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中国热”正在巴西掀起。


▲ 巴西总统卢拉。图/新华社

| 徐立凡

综合媒体报道,巴西总统卢拉将于4月11日至14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在卢拉启程前,原本就规模庞大的代表团又“扩容”了。

在卢拉因感染肺炎推迟访华行程前,巴西公布的第一份访华代表团名单中就包括了多名内阁部长、州长、27名议员和240名商界领袖。而最新公布的随团出访人员名单将再添12名巴西联邦参、众议员,预计参议院议长罗德里戈·帕切科也将加入代表团一行。

据巴方官员介绍,此次能够随行访华的企业家名额 “供不应求”。而在卢拉的官方代表团之外,已有数百名巴西商业代表按照卢拉3月时定的访华时间表“涌入北京”,寻求增加对华出口合作了。

一股“中国热”正在巴西掀起,是哪些力量在推动?



▲当地时间2023年3月1日拍摄的巴西里约热内卢基督像和蒂茹卡国家森林公园。图/新华社

与中国合作有广泛共识

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巴西的经济发展模式基本秉持的是华盛顿共识的模式。

华盛顿共识是“冷战”结束初期,美国给当时深陷债务危机拉美国家和转型初期的俄罗斯及东欧国家开出的药方,其核心内容是完全市场化、私有化和金融自由化。

初期,这个药方确实起到过提振经济的作用。但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华盛顿共识也是拉美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原因。

原因是,这套药方虽然貌似与国际市场能够接轨,但其实不然,其反而抑制了本国工业化的积累。俄罗斯是如此,巴西也是如此。1984年,巴西制造业增加值占GDP之比还有30%,如今却下降到了10%就是证明。

更重要的是,金融自由化实际上起到了给美国发动“美元潮汐”打配合的作用。多年来,美国通过一次次发动“美元潮汐”,收割新兴经济体的经济成果已不是新闻。

最新的例子就是美元暴力加息,不仅导致巴西出口贸易大受影响,美元外流还增加了巴西的通货膨胀压力。目前在G20国家中,巴西的通胀水平排名第四,仅次于土耳其、阿根廷和俄罗斯。

为应对如此严峻的通胀形势,巴西不得不连续被迫加息。2021年3月,巴西基准利率还只有2%,今年3月巴西利率却被迫保持在13.75%的惊人水平上。极力想推动央行降低利率以发展经济的卢拉甚至称这是“可耻的”,但也无可奈何。

所以不难理解,今年1月卢拉第三次就任总统后的一系列大动作:激活南方共同市场、重返南美洲国家联盟。这些都是反对外来干涉、决心自主发展的重要步骤。带领大规模代表团访华同样如此。而代表团规模的不断扩容,说明加强与中国的合作,在巴西政坛有广泛共识。


▲当地时间2023年4月1日,人们在巴西里约热内卢植物园里游览。图/新华社

商业代表率先“涌入北京”

在卢拉正式访华前,巴西数百名商业代表就率先“涌入北京”,与3月底中巴达成的重要协议有直接关联。

3月29日,中国与巴西达成协议,不再使用美元作为中间货币,而是以本币进行贸易。这项协议将使中国与巴西可以直接进行大规模的贸易和金融交易。

到2022年,中国已连续14年成为巴西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巴西三分之一以上的出口目的地是中国。2022年,中巴双边贸易额达1714.9亿美元——对比刚刚结束访华之旅的法国总统马克龙,中法贸易额是812亿美元。

中国与巴西的双边贸易中,铁矿石、大豆等农产品、石油是巴西主要输华产品。而中巴本币结算尤其利好农产品贸易。

巴西农牧场和农业发展联合体,由许多中小资本参与,有的小企业并没有美元账户,因此改为本币交易不存在障碍。这是包括农企在内的数百位巴西商业代表抢先“涌入北京”的重要原因。

众所周知,巴西农业禀赋优异,据世行数据,巴西农业用地面积占国土总面积28.3%,约合35.5亿亩,是我国18亿亩红线的约一倍。但由于无法扩大积累等原因,已开垦的耕地面积仅占巴西国土面积的6.7%。今后,除了贸易,中巴本币结算可以激发出更多的合作形态。


