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来临,很多老年人都早晨都选择去户外晨练。晨练之前能不能喝水?健身教练说:这样的锻炼并不健康,小编今天在这里我向您介绍一种运动前不可缺少的准备工作。

健身运动前要水?

饮水有利身体健康的观点已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我说的饮水不是渴了就喝水,而是要建立起科学的饮水概念。

许多老年人都有晨起锻炼身体的好习惯。早晨确实是锻炼身体的好时光,但劝您不要起床太早,因为凌晨四五点钟是人机体基础代谢最低水平时期,此时锻炼身体,不仅难以调动机体的积极因素,还易诱发疾病出现。也不要起床后出去得太快,因为人体经过一夜睡眠休息后,由于呼吸、排尿和皮肤的蒸发,体内水分丢失很多,致使血容量不足,血液粘稠度增高,微循环淤滞。

在这种状态下运动极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尤其是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的人更应注意。晨起饮水就可以改变这些不利因素。此时人体的胃肠正处于空虚状态,饮用的水可以很快被吸收并渗透至细胞组织内,使机体补充充足的水分,血液循环恢复正常,微循环畅通,同时促进肝肾功能代谢,并清洁体内垃圾,从而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大大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饮水有利于健康,不仅仅限于晨起。其实,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每餐前30至60分钟喝两三杯水对于预防高血压、高血脂和降血压、降血脂都是非常有效的。

饮水的方法很简单,每天晨起后饮用新鲜温开水500至1000毫升。如果开始时喝不下500至1000毫升水,没关系,慢慢来,先从200毫升喝起,逐渐适应后再增加,直到体内需要量为500至1000毫升止。

提醒:喝水时要稍缓慢,以不感到胃胀为宜。因为人体睡眠时胃肠蠕动很慢,也处于修整状态,所以要给胃肠一个适应运动的过程。饮水后运动量不宜太大,要根据年龄和自身状况选择运动量和运动方式,一般不主张运动得汗流浃背,以身体微出汗为宜。

网(www.39.net)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85501999-8819或39media@mail.39.net

运动时真的需要喝水吗

首先,在训练前15分钟—30分钟左右,补足水分250—500毫升。一般情况下我们在健身房运动都在一个半小时左右,就需要在运动过程中分次补入150—300毫升水,可在每次组间休息时喝水,每次饮水量不超过100毫升,切记训练中一次补水量不可过多,否则既不利于吸收,又会使胃部膨胀,影响消化功能。如果您的运动时间持续2—3小时,最好还能及时补充糖分以免出现低血糖,因此选择一些甜的饮料,如掺水的果汁或运动补糖的运动饮料。如果您的运动超过三个小时,就需要在运动中分次摄入500毫升左右的水,而且要准备一些水果。在运动结束后,根据您的运动时间长短,再补充250毫升—500毫升水。
运动前后的补水,最好选择富含钙元素和镁元素的矿泉水,以补充身体对矿物盐的需求,因为肌肉运动会增加对矿物盐的需求,汗液的挥发也会带走身体中的一部分矿物盐,也可以补充含碳的汽水、果汁、蔬菜汁、牛奶以便于排除体内毒素。此外,正确的补水方法是少量多次,最好喝温开水,即使在夏季,水温也应在5—10摄氏度之间,不可饮用冰水,因为可能引起消化系统方面的问题。
不同运动的补水技巧
运动中,除了要掌握补水的时机和方法,针对不同的运动种类也有不同的补水技巧。如今,我们的运动主要分有氧运动(如:中长跑、健美、单车、游泳等),无氧运动(这里主要指健身房的健身器械)及混合性运动(如:球类、瑜珈等运动)。
有氧运动最好是在运动前15分钟补充500毫升左右的温水,运动过程中多喝水则会引起胃部不适,可在运动30分钟后喝上几口水。而无氧运动除上述的要在运动前15分钟补充250—500毫升的温水,可在每次组间休息时一小口一小口的喝水,每口25毫升左右。而混合性运动补水要及时,休息时就要补水,特别是热瑜珈,在温度高情况下身体的水分蒸发得特别快,所以提醒大家一定要带足1000—2000毫升左右的水进入热瑜珈房,以免引起脱水.

