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为宝宝的成长感到欣喜时,是否也发现他开始调皮得让人难于应付?对此,英国《独立报》的资深编辑、记者凯特·赫尔伯恩给父母们提供了一些实用而有效的建议,帮助孩子改掉坏毛病。

1—3岁:不听话,一耍赖就满地打滚。这种行为不仅可能伤到自己,还会在公共场合令父母难堪。 应对办法:降低音量,不要试图把孩子拖到无人的地方,因为这样做,孩子很可能变本加厉。

继续做自己的事,耐心等孩子哭闹停止,这就给孩子传达了一个信号:这样做没用。孩子会因自感无趣而渐渐平静。

3—6岁:经常说“不”,开始有攻击性。 应对办法:孩子也会口是心非,虽然口头说“不”,心里却没那么抵触。因此不要反应过激,应进行平等的沟通。

如果孩子出现拳打脚踢等不良举动,可以抓住他的胳膊或腿,冷静地告诉他们这样做是不对的,并引导他们正确的做法。平时,不要按照自己的时间和想法强迫孩子完成家庭作业,他们有自己的学习习惯。

7—8岁:善变,难对付。这往往是孩子向忽视他们的父母发出的“求救”信号。 应对办法:避免争吵,多听孩子的想法。

制定合理家规,告诉他们哪些是不能接受的。当孩子表现好时不要吝啬表扬。 此外,家长要知道,甜点或精粉面包会让血糖迅速升高,造成情绪波动。

而全麦面包、水果和鸡蛋则能使孩子心情舒畅。给孩子选择形象可爱、益智又美好的玩具,也有利于孩子身心愉快。

有些疾病的症状会反映到孩子的情绪上,因此在出现不正常的情绪波动时,家长也应考虑到为孩子做体检。

孩子耍赖哭闹怎么对付

孩子耍赖哭闹怎么对付

孩子耍赖哭闹怎么对付,每次带孩子去超市,孩子都会赖在玩具货架面前不肯走,一定要买了自己喜欢的玩具才罢休。 不给买,就开始大哭大闹,撒泼打滚。下面分享孩子耍赖哭闹怎么对付。

孩子耍赖哭闹怎么对付1

妙招一、对孩子讲道理。

当孩子耍赖时,家长需要马上严正地告诉孩子:“爸爸妈妈不喜欢你这样的表现,现在也不会买你要的东西给你。”让孩子清楚地知道,家长不会顺从他的要求。即便他哭闹耍赖得再厉害,家长也不需要发脾气,只要以坚定的口气说明理由即可。

妙招二、拒绝孩子的要挟。

不论孩子如何哭闹,家长一定要坚持自己的原则不能妥协。如果孩子哭闹得动静很大,那么家长可以让孩子自己选择下一步的行动,是要留在当场,还是要离开。如果要继续从事活动如逛街,那就要孩子停止哭闹,否则立刻带他离开现场。

妙招三、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由于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较短,家长可以利用这一特点想办法转移他的注意力,改变孩子的耍赖行为。

妙招四、对孩子动之以情。

当孩子停止哭闹之后,家长要及时和孩子沟通,可以好好地跟孩子说:“爸爸妈妈都喜欢你现在乖乖的样子。”让孩子明白,下次可以用好好说话的方式跟家长提要求,而不是以哭闹的手段来达到目的。

孩子耍赖哭闹怎么对付2

1、不要发脾气

孩子耍赖哭闹的时候,很多家长都是气得不行,有的甚至会打骂孩子,但这种行为百害而无一利。其实孩子是父母的“情绪小镜子”,他们会模仿你的一言一行,就连情绪也会受你的影响。

在面对这种事情的时候,首先要做的是来几个深呼吸,等到情绪平静后给孩子一个大大的拥抱,然后温和的安慰孩子,帮助他们尽快冷静下来。记住,处理这件事情,孩子、家长情绪平静是第一步。

2、让孩子说出来

妈妈们不要只看到孩子哭闹的表面,而是多换位思考,感受一下孩子哭闹的原因。当孩子为了一个玩具就地打滚的时候,在其内心可能会有没有表达出来的想法,比如:“我超级喜欢那个,为什么妈妈不理解?”“之前跟奶奶一要就有,为什么现在就不行了?”“带我来逛街,就是来买玩具的啊!”

