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文学大师巴金生前有一句名言:“人活着,要有益于社会,多付出,少索取”。这是巴老一生的信念和追求,也是他始终身体力行的生活目标。用四个字来归纳,即多干少拿。

建国以来,巴金是我国唯一一位不拿工资,仅仅依靠稿费维持生活的专业作家。他严以律己,多干少拿,为人表率。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巴金为《四川文学》写了一篇文章,《四川文学》编辑部给巴金寄了40元的稿费。巴金收了20元,把20元退还给《四川文学》,并附言说:我那篇文章值不到40元。这是何等高尚的境界。

活了107岁的著名生理学家、高级神经活动学说创始人巴甫洛夫,70岁以后仍热爱劳动,干一些粗活脏活,却从不贪求物质享受,身体一直是棒棒的。

联系到我国的现实生活,有些人出现了“59岁现象”,在退休前一年想到即将大权旁落,于是贪心大发,大捞一把,最终把自己送进了监狱的大门,在晚年生活中遭受牢狱之灾。

《菜根谭》中言:“心无物欲,即是秋空霁海。”意思是:心中如果没有对物质的贪求,心境就会像秋日的天空,晴朗的海面一样澄明辽阔。这对老年人的健康长寿是大有助益的。

作者认识一些现已退休的老医生,少数人到处兼职,事情做得很少,钞票滚滚而来,内心世界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刻,其最终结果乃是健康的丧失和快乐的泯灭,身体一天天垮下去,用通俗的话来说:犯不着!

台湾名人龚书绵先生的“以淡养志,取少维生”的保健秘诀给我们很大的启示:人应该视健康为人生的最大财富,决不要把金钱看得太重。

慈善家们为社会做好事、善事,献出自己的善心、爱心,不仅受到了人们的尊重和赞扬,而且也无形之中获取了身心的愉悦和欢乐,获得了健康和长寿。这就是“好人一生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