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姓氏,渊源流长。

虽说有一本《百家姓》,实际上何止百家,那么,逄姓氏是怎么来的?郡望堂号有哪些?经常说的lsquo;百家姓rsquo;当中,其实并没有包含所有的姓氏,只是包括了比较常见和人口比较的多姓氏,具体都有哪些姓氏,可以来百家姓专题查看。

逄姓氏是怎么来的?第一个渊源:源于姒姓,出自夏王朝时期神箭手逄蒙,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著名的唐朝学者颜师古考证后说,逄氏的起源和逢姓相同,都是逄蒙的后代。

据说,尧时有十日并出,而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狶、修蛇皆为民害。

史籍《淮南子本经》中说: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畴,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丘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禽封狶于桑林,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

这是个神话传说,形象地刻画了羿这样的人物。

这里的十日并出、毒蛇、猛兽、大风等,可能都是氏族或部落的首领名称。

传说,嫦娥是今河南巩义的一位美丽的姑娘,她和羿喜结良缘,渡过了许多欢乐的岁月,后来偷吃了丈夫的不死药而上了月宫。

羿打猎回来不见了嫦娥,便到处去找,又发现不死药也丢了,方知嫦娥吃了仙药升天去了。

茫茫无际的天空,去哪里找呢?失去了温柔美丽的妻子,羿悲伤极了,他痛哭了一场,决已不再续娶。

嫦娥升天之后,羿已心灰意冷,想收个徒弟,将自己的武艺教给他,也就可以离开朝堂,退居林下消磨晚年了。

这时,有个叫逄蒙的人,亦称逢蒙,也是一个不错的箭手,来拜羿为师。

羿便收他为徒,将射箭之技尽数教授。

逄蒙初学倒很用心,而且进步很快,对老师羿也相当尊重,学得一手好射箭技术。

谁知逄蒙实际上是个卑鄙小人,等到他全面掌握了羿的射箭之术之后,就想:如有羿在,自己就没有出头之日了。

于是,丧尽天良的逄蒙趁羿外出狩猎不备之时,从羿身后的大树后跳出来,用桃木大棒将羿打死了。

羿这个盖世英雄,竟死在了自己徒弟逄蒙之手,成了千古遗恨。

在逄蒙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古代逄、逢二字通假,因称逄氏、逢氏,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第二个渊源:源于姜姓,出自上古炎帝之子陵的封地,属于以国名为氏。

炎帝之后有裔子孙名叫陵,在商王朝初期受封于逄(今山东潍坊临朐石门山一带),陵后来在封地建立了逄国,为伯爵,因此世人称其为逄伯陵。

到了西周武王灭殷商时期,逄国也随之灭亡,周武王改其地为齐,封给军师姜太公,姜太公在逄国故地建立了齐国。

而原逄国的王族后裔以及一些国人则以故国名为姓氏,称逄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逄氏正宗。

逄氏族人多奉逄伯陵为得姓始祖。

第三个渊源:源于姜姓,出自春秋时期齐国君主大夫逄丑父,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春秋时期,齐国君主齐顷公姜无野属下有个著名的车右,名叫逄丑父,后以身代主救了齐顷公。

据史籍《春秋谷梁传》和《左传》记载:鲁国的季孙行父秃,晋国大将卻克眇,卫国的孙良夫跛,曹国公子首偻,他们于周定王姬瑜十七年(齐顷公姜无野九年,晋景公姬孺十年,公元前590年)农历10月冬,同时被齐国邀请去做客。

当他们到齐国后,每人都由齐国派使的侍者,季孙行父由齐国的秃顶侍者招待,卻克眇由齐国的独眼侍奉,孙良夫有齐国的踮腐者陪同,曹公子有齐国的佝偻侍伴,齐国国君齐顷公之母肖太后同叔子在高处观看笑而讥之,客人们都非常不高兴地回国了。

晋国大将卻克认为这是齐国有意侮辱诸侯,也是他本人的奇耻大辱。

周定王十八年(齐顷公十年,晋景公十一年,公元前589年),齐顷公下令征伐鲁、卫两国。

鲁、卫两国抵挡不住,皆派大夫到晋国请兵救援。

晋景公派著名的跛子元帅卻克联合鲁、卫、曹三国军队,集战车八百乘,步兵六万,自为中军主将,士燮率领上军,栾书率领下军,与齐国军队战于鞍(北马鞍山),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齐晋鞍之战。