▲当地时间2023年2月18日,人们在巴西东北部城市累西腓参加狂欢节。图/新华社

中巴合作还有乘数效应

实际上,除了农产品,铁矿石、地球资源卫星、5G通信、半导体等都在卢拉此次访华的经济议程当中——仅铁矿石一项,巴西淡水河谷就将与中企签署7项合作协议。

这有助于改变中国铁矿石进口过度依赖澳大利亚必和必拓的单一局面,甚至对地缘政治产生间接影响。而中巴加强合作将产生的乘数效应,还将反映到金砖国家重新实心化上。

在博索纳罗担任巴西总统期间,由于走亲美路线,金砖国家机制有所削弱。而卢拉在前两个总统任期内,就是金砖国家机制的积极推动者。

3月下旬,巴西前总统、卢拉的前幕僚长罗塞夫女士获任金砖国家合作的重要机制新开发银行行长。按照卢拉此前公布的访华行程,卢拉将去上海出席罗塞夫的就职仪式。

卢拉访华期间,还将推动中国与南方共同市场达成自贸协议的进程。南方共同市场由巴西、阿根廷、乌拉圭、巴拉圭和委内瑞拉组成,是世界第五大经济集团。签署协议需经五个成员国一致批准——这或许意味着,巴拉圭与中国大陆建交的可能性大增。

说起来,中国和巴西,分别是北南两个半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政治舞台的供应链中都有足够分量。所以,中巴两国走近会产生多少超出双边关系的乘数效应,都算是自然而然。

撰稿/徐立凡(专栏作家)

编辑/何睿

校对/王心

巴西前总统卢拉因何无缘今年大选?

因贪腐罪被判12年, 巴西前总统卢拉无缘今年大选。

巴西前总统卢拉

9月1日消息, 巴西最高选举法院宣判巴西前总统卢拉( Luiz Inacio Lula da Silva)因“贪污罪名”无缘今年10月的巴西总统大选。

据路透社、美联社报道,当地时间8月31日,巴西最高选举法院宣判巴西前总统卢拉( Luiz Inacio Lula da Silva)因“贪污罪名”无缘今年10月的巴西总统大选。经过长达数小时的激烈辩论,7名法官中的4人投下卢拉参选的反对票,1人赞成,剩下2人仍未决定,但卢拉不能参加今年总统大选的结局已定。

今年4月,巴西前总统卢拉因被指控收受奥亚斯建筑公司贿赂的一套海滨公寓,帮助这家企业与巴西石油公司签订利润丰厚的合同,被法院以“与腐败和洗钱有关的罪名”判决12年监禁。根据巴西的反贪法,卢拉因获罪收监而不能成为今年的总统候选人。但卢拉却坚持法院对他的指控不实,因此他应该有资格参与竞选。

巴西的媒体和民众也纷纷对前总统卢拉“贪污”一案的判决结果投上不信任票。许多巴西媒体认为,调查和法庭听证会的进度“快得令人奇怪”,而法官塞尔吉奥·莫罗“在过程中犯下了奇怪的错误”。在前总统自首后的四个月中,民众对法官莫罗的不信任明显提高:过去15%的民众不认可他的判决,如今已增至40%。

尽管卢拉在监狱的围墙里与社会隔绝,但这位前国家依旧掌控着自己的党派;并且在可能的总统候选人当中保持绝对领先,超过三分之一的选民想投票给他,其余候选人甚至算不上竞争对手。今年8月4日,巴西劳工党宣布,前总统卢拉被确认为该党的总统候选人。15日,数万名群众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游行,要求法院允许卢拉参加总统竞选。据新华社报道,卢拉在监狱服刑期间,亮相劳工党第一则总统竞选广告,以发布广告的互联网为平台,宣传经济政策主张。在8月22日发布的民意调查中,卢拉所获选民支持远超其他总统候选人。因此有分析人士认为,如果卢拉不能参选,其庞大的支持者很可能爆发砸玻璃、烧汽车等暴力事件,而这无疑增加了当局进入混乱紧急状态的风险。

前总统卢拉支持者聚集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

俄罗斯《观点报》网站8月7日刊登了弗拉基米尔·多勃雷宁的一篇文章,题为《莫斯科和华盛顿将展开争夺拉美的决战》。第37任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曾有一句名言“巴西走向哪里,拉美就走向哪里”。因此,文章认为,对于是否允许卢拉参选的决定同时将成为整个拉美大陆向哪边转的答案。如果卢拉重新执政将,意味着与美关系遇冷和与俄来往增多;但如果最高选举法院没有站在卢拉一边,赢得大选的将很可能是博尔索纳罗。而他的国际政治的观点追随华盛顿。

巴西前总统卢拉是巴西劳工党的创始人,在2003-2010年担任巴西总统,是巴西历史上第一位工人出身的总统。2009年,卢拉代表巴西签署了《“金砖四国”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会晤联合声明》。

来源: 海外网(北京)

卢拉·达席尔瓦是谁?有何作为?

