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研究表明,老人冬天多晒太阳,不仅能防治骨质疏松症,而且还能减少老年人常发的精神抑郁症。

美国巴尔的摩联合纪念医院的老年病专家,曾对244名65岁以上的老人进行分组对比研究,结果发现,那些长期呆在室内,少到户外去接受阳光照射的人,普遍出现维生素D缺乏症状,主要表现为身体虚弱、反应迟钝及骨骼质量下降等。

研究还发现,那些不出门,常隔着玻璃窗晒太阳的老人,也同样出现维生素D缺乏症状。研究人员解释,这是由于窗户玻璃过滤掉了部分紫外线,而这些紫外线对促进人体合成维生素D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冬季鼓励老年人多去户外晒晒太阳,活动一下肌体,将有助于预防老年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调查还发现,老人在隆冬季节,容易出现精神抑郁症,表现出精神萎靡、疲乏、大脑反应迟钝及昏昏欲睡等症状。

有关专家研究认为,这除了与冬季活动量较其他季节减少有关外,很重要的原因是与冬天昼短夜长,光照不足有关。因为阳光是一种电磁波,犹如一种天然的“兴奋剂”。阳光辐射到人体会造成一系列生理变化,如红外线“热”的作用,会使毛细血管扩张,加快血液循环。紫外线的作用可以使黑色素氧化,皮肤中维生素D和组胺增高,胃酸分泌增加。还会使血液中血红蛋白、钙、磷、镁等含量上升等等。

此外,阳光通过眼睛与神经纤维相联系,能促进肾上腺素、甲状腺素及性腺素增加。肾上腺素和甲状腺素是唤起人体细胞工作的激素,含量相对减少时,细胞就会处于抑制状态,因而整个人体机能也就处于抑制状态。冬季光照强度及时间相对减少,老年人接受阳光少,常出现情绪低落、萎靡不振、精神疲惫等,正是与上述激素分泌水平降低有关。

经常晒太阳的好处 晒太阳有什么作用

1 预防感冒和流感

冬季是感冒、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期。阳光能杀死导致多种传染病的病毒、细菌。冬天勤晒太阳,不仅能杀灭病菌,还能帮助人体迅速、大量生成维生素D,有效调节人体免疫功能,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2 远离抑郁症

冬天昼短夜长,日照减少,老人如果不常出门晒太阳,易患抑郁症,出现情绪低落、头脑昏沉等症状。因此,老人应选择风和日丽的天气到外面晒晒太阳,参加娱乐活动。

3 强健骨骼

促进体内对钙、磷的吸收和利用,使骨组织得以正常钙化,维持骨骼健康。此外,多晒太阳对防治小儿佝偻病、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症也大有裨益。

4 如何晒太阳

两个时段最宜晒太阳。第一段是上午6时到10时,此时太阳会释放出红外线,被照射的人会感觉温暖柔和。第二段是下午4时到5时,此时太阳会释放出对人体有益的紫外线,被照射的人会感觉安逸舒适。从中医上讲,春秋季每天坚持晒太阳20~30分钟、夏季每天晒太阳5~10分钟、冬季每天晒太阳30~60分钟,即可平衡阴阳。晒太阳不能隔着玻璃窗。最好是选择户外,空气清新的江河边、山上、公园,或是宽敞的阳台上等。晒太阳时选合适服装。最好选择红色、白色的服装,禁忌穿黑色服装。因为红色、白色服装的辐射长波能迅速“吃”掉杀伤力很强的短波紫外线,留下对人体有益的红外线,所以晒太阳时,红色、白色服装为首选。不可选择在正午。阳光虽能“养形养神”,让人健康活力,但是过多的暴晒,除了会耗费精气神外,还有患皮肤癌的可能性。所以我们应当随季节变化,根据身体情况,来决定晒多久,才能获得好的效果。另外要特别注意的是,虽然晒太阳的好处很多,但过多的暴晒很容易使人体黑痣转为黑素瘤或皮肤癌,所以晒太阳时一定要穿戴防晒衣服,将有痣的部位遮盖起来。

老年人经常晒太阳,对身体有什么好处?每天晒多久比较好?

春日的阳光一天比一天明媚,晒在身上暖融融的,小区里的大爷大妈也开始搬着小板凳坐在楼道口晒太阳,一边晒一边聊天,每个人脸上笑眯眯的。为什么老年人特别热衷于晒太阳呢?对身体有什么好处?

