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人渴望实现自我价值

由于生活圈子变得狭窄,因此老年人对子女的情感依赖就越来越强烈,希望能在子女身上得到感情的满足和宣泄,通过对儿女的关心和牵挂来引起儿女们对自己更多的重视和爱。与此同时,也通过这种方式不断进行自我暗示,证明自己是有用的,是有价值的。

二、过度牵挂危害健康

过度牵挂儿孙会让老年人长时间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中,患有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很容易因此而发病。彭熠认为,有“牵挂心理”的老年人,其实可以通过自我调节来避免过度牵挂。

首先,老人要学会以一种正常的心态与儿孙相处,即适度关心、适度放手、适度分离。

其次,老人要多培养兴趣,经常串串门、聊聊天、广交朋友,从而获得更多的情感支持。

另外,老人还要掌握一些自我调节的技巧,如抑郁时可以打开电视看看娱乐节目;出现心慌、害怕、焦躁不安等现象时,可以听听音乐,做做深呼吸等。


三、子女应多与老人沟通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尤其是子女,对老人们的“牵挂心理”都存在理解误区,认为老人事事都要插手、件件都要当家,这是独断专行的老派家长作风。其实这恰恰是老年人自身渴望被关怀被牵挂的心理表现。

因此,做子女的应当怀着同情理解的心态与老年人多沟通,千万不能因此而疏远老人,更不能表现出厌烦的情绪。

据《家庭保健报》报道,李奶奶今年60岁了,退休前在一家大型国有企业从事行政工作,因为平时工作忙,很少过问家里和子女们的事。而这一切在老人退休后突然变了样。

在孩子们看来,母亲操劳了一辈子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享受一下天伦之乐了。但让他们没想到的是,退休后的母亲像变了一个人。儿子都已经40岁了,老太太还天天打电话问他吃饭、休息的情况,对孙子的学习情况也要全面掌握。时间一长,全家人都开始不耐烦。李奶奶心里十分难受:难道我关心他们还有错吗?

人过五十,不想提早出现“老人味”,谨记哪几件事最好少做?

人过了50身体就会出现比较明显的衰老状况,那么很多小伙伴都不希望自己在50年龄的时候就变得很苍老,大家都希望保持自己一个年轻的身体状况,那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情,可以防止我们提早的出现老人味儿呢。其实还是有很多的小技巧的,大家需要多注意保养。

首先就是当年龄越来越大的时候,就更不应该去熬夜了,我们都知道熬夜是特别伤身体的,但你经常熬夜的话,会导致你的肝脏出现问题,而干燥是用来排毒的,当肝脏不好的话,就会很快的在脸上出现老人斑之类的真话,所以大家应该多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

其次就是要加强锻炼,这一点不管是在什么年龄都应该去做的,因为规律的锻炼可以让我们的身体一直都保持一个特别青春的状况,而且可以提高我们的身体素质,增强我们的免疫力,这也是很多的小伙伴都喜欢去健身馆或者跳广场舞的原因。

平常的饮食应该注意,多吃一些有营养的,不要吃太多刺激性食物,特别是年龄大了之后,我们的肠道消化能力没有那么好了,对那些刺激性食物的接受度也没有那么高了,那么就应该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同时还要注意搭配一些高蛋白质的食物,我觉得他缺一点是很重要的。

大家现在越来越注意自己的身体是一件好的事情,大家应该在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去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而不是想到了就去做,而是把它融入到你的日常生活里面,只有通过日常生活里面的点点滴滴的积累,才能达到一个比较好的效果。

怎样摆脱对孩子的过度牵挂?