巴西联邦共和国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国家,人口居世界第五,面积居世界第五。巴西位于中南美洲与大西洋之间,国土面积相当庞大,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美国与中国,并与乌拉圭、阿根廷、巴拉圭、玻利维亚、秘鲁、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法属圭亚那接壤。巴西拥有辽阔的农田和广袤的雨林。国名源于巴西红木。得益于丰厚的自然资源和充足的劳动力,巴西的国内生产总值位居南美洲第一,世界第七,南半球第一,位列南美洲国家联盟的成员国。由于历史上曾为葡萄牙的殖民地,巴西的官方语言为葡萄牙语。足球是巴西人文化生活的主流。

人 口

191亿。白种人占5374%,黑白混血种人占3845%,黑种人占621%,黄种人和印第安人等占16%。官方语言为葡萄牙语。736%的居民信奉天主教。(2010年) 葡语:Repúblika Federativa do Brasil 国家格言:Ordem e Progresso(葡萄牙语,秩序和进步) 国花为毛蟹爪兰。

国旗

为绿色长方形中央为菱形,菱形中央是深蓝色圆形天球仪。圆形白色绶带上,书以葡萄牙文“秩序与进步”。圆形上有白色五角星,象征国家的26个行政区,而且那些星星的位置是1889年11月15日8点50分,新政府当天,里约热内卢星星排列的位置(巴西的首都原是里约热内卢,后来迁到巴西利亚)。绿色和是巴西的国色,绿色象征森林,象征矿藏和资源。

国徽

图案中间突出一颗大五角星,象征国家的独立和团结。大五角星内的蓝色圆面上有五个小五角星,代表南十字星座;圆环中有27个小五角星,代表巴西各州和联邦区。大五角星周围环绕着用咖啡叶和烟草叶编织的花环,背后竖立一把剑,剑柄在五角星下端。绶带上用葡萄牙文写着“巴西联邦共和国”,“1889年11月15日” (共和国成立日)。

国歌

Hino Nacional Brasileilo 巴西独立后的第一首国歌,是由颇有音乐才华的佩德罗一 巴西国徽

世亲自创作的。在1822年9月7日宣告巴西独立的当天,他创作了《啊祖国,啊皇帝,啊人民》的歌曲,并亲自在当晚圣保罗的爱国集会上演唱,由合唱队伴唱,这首歌成为巴西的第一首国歌。佩德罗一世退位后,里约热内卢国立音乐学院的创办者,著名音乐家弗朗西斯科·达席尔瓦谱写出一首后来成为巴西国歌的歌曲。1909年著名诗人奥里索·杜克·埃斯特拉达重新填词,经专家委员会审查,1922年被定为巴西国歌。国歌《听伊皮兰加的呼声》回顾了1822年9月7日佩德罗一世在圣保罗郊外伊皮兰加河畔发出“不独立,毋宁死!”呼声的情景,歌颂祖国获得了独立,充满着巴西人民对祖国的爱恋之情。

重要节日

日期固定的节假日 1月1日 元旦日 1月6日 主显节 毛蟹爪兰

4月21日 独立英雄纪念日 5月1日 劳动节 9月7日 国庆日(独立日、1822) 10月12日 圣母日 10月12日 儿童节 10月13日 教师节 11月2日 亡灵日 11月15日 共和国成立日 11月20日 神诞节 12月25日 圣诞节 日期不固定的节假日 复活节:春分(3月21日±)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 耶稣受难日:复活节前2天,一定是周五 巴西狂欢节:复活节前47天, 一定是周二 基督圣体节:复活节后60天,一定是周四(圣三一主日后的星期四) 注,粗体为全国性法定假日,放假一天。狂欢节实际也是一天,但是各地为了狂欢气氛,实际假日有一周之久。

