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力响应国家“六保、六稳”政策,平安银行以切实行动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和外贸稳定,重点扶持受到疫情冲击较为严重的跨境电商中小企业客群,促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近日,平安银行成功落地跨境电商数据监管融资模式首笔业务,代表着商业银行在“深挖新场景、破局新模式、融合新技术”,精准赋能大消费行业方面迈出突破性的一步。
跨境电商欣欣向荣
大消费行业与广大人民群众“衣、食、住、行”息息相关,也是驱动经济前进的“三驾马车”之一。总览整个大消费领域,横跨制造、流通、服务三大环节,涵盖众多细分子行业。2021年,即使疫情影响尚未完全消除,我国大消费行业规模仍超44万亿元,增长高达12.5%,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65%,重新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而跨境电商作为我国大消费领域的新兴赛道,受益于人均收入水平稳步提升、政策利好持续出台以及供应链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在近几年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交易规模迈入10万亿大关。
需求端、政策端和供给端均显示出跨境电商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从需求端来看,2020年,我国GDP经过长期高速增长,首次超100万亿,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2万元,消费者需求显现个性化、多元化和高端化的演变态势,食品饮料、洗护用品、营养保健、美容彩妆和家居用品成为我国居民主要购买的跨境商品品类;从政策端来看,近年来,有关跨境电商的利好新政频出,进一步放宽对跨境电商进口限制,同时也加强原有海外代购中假货泛滥、偷税漏税、售后维权困难等乱象的监管,推动跨境电商市场向规范化、体系化、规模化方向前进;从供给端来看,随着各大物流企业大力投入跨境物流、跨境仓储的开发建设和仓储物流数字化改造升级,为跨境电商交易量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底层保障。跨境电商行业已经驶入“快车道”,逐步成为服务于“国内大循环为主题、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新兴力量之一。
跨境经销商的“痛”
缘于这两年的新冠疫情,跨境电商迎来一个千载难逢的黄金发展期。但行业的风光和蓬勃发展,却仍然掩盖不了市场参与者,尤其是中小企业心中的痛—融资难。
资金占用多。在跨境电商的参与者中,跨境经销商作为产业链中间环节,起到了链接上游品牌生产方与下游渠道销售方的重要作用;在实际经营过程中,跨境经销商通常需要与上游品牌方采用“先款后货”的预付款模式,并与下游渠道方采用“先货后款”的后收款模式,由此形成了天然的账期,并产生了高周转、轻资产的经营特点和较大的资金需求。
信用资质弱。跨境经销商大多为主体注册在境外的中小型企业,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涉及境内外两端,相比于传统境内经销商,更加难以凭借自身主体资质获取银行资金支持。某跨境电商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主要从事进口奶粉等品类的经销,虽然公司年营业额已经超过5亿元,但之前没能从银行拿到融资,主要原因一是公司注册在境外,二是公司的资产都是存放在保税仓的奶粉等消费品,各家银行对这些保税仓里的动产抵押也是直犯难。在618、双十一等销售高峰期,我们需要向上游供应商大量采购货品提前备货,资金格外紧张,其他渠道的融资往往非常贵,但是我们不得不用。我们的融资难题这么多年来一直没能得到有效解决。 ”
想客户所想,抚平客户心中的“痛”
“资金已到账,感谢各位对我们的大力支持!”12月24日下午18点30分,从事进口奶粉跨境电商贸易的J公司负责人给平安银行深圳分行业务团队发来这样一条致谢信息。就在几分钟前,一笔165万美元的离岸融资款顺利转入J公司的供应商M公司的账户内,全国首笔跨境电商数据监管融资模式业务就此成功落地。
平安银行医疗健康文化旅游金融事业部负责人表示,平安银行高度关注跨境经销商群体的融资困局并积极探索解决方案,我们通过与全球领先的跨境物流龙头GLP普洛斯集团达成全面合作,在业内率先推出跨境电商场景下的保税仓数据监管融资服务,融合“物联网+场景+融资”,为跨境经销商客群提供方便、快捷的资金支持。
“新场景、新模式、新技术”是平安银行保税仓数据监管融资能够实现0到1突破的三大制胜关键。