运动前能不能够喝水

运动前能不能够喝水

  运动前能不能够喝水?人到健身运动的全过程之中都在所难免出现很多的水份流出,基础代谢也会显著加速。再运动中我们到底能不能够去喝水呢?下边我们就一起来掌握一下相关知识点吧。可以借鉴参考一下哦。

  运动前能不能够喝水1

  饮用水有益身心健康的见解已愈来愈被大家所接纳。我讲的饮用水并不是口渴了就饮水,只是要创建起科学研究的饮用水定义。

  很多老人都是有早上起床锻炼的良好的习惯。早上的确是锻炼的美好时光,但劝您不必醒来过早,由于零晨四五点钟是人机体新陈代谢最低水平阶段,这时锻炼,不但无法激发机体的基本矛盾,还易引起病症出现。也不必醒来后出来得太快,由于身体历经一夜睡眠质量歇息后,因为吸气、小便和皮肤的挥发,身体水份遗失许多,导致血流量不够,血液黏稠度提高,血循环淤阻。

  在这类情况下健身运动非常容易引起心脑血管病症,尤其是身患高血压、心脏病的人更应留意。早上起床饮用水就可以改变这种不利条件。这时身体的肠胃正处在苦闷情况,食用的水能够迅速被消化吸收并渗入至体细胞组织内,使机体补充充裕的水份,血液循环系统恢复过来,血循环通畅,另外推动肝肾功能新陈代谢,并清理身体废弃物,进而提升机体的抗病性工作能力,大幅度降低心脑血管病症的患病率。

  饮用水有益于身心健康,不仅仅限于早上起床。实际上,针对中老年而言,每顿饭前30至60分钟喝两三杯水针对防止高血压、高血脂和降血压、降低血脂全是十分合理的。

  饮用水的方式 非常简单,每日早上起床后食用新鲜温水500至1000ml。假如刚开始时喝下不来500至1000ml水,没事儿,慢慢的来,先从200ml喝起,慢慢融入后再提升,直至身体需要量为500至1000ml止。

  水为身体的一种关键构成部分,当人体里边比较严重少水的情况下,非常容易引起许多病症,而补水保湿也应当要适度适当,尽可能不必暴饮。假如一次喝的过多,也可能会促使身体出现水电解中毒了,而引起许多的不适感,反倒给身心健康产生一些欠佳影响。

  运动前能不能够喝水2

  运动前怎么喝水?

  有人认为,运动前喝水不利于运动过程中的发挥,也有人认为,运动后马上喝水容易造成猝死或者其他的身体问题,那么运动前,究竟该如何喝水?专家表示,运动前2小时喝大约500毫升白开水,可以提高机体的热调节能力,降低运动中的心率,给肾脏代谢充足的时间,将体液平衡和渗透压调节到最佳状态,有足够时间使多余的水分从体内排出。

  尤其是跑步前,补水很关键。不少人常忽略跑步前的水分补充,甚至有一种错误的观点认为,跑步前喝水会引起胃痉挛。其实,跑前一小时应该喝少量的水。当感觉到口渴时,机体已经失去了约3%体重的汗液,所以感到口渴才进行补液,需要48小时才能补充上体液丢失的量。

  运动中怎么喝水?

