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两位原中央委员、中纪委原副书记有了新职务!负责31个省份的中央指导组组长均已亮相)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正在进行中。近日,各省份及多个中央直属机构、国务院组成部门、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以及部属高校等都迎来中央指导组。

“上官河”注意到,公开报道显示,中央指导组序列已经排到了第五十八。截至昨天,负责31个省份的15位中央指导组组长均已亮相。其中,包括这两天亮相的中央第二、第八、第十一指导组组长。

中央指导组序列已排到第五十八

据西安交通大学新闻网消息,昨天,西安交通大学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动员大会。中央第五十八指导组组长、中国农业大学党委原书记姜沛民作指导讲话。中央第五十八指导组副组长席茹和指导组全体成员出席会议。

这一消息显示,中央指导组序列已经排到了第五十八。公开履历显示,姜沛民,男,汉族,1959年4月生,江苏沛县人,1976年6月参加工作,1978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山东大学哲学系毕业,助理研究员。姜沛民曾长期在教育部任职,曾任副总督学兼基础教育一司司长,人事司司长等职。2011年2月,姜沛民任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书记,市教育委员会主任。2013年6月至去年12月,任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同样出席会议的中央第五十八指导组副组长席茹长期在教育部任职,现任国际合作与交流司二级巡视员。

姜沛民

此前的公开报道显示,中央第五十七指导组也负责部属高校。4月7日,中南大学在校本部科教楼报告厅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动员会议,中央第五十七指导组组长王建国作指导讲话。公开履历显示,王建国,男,汉族,1959年9月生于江西省泰和县,1976年3月参加工作,1982年5月入党。清华大学机械系铸造专业毕业,工学学士、法学学士,教授。王建国也曾长期在教育部任职,曾任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北京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四川大学党委书记等职。

负责31个省份的15位中央指导组组长均已亮相

“上官河”梳理各省区市省级党报后发现,截至昨天,负责31个省份的15位中央指导组组长均已亮相。15个中央指导组中,除中央第四指导组负责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外,其余14个均负责两省份。

其中,这两天最新亮相的包括中央第二、第八、第十一指导组组长。

据《海南日报》今天报道,4月11日,海南全省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动员大会在海口召开。中央第十一指导组组长徐令义到会指导,指导组副组长陈小平和指导组全体成员出席会议。

公开履历显示,徐令义,男,汉族,1958年4月出生,浙江衢州人,1976年3月参加工作,197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徐令义曾任国家信访局副局长、党组成员,中央纪委驻中央办公厅纪检组组长,中央巡视组巡视专员(正部长级),中央纪委副书记,国家监察委员会副主任等职。今年3月起任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社会和法制委员会主任。

中央第十一指导组副组长陈小平,男,汉族,1963年7月出生,江西莲花人,1981年9月参加工作,1983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大学学历,工商管理硕士学位。陈小平曾任江西省纪委副书记;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江西省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省长,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等职。陈小平现任江西省人民政府党组成员。

据《天津日报》昨天报道,4月10日,天津市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动员部署会举行。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央第二指导组组长娄勤俭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央第二指导组副组长刘明波出席。

公开履历显示,娄勤俭,男,汉族,1956年12月出生,贵州桐梓人,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学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75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3年8月参加工作。娄勤俭曾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党组成员,陕西省委副书记、省长,陕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江苏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等职。去年1月任第十三届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今年3月起任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娄勤俭是第十九届中央委员。

娄勤俭 图源:交汇点

中央第二指导组副组长刘明波,男,蒙古族,1964年3月出生,内蒙古赤峰人,1988年8月参加工作,198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学历,历史学学士学位。曾任中央纪委副秘书长兼办公厅主任,安徽省纪委常务副书记等职,2018年1月起任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成员。

据《河北日报》今天报道,中央第二指导组也负责河北省

据《重庆日报》昨天报道,4月10日,重庆全市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动员大会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央第八指导组组长骆惠宁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央第八指导组副组长黄宁生出席会议。

公开履历显示,骆惠宁,男,汉族,1954年10月出生,浙江义乌人,1970年9月参加工作,1982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职研究生学历,经济学博士学位。骆惠宁曾任安徽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青海省委副书记、省长;青海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山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2020年1月,骆惠宁赴香港履新,担任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主任。今年1月14日,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免去骆惠宁的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主任等职务。骆惠宁是第十九届中央委员。

骆惠宁

中央第八指导组副组长黄宁生,男,汉族,1962年12月出生,河南上蔡人,1992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4年7月参加工作,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古生物学与地层学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理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黄宁生曾任广东省副省长广东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政协党组副书记等职。现任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

据《江西日报》今天报道,中央第八指导组也负责江西省。

《人民的名义》高育良被抓以后,谁最有可能接替他的职位?

