士及英格兰南部。现在的威尔士语便是不列颠的语言。

丹麦人:公元9世纪来自斯堪的纳维亚地区。他们并非全是维金人。1016年丹麦人克努特征服英格兰。

诺曼人:诺曼底公爵威廉颇有名气。他于1066年即位英格兰王,确立了贵族制开始了诺曼底王朝。

二、英国人的风俗习惯

现在英国人更加注重生活质量,追求精神享受。重要场合穿着很正规,平时追求简单、舒适的服饰。饮食式样简单,注重营养。英气候温和、湿润,英国人喜爱阳光。平时喜欢自己动手做家务,酷爱运动,喜欢外出旅游度假。另外英国人非常爱好文化活动,如阅读书刊、写文章、听音乐会、看戏等,还喜欢养宠物。

(一)生活中的数字

在英国,成人平均每周22小时从事全日工作或全日教育,并以相同数量的时间用于家务劳动。而从事家务劳动的人的性别仍以妇女为最高。但妇女参加工作的越来越多。据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妇女参加工作的比例45%。在非体力工作部门,妇女占一半。而在服务行业,妇女则占一半多,可谓"半边天"!

英国家庭的消费额1990年至1997年间增长了75%(含通货膨胀率)。而1998年二季度又比1997年上涨了28%。其消费格局也发生了很大变化。1997年,居民用于娱乐和教育支出耐用品的消费增加了10%。其支出内容为购买收音机、电视机、电话、电脑和其它耐用品。这部分消费还用于租录像机和音乐磁带,购买文体用品,以及教育投资。1997年一般商品成本价上涨了44%,但个别商品如食品、酒精、燃料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下降比例最高的当属香烟。

由此可见,现在英国人的生活方式,更加注重生活质量,追求精神享受,并渐渐摆脱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

(二)追求简单、舒适的生活

西服仍称得上是英国的国服,但是,虽然上班族西装革履,甚至在重要场合,男士着燕尾服,女士着低胸晚礼服,但是,很多老百姓日常喜欢穿休闲服,式样简单、舒服合体。

英国人的饮食习惯亦式样简单,注重营养。早餐通常是麦片粥冲牛奶或一杯果汁,涂上黄油的烤面包片,熏咸肉或煎香肠、鸡蛋。中午,孩子们在学校吃午餐,大人的午餐就在工作地点附近买上一份三明治,就一杯咖啡,打发了事。只有到周末,英国人的饭桌上才会丰盛一番。通常主菜是肉类,如烤鸡肉、烤牛肉、烤鱼等。蔬菜品种繁多,象卷心菜、新鲜豌豆、土豆、胡萝卜等。蔬菜一般都不再加工,装在盘里,浇上从超市买回的现成调料便食用。主菜之后总有一道易消化的甜食,如烧煮水果、果料布丁、奶酪、冰激凌等。

(三)公园与绿地

英国气候温和、湿润。一年四季适合各种花草树木的生长。政府在制定市区规划时,几乎在每一个生活小区都专门规划出一大块绿地或公园,供人们休息或散步,为孩子们嬉戏提供空间。

由于冬季阴雨多雾,使夏天的太阳对英国人来说变的特别宝贵。在阳光灿烂的周末,假日,公园里,沙滩上到处躺满了享受太阳浴的人们。更有英国人以把自己的皮肤晒成棕色发亮为时髦。

(四)自己动手做

英国人喜欢在周末假日里自己动手修缮房屋,制作家具,装修房间,修整花园。甚至自己制作陶瓷工艺品,几乎无所不能。这不仅仅出于经济考虑,而是把此看作是培养个人技能,陶冶个人情操,也是休闲的生活方式之一。通过自己动手做,能使自己的居室更加舒适,更具个性化。

(五)酷爱运动

据英国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在1996至1997年间,有占总人口72%的男公民和57%的女公民,在4周之内,至少参加一体育运动。青少年参加校外体育活动的比例更高。

