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李准 环球时报记者 丁雅栀】美国财政部长耶伦20日将就中美经济关系发表演讲。据美国彭博社等媒体报道,耶伦将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发表的讲话中,寻求平衡竞争与对抗,并希望在需要合作的全球问题上与中国接触。但与此同时,有报道称,美国将在本月晚些时候出台限制美企在华投资的规定,并称这一规定是“史无前例的”。对此,19日接受《环球时报》采访的专家认为,美国这种在经贸领域“说一套,做一套”的做派,势必影响两国总体关系。


美国财长耶伦

彭博社19日报道称,美国财政部发布的演讲预览声明写道,耶伦将在演讲中概述拜登政府的主要目标,包括捍卫美国的国家安全利益和保护人权,寻求“在公平的环境下进行健康、互利的经济竞争”,就全球宏观经济状况交换更多信息,以及与中国政府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和债务危机等。据路透社报道,美国财政部表示,“耶伦部长将强调,在与中国的双边关系中,美国对自身经济持久的基本实力充满信心”,并补充说,她将讨论在基础设施、先进半导体制造和清洁能源技术方面能促进增长的投资。

2021年6月以来,耶伦曾与时任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进行过三次通话,双方还于今年1月18日在瑞士苏黎世举行了会谈。耶伦在苏黎世承诺改善沟通,以避免更严重的对抗。她还多次表达过访华意愿。据路透社报道,耶伦4月11日曾表示,“就我访问中国的计划而言,我仍然希望前往。”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战略沟通协调员约翰·柯比3月20日向媒体放话说:“我们目前正在与中国讨论耶伦和(商务部长)雷蒙多可能的对华访问,以商讨经济问题。”3月,雷蒙多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表示,拜登政府希望在对美国有利的情况下与中国交涉,包含商业、外交等领域,旨在“缓和局势,这也是我们在与中国的关系里所想要的,而非以任何方式(使冲突)升级”。

据路透社19日报道,此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警告称,美国和中国之间的紧张关系正在推动地缘政治分裂,并有可能损害全球经济,导致外国直接投资和其他资本流动越来越多地流向结盟的国家集团。对此,美国财政部负责国际事务的副部长香博回应称,美国既无意在经济上与中国“脱钩”,也不寻求限制中国的经济增长,并表示希望确保双方能够在应对关键的全球挑战中合作。



中美国旗 资料图

然而,美国言行不一。据美国“政治新闻网”18日报道,尽管拜登政府几个月来一直强调,他们对与中国“脱钩”不感兴趣,但美国针对中国经济关键领域采取了一系列行动,更多针对中国经济的行动也在准备中。“政治新闻网”透露,美国官员们现在似乎接近就遏制北京科技和军事崛起的一项关键努力达成一致。旨在限制美国在华投资的前所未有的规定预计将在本月晚些时候出台,拜登政府已经开始向在华美国商会及在美行业组织等团体介绍行政令的大致内容。该行政令预计将要求美国企业向美政府通报对中国科技公司的新增投资情况,并禁止美国企业在微芯片、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关键领域与中方进行交易。目前该规定中的一些细节尚未确定。

报道称,拜登政府审查美国在华投资的行政令原计划于去年敲定,但由于政府内部对于应该针对哪些中国行业,以及政府是否有权阻止美企在华交易等问题存在争议,这一行政令的出台被推迟了。“政治新闻网”2月曾报道称,白宫计划在4月底之前宣布一项缩小规模的行政令,生物技术和清洁能源行业可能被排除在外。此外,拜登政府也在考虑对TikTok实施禁令。一名美国高级贸易官员上周表示,美国还可能提高对中国的关税。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特约专家余翔19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美国“说一套,做一套”的做派已成为中美经济交往的常态。从去年到现在,美国不断在言辞上表达希望与中国缓和紧张关系的意愿,但它在行动上没有变化,对中国的打压和防范没有改变。“美国既要面子,又要里子。一方面,美国想向全世界展示,在它的压力之下,中美之间实现了很好的合作;另一方面,它又想从与中国的经贸交往中获得好处。”

另一名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国际关系专家认为,美国此类虚伪做法会成为中美互动中一个持久、阻碍性的因素。美国试图以“战略安全”为由对中方进行无底线打压,使中方屈从于美方的国际格局塑造进程,这毫无疑问误读了中国的意图,也误读了全球大趋势演变的客观现实,必然会碰壁。美方如果长期坚持这一套自以为是、脱离现实的经贸互动模式,持续“啃食”作为中美关系“压舱石”的经贸交往,那么势必会形成对中美总体关系的冲击。

延伸阅读:

媒体:中国愿不愿意与美方接触 这问题得问问布林肯

布林肯认为中美之间很难接触,那问题出在哪里了呢?