要想知道谁最有可能接替高育良的职位,我们先看看高育良所担任的职位,

高育良担任这汉东省省委常委,副书记,省政法委书记,这里所说的接替高育良的职位肯定是接替省委常委,副书记一职。

在我国的官场,省委副书记一职属于副部级干部,离正部级只有线之隔,可以说是最接近正部级干部的岗位也不为过。按照我国官场的制度。要接任副部级干部,最起码也得是正厅级,但是高育良的职位可不是一般的副部级,而是手握实权,一省的省委常委三号人物,正厅级的干部想接任,那种可能几乎微乎其微,那么只能从副部级干部里边选了,汉东省的副部级干部在电视剧里边有:

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田国富。

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吴春林。

省委常委,京州市委书记李达康,

省委常委,林城市委书记周贵春,

还有一个汉东省检察院检察长季春明。

在这五个人里边,组织部长和林城市委书记戏份太少了,可以排除了,

季检察长呢因为年龄的原因,到换届可能也就退休了,那么就只剩下纪委书记田国富和京州市委书记李达康了。

在电视剧里一直传的是等刘省长退休了会来个沙李配,我觉得这种可能性太小,毕竟李达康才升任省委常委时间不是很长。一步就到省长有点不现实,而且而且汉东刚发生了官场地震,作为省委领导,又是京州的市委书记,李达康可以说就在地震的中心,能自保就不错了。至于省委副书记,李达康倒本来还可以争一争。但是形式严重,李达康的可能性已经很小了,第一,整个汉东的反腐是从京州市委副市长丁义珍开始的,

丁义珍也是打这李达康的旗号办事的,李达康作为京州市委的班长,他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第二,李达康的老婆欧阳菁也因为贪污问题被双规了,虽然李达康跟老婆离了婚,但是李达康的孩子也在国外,整个家里可以说就李达康一个人了,跟个裸官没什么区别。第三,李达康是一个改革大将,冲锋陷阵没问题,省委副书记虽然是省委三号人物,但是也属于虚职,做的都是党群建设工作,说白了就是干文字活,做思想工作的,跟军队的政委差不多,就李达康这扭脾气,他干不来,估计沙瑞金也不会同意他做的。

田国富就不一样了,本来在省委排名就在前,副书记下来就是纪委书记,而且这次汉东反腐人家省纪委肯定也没有少出力,功劳肯定是有了,而且田国富纪委书记工作多年,人家也没有李达康身上那么多的毛病,作为一个纪委书记,人家对党群建设,思想工作肯定是信手拈来,所以我觉得最有可能接任高育良的就是田国富了。当然也不排除空降一位副书记,而且咱们国家的官场一般都是到部级以后都会到异地为官,这种可能也是很大的。

当然是田国富。理由有三:

首先是田国富排名在前。在省委常委中,他的排名仅次于高育良,高育良出事了,论资排辈第一个顺序替补就是他。

熟悉官场的都知道,干部不排除空降和越级,但为了班子稳定,内部提拔的话,顺序替补是首选。这样大家都有奔头、有干劲。

其次是田国富破案有功。不管是出于公心,还是利益驱动,在破获116大案中,还是推荐易学习,纪委书记田国富都的确功不可没。谁最收益,谁才最卖力。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田国富一直黑高育良和李达康。

第三是其他对手实力不强。李达康是改革开放的一员闯将,但进入省委常委时间短,排名比较靠后,即使有沙李配的传说,但老婆和下属出事,他的梦想至少还要若干年才能实现。组织部长等排名远远落后于田国富。

高育良是汉东省省委副书记也是政法委书记,如果不是因为年龄的原因,他是省长不二人选。但是因为年龄的原因,所以他也就到头了。

本剧以谁会担任省长一直是观众以及汉东省官场所关注的事情。在我看来,既然中央空降一个沙瑞金过来整治汉东省官场,这就说明中央已经在密切关注这边的动向。

如果只是按照剧中人物来推测,高育良之后,最有可能担任省长的应该是李达康。但是整个省出了这么大的事应该会从别的地方空降省长过来。而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应该是让李达康接替过度段时间然后调去别的省担任省长。

高育良,中共汉东省委副书记、汉东省政法委书记,汉东省三把手,位高权重。

高育良被免职后,谁最有可能接替他的职位呢?

根据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明确各地副书记标配为2人,其中一人为省政府省长 另一人便是高育良这般的省委专职副书记

专职副书记的典型仕途主要有:

1、常务副省长

应该说常务副省长是离省委专职副书记最近的一个岗位,省政府二把手。我国31省区的专职副书记不少便是常务副省长任上提拔的;

2、省委常委、副省长

3、国家部委副部长空降: 部委的副部长转任省(区)委副书记也是比较多见的情况。

4、省委常委、某某市市委书记

5、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

6、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

这些都是省委专职副书记的主要来源

根据剧中披露,现任汉东省委班子主要成员有:



①沙瑞金: 中共中央委员、中共汉东省委书记;

②刘省长: 中共汉东省委副书记、汉东省省长;

③高育良: 中共汉东省委原副书记、中共汉东省政法委原书记(违纪被抓捕并免职)

④李达康: 中共汉东省委常委、中共京州市委书记;

⑤田国富: 中共汉东省委常委、中共汉东省纪委书记;

⑥吴春林: 中共汉东省委常委、中共汉东省委组织部部长;

⑦周桂春: 中共汉东省委常委、中共林城市委书记;

⑧省委常委、省军区司令员(政委),即戎装常委

⑨省委常委会议时候一位女性,十有八九是省委宣传部部长或者省委统战部部长

其他人就没有详细交代。




田国富




吴春林

那么,这样一来,在不考虑年龄的情况下(剧中未交待人员年龄)接替人几乎就相当明确了,无非以下几种可能:

1、剧中的女性省委常委

省级党委专职副书记不是说没有,但是少之又少,这种可能性最低;

2、汉东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吴春林

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晋升为省委副书记实例不少,是比较常见的晋升途径,可能性不低;

3、中共汉东省委常委、京州市委书记李达康

李达康的位置有些不明白,省委常委会座位做的比较靠前,但是车牌却是009!