  运动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合理补充水分。千万别以为运动时想怎么喝水就怎么喝水,否则会让你的身体吃不消。运动时大量出汗,不适时补充水分会影响健康。运动中应该喝些淡盐水,因为淡盐水能及时补充流失的离子,防止出现血钠症等不适反应,并将水温控制在15摄氏度至22摄氏度,一定要小口小口地喝,切忌为图痛快一饮而尽。

  我们在观看网球赛或者足球赛时不难发现,运动员每次休息必定会到休息区去喝两口水,或者吃一两只香蕉进行能量的补给。运动员每一次补水,必定不会是一整瓶水灌下肚,而是喝两三口就能够满足。运动中进行补水时,需要注意根据运动强度的大小的不同,分5分钟~10分钟一次不等进行补水,每次补水量一般为100~200ml,切忌每次补水的量过大,也不赞同补水频度过高。

  运动后怎么喝水?

  运动往往出汗很多,并且呼吸加快,所有这些都会使口腔、咽喉感觉干燥而口渴,特别是剧烈运动后,这种感觉更明显。非常想喝些水、清凉饮料。但剧烈运动后是不能马上饮水的,否则会引起严重后果。

  参加运动后,出汗较多,有的人图一时痛快,马上大量喝水,这是非常有害的。因为运动时,大部分血液都流向身体各部位肌肉,胃里的`血液少,如果大量饮水,水积在胃里,人感到腹部沉重闷胀,影响呼吸。而且心脏也会因为要分解进入血管里的水分,增加负担,得不到充分休息。

  运动后因运动过程中大量失水,则更应该补水,但一次的量应控制在300ml以下。运动过程中的补水才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重点。剧烈运动后身体消耗较大,身体各部分机能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这时如果大量饮水,势必造成心脏负担过重。待休息一段时间后,再加大饮水量,切忌饮用生水、冷水。

  水分的补充切忌过度集中,大量暴饮只可解决一时的口渴感觉,却增加排尿和出汗,并使体内电解质进一步丢失,也增加了心和肾的负担。此时的补水仍然要少量多饮,并适当补盐。

  运动前中后喝水注意事项

  1、应尽量不喝各种饮料,诸如汽水之类。要喝白开水,或者绿豆汤,或1%的淡盐水等,以去热除暑,及时补充体内由于大量出汗而丢失的钠。

  2、忌服过冷的水。因为平时人的体温在37度左右,经过运动后,可上升到39度左右,如果饮用过冷的水,会强烈刺激胃肠道,引起胃肠平滑肌痉挛、血管突然收缩,造成胃肠功能紊乱,导致消化不良。

  3、饮水的量。运动中出汗多,需饮用的水量自然大,但不能一次喝足,要分次饮用。一次饮水量一般不应超过200毫升,两次饮水至少间隔15分钟。

  4、饮水速度要慢,不可过猛。

  综上所述,运动时,水分的汲取不可过多也不能过少,要掌握适当的时机适量补充才行。

普及老人健康活动需要哪些注意事项

 老年人在体育活动时应注意的事项:
  选择适宜老年人的运动项目,坚持锻炼。老年人要根据自身的状况,选择适宜的项目,如练气功、打太极拳、散步、慢跑等。要持之以恒,坚持锻炼,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运动量也不能过大,运动强度要由小到大,逐步递增。老年人不宜参加对抗性较强或带有竞赛性的紧张运动,应避免进行快速、旋转、前抑、低头、深弯腰等运动,也应避免夏季在烈日在或冬季在严寒条件下锻炼。
  要合理休息。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参加任何运动都容易产生疲劳,不容易恢复,因此,在活动前要做充分准备,活动后做好整理活动,在活动时,应严格控制活动时间与重复次数,并要掌握适当的运动间隙与合理的休息,要避免活动量过大而发生意外,如骨折、脑血管意外,或因心脏缺血缺氧而促发心脏病。
  运动时间地点的选择。锻炼时间以早晨日出前为好,此时空气中阴离子较多,空气新鲜,利于身体健康。但应注意,任何时候运动均不宜大量饮水,不宜立即进食,运动地点最好是在室外有花草树木之外,在安静环境中锻炼能集中精力,提高锻炼效果,以能避免意外,保证安全。注意气候变化,注意防寒、防暑, 大风、大雾天气及身体不知时应暂停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