文| 海上客

“中国必须要表现出与美国接触的意愿。”这是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日本参加七国集团(G7)外长会时说的。



参加G7外长会的德国外长贝尔伯克、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日本外相林芳正(从左至右)

在昨天(4月18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汪文斌对此回应称,“中国始终按照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三原则看待和发展中美关系”。

汪文斌所表达的意思再明白不过——

中国并没有变。而如今既然布林肯认为中美之间很难接触,那问题出在哪里了呢?难道不是出在美国本身吗?

01

诚然,美国拜登当局一段时间以来屡屡放风称要与中国谈。包括身为国务卿的布林肯本人,也一度号称要到北京访问——起码在中国的春节前就声称要访华。一些美国媒体连日子都说得真真的。似乎元宵节布林肯就能出现在北京。



4月14日,德国外长贝尔伯克在北京参观雍和宫 图:澎湃影像

其实,起码在过年前,中方对布林肯希望访华之意,还是表现出相当的欢迎之态的。可此后呢?美国单方面说,取消了布林肯的行程。

海叔不禁要问,中方什么时候公开确定过布林肯访华的行程?或者说公开表示过发出了邀请?全都没有啊!欢迎之态当然有,布林肯访华日期属实没有确定。因此,所谓布林肯将于某月某日访华,难道不是美国在一厢情愿吗?

哦,看到法国总统马克龙访华,看到日本外相林芳正访华,又看到一直以来没怎么说中国好话的德国外长贝尔伯克都访华了,甚至她还前往北京雍和宫参观,布林肯坐不住了,又要求中国这,要求中国那。

02

问题在于,近段时间以来,中美之间之冷,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美国的外交官们心里难道没点儿数吗?

从“流浪气球”事件;

到允许台湾民进党当局头目蔡英文过境美国,并与美国众议长麦卡锡见面;

再到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屡屡诋毁中国,甚至对中国发出种种莫名其妙的警告与威胁。

还有,当中美洲国家洪都拉斯准备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的时候,美国干了什么?



多德(左)、拜登 图:资料

拜登于3月17日派出了“密友”、美国政府美洲事务特别顾问多德前往洪都拉斯“了解情况”。

美方真是单纯地了解情况去的吗?

作为早在1979年1月1日就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的国家,美国却仍在阻拦拉美一些国家做自己做过的、一样的事。美国不希望他们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这到底是打得什么算盘呢?

正如汪文斌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所说——

当前中美关系紧张的根源在于美方基于错误的对华认知,制定和执行错误的对华政策,美方应停止干涉中国内政,停止损害中国利益,停止一边声称要为中美关系加装“护栏”,一边破坏两国关系的政治基础。



汪文斌主持4月18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 图:外交部网站

03

可美方在做什么?

法国总统马克龙访华时,无非说了几句大实话、公道话,譬如法国不应该干涉台湾问题,美国就有人跳将出来。当地时间4月9日,美国反华议员卢比奥率先发声,称“马克龙在中国说的话不能代表欧洲”。

呵呵,马克龙一个欧洲大国领导人说的话不能代表欧洲,反而是美国一个反华议员说的话能够代表欧洲?卢比奥那意思,欧洲不该有外交自主权呗,该一切为美国马首是瞻呗,该让马克龙下岗呗?



卢拉访华期间参观华为 图:凤凰卫视视频截图

当然,在美国,还不乏有人声称,在前总统特朗普所“收藏”马克龙档案里,有他在床上的一些细节云云。那意思是,马克龙再不“乖”,再不听美国摆布,美国有得是办法对付他。

来华访问的巴西总统卢拉人还没回到国内,其访华期间谈及对乌克兰危机时的一些说法,就引来美国官方的批判。卢卡不过是说,“美国应该停止在乌克兰鼓动战争并开始谈论和平”。这话有什么错?可美国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战略沟通协调员柯比当地时间4月17日称,“巴西是在鹦鹉般模仿俄罗斯和中国的宣传,根本不考虑事实”。



柯比 图:资料

真不知道卢拉哪句话不是事实?

哦,如同柯比所言,“任何关于俄乌停火的呼吁都是不可接受的”,这就是事实了?

