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旧指城壕,即护城河。

东汉应劭《风俗通义》说:姓于所居,城、郭、园、池是也。

那么,池氏是很早出现的姓氏吗?池氏图腾是怎么样的?在生活当中要是碰到了同姓的人,有的人就会开玩笑的说一句lsquo;说不定我们五百年前是一家人rsquo;,这也是不是纯属于玩笑话,和姓氏的来源其实是相关联的。

关于百家姓的更多内容,姓氏的由来,怎么取名,都可以来查看相关文章。

池氏是很早出现的姓氏吗?池氏开姓颇早,在公元前十世纪中叶,黄帝四十一世胄、汤殷二十三世之裔,殷姓,讳民,因辅佐周穆王(西周第五王)有功,周穆王封民食邑于池(河南省渑池县),其后代子孙遂以封地为姓。

民是池姓的太始祖,已有二千九百多年的历史,渑池可谓是池氏开姓的发源地。

公元前六百五十五年岁次丙寅(东周惠王二十二年),池姓先祖居渑池约有三百多年后,迁徙西河(今山西临汾河以西,即渑池至离石一带)。

池氏居西河开始繁盛。

据《元和姓纂》,池姓郡望西河,即由此而来。

后又有池氏分支转迁西平(今河南西平县一带)。

其亦枝繁叶茂。

据《贵姓何来》书载:池氏是以居住地为氏的,望出自西平,所以有些池氏族谱称池姓郡望为西平,也符合历史发展过程的情况。

时至南宋绍兴年间(公元1131-1162年),有河南省西平县池溥,在广东连州为官,解甲返乡,途径江西赣州,因爱其山川之胜、风俗之淳,遂择居赣州水东镇,成为赣南池姓之鼻祖。

溥生二子,长曰旭,次曰移郎,其旭又传二子:梦鲤、梦熊。

而池梦鲤中宋咸淳甲戌(公元前274年)特奏恩科状元,时称咸淳大魁。

尔后,池梦鲤被授翰林院修撰,历任浙西江东制置使、平江(今江苏吴县)知府等职(南宋的制置使系在用兵前后为控制地方秩序或捍卫疆土负责边防军事而建置的官职)。

迨后宋末著名爱国名将张世杰,曾在赣州城南市街建释褐坊,为池梦鲤中状元盛况题写了赞文:名甲金榜,宴赐琼林,京兆行驺,仪曹致勤,词秩六朝,功拟五臣,忠良并誉,千古斯文。

高度评价了池梦鲤的诗文和功业。

如今赣州市水东镇七里村保存的《池氏宗祠》,就是纪念宋末状元池梦鲤及祭祀列祖列宗的一幢宗祠古建筑,是赣南池氏族人的总祠堂。

(由于赣州地区历史上仅出过三位状元,故池梦鲤在赣南文化史上具有十分特殊的地位。

因而在1997年赣州市人民政府将该《池氏宗祠》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池姓历朝科甲仕宦名人还有战国时秦国丞相、大司马池子华,汉朝有中牟循吏池瑗,明朝嘉靖进士、太常寺少卿池浴德,诗人、学者池显方,清代道光癸未进士、国子监司业、广西学政池生春等。

成语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典故,就是话说北魏孝文帝时,公元471年,池氏总代数49世之裔池仲鱼,封授城门侯,而因城里失火,皇上责罪于池仲鱼疏于护城不力,被革职,并诛其九族。

以致池姓虽起源历史久远,但可能人口发展不多,或许其原因之一有可能是受到此事件的影响吧。

久而久之,后来人们便将池仲鱼家族无故遭受株连之事,说成了如今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句顺口成语而被广为流传。

据1997年赣南池氏六修的《池氏族谱》收录南宋状元池梦鲤的裔孙已遍布于赣、闽、粤、浙、湘等五省二十多个县市,尤以赣州、会昌、兴国和福建的长汀、连城、上杭等地较多。

