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有5种类型

风痰:风邪犯侵,即伤风引起。初起时痰白稀,后可转黄粘痰,病人怕风,舌苔初白后转薄黄。

湿痰:由湿邪侵入人体(如居潮湿环境),使肺、脾功能失调或饮食不节而运化失调引起,水湿凝聚成痰,为白色稀水样,病人有身重、倦乏或便溏等症,舌苔薄白或白腻。

燥痰:因气候干燥,燥邪侵肺,痰粘稠不易咳出或有咳血,病人自觉口、鼻、咽燥等症,舌苔薄黄。

寒痰:寒邪犯肺,津液凝聚成痰,痰呈白色,病人怕冷,喜热饮,舌苔薄白或腻。

热痰:由热邪侵肺或由受风寒邪侵袭后转化而来,痰黄粘稠,病人怕热,喜凉饮,舌红,苔黄腻。

老人治痰别乱用胖大海

日常生活中,治疗喉咙痛、痰多,常常选择甘草或胖大海。其中,胖大海有祛痰功效,但是只是针对热痰而言,而老人的痰几乎没有热痰,吃多了胖大海可能会适得其反。

(责任编辑:徐晓宇)

中医讲的“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分别是怎么形成的?

有形之痰就是我们所能看到的。比如说咳嗽吐出来的痰、呕吐出来的痰,真真实实存在的就是有形;无形之痰说法并不统一,主要是指存在于体内的痰。这些痰我们看不见,它影响着我们的身体。比如说痰凝形成的肥胖、痰瘀的胸痹,都可以算是无形之痰。在部分人的眼里,痰影响着人的身体健康。

1、有形和无形

有形之痰就是我们常见的咳嗽吐痰,这些痰能被我们自己看到,像是黄色的、绿色的,什么样的都有。甚至部分排泄物当中,也会有这样的痰;无形之痰很难有定论,大概是指的看不到且存在于身体内的痰。这些痰影响着我们的身体健康,可能会引发各种各样的疾病。甚至有一句话叫做?百病生于痰?,说的就是痰对人的影响。

2、痰是如何形成的

对于部分人来说,?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身体内的痰大多数都来自于脾。现在医学并不这么认为,大多数痰的形成是呼吸道感染、病毒或者细菌侵袭呼吸道。此时呼吸道会分泌大量黏液,这些黏液初期会选择向上。等到了口腔处的时候,已经粘连了很多细菌,被我们吐出来的时候,就会有各种颜色,看上去十分恶心。它里面包含的东西比较多,像是黏液本身、病原体、炎症细胞、坏死的上皮细胞等。

3、不同痰液不同病症

根据痰液的不同,身体产生的病症也有所不同。痰液主要是呼吸道产出的分泌物,吐痰呼吸道对身体做出的一些改善措施。正常情况痰是白色的,身体并没有问题。变成黄色后,就代表有炎症,基本是肺炎、支气管感染等引起的。要是变成其他颜色,可能就有细菌和病毒参杂其中,要考虑去医院做检查,看看是不是有其他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