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报道 记者 朱嘉琪】据塔斯社4日报道,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接受俄罗斯《论据与事实》周报采访时表示,在俄罗斯将其出口从欧盟转移到亚洲之后,开始出现所谓俄罗斯在经济上“依赖”中国的说法,这一说法旨在挑拨莫斯科和北京之间的关系。


拉夫罗夫

“所谓的俄中关系出现‘依赖’和‘不平等’说法已经出现了很长一段时间,这主要出现在一些不友好国家内。”拉夫罗夫说,“我们认为这是企图给我们的关系蒙上阴影,挑拨莫斯科和北京之间的关系。这些意图很容易被识破”。

报道称,拉夫罗夫还表示,在俄罗斯对欧洲能源出口量达到顶峰的时候,没有西方专家试图拿“俄罗斯依赖欧盟”说法来恐吓俄罗斯。

“相反,美国警告欧洲不要依赖我国的碳氢化合物供应,并声称愿意用页岩油和天然气取而代之,”拉夫罗夫继续说,“现在,当我们将出口转向亚洲时,他们突然表现出关心,并‘友好’地警告我们不要依赖中国。谢谢你们的建议,但我们会独立思考,我们会完全依靠我们的国家利益,以及相信经过时间和实际行动考验的中国朋友。”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俄新社3月26日报道,对于“俄罗斯依赖中国”等有关俄中关系的说法,普京在接受俄媒采访时表示,这种说法不是怀疑论者说的,而是有嫉妒心的人说的,“为什么?因为,譬如,与俄罗斯经济相比,欧洲经济对中国的依赖性增强地快得多。中国和整个欧洲的贸易额增长速度很快。因此一切相反,他们最好想想自己吧!”

延伸阅读:

牛弹琴:离间中俄关系的小把戏 在普京眼里太弱了



普京 资料图

俄罗斯依赖中国?反正,每隔一段时间,国际上总有类似的一些说法,普京肯定也听在耳里。

在俄罗斯电视台最近播出的专访中,对这个话题,普京没有任何回避,进行了普京式的犀利驳斥,不说则以,一说几乎刹不住。

他是这样说的:“这不是怀疑论者,而是有嫉妒心的人(所说)。为什么?因为,譬如,与俄罗斯经济相比,欧洲经济对中国的依赖性增强地快得多。中国和整个欧洲的贸易额增长速度很快。因此一切相反,他们最好想想自己吧!”

看了一下数据,普京说得没错,2022年前10个月,中欧贸易额达7114亿美元,同比增长6.3%。

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言论?

普京进而剖析说:“几十年来,一直有很多人想要让中国反对苏联和俄罗斯,反之亦然。我们了解我们生活的世界。我们非常重视我们的关系以及我们近年来达到的水平。”

我知道有些人的用意,但对不起,俄罗斯不会上当。

对于一些西方人所谓的“中俄军事同盟”的说法,普京也进行了郑重澄清:“我们没有与中国建立任何军事联盟。是的,我们在军事技术合作领域也有合作,我们不隐瞒,但它是透明的,没有什么秘密。”

普京还指出,俄罗斯和中国有联合军演,但“顺便说一句,不仅是与中国,还有其他国家。”

他随即话锋一转:“而美国在做什么呢?他们正在建立越来越多的联盟。”

普京指出,今年年初,英国和日本达成军事协议。他还回顾说,去年北约商定了一个新版的“全球性战略”构想,直接表明了与亚太地区国家——新西兰、澳大利亚、韩国等发展关系的意图。“他们宣布将建立一个全球性的北约。那么这是什么呢?”

普京的结论:“这就是为什么西方政客们在谈论西方开始建立一个新的轴心,类似于1930年代德国和意大利的法西斯政权和日本军国主义所建立的轴心国集团。”

普京果然是普京,有些话一针见血,甚至柔中带刺。

但意思也是很明确的。

1,说俄罗斯依赖中国,还不是什么怀疑论,其实是有嫉妒心。对这种谣言,普京够狠,直接就这样定性了。

2,他随即举了一个反例,欧洲与中国贸易很强劲,难道就说欧洲就依赖中国了?荒唐嘛。

3,普京很清醒,他说,一些人就是想让中国和俄罗斯相互反对。但俄罗斯很清楚这个世界,不会上当。



普京

4,所谓中俄“军事同盟”,普京回答更直接了当,我们不隐瞒,我们是有军事合作,但这是透明的,没有秘密。

5,他进而指出,军事合作不是军事同盟,事实上,俄罗斯也不只跟中国举行军演。最近,还和伊朗、南非有军演。

6,普京进而又发动反击,那美国人在干什么呢?是美国而不是俄罗斯,在建立更多的联盟!