而散居于江西省吉安市辖的永丰县潭头乡源头村、石马镇东湖村及遂川县高坪镇茅坪村、新干县界埠乡廖圩池家村等处的一些池氏均大多属于宋末状元池梦鲤的后裔这一大支系。

并且若以池溥为赣南鼻祖作一世祖列传(池梦鲤是三世祖),自南宋开始,已经传至在二十五至三十四世左右,并且这支赣南池氏流派的繁衍历史已有八百余年,人口也达数万之众。

池氏图腾中华民族是凤和龙文化的两个源头,其中鸟夷是池氏先祖氏族,所以池氏宗祠屋背就有凤鸟图腾。

还有个传说,相传五帝之首的少皞,有一位女儿叫女修,能识乌语,吞食了玄鸟之蛋,后生子大业,大业即凰之子,这也跟池氏图腾崇拜有关。

yaoshixiu.com

哪些姓氏是殷商的后裔

1殷 氏:商族始祖的姓氏居于古殷水,盘庚王帝之后有殷氏,还有商朝亡后子孙分散,以殷为氏。还有北殷氏(邶殷国)。
2商 氏:商汤之孙,以国为姓。
3汤 氏:商汤之后。
4乙 氏:商汤字天乙,子孙以王父为氏
5来 氏:汤之子孙,食采于郲,因以为来氏 6邓 氏:武丁封叔父曼季为邓侯,其子孙以为氏。沃 氏:商沃丁之后。
7相 氏:出自子姓,商王河亶甲都于相,宗族留居于相里,因氏
8武 氏:以祖字或以谥号为氏:一,出自商王帝武丁之后,以祖名为氏。据《武班碑》所载,为商王武丁之后,以其祖名字为氏。如汉代武班即是。二,出自春秋时宋武公之后,以谥号为氏。据《风俗通义》所载,春秋时宋戴公之子司空,死后谥号为“武”,史称宋武公,其子孙以其祖之谥号为氏,亦称武氏。 是为河南武姓。
9权 氏:商武丁有个儿子封在权国后以权为氏。
10祖 氏:祖甲之后。
11仲 氏:出自子姓,以祖字为姓。春秋时宋国君主宋庄公之后。宋庄公的儿子字子仲,子仲的子孙字“仲”为姓,成为仲氏的一
12郝 氏:帝乙封子期于郝,期后以郝为氏。
13箕 氏:箕子之后。
14梅 氏:出自子姓,帝辛时有梅伯。支。
15鲜于氏:出自子姓,商王帝辛的叔父被封在箕(在山西太谷县东),称为箕子。后有去朝鲜半岛立国史称箕子朝鲜其后有姓鲜于的。
16林 氏:比干子坚,之后。
17王 氏:商帝王族后,比干之后,居汲县,世称汲城王。
18施 氏:出自子姓,施氏为商七族之一。
19陶 氏:出自子姓,陶氏为商七族之。
20邦 氏:出自商时期的上大夫邦伯,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21邽 氏:出自子姓,邽氏为商七族之一。
22饥 氏:出自子姓,饥(饥)氏为商七族之一。
23樊 氏:出自子姓,樊氏为商七族之一。
24奇 氏:(锜氏)出自子姓,锜氏为商七族之一,即公族后人去金为奇氏。
25索 氏:出自子姓,商七公族之一,是商汤的后代。据《元和姓纂》载,商朝的王公贵族有七支,形成公族。
26繁 氏:出自子姓,繁氏为商七族之一。
27钟 葵氏:出自子姓。商公族,一说钟葵氏也为商七族之一。
28宋 氏:微子封于宋,其后以为氏。
29花 氏:微子之后。
30乐 氏:乐氏之先,与宋同姓,戴公生乐父衎,是称乐氏
31微 氏:微氏系微子之后。
32黑 氏:微子之后。
33牛 氏:微子之后名牛父,子孙以王父为氏。
34戎 氏:戎氏系微子之后。
35衍 氏:源于子姓。宋国微仲衍之后人。
36邹 氏:宋正考父之后。
37华 氏:宋戴公孙督,字华文,自立为华氏。
38督 氏:宋国华督之后。
39萧 氏:微子十二世孙大心封于萧,因为萧氏。