老年人经常晒太阳对身体好处多:

常晒太阳对骨骼关节好, 在晒太阳的过程中人体会合成脱氢胆固醇,它能促进维生素D形成,而维生素D有利于提高钙、磷的吸收能力,所以医生也经常把维生素D称为“阳光维生素”。老年人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关节行动不便,四肢僵硬,容易出现骨折、驼背、腰疼的毛病,这都是因为钙质不足,平时虽然吃钙片补钙,但是人体吸收的钙质是有限的,只有适当补充维生素D才能提高钙质吸收,所以老年人晒太阳对骨骼有好处。


如果你的血压和血糖不是很严重,只是轻微偏高, 经常晒太阳对血压和血糖也有一定帮助。 科学家发现当人体内缺乏维生素D时,发生心血管疾病的概率会增加,其中又以高血压的风险更高,所以,老年人若是能养成晒太阳的习惯,能降低中风发作的风险。另外,早在2019年就有科研人员发现,晒太阳有增强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他建议血糖高的人养成晒太阳的习惯,再配合药物、运动、饮食,有利于病情恢复。


常晒太阳有利于缓解老年人不良情绪, 春日的阳光很暖和,但又不晒人,心情不好的时候闭上眼睛躺在阳光下晒一晒,身体暖和了,心情也会变好。有时好几个老年人坐在一起,大家互相交流,闭目养神,有助于缓解负面情绪。


每天晒多久比较好?

晒太阳时间不宜过久, 每天30分钟即可 ,时间太长起身时可能会眩晕,要注意保护眼睛。在阳光强烈的时候不要晒,注意时间段,比如说上午九点至十点,下午两点至三点,阳光正合适。如果感觉身体有些不适,可以到阴凉处休息一会,补充水分。


老年人晒太阳应露出胳膊和腿,尽量在露天环境中晒直射光,不要隔着玻璃晒,多晒三个部位: 掌心、后背、双腿 。将双手打开,掌心朝上,晒手掌中间的劳宫穴,有助于清心安神,提高睡眠质量。

后背穴位多,面积大,可以多晒晒,穿一件薄点的上衣,趴在阳光下,有助于补充阳气、疏通经络。老年人经常感觉下肢水肿、冰冷,可以多晒晒双腿,将膝盖露出来,有助于加速钙质吸收,缓解抽筋、疼痛。


有的老年人喜欢坐在家里窗户后面晒太阳,其实隔着玻璃多是散射光,补钙效果不太好,建议大家还是要多到户外走走,天气好的时候带上野餐垫,铺在草地上,既有丰富的氧气,又有温暖的阳光,晒太阳效果更好。

老年人经常晒太阳有很多好处,大家有条件的还是要多到户外晒一晒,如果腿脚不太方便,可以坐轮椅由家人推着在楼下小区里晒一晒,每天晒半个小时,有利于骨骼 健康 。

晒太阳的好处有哪些?哪个时间段出去晒太阳比较好?

我们通过皮肤和眼睛接受紫外线,紫外线会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因为紫外线B光束会促进维生素D3的生成,而维生素D3也会增强人体的免疫系统,并且在身体的许多变化过程中起催化剂的重要作用。如果你曾经有过非黑色素瘤皮肤癌,补充维生素B3很有必要,再者,平时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B3的食物(比如动物肝脏、鸡胸肉、三文鱼、猪肉、牛油果、蘑菇等等),也可以带来一些相关益处。

改善关节问题。缺钙、寒冷会导致或加重关节痛,晒太阳一方面通过补钙来缓解关节不适,另一方面晒一晒四肢,温暖的阳光有利于关节局部的血液,改善酸痛现象。阳光可以帮助人体产生维生素D,促进补钙,对骨骼的发育和健康非常重要。老年人、孕妇、哺乳期妇女、绝经女性都是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冬天多接触阳光可以预防骨质疏松,增强人体的免疫效用。

阳代表着刚强、热烈、积极,男人在外劳作接受的阳光多体格也更加健硕,女性长期负责家务晒的太阳少身子也相对更柔弱,所以晒太阳给人体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可以补充阳气,身体更加健康。从身体方面讲,紫外线能促进皮肤7-脱氢胆固醇合成维生素D的,而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促进骨质钙化。简单的说,晒太阳有助于促进钙吸收,能有效预防佝偻病。

对骨质疏松,关节炎,补钙效果特好,经过太阳紫外线照射可以杀菌消炎,晒太阳时间最好是中午9点左右,下午4左右,所以老人孩子要经常晒晒太阳对身体很有益处。一般维生素D会和钙一起被谈起,维生素D能够促进钙质被人体更好地吸收,所以一般会说光是补钙会做无用功,必须要和维生素D一同补充才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