目前,无论是在亚洲,还是在欧洲、美洲、非洲,越来越多的国家呼吁停火止战,推动乌克兰危机早日得到政治解决。这就是国际社会不断积聚的和平呼声。

不顾事实的难道不是美国自身吗?

“美方应当顺应潮流,为危机的政治解决发挥建设性作用,而不是固执己见,继续拱火浇油”。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的说法,美方该有人去认真听一听。至于中国愿不愿意与美方接触的问题,还是得问问布林肯——

他到底要闹哪样?!

中方警告美在台湾问题上不要双标,美方是如何说一套做一套的?

美一面强调国家主权完整,一面搅动台海形势

作为一个西方大国,美国的经济实力与军事实力都是比较强的,也是如此美西方等国家借口肆意干涉他国内政,这种行为已经触动了一个国家最根本的利益,尊重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是中国自古以来就遵循的外交政策,一直以来中国都未曾打破这个规则,但是美西方等国家一面在喊口号要尊重国家主权,另一面则搅动各国局势,在台湾问题上不断挑战中国主权,并且通过不正当手段蓄意制造台海危机,搅动台湾与中国关系,给两岸人民造成恶劣影响。

美说一套做一套,毫无规矩

就当前形势,各国家都遵守联合国的制定宪章,联合国宪章的作用不可替代,地位也是不允许撼动的,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应该违背此规则,但是美国一方面在高呼我们要尊重每一个国家的主权完整,一方面却派兵进入战乱国家,并且凭借自己的军事力量在各国大展手脚, 随意干涉他国内政。那么这是对联合国宪章的不遵守与挑战。就单纯的说在俄罗斯与乌克兰冲突爆发,一些西方国家不断的为乌克兰提供武器,这就导致了冲突,一发不可收拾,相对而言美西方等国家,并不是尊重了国家主权,相反是变本加厉,肆意打压其他国家,然后从中饱私囊。

彰显中国实力,发挥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

中国在经济发展以后,早就不是积贫积弱的国家了,中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力量,军事力量也在显著提升,并且对于台湾问题中国明确表示立场,中国会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对于任何人任何事任何挑战,中国都会给予强有力的反制措施。任何妄图挑战中国国家主权的都会玩火自焚。

中美贸易争端的事件的实质,对中美两国有什么影响?