我看到这个问题,忍不住想了一下,然后我列出了我要做的事情:
1、给我的两个孩子准备生日卡片,写上“妈妈爱你”,每年一张,一直到他们20岁,让爸爸交给他们。
2、和爸爸带他们出去玩,拍全家福。
3、出去吃一顿好的,拍全家福。
4、给孩子和老公做一顿丰盛的午餐,拍全家福。
5、交代老公每年都要带孩子们回我娘家看外公外婆。
6、交代老公就算再婚也要找一个对孩子好的。
7、和我的父母还有弟弟妹妹道别。
8、告诉我老公我的存款和所有密码。
9、告诉老公好好保管我的包包,以后可以给妹妹用。
10、穿上我最喜欢的裙子,抹上我最喜欢的口红,喷上我最喜欢的香水。
11、亲亲我的孩子还有我老公。
12、睡觉。
列完之后,我才发现,只涉及到我一个人的只有三条,和我家人道别,打扮自己,睡觉。
果然,孩子基本占了我生活的全部,是我最大的牵挂,我所有做的事情都是围绕着他们转。
我想,做了母亲的都是这样的吧。在孩子的宝宝时期,粘妈妈粘得不行,看不到妈妈就哭,妈妈去哪儿他就跟到哪儿,要妈妈抱的时候妈妈不抱就死命耍赖……。这个时期,做妈妈的一定觉得很累,心里想的可能是“他什么时候能不那么粘我啊,我想要自己的生活,我想要自己独处的时间。”
孩子逐渐长大,不吃母乳了,不要妈妈抱了,不在睡觉的时候要妈妈哄了,不对妈妈说悄悄话了,不跟妈妈亲近了……最开始的时候,妈妈一定觉得“好爽啊,终于解脱了!”。
但是,相信我,你很快就会觉得失落 —— 我身上掉下来的肉,那个粘人精小宝贝去哪里了?
慢慢地,你会发现,那个离不开的,其实不是孩子,而是作为妈妈的你。
所以,要学会放手,放开手让孩子自己走。为了我儿子的学习,我曾经很焦虑,总有点一触而就的感觉,后来他爸爸开导我,不要揠苗助长。我后来当了甩手掌柜,人瞬间轻松了。
所以,如果你老公还可以的话,把他当作你人生中最重要的最分不开的人吧,毕竟,孩子大了总是要离开你的,而你的枕边人才是能一直陪伴你的人。

大暑节气养生事项

大暑节气养生事项

  大暑炎热,养生刻不容缓,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大暑节气养生事项,仅供参考!

  大暑节气养生事项【1】

  1.男士:

  (1)炎炎盛夏,小心暑邪来袭

  根据传统中医学理论,阳邪是由火热之气化成的,只在夏季出现,是夏季的主气。一旦暑邪入侵人体,腠理便会打开,汗液分泌也会随之增多。出汗过多导致体液减少的现象,中医称之为伤津。这种疾病一般伴有口干舌燥、大便偏干、尿液偏黄、心烦意乱等症状。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医治,很有可能会因为超过生理代谢的极限而损伤元气,从而引发身体乏力、气短寡言等“热病”症状,严重的情况可能导致昏倒、休克甚至死亡。

  其实以上所描述的皆是中暑的症状,这些症状大多是由于身体在过分暴露于高温环境后,体温调节体制产生障碍所导致的。所以在大暑期间,应该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只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即使烈日炎炎,中暑也是可以预防的。这一时期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注意锻炼身体,保证充分的营养摄取,多食用富含维生素的新鲜果蔬。进行户外活动时选择宽松透气的衣物,适时涂抹防晒霜,戴太阳镜或者遮阳帽,打遮阳伞,并携带一小瓶水以便即使饮用,另外可携带一些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等药品。

  (2)心理暗示,可降体温

  科学家的研究表明,约有16%的人在大暑时节表现出行为异常或者情绪上的不稳定,尤其是中老年人。这种现象又称为“夏季情感障碍”。被这种病症侵袭的人群可能情绪上会显得比较烦躁,喜欢乱发脾气,心态不好,行为异常。医学界认为这种病症与气温、汗液分泌、睡眠长短以及饮食状况密切相关。如果气温超过30℃,日照时长高达12小时,就更容易引发情感障碍。加上汗液的分泌增多,人体的电解质代谢出现障碍,这将影响大脑的神经活动,进一步导致情绪和行为上的异常。

  现在心理学研究发现,心理暗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人的生理功能。因此,发生夏季情绪障碍时,不妨多给自己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

  “调息静心,常如兆雪在心”是古代夏季养生所推崇的原则。所谓“心静自然凉”,说的也是同样的道理。保持平和的心态,切忌过于激动、急躁和愤怒。当天气太热让人心烦气躁的时候,可以尝试一下心理暗示,回忆一些发生在冬天的事情,把注意力从炎热的天气转移到想象的图景之中。或者在房间里面挂一些有清凉感的风景画。

  2.女士:

  (1)不要穿得太少

  为了贪图凉快,许多年轻女孩喜欢穿小背心和超短裙;其实这样并不能达到比较好的降温效果。研究资料显示,如果人体身处18℃~28℃的气温中,大约有70%的体温会通过皮肤辐射、对流和传导散发出体外;当人体的温度与气温相当时,人体便会完全靠汗液的分泌来散发热量;而当气温超过体温(36.8℃左右)时,皮肤不仅不能散发热量,反而会从周围的环境中吸取热量。因此,倘若衣着过于单薄,不仅达不到降温的效果,反而会使体温升高。

  要想夏季凉爽,可以选择一些吸湿性较好的衣物。经过测量,当气温处于24℃,相对湿度在60%左右时,蚕丝品的吸湿率约为10%,而棉织品约为8%,在所有的衣物材质中,合成纤维的吸湿性最差,吸湿率不到3%。所以夏天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选择真丝、天然棉布、高支府绸等面料的衣物,以达到吸湿降温的效果。

  (2)警惕“空调病”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全球变暖的加剧,空调已经越来越普及。空调给人们带来了快乐,消除了暑热,但是也让人们困扰,因为它引发了一种心的都市病—“空调病”。

  长期在空调环境下工作的人,应该注意一下几点:

  一、应该选择带有换气装备的空调,每天早晨和傍晚都要打开窗户通风换气。

  二、不宜让通风口得冷风直接吹到身体。汗流浃背时尤其要避免吹冷风,以防降温过快而引发疾病。

  三、空调的温度不宜调得太低,最好控制在26℃左右。另外,最好把室内外的温差控制在6℃~8℃左右。

  四、适时交换空调的温度,幅度保持在3℃~5℃左右。这样一来,人的生理体温调节机制就会“紧张”地自我保护,能增强抵抗力。

  五、离开有冷气的房间外出前,要先去阴凉的地方一会儿,等到身体适应了外面的气温再到阳光下活动。

  六、当写字楼的'中央空调温度较低时,最好穿上长袖衣服,切忌裸露关节,以免引发关节病。

  3.老人:

  “过度牵挂”有害健康

  随着年岁的增大,老人们时常会把感情生活的重心放在儿女身上,而且十分容易表现出儿女的依赖;但是对儿女的过度牵念会使老年人的精神过度紧张。尤其是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更容易因为过度焦虑而发病。专家建议,时常因牵挂儿女而心神不定的老年人,应该注意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以免伤及身体。

  首先,在于儿女沟通时,老人们应该保持平和的心态,关心要适度,给儿女保留适当的个人空间。

  其次,老人们可以经常探亲访友,发掘自身的兴趣,从其他人那里获得一定的关怀和慰藉。

  最后,老人们要学着进行自我调适,感觉郁闷、慌乱、焦躁时可以看些电视娱乐节目,或者听些舒缓的音乐,或者做几个深呼吸,让心情平静下来。

  大暑节气养生事项【2】

  1、防“火”:

  三伏天,外湿入内,使水湿困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消化功能产生障碍,而暑湿对脾非常不利,因此日常饮食中应适当多食祛暑化湿健脾的食物为宜,如冬瓜、黄瓜、绿豆、赤小豆、薏米等。三伏天饮食上还应注意多吃祛火的食物,如苦瓜、西红柿等性凉、清暑的蔬果。由于天儿热,很多人休息不好,睡眠质量不高。此时,人们往往容易让人火气上升,如:情绪烦躁、焦虑、易激动、失眠等。在情志方面,喜为心之志,在不过度的情况下,“喜”能够舒缓紧张的情绪,使心情舒畅,气血和缓。

  2、防伤湿:

  大暑正值中伏,此时南方地区降雨不断,空气温度乃全年之最。湿易伤脾,且易与暑热相兼为患。湿热交蒸,常使人感到头昏身重、胸中烦闷不适、四肢无力、食欲不振;湿热下注,可致肠炎、痢疾等。

  3、防中暑:

  三伏天是一年当中阳气最为旺盛之时,体温调节功能较差的人,在高温环境中很容易中暑。因此,要注意不可在常时间在太阳底下暴晒,烈日当头时不要出门,勿做剧烈运动,保证充足的睡意。

  4、防受凉:

  酷暑天气,人体毛孔开放,出汗较多,此时阳气大泄,卫外不固,风寒之邪极易乘虚而入。因此,要防“阳暑”,也要防“阴暑”。古人讲,“夏不欲穷凉”,过度贪凉可致“热伤风”,而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受寒后常使病情加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