剧中交待,一直存在“沙李配”传闻,可能真的不是空穴来风!有可能先提拔为专职副书记后转正!不过因为其妻子的缘故,可能性被拉下来了。

那么这样一来,接替高育良的同志,最大可能便是他了——田国富、中共汉东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

田国富一直和省委沙瑞金书记保持一致,他一直致力于搞下高育良的目的何在?当然是为了得到省委副书记的宝座!

把高育良的职位缕清楚,首先高育良是省委常委,但不是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正职,所以高育良的级别是实权副省级,同时也是专职副书记兼任政法委书记,也就是说实权中的实权职位,俗话说的首副。如果省委书记空缺或者外出时,按照组织原则是可以代理组织省委工作的。这个职位在职者如果年龄允许或者没有违纪违法行为按照惯例下一步就是提升正省实权省长的热门人选。剧中也提到汉东省长即将到龄退休,那么接班高育良副书记职位的就是未来省长人选,省长兼任党委副书记是标配,按剧中所演,省委常委,省会市委书记李达康是未来省长人选,民间有传言,而且沙瑞金书记也说过,所以说可信度特别高,沙瑞金书记提到汉东需要一位改革干将,李达康符合改革干将的标准,而李达康主政省会不能算作汉东的改革干将,沙瑞金书记和纪委田国富书记考察易学习的时候也同时在侧面考察李达康,沙瑞金书记说到,他李达康当县长县长就是一把手,当市长市长就是一把手,那将来当了省长我还得听他的?纪委书记田国富当即便插话,李达康这省长还当的上吗?这里说明,未来省长省委已经讨论过了,而且同意李达康当,并且沙瑞金书记代表省委已经向中央推荐说明过了。所以高育良的副书记职位基本就是李达康的了,当然政法委书记职位不会李达康接班,因为李达康是要当省长的,应该是从省委常委、副书记、省会书记直接接班省长职位,如果再接班政法委书记就绕弯了,不符合逻辑。

那么高育良的政法委书记一职由谁接任?一般是主管政法副省长接任,而剧中没等公安厅长祁同伟上位主管政法的副省长就已经落马自杀了,所以汉东是没有主管政法的副省长的,而且汉东的政法系统事实上已经腐败烂掉了,结合原省委书记赵立春退休的时候,中央为整顿汉东的腐败没有从本地启用省委书记,而是异地调任,那么这次对汉东政法队伍的整顿中央也不会考虑从本地启用政法委书记,会异地调任或者空降。因为中央的用意已经很明确,沙瑞金来汉东是重塑汉东政治生态的,李达康是要帮助沙瑞金改革汉东发展经济的,那么沙瑞金还缺一个重塑政治生态的帮手,所以中央还会替沙瑞金选一个政法委书记整治政法队伍。

综上所述,接替高育良职位的不会是一个人,而是两个人,一个是本地李达康锁定副书记职位,政法委书记职位中央还会派人来,不会是本地官员出任。

我想知道李四光的简介

李四光(1889~1971)中国地质学家,地质力学的创始人。字仲揆,湖北黄岗人。早年加入同盟会,参加辛亥革命。于本世纪20年代创立了地质力学,为地质理论作出了巨大贡献。他运用力学观点来研究地壳运动现象,将各种构造形迹看作地应力活动的结果,建立了“构造体系”这一地质力学的基本概念,为探索地质自然现象提供了新方法,为研究地壳运动规律开辟了新途径,开创了地质科学的新局面,在国际上享有崇高声誉。他的理论为我国石油勘探作出巨大贡献。例如他运用地质力学分析我国东部地区地质构造特点,认为新华夏构造体系的三个沉降带具有广阔的找油远景,从理论上否定了“中国贫油”论。大庆、胜利、大港等油田的相继发现证实了他的科学预见。在地震地质工作方面,他强调在研究地质构造活动性的基础上,观察地应力的变化,为实现地震预报指出了方向。此外,李四光早在20年代初,实地考察了我国太行山麓、大同盆地、庐山和黄山等地,先后发现第四纪冰川遗迹,推翻了国际上许多冰川学权威断言中国无第四纪冰川的错误结论。李四光曾留学日本、英国,曾前往法国、德国和瑞士等地考察。1949年以前曾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等职。1949年后,曾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古生物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地质部部长等职,并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政治协商会议第二、三、四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