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四十二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零八六。

那么,左姓是怎么来的?左氏图腾介绍!《百家姓》与《三字经》、《千字文》并称三百千,是中国古代幼儿的启蒙读物。

因此前面几个姓氏,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姓氏,百家姓到底有多少个姓氏,关注就可一一知晓了。

左姓是怎么来的?一、以官名为氏。

左史,原为周代史官。

周穆王时有左史戎父,春秋时楚灵王有左史倚相,其后皆有左氏。

二、据《姓考》及《吕览》所载,古有左国,以国为氏,黄帝臣左彻为其后。

一说左彻为左姓之始。

三、出自姜姓,为春秋时齐国公族之后。

据《广韵》所载,春秋时齐国公族有左、右公子之分,后左公子的后代便以左字为姓,形成左氏。

四、以职官名为姓。

据《元和姓纂》所载,春秋时各诸侯国大都置有左史官,其后便以左为氏。

楚国威王有左史官倚相,周穆王有左史戎夫、左史老,均为左史官,后以官为氏。

他们皆为左氏之祖。

五、春秋时宋国公族有左姓。

六、春秋时卫国公族有左姓。

七、出自他族或他族改姓而来。

明、清云南永昌府腾越亭(今腾冲)、蒙化府(治所在今巍山)等土司有左姓,系彝族;清满洲八旗姓哈斯虎氏,后改为左姓;裕固族绰罗斯氏,汉姓为左;北宋时犹太人留居中国境内(主要在今河南省开封)者之后裔中有左姓;今云南省巍山彝族多此姓。

左氏图腾介绍图腾释义:左的本义是相助。

在甲骨文中,左字像一只左手,下附加工字,构成了象形字。

表明左是做辅助动作的,即右手不能单独完成的事,要由左手来帮忙完成,含有工具修饰之义。

左字后来被引申为方位之字,与右字相对。

左的最初之义是辅佐,具褒义和亲近之意。

yaoshixiu.com

左的老祖先的起源是那里

左---以官名为姓氏 左姓是一个来源较为复杂的姓氏,其中最早的一支相传与黄帝时的官吏左彻有关。左彻是黄帝末年的重要人物,据说曾帮助黄帝铸造三鼎。黄帝在鼎成之日去逝,他则拿来黄帝的衣冠、几杖进行祭祀,获得世人的敬重。他的后代,后来便以他的名子为姓氏,姓左。 除了上述一支外,左姓还有其它他一些来源。其中如春秋时期,齐国习惯以左右区分国君之子的高下,称为左公子或右公子。后来,有些左公子的后代便以左为姓。另外,自西周开始,朝廷和诸侯列国中都有左氏官,负责观天象和记录君王言行,这些人的后代中后来也有人姓左。相传周穆王时的左史戎夫、春秋时鲁国左史丘明、楚国左氏倚相等人,后代中都有人姓左。 由此可见,左姓的来源与其他姓氏相比较为复杂,并不像其他姓氏那样有几条可以确切指出的线索,而是可能有许多源头。不仅如此,在春秋战国以后,左姓仍由于许多不同的原因而继续有别的支派融入,进一步使姓氏来源复杂化。其中如宋以后,有不少犹太人进入中国,后来还在中国留居下来。他们中的一些人为适应中国的文化习惯,便取用汉族的姓名,其中便有以左氏为姓。另外如清代满洲八旗的哈斯虎、当代裕固族的绰罗族等姓,其汉族姓氏也是左。至于彝、傣、水、回、阿昌、土家、蒙古族等民族,也有许多以左为姓的人。 左姓起源的复杂,是由于历史上的诸多原因,其结果则是共同促进其姓氏的发展和广泛分布。历史上,左姓主要以济阳(所在地今河南省民权东北)为郡都,当代则以河北、山东、江苏、四川为主要分布地区。 史料记载左姓溯源主要有两个方面。来源较早。据《吕览》、《姓氏考略》记载:黄帝小臣有左彻,谀臣有左疆。 以官名为姓氏。 1:源于倚姓。春秋时,齐、宋、卫等国的公族大夫都有左、右公子的称号,三国公族子弟中都有左氏。楚国有左史倚相,左史老者。这些左史往往为世袭,慢慢地人们就以左加名来称呼他们,因而变成了姓氏。如《左传》作者左丘明就是左史倚相的后代。 2:源于戎姓。据《姓氏考略》记载:周朝史官有左右之分,左史记言,右史记事,周穆王时有左史戎规,其后亦以左为姓。 《历史名人》春秋战国时也有哲学家左伯桃,还有史学家左丘明,名士左人郢。东汉有尚书左雄。三国还有音乐家左延年。晋有文学家左思、左芬(女)。明代万历年间有名臣、左佥都御史左光斗、崇祯末年有帅将左良玉。清代有左宗棠,湘阴人,道光年间中举人,咸丰年间洪杨起军,以四品京堂统军,转战浙江福建各省,后以平定陕甘回乱,打通天山南北路,字至总督,拜为东阁大学士,封恪靖侯,著有《质鼻余沈》、《奏议》120卷,他对朝廷贡献大,皇帝诏令各省建立专祠,兴荣备至。 《宗祠堂号》三都堂或敦厚堂。“三都堂”出自西晋文学家左思的故事。左思,字太冲,出身寒微,怀才不遇,官仅秘书郎,曾以10年构思写成《三都赋》,世人竞相传写,至使洛阳为之纸贵。左氏后人为纪念这位文学家,联堂号为“三都堂”。由于左氏家族大支多,也有的人家用“敦厚堂”堂号者。 《楹联》羽翼圣经(左丘明),匡襄国政(左雄)。 左姓在当今中国姓氏排名中居于142位。