所以说,妈妈们一定要先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这个时候的情感交流也会让孩子明白,表达比哭闹更重要。注意,面对孩子的哭闹需要的引导,而不是一味的迁就。

3、提前做好约定

孩子发脾气的时候,直接满足他们的需求是最快捷的安抚方法,但是不仅花费极大,还会养成不好的习惯,孩子会认为只要哭闹,爸爸妈妈就会妥协。

正确的方法是,在出门前就和孩子约法三章:我们今天逛街就是要买什么,其他东西不买。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个清单,列好要买的东西,带上刚刚好够的钱,这样孩子基本上不会额外要东西,即便是有什么东西吸引他,也可以良好的控制自己。

4、事后主动跟孩子沟通交流

等孩子哭够了,平静下来以后,要跟孩子进行沟通。你可以跟孩子讲:以后有要求,不管是什么要求,都可以跟母亲谈,我们相互之间可以商量。这个时候,你要将孩子当成一个平等的家庭成员,而不是一个随从。

满足他的这一次,你要仔细跟孩子说,为什么我这一次要满足你,是因为你哪个地方说服我了。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孩子知道,我跟母亲是可以商量的.,要求合理的话,是可以得到满足的。

这样做额外的好处是,还可以让你跟孩子之间有一个通畅的沟通渠道。即使他以后进入叛逆期,你们也可以保留一种完好的沟通方式。

孩子耍赖哭闹怎么对付3

1、如果小孩耍赖,大部分都因家长的原因而导致的,因为平时小孩有所求,家长都尽心尽力地满足孩子的需求,这样长久以来就会让孩子爱耍赖,并且他有什么要求,如果家长不尽力的满足,就会在地上哭闹不起。

2、有这样的现象,建议家长首先要给家里创造一个温馨的环境培养孩子的正确道德观念,并且要给孩子多看一些正能量为主的动画片或者是电视,一定要对孩子耐心的教育,如果他总是哭闹,就狠心几次,这样的办法特别管用。

3、如果孩子总是哭闹的话,家长可以给孩子传递一种家庭成员互相照顾的责任感。如果孩子做得好,家长可以适当的表扬,但孩子如果不做得不好就一定要正确的指导,但不能总是批评。

4、其实孩子总是耍赖和家长有着很大的关系。大部分原因都因家长而起,所以这是家长必须要做好榜样。

孩子任性 一不满意就可地打滚怎么办?

孩子任性怎么办
回顾多年的家教咨询实践,被孩子的任性、不听话所困扰,不知道如何采取有效的对策恐怕是大多数幼儿家长面临的头号难题。象这位家长面临的困扰相信生活中不少家长都遇到过。
任性可以说是独生子女的通病。孩子任性、不听话主要表现为固执、抗拒、不服从大人管教、不按照大人的要求去做等;或者表面上答应,内心不服,所以大人不在旁边时,就由着自己的性子来。
孩子不听话,父母的要求和愿望难以实现,父母就会对孩子不满,就容易出现不理智的表现:有的父母会性急,采用打骂的方式对孩子严加管教;有的父母感到无奈,对孩子放任自流;有的父母则对孩子的要求妥协,天长日久更助长了孩子的这种行为。
那么,当孩子出现任性、不听话的行为时,家长究竟应该怎样对待才算是明智、有效的呢?
首先,关注幼儿成长过程中的“反抗期”。
在对待孩子任性的问题时,家长充分理解幼儿独立性的发展规律是至关重要的。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3-4岁是人生的第一“反抗期”。此时孩子不再像小时候那样听话,经常和大人“闹独立”,总是力图摆脱大人的约束。有时好象故意与父母作对,你让他去做的事,他偏不去做,你不让他去做的事,他偏去做。往往到4-5岁时这种情形依然延续,孩子经常表现出不服管教的特性。当父母提出某种要求时,他们往往会说“我不”或“不要你管”,如果父母加以干涉,孩子就容易变得非常暴躁。孩子的这种独立性倾向常常被大人们认为是不听话,实际上这是孩子的“反抗”心理,是独立性个性品质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发育现象。此时,若是一味地对孩子横加干涉或者责骂惩罚,孩子可能会变得听话但同时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则受到伤害,独立性的发展更会停滞不前。正确的做法是:关注幼儿的反抗心理,因势利导,对孩子的合理行为与要求,充分鼓励和满足;对幼儿的不合理要求也要采用适当方式加以引导,避免强硬手段。其实孩子有点“不听话”并非坏事,往往这种孩子兴趣广泛,有独立见解,适应环境的能力强,心理发展也比较健康,而一个一切听从大人安排的特别听话的孩子已经不符合时代的要求,同样是有问题的孩子。