7,普京还举了例子,北约现在触角伸到亚太,拉拢新西兰、澳大利亚、韩国,这是干什么?

8,哦,普京还说了,俄罗斯可以使用美元,但美国不让我们用,他们这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不是我们主动干的,俄罗斯的合作伙伴,很乐意采用人民币结算。

9,普京最狠的一个定性,就是西方你们在建立一个“轴心国”的新军事集团。

很普京式的回答,不回避问题,各种冷嘲热讽,在澄清的同时,更有凌厉的进攻,对西方犀利的指控,包括一些定性的帽子,譬如西方新“轴心国”的指控。

归根到底一句话:俄罗斯就是俄罗斯,想离间中俄关系,这种小把戏,普京看在眼里,太弱鸡了。

谢尔盖·拉夫罗夫的外交部长

2004年春天,拉夫罗夫回到莫斯科,在斯摩棱斯克广场,等待他的是部长办公室。拉夫罗夫从美国带回了宝贵的专业外交知识,因为他不仅参加了前南斯拉夫、伊拉克和阿富汗等问题的协商,还参加了和恐怖分子的斗争,以及和大规模杀伤武器扩散的斗争。此外,他和外国同事之间相处得也很友好,并且保持着密切的个人联系。但他把最宝贝的女儿叶卡捷琳娜留在美国学习,她是哥伦比亚大学学生。在新的岗位上,部长不断完善自己的外交能力,并逐渐形成了强硬的外交风格。他果断、机智,有时近乎阴险,为此,他也得到了“难以相处的外交谈判人员”的声望。2005年2月,美国国务卿康多莉扎·赖斯曾尖锐批评俄罗斯限制媒体自由,拉夫罗夫并没有出言反驳,只是通过外交邮件给她寄了一张记录俄罗斯联邦电视频道节目的光盘。有时拉夫罗夫回应打击对方“不是回击而是采取不对称的方式”。2006年春天,欧洲委员会确认在俄罗斯存在种族歧视现象的报告公布之后,身为部长的拉夫罗夫亲手颁发给前欧洲委员会人权专员阿尔瓦罗·希尔·罗夫莱斯一枚友谊勋章。罗夫莱斯大为感动,以至于过分坦率道:“所谓人权,在某种程度上整个欧洲都没有恪守。”
随着拉夫罗夫执掌外交部,俄罗斯外交风格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路透社称,他“在某种程度上让俄罗斯重新回到了国际社会决策的中心”。冷战时期的苏联,曾多次在联合国安理会动用否决权。长期担任苏联外长的安德烈·葛罗米柯,更有个外号“摇头先生”。但是,从1991年苏联解体到2004年,10多年间俄罗斯仅在1993年和1994年动用过两次否决权,都与前南问题有关。拉夫罗夫上任后,俄罗斯当年就在塞浦路斯统一公决问题上行使了否决权。这其中的象征意义不言自明。在叙利亚问题上,拉夫罗夫代表俄罗斯不断地与西方国家“唱反调”,反对以武力解决叙利亚问题。这也让他“说不先生”的形象更加鲜明。在年初的慕尼黑安全会议上,他面对尖锐质疑毫不退让。有人问“为什么俄罗斯支持巴沙尔总统”,他说“我们既不是巴沙尔的朋友,也不是他的盟友”。对“俄罗斯向叙利亚政权提供武器”的指责,他的回答是“无论我们是否出售武器给叙利亚,都不会改变中东地区的均势”。 路透社称,“拉夫罗夫是让西方国家感到绝望和挫折的根源”。叙利亚的反对派也很恼火,2012年8月中旬,俄驻英大使馆多次遭到叙反对派的骚扰。但拉夫罗夫也愿意解释俄罗斯“说不”的理由。他在美国媒体上发表文章称:“在目前阿拉伯国家剧变过程中,我们坚决反对暴力,尤其是针对平民使用暴力。”“相比其他大多数国家,俄罗斯更清楚革命的代价,我们深知,革命常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倒退,甚至是流血和苦难。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支持在中东和北非渐进、和平地推进期待已久的变化。”
拉夫罗夫“说不”,并非仅出自个性。正如美国外交学会研究员杰弗里·曼科夫所说,“拉夫罗夫的任务主要是贯彻来自克里姆林宫的理念”。他在担任外长时所做的一切,都是在恢复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而这是普京的决策。 俄罗斯专家指出,从拉夫罗夫主管外交部开始,俄罗斯的外交政策不断得到修正。普京执政之初,俄罗斯曾想加强与西方的关系,但西方并没有投桃报李,反而不断挤压俄的战略与地缘空间。这逼迫普京不断调整外交政策。拉夫罗夫不止一次地声明,在国际领域俄罗斯要致力于世界的多极化发展,反对西方的双重标准以及将本国意志强加于别国的企图。这也正是普京的看法。在某种意义上,拉夫罗夫“说不”,人们听到的其实是普京的声音。 普京在2012年8月初访英时表示,“俄英还有机会就叙利亚问题达成一致,双方同意共同努力寻求这一问题的解决途径。”而拉夫罗夫8月18日表示,俄反对在叙设禁飞区,并呼吁西方不要放弃叙利亚问题“行动小组”在日内瓦会议上达成的协议。可以听出,俄罗斯在对强权与战争说“不”的同时,始终在对政治解决叙利亚问题说“是”。

