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也烦恼金属饰品怎么挑?一直以来,黄金总给人一种「老气」的错觉,像是奶奶、妈妈首饰盒中沉甸甸的贵金属。然而,近年来日系轻珠宝品牌窜出,捎来一阵「裸感风潮」:即使黄金,也追求「看不到妳戴什么」的若隐若现感。接下来,教读者分辨K 金、镀金、包金到底有什么不同! 

➊ K 金介绍

黄金为黄色贵金属,化学符号Au,其密度高、柔软、抗腐蚀,且延展性为已知金属中最高的。而K 金是指将黄金和其他金属熔炼在一起的合金,因黄金柔软、容易受损的特点不适合镶嵌宝石,因此虽然纯金的价值最高,但大部分的饰品通常会加入银、铜、锌等金属,增加其强度及韧性,如此制成的合金便称之为「K 金」,也是我们最常见的饰品选择。

小提醒:K 金轻珠宝通常纤细得很,特别需要主人的温柔以对。切忌粗鲁拉扯,以免断裂损坏。

*延伸阅读:银饰变黑怎么办?【3 种纯银介绍、7 大银饰保养重点】一篇掌握

K 金分法1:按照黄金含量分为1K-24K

按國際標準,K 金分為 24 種,即 1K 到 24K,24K 便是 999.9 黃金。18K 表示成分中有 75% (18/24) 的黃金,14K 為 58.5% (14/24) 的黃金含量,10K 為 41.7% (10/24),以此類推。目前世界各國採用的金飾材料多半不低於 8K,而 18K 和 14K 最為廣泛,近年盛行的日系輕珠寶則大多為 10K。

K 金分法 2:因元素含量不同,而形成不同色彩

除了數字分法之外,你是否聽過玫瑰金、白 K 金、黃 K 金?為了豐富各種 K 金的表現力,在含金量標準不變的情況下,調節其它合金配比係數,可合成色彩各異的 K 金。據日本著名首飾雜誌《寶石四季》報導,現在 K 金的配比有 450 種,最常用的有 20 種。例如,14K 中有 6 種:紅色、紅黃色、深黃色、淡黃色、暗黃色、綠黃色;而 18K 也有 5 種:紅色、偏紅色、黃色、淡黃色、暗黃色。以下介紹三種最常見的種類:

1.玫瑰金(Rose Gold)

玫瑰金是除了黃金之外,還含有銅、銀或鋅。銅的含量比率越高,玫瑰金的紅會越明顯,另外他也會隨著金含量(K 金數字)的變化,呈現不同的色澤。配戴玫瑰金飾品的時候要特別注意,因為玫瑰金的銅含量比較高,所以碰到汗水、濕氣的時候都可能會褪色。

2.白 K 金(White Gold)

白 K 金是黃金和鈀、鎳、銀、銅、鋅等金屬熔煉而成的合金,因為鈀與白金一樣同為鉑族金屬,所以呈現出來的色澤很接近白金,不過白金跟白 K 金是不樣的,白 K 金相較於白金價格較低,但色澤一樣很迷人!

3. 黃 K 金(Yellow Gold)

黃 K 金是將金、銀、銅,以相近的比例混合而成的合金,價格是三種 K 金裡面最低的,在顏色的保養上也相對容易。

金工師傅發揮 K 金延展性強、堅硬度高的特性,打造出極為輕巧纖細的珠寶,幾乎細如髮絲的 K 金項鍊可能只有 0.45 mm 的寬度!這種幾乎與肌膚融為一體的低調,是舉手投足間的一點閃爍,讓排斥招搖的女孩們可以自信地配戴首飾。

*延伸閱讀:【實用飾品收納方法】善用 8 種「飾品收納盒」,讓耳環、項鍊不再形單影隻!

➋ 鍍金 GP(Gold Plated)

鍍金(Gold Plated)是利用電解原理,在銀、銅、或其他基底金屬胎的表面,透過電鍍液鍍上一層金膜,而常見的電鍍顏色有 10K、14K、18K、24K、玫瑰金、香檳金、白 K 金、黑金等等。此外,按照加工成本,電鍍液的成分配比或電鍍的厚度也有所不同,有些淘汰性高、裝飾性強的流行飾品甚至會使用比銀銅更為低價的金屬胎。 

一般平價飾品的鍍金層較薄,易隨時間、氣候、或配戴習慣而磨損;部分高價精品首飾則會採取厚鍍金,並經過高級珠寶製作的拋光打磨等程序,藉此呈現飾品工藝的價值感。

小常識:鍍金的厚度單位為 micron,1 micron (符號 μ 或 μm,中文稱作微米) = 0.001 millimeter (符號 mm,中文稱作毫米)。

➌ 包金 GF(Gold Filled)

包金(Gold Filled)則是將金箔以機械壓製方式包覆於其它金屬表面,結合力強且耐磨度高,因此不易脫落。包金產品的內部金屬胎通常是銅或銀,外部薄金片常見為 10K、14K、18K、或 24K,一般兩者厚度比例為 10:1 或 20:1。K 數越高或厚度比越接近,即代表該產品所含黃金量越多,當然價格也越高。

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ederal Trade Commission,FTC)規定,10K 包金製品的 K 金含量至少須等於產品總重量的 1/10(10%),而 12K 以上的則至少須達到產品總重的 1/20(5%),因此常見包金產品上會印製「1/10 10K GF」、「1/20 14K GF」等字樣。由於包金具備 K 金質感,又比普通的鍍金更為耐久,因此成為飾品創作者青睞的材質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