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女演员坠亡”背后的民间杂技人:月薪数千元勉强够糊口,有人转行到酒吧表演或卖炸串)

4月15日晚,安徽宿州市埇桥区蒿沟镇,一名女演员在表演空中节目时意外坠落,经抢救无效死亡,目前后续相关工作正在进行中(极目新闻此前报道)。

有民间杂技演员向极目新闻记者介绍,杂技演员一直都是非常苦累的职业,风险也非常高,但月薪不过数千元。近几年来,不少民间杂技团体解散,演员纷纷另谋出路,有人去酒吧表演,有人改行卖炸串。

另有大型杂技团体负责人称,如今的杂技演出市场正在慢慢恢复正常,期待这种高技术的演出行业能够恢复如初。

64岁女演员不想让孙子再干杂技

安徽宿州埇桥区嵩沟镇的黄阿姨今年已经64岁,因为年纪和身体问题,她与老伴现在已经不干杂技表演,回农村务农了。

黄阿姨十几岁就开始学习杂技表演,她年轻时各地赶场是风餐露宿、颠沛流离,落下了一身病根。

黄阿姨育有两子一女,自己经历过杂技的磨难,她不想孩子也吃这碗饭。然而,随着孩子年龄增大,耳濡目染,演出看多了就想跟着学。“他们10岁就在附近省份的杂技学校学习了。”黄阿姨介绍,河南、河北、山东等地都有杂技学校,在学校学个两三年,就能出来演。

黄阿姨的两个儿子和儿媳都一直在表演高空杂技项目。黄阿姨说,高空杂技都是夫妻搭档比较多,“也有临时搭台的,这种大多都对自己有自信,也心存侥幸。”

官方通报女杂技演员坠亡事件(图源:网络)

关于收入,黄阿姨告诉极目新闻记者,根据承包方的要求,一般会有时长三天、五天或者半个月的演出,三五天的演出也就能挣个两千块,还要刨去转场赶路用掉的时间,“收入正常能够养家糊口,也没能高多少。”

了解到这次嵩沟镇的表演事故后,黄阿姨说挺吓人的,“看着都很后怕。”黄阿姨还介绍,他们此前在外演出表演高空杂技时,都会在下方站一个人,如果表演失误演员掉下来了,下面的人帮着推一把,能够减轻冲击力。

黄阿姨还告诉极目新闻记者,此次表演的事发地宿州埇桥是杂技之乡,当地出了很多杂技演员,因为这一行门槛低,曾经有不少家庭会送孩子去学杂技。近年来,因为安全等因素,当地学杂技的孩子也越来越少了,“年轻人现在都选择外出打工了。”

杂技吃的是青春饭,过了50岁只能转行或者回家种地,由于国家对相关行业的管理越来越严格,这个行当也在慢慢萎缩。不少杂技演员都改行,有的出去打工,有的回家务农。黄阿姨也不打算让孙子继续吃这碗饭了,“送出去打工去。”


杂技演员张先生夫妇

走钢丝二十年终转行卖炸串

林闻(化名)从事杂技表演二十余年,他表演的项目主要是走钢丝。

10岁那年,他因家庭贫困,被父母送到学校学习杂技,13岁就开始上台表演。林闻说,杂技都是从小练习,所以练杂技的人普遍学历都不是很高,家里条件较差。

“我们小时候家里吃顿肉都跟过年似的。”林闻说,到了杂技学校生活也非常艰苦,直到练了几年换了一所学校过后,才慢慢有肉吃。那个时候,他每天的事情就是练功、演出。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一天都不能停下,完全没有时间学习文化课。

出来演出多年后,林闻组建了一个三五人的小团队,在全国跑演出。二十年来,他们跑遍了全国的省会城市,还曾出国演过两场,也登上央视演出过。林闻回忆,即使在他最忙的时候,一天可能要演三场以上,但那个时候的收入最高每月也就7000元左右。杂技表演只能让他勉强过日子,靠杂技想买车、买房是奢望。

林闻告诉记者,杂技要么经常不断地演出,如果没有演出,就得天天坚持练习,一旦有一段时间不练,可能就会生疏到无法完成演出。

宿州市女演员意外坠落前的演出现场(图源:网络)

三年来,杂技演出基本都暂停,很多杂技小团体解散。“我这三年基本是荒废的,没有演出,练习也没有坚持练下来。三年过去,就没办法再演了。”林闻说,很多小型的杂技团体解散后,杂技演员也都改行了。只有一些资金雄厚的大型团体或官方团体撑了下来。

林闻也顺势离开了杂技行业,他认为自己35岁的年纪在杂技行业有些偏大了。另一原因,是因为杂技表演太奔波,每天全国各地跑,没有办法在家陪老婆孩子,林闻只有放弃。现在林闻定居在河北保定,卖炸串谋生,“既然杂技这条路走不通,那就得想办法换条路。”他说。

有杂技演员到酒吧表演

杂技表演往往跟马戏表演一起进行。极目新闻记者从宿州埇桥区及其它地区多个马戏团的老板了解到,最年几年受外部环境影响,众多马戏团已经无法接到节目,演员和老板都已经转行,大多数马戏团处于停业状态。

埇桥区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开始做马戏表演的徐老板称,他之前的演员也都是临时凑的,只有十来个人。这几年来,他们完全接不到演出,他就转行在家乡开了个小店,养家糊口。