在众多的体育运动项目中,骑自行车、踢足球、打司诺克球、打网球、游泳和滑旱冰鞋,是众多男女共同爱好的项目。而每天散步两英里或更长的距离,一直是流行的运动。

三、英国的首都、主要城市和港口

(一)英国的首都

英国首都伦敦位于英格兰东南部,跨泰晤士河下游两岸,距河口88公里,是英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由伦敦城 (亦称金融城) 及周围32个市组成,面积1650平方公里,人口700万,伦敦始建于二千多年以前,公元四三年罗马人占领大不列颠岛时已是重要的商业中心。十一世纪成为商业和政治中心,十八世纪为世界最大的港口和国际贸易中心。伦敦金融城是世界最大的金融中心之一,集中了全国最大的银行、交易所和各种企业管理机构;西伦敦是王官、议会、政府各部门所在地,也是大商店、剧院和高级住宅区;东伦敦以下至河口为伦敦港区、船坞、码头、仓库林立。希思罗机场是世界最大的航空港之一。一八六四年第一国际在伦敦成立,马克恩和恩格斯曾在这里领导国际工人运动; 海格特墓地有马克思墓。伦敦还有许多著名建筑物,如伦敦塔、白金汉宫、西敏寺教堂、圣保罗大教堂、格林威治天文台原址等。格林威治天文台原址(天文台1948年迁至伦敦东南96公里处)为地球经度起算点。

1议会大厦(Parliament)

英国议会亦称西敏寺,曾为英王室居所西敏寺宫。萨克逊王(Edward The Confessor,一O四二至一O六六年)至亨利八世国王(Henry VIII,一五O九至一五四七年)都曾在此居住。一五一五年西敏寺宫被大火烧毁。修复后,爱德华六世国王于一五四七年把该宫的圣?斯蒂芬教堂拨给下院使用。一八三四年该宫再次被大火烧毁,只剩下西敏寺大厅、教堂地下室等建筑物。一八四O年,重建新西敏寺宫,即现在的议会。一八五二年维多利亚女王正式主持议会开幕仪式。现议会大厦为查尔斯?巴里爵士所设计。整个建筑为哥德式。包括护宫河在内,总面积为125英亩。西敏寺大厅建于一O九七年。一三九九年,经理查德二世国王重修后保留至今。一九四一年希特勒德国轰炸伦敦时,该厅幸免于难。十三世纪至一八八二年,西敏寺大厅为英国法庭所在地,历史上有不少名人曾在此受到审判,其中有汤姆斯?摩尔爵士(SlR Thomas More,一五三O年,英国政治家)、查理士一世国王(一六四九年)等。一九六五年邱吉尔逝世后曾在此停放遗体。议会大钟造于一八五六年,以建造工程的第一名监督官本杰明•霍尔爵士的名字命名,叫"BIGBEN"(大本钟)。原钟重16吨多,钟塔高320英尺。一八五七年该钟出现裂痕,于一八五九年重新铸造。新钟重35吨。议会分上下两院,上院座椅为红色,下院为绿色,以示区别。每年十月底或十一月初,女王在上院主持议会开幕,宣读政府施政纲领。

2大英博物馆(British Museum)

大英博物馆是英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亦是世界上著名博物馆之一。一七五三年,英议会通过法案,决定把大批重要文物收藏集中在一起。一七五五年购置了大英博物馆现址,一七五九年首次以大英博物馆名义对外开放。以后不断扩建,从而使其呈现出今日的宏伟面貌。

该馆原由全国考古和人类学博物馆、国家图书馆和英国出版物与绘画收集博物馆三部分组成。一九七三年,图书馆部分与英其它图书馆合并组成英国图书馆,在组织上与大英博物馆脱离,但仍在大英博物馆内保留四个图书室和阅览厅。马克思曾在这里刻苦攻读,为撰写《资本论》搜集和抄录了大量资料。马克思读书时使用的座位至今尚存。1897至1898年,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在伦敦蒙难获救后,曾在大英博物馆研究当时英国资本主义制度及经济、政治、社会状况,在此基础上提出关于"民生主义"的理论。

博物馆的主要展品是古代埃及、希腊、罗马、西亚、东方和欧洲中世纪文物,以及各国铸币、纪念章、绘画和人类学方面的文物等。东方馆内藏有大批珍贵的中国文物,最著名的包括《女史箴图》、宋罗汉三彩像、敦煌经卷和宋、明两代名画等。

3白金汉宫(Bukingham Palace)

一七六二年英国王乔治三世购买了当时在现址上的一所房子作为私人住宅。一八二一年开始兴建白金汉宫,从维多利亚女王登位(一八三七年)至今一直是英国国王或女王在伦敦的行官。如今女王的重要国事活动,如召见首相和大臣、接待和宴请来访的外国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接受外国使节递交国书等都在该宫举行。此外,来英进行国事访问的国家元首也在宫内下榻。