编辑本段地理

自然地理

南美洲面积第一大的国家,也是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是世界民族大熔炉的缩影。巴西在历史上作为葡萄牙的殖民地长达300年之久。在16世纪,殖民者登上巴西时,发现这里有一种名贵的树木,从中可提取欧洲难得的红色染料,遂将此木称为“红木”后演变成国名。巴西全国面积8,547,403平方公里,国土面积约占南美洲总面积的46%,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和美国,为世界第五大国。 经纬度坐标:南纬 15°45', 西经 47°57' ,所处时区UTC/GMT -3 小时 (西三区) ,和北京时差比中国北京时间晚11 个小时。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 巴西的地形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海拔500米以上的巴西高原,分布在巴西的南部,另一部分是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主要分布在北部的亚马逊河流域和西部。全境地形分为亚马逊平原、巴拉圭盆地、巴西高原和圭亚那高原,其中亚马逊平原约占全国面积的1/3。有亚马逊、巴拉那和圣弗朗西斯科三大河系。亚马逊河全长6751公里,横贯巴西西北部,在巴流域面积达390万平方公里;巴拉那河系包括巴拉那河和巴拉圭河,流经西南部,多激流和瀑布,有丰富的水力资源;圣弗朗西斯科河系全长2900公里,流经干旱的东北部,是该地区主要的灌溉水源。海岸线长7400多公里,领海宽度为12海里,领海外专属经济区188海里。 其中,亚马逊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亚马逊河是世界上水量最大的河流,巴西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圣保罗是南半球最大的城市。 大部分地区属热带气候,南部部分地区为亚热带气候。亚马逊平原年平均气温25~28度,南部地区年平均气温16~19度。

资源地理

已探明铁矿砂储量333亿吨,占世界总储量98%,居世界第五位;产量355亿吨,居世界第二位;出口量也位居世界前列。巴29种矿物储量丰富,镍储量达世界总储量98%,锰、铝矾土、铅、锡等多种金属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10%以上。铌矿储量已探明4559万吨,按当前消费量够全球使用800年。此外还有较丰富的铬矿、黄金矿和石棉矿。煤矿探明储量101亿吨,但品位很低。2007年以来,巴西在东南沿海相继发现大油气田,预计石油储量将超过500亿桶,有望进入世界十大石油国之列。森林覆盖率达57%。木材储量658亿立方米。水力资源丰富,拥有世界18%的淡水,人均淡水拥有量29000立方米,水利蕴藏量达143亿千瓦/年。

人文地理

大西洋沿岸人口稠密,内陆地区较为稀少。(简称地狭人稠) 巴西南比卡瓦拉族

巴西全国人口186,957,906(2008年6月2日)居世界第5名。东南地区是巴西人口最多的地区,根据IBGE 2004年数据显示该地区人口约有7800多万,相当于巴西人口总数的42%。该地区拥有巴西三个人口最多的州(圣保罗,7000万人口,、米纳斯吉拉斯,1900万,里约热内卢,1500万)和两个最大的城市(里约和圣保罗)。在圣保罗和里约的交界地带形成了以圣保罗、里约为支柱的商业地带,该地区聚集了约23%的巴西人口,成为该国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 民族和移民 巴西种族和文化差异显著。南部居民多有欧洲血统,可溯源到19世纪初来自意大利、德国、波兰、西班牙、乌克兰和葡萄牙等国的移民。而北部和东北部的的居民部分是土著,部分具有欧洲或非洲血统。东南地区是巴西民族分布最广泛的地区,该地区主要有白人(主要是葡萄牙后裔和意大利后裔)混血人、非洲巴西混血以及亚洲和印第安人后代。 在整个巴西,巴西人、葡萄牙人和非洲人频繁混血。19世纪,亚洲和欧洲的移民化开始受到刺激,德国人开始在1818年来到这里,1875年,意大利人,1880年西班牙人,20世纪初,日本人,叙利亚人和黎巴嫩人开始相继来到这里。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东南地区发生了巴西最巨大的移民潮流,意大利人和葡萄牙人成为这次移民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因为那个时候开始了奴隶解放运动,当时种植园以及刚刚兴起的巴西工业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巴西历史上曾有过几次大的移民浪潮,仅1884至1962年间迁居巴西的移民即达497万多人,主要来自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德国、法国、波兰和阿拉伯国家。黄种人多来自日本、朝鲜和中国。巴西有130万日本人,25万华人,主要集中在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 人口种族构成 由于历史原因,巴西人口的种族构成十分复杂。大西洋沿岸人口稠密,内陆地区较为稀少。种族和文化差异显著。其中, 白人占694%,,混血人口占223%,非洲裔黑人占74%,亚裔占05%,,印第安人占不到1%, 混血人口及黑人人口增长较快。在巴西,不同种族,多种肤色的人生活在一起,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面。印第安人是巴西最早的居民。16世纪以来,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德国等欧洲国家的移民进入到巴西。随着巴西种植园的兴起和矿区的开采,从1532年起,葡萄牙开始从非洲大量贩运黑奴到巴西。19世纪以后,又有一些中国人和日本人移居到巴西。因此巴西有人种大熔炉之称。