中美贸易争端不断加大,中美贸易摩擦不断,有关于人民币汇率的争论问题,有美国对中国输美三类纺织品设限的问题等困扰中美关系发展。中美贸易争端不断加大预示着中美经贸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敏感时期。
最近一段时期,中美之间接连发生贸易摩擦,有关于人民币汇率的争论问题,有美国对中国输美三类纺织品设限的问题,也有美国对中国出口彩电、家具等的反倾销问题,涉及面之广泛、影响之深远、各方关注程度之高,都为近年所罕见,预示着中美经贸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敏感时期。如何看待这种情况,如何把握局势、履险如夷,是对我们应对国际贸易争端能力的考验,也是对我们协调国内发展和国际事务智慧的考验。
对于中美双方来说,已经形成共识的是,中美经贸关系对双方来说都至关重要。美国是中国数一数二的贸易伙伴,是第一大出口市场,年出口额1000亿美元左右;中国也是美国前几位的贸易伙伴,是出口增长最快的市场。美国还是中国主要的外商投资来源国之一,1999年以来每年对华投资40多亿美元。但多少年中,中美经贸关系一直是非不断,尤其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贸易纠纷发生的频率和规模都迅速上升,几次甚至走到了贸易战的边缘。就在这样不算稳定或者干脆是险象环生的贸易环境中,中美经贸往来却是愈益紧密,从贸易额的大幅增长和贸易结构的变化可以清晰地看出来。 我们可以美国对中国输美纺织品设限一事为例来加以分析,或许有助于我们认识问题的实质。
从技术层面看,美国有关做法难以立得住脚。以美国人的行事方式,自然不会一点根据没有,这次的根据就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以及中美签署的协议中关于纺织品的特殊保障措施。但略加推敲,就会发现有强词夺理之嫌,所谓“扰乱市场”、“美国国内厂家产量下降”等,并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撑,尤其是不能证明美国国内生产厂家的产量下降与中国产品的进口有必然联系。很简单的一个问题是,即使没有中国产品进口,美国国内的纺织品生产厂家的竞争力也不会因此提高,它依然竞争不过墨西哥、泰国的产品。美国自己就有一个现成的例子,钢铁保护了那么多年,照样陷入困境,很多美国人指出,正是长期的保护才使得这个行业没有竞争力。而从比较优势的角度来说,在纺织品这样一个劳动力密集的产业,以美国的工资水平,是不可能具有竞争力的,靠保护是不会使一个行业起死回生的。显而易见的结果是,美国的消费者将为纺织品设限“埋单”,而纺织品生产企业照样衰亡。 这是最简单的道理和最明显的事实。一向鼓吹自由贸易而且务实的美国人当然不会视而不见。可为什么还要这么做呢?由此也就得出了另外一个结论:这类事情(不仅仅是此次的纺织品)的发生是必然的、正常的。其中有美方的原因,也有中方的原因,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从美方来说,挽救一个夕阳产业中的几个夕阳企业虽然是直接目的,但绝不是主要目的。美国国内不是说是来自于中国的进口导致了美国270万人的失业吗?美国不可能禁止所有中国产品来解决就业,但绝不能无所作为,象征性的动作是必须做的,增加了几百个就业机会也可以证明有关工会、协会、政府以及布什总统是认真对待的,是采取了措施的,是有成效的。这是美国的生存之道,也是美国的政治。看看从里根、布什、克林顿到小布什竞选时和当选后对华政策的差异就很清楚。再回想历次的中美贸易摩擦,分析一下前因后果,也不难得出相同的结论。何况,还有更深层次的国家战略方面的原因,美国的几届总统在谈到必须保持对华接触时都明确阐述过。
并且,即使仅从经济利益角度说,美国人也不只希望在这个发生摩擦的领域里得点好处,更希望获得其他的好处,比如扩大自己优势产品的出口,比如为自己的投资多争取些机会。这是贸易战的通理,像美国这样的国家,运用起来自然更加纯熟而且有效。所以,虽然中国采购团刚购买了60多亿美元的美国货,也许还要继续去采购,但似乎还满足不了美国人的胃口:还有上千亿美元的逆差呢(按美国方面统计数据,2002年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是1000多亿美元,2003年预计达到1300亿美元;我国海关统计2002年我国对美贸易顺差是427.2亿美元)。人民币升不升值,人民币汇率浮不浮动?中国的银行、电信等等能不能快点向美国企业开放?AT&T、花旗排队都排得“不耐烦”了。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是不是该加把力呢?微软、好莱坞以至那些制造业公司可一直在“叫苦”啊!所有这些问题,不管是经济的还是体制的,都不是中国短期能够解决的,更不是几个采购团所能弥补的,纺织品之类的贸易摩擦频繁发生毫不奇怪——以为我们刚买了那么多美国货美国人还不领情,那是我们自己幼稚。
从中国来说,也不能说不存在问题。在微观层面上,我们的企业经营战略有欠缺,协会难起作用,让人抓了把柄或者不能避免问题的发生,比如一窝蜂抢市场、短期内市场占有率急剧提高而又没有有效措施分散贸易风险,中国对美国彩电出口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在宏观层面上,我们的外贸战略也值得反思,至今还实际上奉行出口导向战略,鼓励出口而限制进口,贸易顺差过大,必然会导致与主要贸易伙伴的经常性冲突。另外在体制上以及一些具体政策操作上,都存在一些问题,不但不能随时释放贸易冲突压力,反而使矛盾累积甚至激化,如外汇储备“越多越好”、市场秩序混乱等。 总而言之,中美贸易争端不仅仅是两国的经济贸易问题,还涉及两国的政治问题、体制问题,处理起来难度相对要大得多。但有几点结论应该是清楚的:中美两国之间发生的贸易争端是不可避免的,今后还会长期存在,但不会从根本上破坏中美经贸关系(如爆发大规模的、毁灭性的贸易战),因为中美经贸关系的良性发展有利于两国的国家利益,这一点从两国领导人到企业和民众都有广泛而深刻的认识;中美两国政府应加强沟通、磋商和信息交流,在国际规则、双边协议和共同利益基础上协商解决有关贸易争端,表现出更多的诚意和宽容,化解而不是激化矛盾;中美贸易的不平衡是一个长期存在的事实,是国际分工发展的必然结果,符合国际资源配置的根本规律,起码今后十年内都不可能扭转,两国政府只能顺应而不是否定更不能违背;与此同时,中国政府也需要在今后的改革开放中,调整国家的投资和贸易战略,加快国内商品市场和投资市场的开放,改革政府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加强透明度,规范竞争秩序,减少贸易摩擦的制度性因素。

美专家为何说对华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得不偿失?