王宫由身着礼服的皇家卫队守卫。富有特色的换岗仪式一般在每天上午11:30举行。

王宫西侧为宫内正房,其中最大的有"皇室舞厅",建于一八五0年,专为维多利亚女王修建。厅内悬挂有巨型水晶吊灯。蓝色客厅被视为宫内最雅致的房间,摆有为拿破仑一世制作的"指挥桌"。拿氏失败后,法国路易十八将桌子赠送给当时英摄政王乔治四世。白色客厅是用白、金两色装饰而成,室内有精致的家俱和豪华的地毯,大多是英、法工匠的艺术品。御座室内挂有水晶吊灯,四周墙壁顶端绘有十五世纪玫瑰战争的情景。正中的御座是当今女王一九五三年加冕时和王夫爱丁堡公爵使用的,室内还保存了维多利亚女王的加冕御座和英王乔治四世加冕时使用的四张大座椅。宫内音乐室的房顶呈圆形,用象牙和黄金装饰而成,维多利亚女王和王夫艾尔伯特亲王曾常在此举办音乐晚会。

皇宫花园约占地18公顷,为英王乔治四世所设计。园内有湖泊、草地、小径,并有各种花草树木。每年夏天,女王在园内举行花园招待会,邀请全国各界代表、知名人士及各国驻伦敦的外交官参加。

皇宫南侧为女王的美术馆,馆内收藏王室的艺术珍品,一九六二年起对公众开放。

4格林尼治天文台(Greenwich Observatory)

格林尼治位于伦敦东部泰晤士河畔,地势险要。十五世纪三十年代英国摄政王罗斯特公爵在该处山巅建立了一个了望站。一六七五年,了望站被改建成皇家天文台。格林尼治天文台之所以举世闻名,主要是因为院内有决定世界标准时间和时区的子午线标志(用铜条线标出),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一九五0年皇家天文台迁往新址后,该天文台划归国家海洋博物馆,设有天文站、天文仪器馆等,主要供展览用。展出的天文历史资料中有早期的天文望远镜、各国早期设计的时钟、地球仪、浑天仪(其中不少是当时中国的制品,和很多天象发现的经过(如哈雷慧星等)。

5伦敦塔桥(London Tower Bridge)

伦敦塔桥系泰晤士河上28座桥梁之一,位于伦敦塔附近。建于一八八六至一八九四年。因桥身由4座塔形建筑联接而得名。

伦敦搭桥的两座主塔高140英尺,两塔之间跨度为200英尺。桥分上下两层,下层桥面可以开合,平时通车,桥椅开启时可容万吨船只通过;上层为一条宽阔的悬空人行道,两旁装有玻璃窗,行人登桥可欣赏泰晤士河景色。

6唐宁街10号(No 10Downing Street)

唐宁街10号建于1680年,18世纪以来为英国历届首相官邸和办公处。唐宁街为17世纪后半叶由唐宁爵士开发建筑的私人住宅街道,日前保留了四所住宅。1733年,英国王将10号辟为首相官邸。11号现为财政大臣官邸,12号是财政大臣的办公室。

唐宁街10号楼内最有名的房间是内阁室,从室内可远眺皇家禁卫军的换岗仪式和圣?詹姆士公园。二战期间,丘吉尔将地下室的一间房间用作餐厅。二楼有早餐厅、国宴厅、书房及第二会客厅.其中最大的为国宴厅。客厅内挂有名贵油画,大部分借自博物馆和画廊。

唐宁街本来可自由出入。1989年后为防恐怖分子袭击时,在街口设禁至今。

7威斯敏斯特教堂(Westminster Abbey)

威斯敏斯特教堂是11世纪号称“笃信者”的英王爱德华建立 的。教堂的主要特点是大门处有一对塔楼。教堂自建以来,一直是英国历代国王或女王加冕礼典和王室成员结婚的场所。英国历代国王死后,大部分葬在这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许多名人死后,在教堂也占有一席之地。

美国白宫是干什么的地方?

英国资产阶级不断地通过和王室封建阶级进行妥协,最后改良式的达到了资本主义。

法国资产阶级发动了一次一次的大革命……这个阁下可以自己去查,拿破仑两叔侄就是在这时候闹腾的。

PS:你这么急着要我就只能写这么多了……

世界大战(即“一战”和“二战”)什么时候发生?地点在哪?人物是谁?