历史地理

古代巴西为印地安人居住地。1500年4月22日,葡萄牙航海家佩德罗·卡布拉尔抵达巴西。他将这片土地命名为“圣十字架”,并宣布归葡萄牙所有。由于葡殖民者的掠夺是从砍伐巴西红木开始的,“红木”(Brasil)一词逐渐代替了“圣十字架”,成为巴西国名,并沿用至今,其中文音译为“巴西”。16世纪30年代葡派远征队在巴建立殖民地,1549年任命总督。其后整个殖民地在葡萄牙统治下,顺着大西洋沿岸结成一体。1555年法国入侵,占领了相当于今天的里约热内卢的地方,打算在南美设立一个法属殖民地的据点。然而由于法国人无法自欧洲吸引殖民者前来,所以终于在1565年被葡萄牙人逐出里约。两年之后,葡萄牙人创建了里约城。葡萄牙人在巴西殖民地的上统治权直到1630年,才再度又面临挑战。 1807年拿破仑入侵葡萄牙,葡王室迁往巴西。1820年葡王室迁回里斯本,王子佩德罗留巴任摄政王。1822年9月7日宣布完全脱离葡萄牙独立,建立巴西帝国。接着加冕称帝,称佩德罗一世。1824年巴西颁布宪法。1825年,葡萄牙承认巴西独立。 帝国时期(1822~1889) 巴西帝国成立后,布拉干萨王朝的体制和葡萄牙贵族势力原封未动,大庄园制和奴隶制依然存在,巴西在经济和政治上都依附于英国。佩德罗一世实行专制统治,1823年强行解散议会,接着又用武力镇压了东北部伯南布哥等省的共和派起义。 1889年11月15日丰塞卡将军发动政变,推翻帝制,成立巴西合众国。1964年巴军人政变上台,1967年改国名为巴西联邦共和国。1985年3月军政府还政于民。1989年11月15日,巴举行了近30年来第一次全民直接选举,费尔南多·科洛尔当选总统。1992年12月29日,科洛尔总统因涉嫌受贿被迫宣布辞职,副总统伊塔马尔·佛朗哥即日接任总统。1994年10月3日,费尔南多·恩里克·卡多佐在全国大选中获胜,1995年1月1日就任巴西第38任总统。1998年10月4日,卡多佐再次当选。1999年1月1日,卡就任巴第39任总统,任期至2002年12月31日。

政区地理

全国共分为26个州和1个联邦区(巴西利亚联邦区),州下设市,全国共有5562个市。各州名称如下:阿克里、阿拉戈斯、亚马孙、阿马帕、巴伊亚、塞阿拉、圣埃斯皮里图、戈亚斯、马拉尼昂、马托格罗索、南马托格罗索、米纳斯吉拉斯、帕拉、帕拉伊巴、巴拉那、伯南布哥、皮奥伊、北里奥格兰德、南里奥格兰德、里约热内卢、朗多尼亚、罗赖马、圣卡塔琳、圣保罗、塞尔希培、托坎廷斯。 历史新发现今日巴西科学家们根据卫星图 发现亚马孙平原里有一个未知文明的遗迹这些遗迹呈长方形或圆形 据分析可能是古代传说中用黄金砌成的国度。这些遗迹大多在巴西与玻利维亚边境地带。

