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那么人们每天应该饮用多少水呢?有关专家提出,正常成年人每日应补充白开水2000毫升。


黑龙江省卫生监督所公共卫生科科长于艳玲告诉记者,人们每天饮水量多少与饮水对象的年龄、个体差异(如高矮、胖瘦、男女)、运动量、气候变化,健康状况、饮食状况、从事职业等有关。

以正常成年人的日饮水量为计算标准,生理需要量约为3升,每日通过饭、菜、汤、水果摄取水分约1升,为此应补充白开水2000毫升。日常生活中有人喜欢饮茶水、牛奶、咖啡、果汁、酒及其他饮料,即使如此,补充白开水量一般也不应少于1000毫升。

据介绍,由于个体差异,胖者需水量增多,体表面积大,排泄水分量多,故要比正常人增加10%,瘦者则要减少10%。

另外,应根据日运动量大小增加500毫升至2000毫升,尤其是剧烈运动后更需要缓慢多次补充大量水分或稀释后的盐开水或饮料。夏天比冬天多喝水约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春秋季节多保持平衡。

患有疾病者应根据医嘱,如肾炎水肿、肝硬化腹水应少喝水,锅炉工、钢铁工、冶炼工人、地矿工人饮水量要比正常人多三分之一,日饮水量约4000毫升或更多些。就目前资料来看,符合标准的凉开水应是最佳饮料。

一个成年人一天要喝多少水?

每天至少1500毫升
喝水无论是对于健康人还是病人来说都太重要了,不仅可以促进毒性代谢物的排泄,还能减轻上呼吸道局部症状,而且充足的补液会让人身体、精神都好起来。在冬季,多喝水可以很好地缓解咽喉疼痛等症状。
现在到了冬天,大多数上班族都要接受双重“烤验”,在家有暖气,到单位有中央空调,在这种干燥闷热的环境下,如果少喝水或只是正常喝水都可能引起人体隐性脱水。隐性脱水可使人体抵抗力下降,精神萎靡。加之冬季室内局部空气不流通,病毒在单位体积内的浓度会增加很多倍,这时如果人体如果再处于隐性脱水状态,当然很容易“中招”了。冬天每人一天至少应保证喝1500毫升水,大约是6—8杯,具体的量要视自身情况而定。
每次要喝200毫升
也许是因为生活太忙碌,工作太紧张了,也许是因为喝水这样的问题实在是太小了,人们总是不加以重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是口渴了才喝水,或者每次只是“蜻蜓点水”一样地喝一点。其实,这两种做法都不正确。“事实上,人体中的物质75%是水,当人体失水量达体重的2%时才会感到口渴,也就是说当你感到口渴时,你的身体已经处于慢性缺水状态了。”因此,应有规律地喝水。
不仅如此,规律性的喝水也并不是说每次只要喝一点就行,还有一个量的问题。“每次喝水过多或过少都不好。一口口地喝,只有70%的水分被人体吸收,一次喝太多又会增加胃肠负担。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每次喝200—250毫升,这样才可令身体真正吸收利用。”
科学饮水时间表
7:00:早晨起来喝一杯淡盐水或凉白开水,可以补充夜晚流失的水分,清肠排毒。半小时之后,再用早餐。
8:30:到工作单位后喝250毫升水。清晨的忙碌使水分在不知不觉中流失了很多,这时候补水特别重要。
11:30:午餐前忙了一上午也该休息一会儿了,午餐前适当喝点水有助于激活消化系统活力,但也不要喝完后马上就进餐。
12:30:午餐半小时后,可以少量喝些水。
14:30:上班前喝杯清茶消除疲劳,给身体充充电,这一杯水很重要。
17:30:下班前喝点水。忙了一天,身体里的水分也消耗得差不多了,这时候补水还能带来肠胃的饱胀感,减少晚餐食量,特别适用于想减肥的人士。
22:30:临睡前一至半小时喝一些水,但不宜喝得太多。
人的体内细胞是15~18天换一次水`
一天排出体外的水大约为2500毫升,在食物里能获取1000左右毫升的水,所以需要补充1500毫升左右的水~才能满足细胞排毒供氧的需要~(体重大的、运动量大的、吃肉较多的要在2500毫升水的基础上再多喝300~500毫升水.
不要把咖啡、果汁、和碳酸饮料也算进去.虽然咖啡、果汁、碳酸饮料、牛奶、豆浆和汤都属于流质食物,均含有相当多的水分,但他们都有利尿的作用,容易造成水分的大量流失.为了健康着想,最好还是降低饮用他们的比例,多增加饮水比例.
特别注意:不要等到口渴的时候才想起喝水,要养成有空就喝的习惯~而且最好饮用弱碱性小分子团的水~最有利于细胞吸收~!尽量不要喝纯净水,蒸馏水,用自来水煮沸的开水(权威证明里面含有几种高致癌物质,特别是三氯甲烷.而且开水里面是没有氧的`~起不到给细胞供氧的作用)
有个时间段是最需要补水的`一定要注意~!
早晨刚起床,此时正是血液缺水状态。
下午3时左右,天气炎热,是人体代谢最旺盛的时候.
临睡前一至半小时喝一些水,300~500毫升左右.
其他时间陆陆续续喝吧``喝够1500毫升水就可以了.
小窍门~:饭前半小时饮水``有开胃的作用!

成年人每天至少要喝多少水

健康成年人每天需水2500 ml左右,考虑到食物中的水分,指南建议在温和气候条件下,轻体力活动的成年人每天应至少喝水1200 ml,以200 ml的杯子为例,那么就是6杯水。

口渴的时候,不少人习惯“咕噜咕噜”豪饮一番,殊不知,这种饮水的方法对健康并无好处。少量、多次、慢饮是3条基本准则。

大口喝水可能引起的后果有三:

其一,一次性快速大量喝水,会迅速稀释血液,加大心脏的负担。运动过后,这种情况更加严重。

其二,天热大量出汗时,暴饮会反射性地加大出汗量,进一步增加钠、钾等电解质的损失,因而人们往往产生越喝越渴的感觉。

其三,喝得太快太急,会把大量空气一起吞咽,容易引起打嗝或是腹胀。

合理的喝水方法应该是,把一口水含在嘴里,分几次徐徐往下咽,这样才能充分滋润口腔和喉咙,有效缓解口渴的感觉。

扩展资料

水的生理功用

1. 帮助消化:我们吃进嘴里的食物,经牙齿咀嚼和唾液润湿后,进行从食管到胃肠、完成消化并被吸收的消化过程,这些环节都要水分来参与,加速体液对营养成分的溶解。

2. 排泄废物:食物的营养消化吸收后剩余的残渣废物,要通过出汗、呼吸及排泄的方式排出体外,这几种不同的排泄方式都需水分的帮助才能实现。

3. 润滑关节:人体关节之间需要有润滑液,来避免骨头之间的损坏性摩擦,而水则是关节润滑液的主要来源。

4. 平衡体温:当环境温度低于体温时,为了维持身体温度保证正常生理活动,体内水分会因缩小的毛孔减少蒸发而保留在体内;环境温度高于体温,水分就会通过扩张的毛细血管呼吸孔排出体外,降低体温。身体通过水的流散保证生存功能。

5. 维护细胞:水能促进细胞新陈代谢,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保持皮肤的湿润和弹性。

6. 平衡血液:水能改善血液、组织液的循环,并有助于平衡血液的黏稠度和酸碱度。

人民网-喝水大有学问 成人每天最少8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