另有从事马戏表演的演员告诉记者,国家对动物表演的管理要求越来越高,演员也面临很大舆论压力,众多因素让马戏行业和市场逐渐萎缩。

林闻告诉记者,作为民间的杂技演员,可能还会有一些其他出路。比如,有人到夜场酒吧表演,有的会月收入破万。不过,酒吧对演员的身材、长相等都会有高要求,而且演员的投资也会大一些,服装、道具等很多需要自己购买。

一家百余人规模的杂技演出团队成员姜超(化名)称,前几年,该团队一直在美国、俄罗斯、意大利等国家演出,演出场次和收入都比较稳定。“团队的装备、设备,安全设施都是比较全的,我们还有专门的培训基地。”姜超称,经历中间几年的低潮后,现在团队的演出一直在慢慢恢复,目前已经在一些景区、游乐场都已经有固定演出项目。

十天前,林闻的炸串小摊正式开张,他也彻底跟杂技说再见。他的社交平台里,众多练习、演出杂技的视频,记录着那段生涯。离开行业多年,依然有不舍,他也希望杂技行业能够在不久的将来重获新生。

杂技演员高空表演坠亡,这起悲剧是怎么发生的?

杂技演员高空表演坠亡,这起悲剧是怎么发生的?

炸鸡是指演员靠自己的身体,技巧完成一系列的高难度动作的表演性节目。杂技演员的身体都非常的灵活,他们靠着自己的努力,可以完成很多高难度的动作,然后表演给观众,既然是高难度,所以就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一、事件梳理

皇家国际大马戏的演员小稳,在呼和浩特市表演节目,在最惊险刺激的生死轮表演当中,却意外从八米的高空坠落,经过八天的治疗,仍然没能够挽留她的性命。

小稳从15岁开始练杂技,而且他最拿手的就是“生死轮”,所谓“生死轮”就是在一个钢架两端各有一个能够转动的大车轮,而刚架也会发生360对应的运转,而这两个车轮也会发生翻转。演员就是要在车轮内完成滚翻跳跃等动作,并且在外圈进行倒立行走,火棒杂耍等一系列动作。每一个动作都看着惊险万分,而小稳就是在表演走外圈的时候,意外的从八米高空坠落,造成颅脑严重的损伤,多处骨折,肋骨也有多个断裂。

一位网友的拍摄视频当中可以看出,小稳在外圈进行火棒杂耍的时候,全程没有看到安全保护措施。小稳出生于一个农村家庭,但是马戏团方面的医药费问题一直很拖拉,目前小稳的老板陈帅的手机也打不通了,而马戏团是受谁的邀请来呼和浩特市,为什么会在中银城市广场搭建舞台,就连这些基本的问题现在都找不到负责人,目前警方已经介入调查。

二、事件本质

杂技演员其实就是凭借自己身体的灵活度,然后再加上多家的训练,才能给观众带来精彩的演出。但是这件事情现在出了人命,却找不到负责的人。这种情况令人非常的心寒。而且杂技本来就是高危的演出,竟然没有安全防护措施,这是对人的生命的极不负责。从现场的照片可以看出,这个舞台搭建的也非常的简陋。

三、事件反思

从这件事情当中,我们首先对小稳的死亡表示同情。但是现在,联系不到负责人,小本与马戏团是什么关系都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这就让我们反思在工作的时候,要与工作单位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否则出了事情都没有人来承担责任。其次,我觉得这件事情,会引起其他马戏团的深思,越是高难度的动作,越应该加强安全措施。演员虽然很熟练,每一个动作,但是也应该以防万一,而且影响演员发挥的,因素也有很多,比如说当时的心情,当时的天气等等,希望马戏团能够对每一个演员的生命安全负责。

杂技演员8米高空坠亡,杂技表演都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困难?

车技、口技、变戏法等等这些都叫做杂技,一般杂技的动作都十分复杂而且危险,杂技演员需要从小练习才能拥有这项技艺。杂技的历史源远流长,在新石器时期杂技就已经出现了,那时候人们在休息娱乐时常常聚在一起比拼表演,内容就是日常打猎获得的一些技能,这就是杂技的雏形了。大家在古装电视剧中也经常能看到胸口碎大石、吞剑、喷火等杂耍表演,这些杂技人行走江湖靠四处卖艺谋求生路。而近日呼和浩特市一位杂技演员在演出时不慎从8米高空坠下,因表演时没有任何保护措施,所以头部受到重创陷入昏迷。而马戏团只出了三天的医药费,极其的不负责任,目前该马戏团已经被勒令关闭。杂技表演这么危险,都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困难呢?

一、需要相互配合

杂技表演最重要的就是队友们之间的默契配合,比如“死亡飞车”,这个节目就是在大大圆笼里一个接着一个在笼壁上开摩托车。这个表演非常的难,每个人都要把握好车速和路线,一旦有一个人失误,自己有危险不说还连累了其他的队友。

二、需要勇气

很多杂技表演难度都很大,经常需要上高做一些危险的动作。这些动作通常需要表演者一气呵成,如果你没有足够的勇气到你表演的时候犹豫退缩了,很有可能就会导致动作的失败。

三、需要付出很多的时间精力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精彩的杂技表演往往需要表演者们年复一年刻苦努力的训练才可以达成的,可是一辈子都在杂技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等到以后年龄大了干不动杂技了,却没有一技之长可以糊口。

喜欢的话点个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