主要城市

首都:巴西利亚(Brasília) 巴西利亚地处巴西高原中部,气候分为干湿两季,湿季从9月至4月,干季从每年5月至8月。干湿两季分别明显,早晚温差也较大,年平均气温19度。人口210万。巴西利亚是上世纪50年代末在巴西内地戈亚斯州境内海拔1000多米的高原上兴建的,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首都之一。1960年,首都正式由旧都里约热内卢迁移至此。 为了开发北部广大地区,使内陆和沿海均衡发展,1956年,巴西将首都从大西洋沿岸的里约热内卢迁至巴西高原中部的巴西利亚。建设者们考虑到地势较高,气候凉爽宜人的特点,设计了一座建筑独特、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设计者还巧妙地在流经巴西利亚的两条小溪上筑坝断流,形成一个环抱市区,面积达46平方千米的人工湖泊,用于调节城市空气湿度。只用了大约3年时间,巴西利亚这座绿色的花园城市,就奇迹般的出现在原本荒凉的红土高原上。 巴西利亚是南美洲建都时间最短的城市。1987年12月17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批准该城为“世界文化遗产”。 城市按照巴西著名建筑师卢西奥科斯培的“飞机型总体规划图”建设。

编辑本段政治

政体

卢拉政府注重淡化意识形态,平衡政党利益,扩大执政基础;执行兼顾发展、稳定和社会公正的经济政策,推进财税和社会福利等多项改革,加大社会投入,致力于解决贫困、就业等问题。巴西民主体制巩固,经济持续增长,社会贫富差距缩小,国家综合实力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宪 法

第一部帝国宪法于1882年产生。1988年10月5日颁布巴西历史上第八部宪法,规定总统由直接选举产生,任期五年,取消总统直接颁布法令的权力。在公民权力方面,宪法保障人身自由,废除刑罚,取消新闻检查,规定罢工合法,16岁以上公民有选举权等。1994年和1997年议会通过宪法修正案,将总统任期缩短为四年,总统和各州、市长均可连选连任。

议会

称国会,有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参议院由土著后裔酋长、土生白人贵族后裔或葡萄牙贵族后裔,以及有战功的将军、卸任的政府官员和当地重要领袖等组成。众议院由大资产阶级、中产阶级及小资本家市民阶级组成。巴西的国会起源于巴西帝国时期,100年来几乎没有大的变化。

政 党

截至2009年6月,在巴西高等选举法院登记的合法政党有27个,主要有: (1)劳工党(Partido dos Trabalhadores—PT):主要执政党。1979年成立,主要由城乡劳动者、工会和知识分子组成,是巴西最大左翼政党,现有党员80多万人。该党政治上主张实行改革,保障劳动者的权益;经济上主张公平分配社会财富;对外主张各国相互尊重、加强国际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主席鲁伊·法尔康(Rui Falcão)。 (2)巴西民主运动党(Partido do Movimento Democrático Brasileiro—PMDB):执政联盟成员。1980年1月成立。其前身为1965年成立的巴西民主运动,在军政府时期长期为唯一合法的反对党。对内主张实行土改和保护民族工业,全面恢复民主制度。对外主张执行独立的外交政策,尊重各国自决权。主席瓦尔迪尔(Valdir Raupp)。 (3)巴西工党(Partido Trabalhista Brasileiro—PTB):执政联盟成员。1945年成立。1964年军人政变后被迫停止活动。1979年重新组建。主席罗伯托·杰弗逊(Roberto Jefferson)。

政 府

本届联邦政府于2011年1月1日成立,共设24个部。现内阁成员如下:国防部长内尔松·若宾(Nelson Jobim),外交部长安东尼奥·帕特里奥塔(Antônio Patriota),财政部长吉多·曼特加(Guido Mantega),发展、工业和贸易部长费尔南多·皮门特尔(Fernando Pimentel),计划、预算和管理部长米丽娅姆·贝尔肖尔(Miriam Belchior),卫生部长亚历山大·帕迪利亚(Alexandre Padilha),教育部长费尔南多·阿达德(Fernando Haddad),农牧业和供给部长瓦格纳·罗西(Wagner Rossi),文化部长安娜·德奥兰达(Ana da Hollanda),科技部长阿洛伊西奥·梅尔卡丹特(Aloizio Mercadante),体育部长奥兰多·席尔瓦(Orlando Silva),旅游部长佩德罗·诺瓦伊斯(Pedro Novais),矿能部长爱迪生·洛邦(Edison Lobão)。[1]