美国圣托马斯大学休斯敦分校教授乔恩·泰勒日前接受采访时表示,特朗普政府采取对华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得不偿失,负面影响昭然若揭。

美国总统特朗普日前签署备忘录,依据所谓“301调查”结果,拟大规模限制中国对美贸易和投资。

泰勒说,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大规模征收关税不利于中美关系,也将损害美国消费者利益;限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并购,则很可能对美国就业产生负面影响。

泰勒说,美国政府这一举动及其近来出台的多项措施,对两国主要合作领域造成损害,这不是大国关系应有的发展局面。

他表示,保护主义和经济孤立是得不偿失的。过去多年来,全球化在全球范围塑造了一体化的供应链,一味提高关税是对全球化进程的无视和无知。美国提高关税的结果是削弱美国产品出口竞争力,而不是增强竞争力。

泰勒还说,限制中国投资会使美国工人就业受到影响。例如,中国在得克萨斯州有不少投资,这些投资如果转到其他国家,美国将流失就业机会。

美国对中国经济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多年来几个影响中美关系的重要因素将不同程度地发生变化.美国能否与中国进行长期战略合作,需要正确处理以下这些问题.
中美贸易逆差将会扩大,贸易不平衡问题将更加严重.有专家认为,中国入世后尽管美国对中国的出口将增长更快,但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却可能扩大.这是因为,中国正逐渐成为世界上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主要生产国,以前美国从日本、韩国进口的货物现在从中国进口,常常由合资工厂生产.这种替代效应将超过市场的开放效应.产品的例子过去是鞋类、玩具、游戏和运动产品,将来会是电脑和信息技术、电子产品.
显然,由于中国市场是开放的,因此,美国不再有理由以市场不开放为由谈双边贸易逆差问题.
反倾销问题将仍然严重,而且会在中国加入WTO的协议下进行.
加入WTO将迅速增强中国的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从而扩大中国产品的出口.然而,一些国家包括美国仍然寄希望于反倾销来保护自己的市场,这将成为中国入世后与一些国家特别是美国在新的条件下的问题.
有分析认为,在三年内,中国可以超过英国、加拿大和法国,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十年内中国可以超过德国和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贸易国.对发达市场经济尤其是美国、欧盟和日本,他们的挑战在于保持开放的市场.除非中国能够向西方出售更多的产品,否则中国将不能增加从西方的进口.
中国是一个出口迅速发展的大国,也是一个劳动力便宜、竞争力不断提高的发展中国家,出口迅速增长是必然的,经济的持续增长既靠本国市场,也靠出口市场.只有中国更多地出口,才能更多地进口,更稳定地增长,从而为世界经济继续不断地作出贡献.作为中国主要出口市场大国的美国,同样应当在这一问题上采取比较客观现实的态度.
在中国入世协议中,包括在今后8年中每年一次对中国履行承诺的审查,这一点有别于欧盟、美国、日本和加拿大等成员每2年审查一次,16个大国每4年审查一次,其他国家每6年审查一次的规则.中国受到的待遇是歧视性的.
我们承认,未来数年中国在履行入世协议中可能会有一些问题,首先是各级政府不能充分履行协议.客观原因是中国的经济体制是政府引导发展的体制,政府在经济发展中有很强的作用,同时各级政府还不熟悉市场经济的运行方式,了解法律上如此复杂严密的WTO规则更加困难.因此一个时期中在实践中出现与WTO规则和承诺不相符合的情况是难免的.事实上所有国家都有违背WTO规则的情况,否则WTO就不需要争端解决机制了.但是,一个时期内中国不能完全履行承诺和规则的情况即使发生也决不意味着在签署协议时就不准备履行承诺.
上述问题可能导致中美关系中的新摩擦.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政府可能会采用比较现实的态度来处理这些问题.
我们注意到在今年2月美国贸易谈判副代表在与中国的一次可视电话会议上提到,在将来这类情况发生时美国会采取比较现实的态度,不会一出问题就启动争端解决程序.这一态度对于两国关系的长期发展是有利的,对美国的战略也是有利的.
换言之,美国不应当简单地按照严格的制度化的甚至官商一致的WTO协议执行对中国的严格监督措施,对中国施加新的压力.美国商务部针对中国的专门负责监督中国执行协议的快速反应小组,专门针对中国的补贴调查小组,加快市场准入问题的调查程序等;国会专门工作小组对中国履行协议情况的审议,利用贸易问题或根据政治需要提出对华新法案,以寻求在授予中国PNTR后向中国施压的新的平衡杠杆等,都可能影响两国经贸关系的正常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