40孔 氏:孔父嘉遭华督之难,其子奔鲁,以子加乙为氏,孔子为其六代孙
41皇甫氏:宋戴公子充石,字皇父,其后,以王父字为氏,汉代改为皇甫。
42穆 氏:系出子姓,宋穆公子孙,以谥为氏。
43钟 氏:宋国君偃的三弟公子烈和同宗同源的宋桓公三子遨是宋国开国始祖微子启之弟微仲衍的十三世孙。遨之后州梨,封于钟离,数传至接,居颍川长社,以钟为氏。
44空 氏:源于空桐氏,出自商朝始祖后裔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空同,也称空桐、崆峒,是河南汝州西部崆峒山的简称。
45庄 氏:(庄)源于子姓。宋戴公名武庄,其后人以祖名为氏。
46边 氏:源于子姓。宋平公之子子边之后裔以字为氏。
47桓 氏:出自子姓,宋桓公之后。
48向 氏:宋桓公之后,食采于向,遂为向氏。
49鱼 氏 :宋桓公之目夷,字子鱼,子孙以王父为氏。
50墨 氏:宋成公子墨台,子孙以王父为氏。
51褚 氏:宋共公子段食采于褚,子孙因以为氏。
52匡 氏:系出子姓,宋大夫封于匡,后以邑为氏。
53朱 氏:1) 是古帝颛顼高阳氏之后。古帝颛顼的玄孙陆终有6个儿子,第五子名安,2 )宋国的开国君主宋微子启(商王帝辛的庶兄)有裔孙朱晖,原以国名为氏,称宋氏。春秋时,诸侯灭宋,其后裔逃至砀(今安徽省砀山县),改宋氏为朱氏。
54谈 氏:商朝后裔宋国传至谈君,子孙因为氏。
55干 氏:宋国有一大夫干犨,他的后代子孙以他的名字中"干"字为姓,亦称干氏,成为干姓的一支。
56池 氏:池氏得姓来源有三种:一是池姓出自嬴秦司马公子池,其裔孙以祖父池字为姓,其后有池子华,官授秦丞相,食禄汝南,封西平郡(今河南开封市辖范围)公。望出西平、西河二郡,配行属火,池氏属徵音,堂号有安乐堂、西平堂等;二是出自殷姓讳民,因扶助周穆王有功,王封民食采于渑池(今河南三门峡市辖范围),遂以地为姓,其后转居西河,繁衍昌盛;三是改为池姓,一如蒙、满、朝鲜等少数民族中有池姓氏族。
57那 氏:商武丁之后有那氏。
58衣 氏:出自殷氏“齐人言殷,声如衣,今姓有衣者,殷之胄,见礼记注疏。”换言之,现在的衣姓,是由于读音相近而从殷姓分出来的,姓衣姓殷的人,本来是一家人。
59苑 氏: 商帝武丁封其子文为苑侯其后以苑为氏。
60目夷氏:宋公子目夷之后。目夷字子鱼,是春秋时人,殷微子的17世孙,宋襄公的庶兄,是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襄公即位,目夷为相。宋、楚大战于泓水时的“子鱼论战”,可窥见其超人的战略思想。死后葬于微山。
或许还有其他的,但至今已不可考。
求采纳(づ ̄ 3 ̄)づ~

姓池是哪个迟

池姓和迟姓都有。
池姓,中华姓氏。池姓有几个起源,其中之一出自秦国王族公子池,其后代以他的名字为氏,遂成池氏。另外一支池姓来源于以居地为氏。古代有世居于护城河(古称池)畔的人,便以池为姓。
迟姓,姓氏多源,汉族的迟姓来源有商代贤人迟任、鲁孝公之子公子展及孔子弟子樊须,其他民族的迟姓来源有鲜卑族尉迟、安迟两氏,满蒙两族的迟佳氏等等。

以上就是本次小编整理的池氏是很早出现的姓氏吗,希望能帮到各位小伙伴,关注我们获取超多取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