政要

迪尔玛·罗塞芙(Dilma Rousseff),1947年12月14日生。毕业于巴西南里约格朗德联邦大学经济系。上世纪60年代加入左翼武装组织,反对巴西军政府的独裁统治。1970年被判入狱,3年后出狱。1980年进入南里约格朗德州议会工作。1985年起历任州首府阿雷格里港市财政局长、州经济与统计基金会主席、州矿能交通厅长。2001年加入劳工党。2002年出任矿能部部长,2005年出任总统府民事办公室主任,成为巴西第一位女性内阁首席部长。2010年10月31日在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中以5601%的得票率当选总统。2011年1月1日就职,任期四年。曾于2004年以能矿部长身份两度访华。 米歇尔·特梅尔(Michel Temer),1940年9月23日生。圣保罗天主教大学法律博士。律师、教授。民主运动党人。1983年起,历任圣保罗州检察官、检察长、州政府公共安全局长。1987年至今连任联邦众议员,任期至2011年。曾任众议院多个常设委员会主席、委员。1997-2000年连续担任众议长。2009年2月,第三次就任众议长,任期至2011年2月。2010年10月作为劳工党总统候选人罗塞芙的搭档参加大选获胜,当选副总统,将于2011年1月1日就职,任期四年。

编辑本段经济

总量

巴西货币——雷亚尔

巴西经济实力居拉美首位。1994年7月1日废除原货币名称克鲁赛罗雷亚尔(废除时1美元兑2750克鲁赛罗雷亚尔),同时命名新货币名称为雷亚尔(1美元兑1雷亚尔)。2009年4月5日汇率1美元兑22095雷亚尔。2009年GDP为1574039亿美元,2009年的人均GDP达到8220美元。

工业

居拉美之首。70年代建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主要工业部门有钢铁、汽车、造船、石油、水泥、化工、冶金、电力、纺织、建筑等。核电、通讯、电子、飞机制造、军工等已跨入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

农业

咖啡、蔗糖、柑橘、可可、生产、出口居世界第一位,大豆为第二位,玉米居第三。粮食基本自给,但需进口一小部分小麦。畜牧业发达。

运输业

巴西公路运输占全国运输总量的70%,铁路占17%,水路不足10%。公路总长150万千米,铁路总长303万千米。主要港口有维多利亚、桑多斯、里约热内卢等。全国有3家航空公司。 主要贸易对象为美国、欧共体、日本、中东及拉美邻国。主要进口石油、化工原料、光学仪器、小麦等。出口钢材、交通运输设备、铁矿砂、纸浆、皮鞋、咖啡、糖、大豆、橙汁等。 巴西以咖啡质优、味浓而驰名全球,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产国和出口国,素有“咖啡王国”之称。

这只是一点,到百度百科里查

卢拉推迟访华的原因

2002年12月14日,对于卢拉·达席尔瓦来说,是一个最值得高兴和纪念的日子。这一天,他接受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证书,这个证书正式确认他为巴西第40任总统。他从一个普通的技术工人成长为一个地区大国的总统,走过了漫长而艰辛的道路。卢拉接过证书时,激动得流下了热泪。2003年1月1日,卢拉·达席尔瓦在国会大厦举行隆重总统就职仪式,他庄严地从卸任总统手中接过绶带,正式成为巴西联邦共和国第40任总统。卢拉早年受古巴社会主义革命和拉美左派思潮的影响,曾是一位激进的斗士,对美国和资本主义一直持批判态度,他曾毫不留情地抨击美国所代表的资本主义,前3次总统竞选中,卢拉激烈的“反美”言辞让华尔街的大亨们感到恐惧,使在巴西多有投资的国际金融机构和大型跨国公司心存忧虑。他们想方设法,动员一切力量反对卢拉当选。然而,卢拉在吸取前3次竞选失败的教训后,在2002年的第4次竞选中,开始改变激进的左派代表的态度,不再抨击美国主导的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经济政策,承认美国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巴西经济的作用,主动改善与美关系。他还选择巴西自由党领袖做竞选搭档,以争取美国和国内外商界的认同。卢拉明智地看到了这些因素,开始以务实的态度与布什政府打交道,与美国建立和谐的外交关系与往来。早在2002年7月,卢拉就派遣经济顾问访问华盛顿向美国政府解释未来的经济政策以换取支持。12月他亲自出访华盛顿,会晤布什总统,重申承认债务、稳定经济的承诺,争取美国为巴西的“反饥饿运动”提供贷款。他当选总统后,又任命了符合美国和国际金融界意愿的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在美巴有争议的美洲自由贸易区问题上,卢拉态度已有所软化,从坚决拒绝,到同意进行自由贸易区谈判。美国原担心卢拉执政后对美立场强硬,在美国后院形成又一个反美核心,影响其实现全球战略。面对卢拉对美态度转向温和务实,美国对卢拉的态度也来了180度的大转弯,从开始“打压”、进而“默许”,到最后进行“拉拢”。