其次,沉着冷静地对待孩子的任性行为。
当孩子提出不合理、过分的要求时,家长应注意采取正面教育的方式,给孩子把道理讲清楚:这样做不对,为什么不对,怎样做是对的。孩子的是非观念正是在学习处理各种具体事情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家长可以采取转移、冷处理、适当惩罚等办法把难题巧妙化解。

转移
这种方法适用于年龄较小的孩子。家长可以利用孩子注意力易分散,易为新鲜的东西吸引的心理特点,把孩子的注意力从他坚持的事情上转移到其他新奇、有趣的物品或事情上。如在商场里,孩子一定要买电动小汽车,而家里已有不少类似的玩具,家长不要直接回答买还是不买,可以引导孩子:“前面还有更好玩的东西,我们赶紧去看看。”孩子一般会相信商店里还有更好的东西,这样家长可以带着孩子边走边看边讲解,孩子很容易会将刚才的事情忘掉。

冷处理
当孩子由于要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发脾气或打滚撒泼时,大人不要去理睬他,不要在孩子面前表露出心疼、怜悯或迁就,更不能和他讨价还价。可以采取躲避的方法,暂时离开他。当无人理睬时,孩子自己会感到无趣而做出让步。事后,家长可对孩子简单而认真地说明这件事不能做的原因,并对他说“相信你以后会听话的”之类的话来鼓励他。

提示在先
掌握了孩子任性的规律后,用事先 “约法三章”的办法来预防任性的发作。如孩子上街总是哭闹着让大人抱。可在出去之前就与孩子说好:“今天上街不要妈妈抱,你自己走,实在累了,可以休息一会儿再走,不然就不再带你出去了。”

激将法
利用孩子的好胜心理,激发起他们的自信心去克服任性。如果孩子在街上吵着要买雪糕,家长可以说:“你不是说你很坚强的吗?怎么连不吃一块雪糕都受不了。你究竟是真坚强还是假坚强广

适当惩罚
对于年龄小的孩子,只靠正面教育是不够的,适当惩罚也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教育手段。如孩子任性不吃早饭,家长既不要责骂,也不要威胁,只需饭后把所有的食物都收起来。孩子饿时,告诉他肚子饿是早晨不吃饭的结果,孩子尝到饿的滋味就会按时吃饭了。

再次,注意把握对孩子提出要求的技巧。
家长给孩子提出的要求应该让孩子“蹦一蹦能够得着”,即应该是孩子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而不是孩子怎么付出努力都达不到的过高要求。提出要求时,要让孩子有信心可以达到,此外,提要求的口吻,应是肯定、亲切的,这样更易于被孩子接受。