中俄将建立联盟?俄外长亮明态度,给拜登送上一颗“定心丸”

近两年来,随着中国的崛起和俄罗斯实力的复苏,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越来越担心中俄实力的增长会对其世界霸权造成挑战。因此西方国家开始联手压迫中俄的战略空间,企图打断中俄两国的崛起进程,而在西方的压迫下中俄两国也在越来越多的国际问题上形成另外共识,随着中俄两国关系的不断增进,外界也出现了有关中俄即将结盟的猜测。

据海外网4月3日报道,日前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对中俄结盟单位传闻进行了回应。4月1 日拉夫罗夫在接受俄罗斯媒体采访时表示,虽然近期以来西方国家对中俄的态度非常敌视,妄图利用制裁来限制中俄发展,但是中俄并不会为了反制西方搞所谓的联合应对。中俄之间的关系绝不会针对任何第三方,也不会形成所谓的军事同盟,经过多年的友好合作,中俄两国的互信程度已经到达了 历史 最高水平,可以说中俄现在的关系是一种比传统的军事同盟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因此俄罗斯不会也没有必要和中国结成类似北约的军事同盟。俄外长的这番表态显然是给拜登送上了一颗“定心丸”。

随后在2001年中俄两国又签订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将两国之间的关系推到了新的高度,根据条约中俄两国在彼此相邻的边境地区开展了裁军行动,这进一步加深了两国的互信,同年在中俄两国的共同牵头下,上海合作组织正式建立,中俄两国在区域合作上迈出了重要一步,此后中俄两国在上合框架下就反恐,地区局势等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共同为地区稳定贡献了力量。中俄两国之间的合作历程表明了,中俄即使没有军事同盟的约束也能做到高度互信,互相支持。

大国关系在发生怎样的变化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复杂的变化,基辛格将这种变化称作为“数百年来未有的大变局”,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认为“是地质板块式的变化”.世界迎来一个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和平发展的新时代,这个时代的大国关系呈现出一些新特点.
一是大国之间的共同利益远大于分歧,合作成为大国关系的主轴.由对抗走向合作,是当代大国关系一个新变化.世界已变成了一个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美国和欧洲经济陷入困境,中国外贸出口需求萎缩,迫使已成为助推世界经济增长引擎的中国“调结构、转方式”.许多对人类安全和生存构成的威胁成为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难以单独应对,需要国际社会合作解决.
二是合作和斗争同时存在于双边关系中.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各国相互依存日益深化的历史条件下,大国为了自身的安全和发展利益,谋求合作的势头越来越凸显,出现了名目繁多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全面伙伴关系”、“友好合作伙伴关系”、“新型大国关系”等.但是,另一方面,大国合作的增强并不排除相互之间存在的分歧和由此引发的摩擦与斗争,在当前主要表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在某种情况下,这种斗争仍然有可能演变为局部的冲突和对抗,因为当前国际关系中依然存在着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合作与斗争并重,合作掩盖不了斗争,斗争又保持适度,不致引发关系破裂,这是冷战后出现的大国博弈的新情况.
三是以议题为驱动的大国关系的各种组合方兴未艾.为了占据战略制高点,大国之间合纵连横,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竞相上演一幕幕令人眼花缭乱的牵制与反牵制、制衡与反制衡的大戏.一些大国今天在这个问题上是合作伙伴,明天在另一个问题上又成为战略对手.无论是气候变化、反恐,还是伊核、朝核、叙利亚等问题,大国立场的变化或攻防角色的互换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应运而生的“中俄印三国外长会晤机制”、“美日澳印四国战略对话机制”、“美日+1”、“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等大国关系的各种排列组合,无一不是在新形势下大国外交纵横捭阖的新表现.
四是世界格局均衡化成为大国关系演变的大趋势.当前是美国“一超独大”,群雄并起,但是根据不同机构的预测,美国失去“一超”地位只是时间问题,最终将成为“平起平坐者当中最拔尖的一个”.大国关系均衡化将是大势所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外交也快速地走到世界政治舞台的中央,时代赋予中国外交新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