左氏的起源?有哪些艺人姓左?

四、族谱 【济阳郡左氏合编族谱】民国10年(1921年)。现存《昌阳左氏族谱》共6卷(含今山东莱阳、莱西,辽宁铁岭等地左氏)。昌阳(今山东莱阳、莱西、辽宁铁岭等地)左氏,先祖从河北枣强迁山东济阳,从济阳迁章丘,从章丘迁莱阳,已历二十余世。 【山西五台】左氏家谱一卷 (清)左逢原撰 清道光二十九(1849)年写本 山西五台县档【江苏】常州左氏宗谱六卷 (清)左元成纂修 清光绪十六年(1890)裕德堂活字本 六册 人民大学 美国【江苏】淮安左圩左氏宗谱五卷 (现代)左元香纂修 手写雕刻版本,流传19世【安徽合肥】淝水左氏宗谱六卷 (清)左江等修 清嘉庆七年(1802)敦善堂刊本 六册 美国 【安徽泾县】泾川左氏家谱二十八卷首一卷 (清)左骏章等纂修 清光绪十二年(1886)活字本 十六册 北图 注:一名《古猷左氏重修宗谱》。【安徽桐城】左氏宗谱二十四卷 (清)左家修等修 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木活字本 二十四册 日本 美国【湖北新洲】左氏宗谱十五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左祥顺 左祥官等六修 民国二十六年(1937)木刻本 湖北新洲县孔埠乡王瓦村【湖北新洲】左氏宗谱十五卷首二卷 (民国)左承祭 左祥云等六修 民国二十六年(1937)木刻本 湖北新洲县三店镇柳溪村 注:左国寅、左长明等创修於清乾隆四十六年。 【湖北新洲】在氏宗谱二十六卷 (民国)左文林续修 民国三十八年(1949)木刻本 湖北新洲县旧街乡楼寨村【湖南】左氏九修宗谱□□卷 (清)左文鐄 左茂苞纂修 清嘉庆十四年(1809)花石董南山刻本 湖南图(存卷末) 注:散居湘潭、湘乡等地。【湖南湖潭】长丰左氏十一修族谱三十卷 (清)左逢原 左云裳等纂修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诒善堂排印本 三十 册 广东中山图【湖南】衡阳三甲左氏六修族谱□□卷首五卷 (民国)左雏麟纂 民国二十八年(1939)翼经堂活字本 湖南图(存卷首1、2) 【四川长寿】左氏续修谱五卷 民国十五年(1926)石印本 四川长寿县葛兰乡葛兰村(存卷1一4)【四川仁寿】左氏宗谱一卷 (民国)左立太等续修 民国间成都排印本 一册 四川图【四川万县】左氏族谱三卷 (民国)左自任等纂修 民国三十七年(1948)排印本 四川重庆市图(存卷1、2) 【云南巍山】蒙化左氏宗谱 刻本 一册 云南大理州图 注:此为彝族族谱。 飞 【山东青州】左氏宗谱一卷 (现代)先祖(左滨)于大明永乐年间从河北枣强迁山东青州,已历二十余世。

以上就是本次小编整理的左姓是怎么来的,希望能帮到各位小伙伴,关注我们获取超多取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