孩子任性怎么办?
日常生活中常常听到年轻父母的感叹:我的儿子太皮了,我的女儿太不听话了等。殊不知这些大都是任性的原因。任性的幼儿难以与人合作,难以与朋友友好相处,难以适应集体和社会生活。任性可以说是杜生子女的通病,将会严重影响其健康成长。那么,为什么有些孩子懂事,有些孩子却这么让父母操心呢?今天,我想与众家长在此探讨一下孩子任性的问题。
首先,我们来看看孩子任性的几个原因:
1、 孩子的任性行为在一定条件下,是大人对孩子过分宽容娇纵的结果。
如今的杜生子女家庭,“小皇帝”现象太普遍了,爷爷奶奶宠,外公外婆爱,以及做父母的随意的迁就,常常使得小孩以自我为中心,想要什么就有什么,达不到就哭闹、耍赖,大人往往无原则地满足孩子的无理要求。总之,爱不适度和放松教育,无节制地满足孩子吃、穿、玩的要求,无一定的生活常规和行为准则,是孩子产生任性的温床。
2、 由于孩子的自制力差,情绪不稳定,易冲动,思维带有片面性和刻板性。有的父母用训斥、打骂等粗暴的方法压制孩子的正当需要和意见或对待孩子的缺点,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以执拗来抗粗暴,发泄不满,更助长了孩子的任性行为。
3、 孩子不听话,父母的要求和愿望难以实现,有的父母感到无奈,于是对孩子放任自由,久而久之导致任性的形成。
其次,我们针对以下几点,探讨以下预防和纠正孩子的任性行为的方法。
1、 关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反抗期”。
在对待孩子任性行为的问题上,充分理解孩子独立性的发展规律是至关重要的。
在幼儿成长过程中,3-4岁人生的第一“反抗期”。这时期的孩子不像以前那样听话,经常和大人“闹独立”,总是力图摆脱大人的约束。有时候好象故意与父母老师作对,你让他去做的事,他偏不去做,你不让他去做的事,他偏去做。往往到4-5岁这种情形依然延续,孩子经常表现出不服管教的特性。当大人说出某种要求时,他们往往会说“我不”或“不要你管”,如果大人加以干涉,孩子就容易变得非常暴躁。孩子的这种独立性倾向常常被大人们认为是不听话,实际上这是孩子的“反抗”心理,是独立性个性品质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发育现象。此时,如果对孩子横加干涉或责骂惩罚,孩子可能会暂时边的听话但同时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则受到伤害,独立性的发展将会停滞不前。正确的做法是: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关注幼儿的反抗心理的同时,对孩子的合理要求及行为,既要满足且要鼓励;对幼儿的不合理要求则要采用适当方式加以引导,避免采用强硬手段。其实孩子有点“不听话”并非坏事,往往这种孩子兴趣广泛,有独立见解,适应环境的能力强,心理发展也较健康。而一个一切听从大人安排的特别听话的孩子已经不符合时代的要求,同样是有问题的孩子。
2、 正确冷静地对待孩子的任性行为。
当孩子提出不合理或过分的要求时,家长应该采取正面教育的方式,给孩子把道理将清楚:这样做不对,为什么不对,怎样做才是对的,帮助他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孩子的是非观念正是在学习处理具体事情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家长可以采取转移、冷处理、适当惩罚等方法把难题巧妙化解。
(1) 转移注意
孩子注意力易分散,易被新鲜的事物所吸引,要善于把孩子的注意力从他坚持繁荣事情上转移到其他新奇、有趣的物品或事情上。孩子注意力被转移后,很快会忘记刚才的要求和不愉快。如在玩具商店里,孩子一定要买一个上百元的变形金刚,而佳丽已有不少类似的玩具,这时家长不要直接回答买还是不买,可以引导孩子:“前面还有更好玩的东西,我们赶紧去看看。”孩子一般会相信商店还有更好玩的东西,这样家长可以带着孩子边走边看边讲解,孩子很容易会将刚才的事情忘掉。
(2)预先提示
在家长已掌握自己孩子任性行为规律后,用事先“约法三章”的办法来预防任性的发作。如:每次带孩子上街,经过小商店总是哭闹着要吃雪糕,应事先就跟孩子说好:“今天上街经过小店可以不吃雪糕,我就带你出去。”
(3)冷处理
当孩子由于要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发脾气或打滚撒泼时,大人可暂时不予理睬,给孩子造成一个无人相助的环境,不要露出心疼、怜悯或迁就,更不能和他讨价还价。当无人理睬时,孩子自己会感到无趣而作出让步。事后,家长对孩子简单而认真地说明这件事不能做的原因,并对他说:“相信你以后会听话的”之类的话来鼓励他。
(4)激将法
利用孩子的好胜心理,激发起他们的自信心去克服任性。如:孩子在每餐吃东西后都不习惯擦嘴巴,还任性地说:“我不喜欢擦。”家长可以说:“你不是说你像白雪公主吗?我看白雪公主就比你干净。”
(5)适当惩罚
对于年龄小的孩子,只靠正面教育是不够的,适当的惩罚也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教育手段。如果孩子任性不吃早饭,家长既不要责骂,也不要威胁,只需饭后把所有的食物都收起来。孩子饿时,告诉他肚子饿是早晨不吃饭的结果,孩子尝到饿的滋味后以后就会按时吃饭了。
总的来说,孩子的任性行为一旦出现,也不必太紧张,重要的是疏导。切不可时而抓紧教育,时而放松教导,凭大人的情绪决定教育态度。对孩子的任性行为切勿姑息,不允许的行为、不合理的要求一次也不能放松。家长给孩子提出的要求应让孩子有信心可以达到、易于被孩子接受。这种明确的是非观念,会使孩子确切地感到大人的教育态度坚决。孩子那种“我独占”、“我为主”、“服从我”的不良心理和任性行为,将随着良好的环境与教育的熏陶而消失。