很快,晋军与齐军在靡笄山(今河北蔚县马头山,一说今山东济南千佛山)摆开战场,当时逄丑父为齐顷公的车右武士。

齐顷公临战鼓舞士气说:各位将士,希望你们奋勇杀敌,等击破晋军后我们句大吃一顿。

齐军听后,士气倍增,奋力作战,并且用箭射伤了郤克。

郤克疼痛难忍,想退回营垒。

这时他的车夫解张说:我打从进入战斗后,已两次负伤了,但我不敢说疼痛,就是因为害怕使士卒恐惧。

而您作为将军,更应该坚持作战,请您忍痛继续战斗吧。

郤克听到车夫的话受到鼓舞,信心大增,于是又重新投入战斗。

战斗中,晋军将士越战越勇,齐军抵挡不住了,形势急转而下。

危急时刻,骖乘逄丑父怕齐顷公被晋军捉住,就和他交换了位置,齐顷公伪作车右。

不料,齐顷公的战车在作战中被树绊住,被晋军追了上来。

晋国的大将韩厥找到齐顷公,拜伏在他的战车之前,对他说:我们晋君派我来救援鲁、卫。

故意以此嘲笑齐顷公。

逄丑父让装成车右的齐顷公下车取水,齐顷公借此得以逃脱,跑回到了齐军阵中。

于是,晋军把逄丑父当成齐顷公捉住了。

当晋军将士们得意扬扬地将齐顷公押到中军大帐后,郤克一见俘虏不是齐顷公,而是逄丑父,并且得知就是他把齐顷公给救走的,十分恼怒,当即就想要杀掉丑父。

逄丑父毫不惧色,还冲着敌军将士们大声喝道:你们大家记住:我这是替我们国君而死的!我要是死了,以后为人臣子的就不会有忠于君主的人了!郤克被他的大无畏精神所感动,遂当场将他释放了,逄丑父因此得以逃回到齐军阵中。

晋军乘胜追赶齐军一直到马陵(今山东范县)。

齐顷公请求用宝器谢罪,郤克却不答应,一定要得到罪及曾经在他出使齐国时耻笑自己的萧桐叔之女(齐顷公之母)。

郤克还命令齐国把田垅一律改成东西向。

齐国人由此回答说:萧桐叔的女儿是我们国君的母亲。

齐君的母亲就犹如你们晋君的母亲一样,您怎么可以处置她呢?而且您是以正义之师的名义来伐我们齐国,却要以暴虐无礼来结束,这怎么可以呢?如果您坚持这样,那我们齐国将举全国之民与晋国对抗到底!郤克觉得他们的话有道理,就答应了他们请求,只让齐国归还了以前侵占的鲁、卫二国的领土,之后就撤军回国了。

逄丑父舍身救主,史称代君任患,一时在诸侯国之间传为美谈,他也因此晋升中大夫。

在逄丑父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因古代逄、逢、蓬三字通假,因称逄氏、逢氏、蓬氏,后来还有转为庞氏者,世代相传至今。

郡望堂号有哪些?郡望1、谯郡(今天的安徽毫县):东汉时期置郡。

在今天的安徽、河南两省之间的地区。

2、北海郡(今天的山东昌东县):汉景帝中元二年(公元前148年)置郡,相当于今天的山东省境内。

堂号计复堂:越王勾践从吴国回来,想报亡国之仇。

大夫逄同建议说:吴国现在德少功多,必定很骄傲。

我们要是想灭吴雪耻,必须结交齐国,放弃楚国,跟邻近的国家友好,表面上对吴国友好。

这样一来,吴国必然麻痹大意,我们利用它这个弱点,才能灭亡它。

勾践采用了逄同的计策,果然恢复了越国的强盛,灭亡了吴国。

yaoshixiu.com

姓氏逄怎么读 姓氏逄如何读

1、逄只有一个读音:páng。基本释义:姓。

2、相关组词:(1)龙逄 [ lóng páng ]: 见“龙逢”。(2)逄逄 [ páng páng ]: 象声词。鼓声。(3)逄伯陵 [ páng bó líng ]: 逄姓出自姜姓,上古炎帝之后,起源于6000年前。

逄怎么读?

逄读作:páng,声母p,韵母ang,声调二声。

简体部首辶部,部外笔画6画,总笔画9画

五笔86TAHP,五笔98TGPK,仓颉YHEQ

释义:姓。

扩展资料

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龙逄[lóng páng]

龙逢。

2、逄逄[páng páng]

象声词。鼓声。

3、逄伯陵[páng bó líng]

逄姓出自姜姓,上古炎帝之后,起源于6000年前。

“逄”字是什么意思?


páng
(1) ㄆㄤˊ
(2) 姓。
(3) 郑码:WRMB,U:9004,GBK:E5CC
(4) 笔画数:9,部首:辶,笔顺编号:354152454
逄姓起源有三:
一、出自姜姓,上古炎帝之后。炎帝裔孙有人名陵,商朝初年受封于逄(今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建立逄国,为伯爵位,也称逢伯陵。至西周武王时,逄国灭亡,易其地为齐,改封给姜太公,原逄国后人以原国名命姓,遂成逄姓。见《姓氏考略》。
二、起源于夏朝,是名弓箭手逄蒙的后代。唐代学者颜师古说,逄姓的起源和逢姓相同,都是逢蒙的后代。夏朝时候,有个出名的弓箭物叫逄蒙,曾拜后羿为师。他的后人芤姓逄,称逄氏。
三、起源于春秋时期。春秋时齐国君主齐顷公有车右官名逄丑父,其后代子孙也称逄氏。成为逄姓又一支。
[逄氏属地]
谯郡,现在安徽省亳州。
[逄氏来历]
逄本与逢同字,后来才分为逄、逢二字,所以很多学者认为逄、逢实为一姓。据《姓氏考略》记载:逄姓出姜姓,炎帝子孙逢伯陵封于齐地逄国,其子孙以国名为姓。《左传》有逢伯陵、逢丑父,东汉有逢明、逢丝。颜师古《匡谬正俗》则认为,逢姓大概是出于逢蒙之后。逢蒙是后羿的学生,善射。
[逄氏名望]
逢氏名人,有汉人逢安,有随文天祥出战的宋人逢龙。

以上就是本次小编整理的逄姓氏是怎么来的,希望能帮到各位小伙伴,关注我们获取超多取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