美国白宫是总统和政府办公的场所。

1812年英国和美国发生战争,英国军队占领了华盛顿城后,放火烧了包括美国国会大厦和总统府之类的建筑物。过后,为了掩盖被大火烧过的痕迹,1814年总统住宅棕红色的石头墙被涂上了白色。从那以后,人们就把它称为“白宫”。

从白宫正门进入的国家楼层共有五个主要房间,由西至东依序是:国宴室、红室、蓝室、绿室和东室。东室是白宫最大的一个房间可容纳三百位宾客,主要用作大型招待会、舞会和各种纪念性仪式的庆典。历史上许多重要事件在此发生:这里曾经停放过七位总统遗体,这里也曾举行过许多位总统女儿们的婚礼,罗斯福在此观赏过日本相扑表演,肯尼迪则在此欣赏优美演奏。

白宫的南面,是一个由粗大的乳白色石柱支撑的宽大门廊,门廊的正前方就是有名的南草坪。由于白宫是坐南朝北,因此南草坪就成了白宫的后院,通称为总统花园。国宾来访时,都要在南草坪举行正式欢迎仪式。

扩展资料

建筑规模

1、占地

白宫共占地73万多平方米。由主楼和东、西两翼三部分组成。主楼宽5151米,进深2575米,共有底层、一楼、二楼、三楼共四层。白宫是美国总统办公和居住之地,因而成为美国政府的代称。底层有外交接待大厅、图书室、地图室、瓷器室、金银器室和白宫管理人员办公室等。

2、外交接待大厅

外交接待大厅呈椭圆形,是总统接待外国元首和使节的地方,铺着天蓝色底、椭圆形的花纹地毯,上绣象征美国50个州的标志,墙上挂有描绘美国风景的巨幅环形油画。

3、图书室

图书室约60多平方米。室内的桌、椅、书橱和灯具等,均为古典式。藏有图书近3000册,其中不乏美国各个时期著名作家的代表作。此外,这里还存有美国历届总统的有关资料。在藏书壁柜旁的墙上挂着五幅印第安人的画像,这是当年美国总统在白宫会见过的印第安部落代表团的成员。

4、金银器陈列室

藏有各种精致的英、法式镀金银制餐具和镶金银器。瓷器室收藏有历届总统用过的瓷制餐具,其中有一套从中国进口的名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白宫

一战 爆发时间 1914 8月4日 标志:英国对德奥宣战 交战双方:同盟国:德国(统治者:德皇威廉二世) 奥匈帝国(统治者:国王约瑟夫) 奥斯曼土耳其

vs协约国:英国 法国 沙俄(统治者:尼古拉四世 注:沙俄1916年开始节节败退,国内民众怨声载道,于是1917年爆发了二月革命,沙皇政府被推翻,以资产阶级为首的克伦斯基政府上台,俄国继续参战但仍失败。随后十月革命爆发,无产阶级政府上台,列宁执政。随后退出了一战。) 美国(总统威尔逊) 日本(裕仁天皇) 比利时 中国(段祺瑞 注:中国一战前期中立,后期对德奥宣战,派了上万名劳工前往欧洲前线)

1911-1913:两次巴尔干战争是巴尔干各国将土耳其的势力赶出了巴尔干半岛。巴尔干各国相继独立:塞尔维亚,保加利亚,黑山,波斯尼亚,希腊

1914年:

6月:导火索:塞尔维亚族青年普林西普刺杀了正在波斯尼亚访问的奥匈帝国王储斐迪南大公。

7月:奥匈帝国以此为由向塞尔维亚宣战。并于月底攻陷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

8月初:觊觎巴尔干半岛的沙俄向奥匈帝国宣战。

与奥匈帝国结盟的德国向沙俄宣战。

与沙俄作为盟国的法国对德奥宣战。

德国开始进攻比利时,是英国感到威胁。

8月4日:英国对德奥宣战,一战正式爆发。

1917 4月 原本中立的美国因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伤及美国商船而对德宣战并出兵欧洲。

战事主要在欧洲,分东西两线 西线由英国法国联军与德国交战,地点最初由德国攻入法国境内,后期法国与英国军队反攻入德国本土。并且有美国参战。而且随后意大利反戈。东线由沙俄迎战奥匈帝国和德国,地点最初在奥地利与东普鲁士,后来德国攻入俄国东部。战线包括整个东欧。