孩子任性怎么办
有的家长常常抱怨说"我的孩子脾气大"、"我的孩子特别任性"。其实孩子的任性与家长很有关系。1~2岁的婴幼儿已经有了一些独立和自理的能力,因而有了自己的要求。2岁以前小儿虽自我表达能力差,但知道自己想干什么,一旦达不到目的或遇到他不满意的事情就会发脾气,用跺脚、打滚、哭闹等方式表示抗议。家长要弄清原因有针对性的加以处理。对小儿的一些正当要求,如要求自己吃饭等家长要给予鼓励和帮助,对他进行训练,对于不正当的要求也不能与他讨论,因为他还没有发展到认识错误的水平,家长应转移他的注意力,以稳定他的情绪,或者采取不理睬的冷处理的方法。如果孩子一哭闹家长就满足他的要求,他就会认为这是达到目的好方法,以后就会常用这种方法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因此家长对孩子的不正确的要求如果不制止,经常无原则的依从、迁就,无意中就培养了小儿任性的坏习惯。对2岁以上的较任性的孩子,家长及时给予教育是可以纠正的。对于孩子的正确要求,家长要给予满足,对无理要求要明确的回绝,而且要一贯坚持同一态度,不能以家长自己的情绪为转移,高兴时对孩子听之任之,不高兴时无论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都不同意。家庭成员之间的态度也要一致,特别是有老人时父母与祖父母之间意见常不统一,使孩子不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家长要以身作则,给孩子做好的榜样。

孩子不听话,不满意就很爱撒泼打滚,怎么改善这种情况呢?

每个孩子都有任性的时候,如果孩子不同意父母的决定,或者不接受父母的拒绝,他会愤怒地表现出来。一般来说,这是一种重复的行为。

女儿任性不听话怎么办?

1、预见孩子任性的时机

有些情况几乎总是孩子发脾气来结束。例如,每天晚上,孩子都拒绝中断游戏去睡觉。或者你每次带他去商店他都要糖果。家长地这种情况要有预测,要提前告诉他们“在这个游戏后,你整理东西,上床睡觉。”或者直接用坚定自信的语气告诉他们:“我们今天一起去买东西,但是不能买糖果,如果你同意,我们就去。”