大力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和第三世界之间的合作,是卢拉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作为巴西左派代表人物,对社会主义中国有着“天然的阶级情谊”。1974年巴中建交以来,两国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外交和政治关系,并且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两国在航天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成功发射了两颗地球资源卫星,并正在继续研制第三和第四颗卫星。两国经贸关系近几年发展迅猛。中国已经成为巴西的第三大贸易伙伴。

应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的邀请,2004年5月22日晚,巴西总统卢拉抵达北京开始对中国进行为期6天的国事访问。随同卢拉总统来访的有420多名巴西企业家组成的巴西商务代表团,创下巴西总统出访随行人数的最高记录。除了庞大的商务代表团,与卢拉总统同行的还有外交部、发展工商部、旅游部、能源矿产部的多位部长。可以说,影响巴西经济发展的关键人物都来了。据统计,巴西是中国在拉美的最大贸易伙伴,中国是巴西全球第四大贸易伙伴和第三大出口市场。2003年,双边贸易额达7989亿美元。5月23日,卢拉总统参加了巴西石油公司北京代表处的揭幕仪式。这家石油公司是全球领先的20家石油公司之一。巴西石油公司驻北京办事处成立后,巴西对中国的石油出口将从以前的每年200万桶猛增6倍,达到每年1200万桶。巴西将成为中国又一个重要的能源供应国。卢拉总统访华期间还接受了中国旅游局递交的“旅游目的地”文件,巴西有望成为中国公民的下一个旅游目的地国。

卢拉在评价他2004年中国之旅时说,这是“巴西政府一次伟大的旅行”。借着巴西总统卢拉访问中国的契机,中巴两国政府在工业、商业、科技等方面建立起广泛合作,这将极大地改变目前国际经济关系中的不均衡状况,也将对两国自身的发展起到明显推动作用。中巴两国签订多个合作协定标志着亚洲和拉美两个大国将在经济互补和双边合作方面更进一步寻求互利互惠的双赢局面。中巴两国间的合作边远离国际经济旧秩序里的掠夺和依附关系,更冲破了美国凌驾于拉美国家之上的不平等的经济局面。《波士顿环球报》载文称,卢拉总统对中国的访问,再一次体现了卢拉“灵活务实”的外交谋略,卢拉政府积极的态度发展对华关系,这是由卢拉总统所确定的外交路线和政策决定的。巴西对外关系研究所所长萨拉伊瓦指出,卢拉政府的外交政策包括三项基本原则,即平衡外交、提升双边关系地位和(巴西)国际作用普遍化。在这些原则指导下,巴西加强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与其中的大国发展关系。中国、印度、南非和俄罗斯被巴西列为重点发展关系的对象国。巴西这样做,欲达到“一石二鸟”的目的:在经济方面,增加与上述国家的经贸合作,以实现卢拉总统本人提出的改变“巴西贸易地理”的目标,减少巴西出口对欧、美发达国家的依赖程度;在国际政治方面,加强与发展中国家中的大国沟通,通过国际作用普遍化的逐步实现,最终完成“巴西需要在世界上占据突出位置”的目标。卢拉以左派身份当选巴西总统后,在国际舞台上往往以第三世界代言人而自居。卢拉总统访问南非、印度、中国,以及对其他非洲和中东的发展中国家的访问,与印度、南非结成三国集团,在坎昆会议出面组织20国集团,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理解为巴西为达成既定的战略目标而采取的具体手段。

因患流感和肺炎而不得不推迟对中国的访问。半岛电视台等外媒2023年3月25日报道,巴西总统府表示,巴西总统卢拉因健康原因推迟访华,以便能够从肺炎中康复。巴西总统府称,巴西政府已向中方通报此事,并表示卢拉希望重新安排访问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