其他战场:中东:英国对战奥斯曼土耳其。地点:中东各阿拉伯国家。土耳其达达尼尔海峡。

亚洲:日本与1914年9月对德宣战,出动4万多人进攻青岛的德军。

二战 爆发时间 1939 9月1日 ,标志:德国入侵波兰 交战双方 轴心国:德国(希特勒) 意大利(墨索里尼) 日本(东条英机) 芬兰 保加利亚 匈牙利 罗马尼亚vs同盟国:美国(罗斯福) 英国(丘吉尔) 法国(戴高乐) 苏联(斯大林) 中国(蒋介石)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新西兰 荷兰 菲律宾

以战区划分:分为西欧战区,苏德战区,太平洋战区,北非战区,中国战区

西欧战区:1936年 德国,意大利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将法西斯政党长枪党扶上台,西班牙从此由弗朗哥当政。

1938年 德国武装吞并奥地利

1938-1939 德国先强占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的地区,进而占领其全境。

1939年 9月1日 德国进攻波兰,波兰军队坚决抵抗,英法对德宣战,二战正式爆发。

1940年 4月德国进攻丹麦和挪威,很快消灭这两国军队并占领其全境。

5月德国实行曼施坦因计划闪击荷兰 比利时 卢森堡,法国战役开始

6月 德国击溃英法联军并占领巴黎,法国over。

7月 德国与英国展开不列颠空战。

1943年 美英联军登陆西西里岛,随后进军意大利本土,意大利投降。

1944年 6月 美英盟军以及加拿大,自由法国军队从诺曼底登陆,很快解放

法国。进 军德国本土,最后与苏联军队在易北河会师。

苏德战区:

1939年 11月 苏联入侵芬兰,苏芬战争爆发(俗称冬季战争)

1941年 5月 德国攻下希腊与南斯拉夫。

1941年 6月 德国向苏联全线进攻

6月-8月 德国 迅速占领斯摩棱斯克,基辅,兵临莫斯科城下。

10月 莫斯科保卫战打响

1942年 斯大林格勒会战

1945年 5月苏军与盟军易北河会师,该月苏军攻克柏林,德国投降。

北非战区:1936年 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埃塞军虽顽强抵抗但由于装备落后而最终战败

被占。

1940 7月-8月 意大利进攻肯尼亚与苏丹,但在当地军队的抵抗下没有成功。

1940 12月 英军重创意大利军队。

1941年 3月 隆美尔率德军增援北非意大利军。

1942年 10月 巴顿率美军增援北非英军。

1943年 夏 阿拉曼战役

中国战区(中缅印战区):1931年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三省。

1937年 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全面入侵中国。

1937 年 8月 日军进攻太原与上海,太原会战与淞沪会战打响。

1938年 1月 日本军队进攻徐州,徐州会战打响。

1938年 6月 日军进攻武汉,武汉会战开始。

1939年 9月 长沙会战打响。

1939年 12月 日军进攻南宁,昆仑关战役开始

1940年 12月 日本进攻法属印度支那。

1942年 初 日军进攻缅甸,中国远征军入缅与英军协防缅甸。

1944年 7月 中国远征军攻克密支那。日军被赶出缅北。

1945年 1月中国驻印军与中国远征军会师芒友。与此同时美英盟军

攻克仰光缅甸以同盟国战事胜利结束。

1945年 夏 中国军队反攻并收复柳州,与此同时敌后游击队也开反

攻。

太平洋战区:1941年 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美英与日本开战。

与此同时,日本向菲律宾,马来亚发起进攻。美军英军节节败退。

1942年 2月 日本占领新加坡,同时开始进攻荷属东印度。

1942年 3月开始 日军向盟国在太平洋中部和南部的一些战略岛屿,如关岛、威

克岛、俾斯麦群岛、新不列颠岛、巴布亚新几内亚岛,等地进攻,达

了建立空军前进基地的目的。

1942年 5月 日军进攻所罗门群岛,并开始进攻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珊瑚海战响。

1942年 6月 中途岛战役

1942年 8月 美军登陆瓜达卡纳尔岛,瓜岛战役开始。

1943年11月 美军发起吉尔伯特群岛战役(代号“电流行动”)并最终占领塔拉

瓦等岛屿

1944年1月至2月,美军连续组织“燧发枪”和“法警”作战,夺取了夸贾林、罗

伊岛—那慕尔岛、埃尼威托克诸环礁

1945年 8月6日 9日 两颗原子弹。

1945年 8月15日 日本投降

1945年 9月2日 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二战结束

个人观点 以供参考 以上内容均凭个人知识逐字打出,如有不足,请多多指教,望支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