2、转移注意力

谈谈别的事情,比如,谈谈你小时候的自己。告诉他们,你的父母是怎么教你们的,然后你们得到了什么样的改变。每个孩子都喜欢听自己父母小时候的故事。

3、告诉他为什么拒绝

站在孩子面前,看着他的脸,平静地告诉他,做他想做的事情是没有问题的。然后要告诉他你拒绝的理由:“我不同意你现在吃巧克力蛋糕,因为我们马上就要吃饭了”。你的声音和眼神就会越坚定。你的孩子会觉得你不会屈服。

4、父母意见一致

如果妈妈说不,爸爸就不应该答应。反之亦然。在孩子面前,夫妻必须表现出绝对的团结一致。

5、告诉他后果是什么

如果他不马上停止叫喊,你就在他生气的时候让他回自己的房间,或者让他呆在离你几米远的地方,如果孩子还在地上打滚,必须让他知道这是不可接受的行为。告诉他,如果他继续这样做,他将受到惩罚。当然,你的惩罚不应该是体罚,而是剥夺他的一点乐趣,比如看电视。

6、不要为了和平而妥协

孩子的哭闹任性会扭曲你的神经,有时你会想为了得到一些平静而满足他的请求。这是一个错误的解决方案。这会让孩子知道,只要任性吵闹,自己的需求就能被满足。

孩子任性不听话的表现:

1、执拗

孩子任性的表现就是执拗、不听话,在很多时候喜欢跟爸妈唱反调,不喜欢受到束缚,当爸妈对自己提出某种要求,但是自己又做不好时,还会用执拗来反抗。

2、发脾气

任性的孩子都会发脾气,比如想要一样玩具,但是爸妈不给买的时候,就会发脾气,想要通过这种方法来达到自己的愿望。

3、哭闹

孩子爱哭,多半是感到委屈和难受,想要得到父母的安慰,父母一味地不让哭,他们就会哭得更起劲。建议父母要与孩子多沟通,了解他们心里真正的需求。

4、嫉妒

孩子在很多方面,会产生攀比和嫉妒的心理,如果小伙伴拥有的条件比自己好,就会感到不安和怨恨;孩子嫉妒的表现很多,不许爸妈亲近别的小孩,就算是自己的弟弟妹妹也不行;在学校里,别的小孩受到表扬,但是自己没有,就会产生排斥心理;因为嫉妒,还会向小伙伴炫耀自己拥有的玩具之类的东西。

一岁孩子一生气就在地上打滚,宝妈该怎么引导?

一岁孩子一生气就在地上打滚,宝妈该怎么引导?

孩子发脾气在地上打滚怎么办?不理他。之所以养成错误的习惯,是因为看到了错误的示范,或者是刚发生的时候,成年人做出了错误的反应。不管这个应对是当场斥责还是其他,对孩子们起到了吸引成年人注意的作用,所以会变成习惯性的动作,生气地在地上打滚。正确的方法是,当他在地上打滚的时候,耐心地在旁边陪着他。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优先保障孩子安全的。只是在身边,不提供任何帮助或建议。孩子的感情逐渐软化后,拖着孩子打滚产生的结果,即弄脏衣服、引起笑话或指出其他结果。告诉孩子,如果你喜欢在地上打滚,下次也可以这样做。要像大孩子一样解决问题,下次不要打滚,像大孩子一样表达问题。刚开始可能没有效果,但持续一段时间就会有效果。坚持就可以了

首先,了解孩子的感受,我知道你现在很生气。你可以在地上滚一会儿,倾注自己的感情,或者选择。告诉妈妈原因,妈妈帮你解决问题,哭了就解决不了问题。因为妈妈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所以不能帮助你,先把孩子强行带走,然后用这种方法处理,如果出现问题,孩子会决定先和爸爸、妈妈沟通。因为他知道耍赖生气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其次,可以选择转移注意力的方法。让孩子从事其他有趣的活动,忘记这件事,或者带孩子玩他非常喜欢的玩具东西,或者和孩子玩游戏等,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让孩子忘记伤心和生气的事。不管发生什么事,都会有缘由。遇到问题,我们家长首先不要生气,要理解孩子,理解缘由,不要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