深挖新场景。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中坚力量,要嵌入于真实的产业链上下游贸易场景,才能够兼顾“力度”与“精度”,真正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支持。平安银行长期以来对大消费行业保持深度跟踪,2021年重点布局,在总行层面专门成立大消费供应链突击队,敏锐捕捉宏观经济、监管政策和产业发展等驱动变量,提前布局跨境电商赛道,市场、产品、行研和风险条线紧密联动,多轮实地调研并精准锁定拥有较大融资需求的跨境经销商中小企业客群,同时拆解梳理整个贸易链条上下游各个重要节点,为后续新模式的开发迭代打牢地基。
更多精彩电商干货尽在本站,请继续支持、关注我们吧
我国跨境电商发展的基本情况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安克创新(300866);跨境通(002640);天泽信息(300209);ST华鼎(601113);联络互动(002280);广博股份(002103);兰亭集势(LITB);新维国际控股(08086.HK)等
本文核心数据: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跨境电商交易规模;跨境电商产业链
行业概况
——定义
跨境电子商务是指分属不同关境的交易主体,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达成交易、进行电子支付结算,并通过跨境电商物流及异地仓储送达商品,从而完成交易的一种国际商业活动。
跨境电商推动外贸模式改变,缩短外贸交易链条。传统贸易模式中,往往是专业外贸经销商专门从事跨境贸易,帮助制造商将生产的货物出口,并在目的国对接专业的外贸采购商,收货后分给各级分销商、零售商。而在电子商务的帮助下,制造商仅需通过跨境电商平台即可触达消费者,贸易链条大大缩短,对维持我国对外贸易的稳定增长具有深远的意义。
——产业链剖析:出口和进口跨境电商为产业链主体
跨境电商产业链包括跨境电商进出口主体以及跨境电商服务商,跨境电商服务商主要包括跨境支付、跨境金融、跨境物流等配套服务产业。中国跨境电商产业链如下:
目前,我国跨境电商行业产业链企业丰富。出口跨境电商代表企业有阿里速卖通、赛维时代、百事泰、沃尔玛等;进口跨境电商有天猫国际、京东国际、考拉海购、洋码头等。
行业发展历程:行业进入3.0阶段
回顾中国电商行业发展历程可以发现,跨境电商是从传统外贸发展到外贸电商,在进一步发展成为跨境电商的,跨境电商发展至今,也不过二三十年的时间,借助于互联网技术的快速提升,跨境电商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总体来看,大致可将跨境电商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
行业发展现状
——跨境电商综试区达到132个
2022年2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在鄂尔多斯市、扬州市、镇江市、泰州市、金华市、舟山市等27个城市和地区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这是试验区近7年时间里的第6次扩围,范围已扩至全国132个城市和地区。
——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增长15%
与全球经济复苏仍受疫情影响,不同程度受挫的情况下,我国进出口规模仍然实现持续增长。根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约19237亿元,比2020年增长18.6%。
在进出口结构方面,目前我国跨境电商仍然以出口为主,且出口占比逐年提升。2021年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中,出口总额占比超过70%;进口占比仅为27%左右。
——跨境电商交易规模超过14万亿元
2021年由于疫情影响,我国跨境电商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国际物流道路受阻、海外网购需求增速放缓等因素导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增速放缓。2021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为14.2万亿元,同比增长13.6%,增速较2020年下降了5.44个百分点。2022年上半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达到7万亿元左右。
——跨境电商行业渗透率将会不断提升
近年来,随着我国跨境电商出口业务的增长以及我国消费者对进口优质商品需求的增加,跨境电商渗透率持续增长。虽然2021年受疫情影响,跨境电商渗透率出现小幅下降,但未来随着疫情影响的减弱以及跨境电商行业规模的增长,我国跨境电商行业渗透率将会不断提升。
——跨境电商以B2B交易模式为主
在交易模式方面,目前我国跨境电商以B2B交易模式为主,2021年占比达到77%。但从发展趋势来看,近年来B2C交易模式占比逐年提升。随着我国跨境电商行业规模的扩大以及覆盖范围的拓展,未来B2C交易规模将会逐渐扩大。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跨境电商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