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 大量使用中草药来治疗躁郁症。很多人觉得西药对身体有害,因此不愿意服用西药,而是通过大量服用中草药的方式来调节身体。事实上,尽管很多中草药确实有抗抑郁的成分,但是中药的特点在于调理,也就是说中药的治疗效果比较小,因此难以达到治疗的效果。

第二、 频繁的换药。躁郁症是一种精神类疾病,因此很难再短时间内治好,但是很多患者在服用一段时间的药物后觉得没效果便更换了药物,事实上,每种药物都有它的适应时间,不停的更换药物会使原药物的药效减弱,而身体却不得不重新去适应一种新药物,得不偿失。

第三、 过早的停用药物。很多人在使用过一段时间的药物后,感觉到自己的病情有所好转,就不再服用药物,其实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做法。因为任何疾病都有盛衰期,当你感受到病情好转的时候更应该坚持服用药物,以斩草除根,避免该病重新发作。

第四、 错把躁郁症当成其他精神疾病来治。很多人不能正确的分辨自己到底得的是哪种精神疾病,又不愿意到医院做检查,仅仅是通过网络上的三言两语来判断自己的病情,随意服药,不仅病没治好,而且由于滥用药物,身体也受到了严重的创伤。

一位躁郁症患者的独白

这是一则从奇葩大会里听到的故事。
躁郁症,即狂躁抑郁症,学名:双向情感障碍

症状为时而狂躁时而抑郁,抑郁的一面是每天都很想自杀,狂躁的时候感觉自己站在世界之巅,灵感突发,精力旺盛,可以几天几夜不睡觉。患这类疾病的人群会频繁在这两种状态之间切换。就像是自己常常被从万丈深渊一下拉到高空,像是从冰窖突然到了火炉。但据说得这个病的人80%智商都在150以上,梵高、费雯丽、舒曼等艺术家和文人都患有躁郁症。可惜我们的主人公K在经过自我智商测试后,被定位划分到了那20%里。

在确诊躁郁症后,K被安排住进了医院,看到了同房一位长得如花朵一般明星脸的女孩,却因为青春期的正常烦恼而被家长认定为狂躁症送进了医院。当时她突然意识到, 当一个人100%接受了这个社会贴在自己身上的标签,你就失去了自愈的能力。

【夏呆毛自语:我们常常通过别人对自己的判定来认识自己,是否真的自己有思考过,“我是谁”的定义应该是怎样的?是名字?是职业?是关系角色?这些是我吗?还是别人标签下的自己?我是谁这个看似简单且又常常在回答的问题,我们真的答对了吗?】

于是K选择出院,一边吃药,一边看心理医生,看了20多个心理医生来解决自己的一个疑问“生活下去的意义究竟是什么?”。这20多个心理医生给出了大致两种答案,一种是反问她“你觉得生活的意义是什么呢?”K觉得很荒唐,自己就是因为想不出答案才会得病的呀!另一种会回答“这问题没有标准答案”,由此,K依旧没有找到让自己满意的答案。幸运的是,在妈妈的努力下,K获得了向美国双向情感障碍研究所的医生咨询的机会,在不远万里飞去美国向这位医生提出同样的问题后,医生歪头笑了一下,说“意义的意义又是什么呢?”K瞬间醍醐灌顶。

【夏呆毛自语:关于人生的意义,曾经也困扰我很久,庆幸没有困扰到躁郁,也许处于边缘而不自知。好在与朋友的交流,以及通过一些智者的启发,我当时得出一个“人生本来就是无意义的”结论。着眼于当下,做一个幸福的人。】

在K出租自己的经历中,特别巧合地在第一次出租时就碰到了一位躁郁症患者V,且V也有同样的问题,于是K把这位医生的答案告诉了对方,并分享了自己的理解“一个简简单单的反问,把我拉回到问题最本质、最根源的地方,让我赤裸裸地站在那里,第一次那么深刻地意识到,追求意义本身是一件多么荒谬的事情,而活着本身也是一件多么荒谬的事情,所以活着本身不就是意义本身嘛!”K的分享让同为躁郁症患者的V思考了一天一夜,得出了自己的答案“也许问题没有答案才是答案吧。”K把这件事情告诉了美国医生,医生表示很惊讶,他没有想到可以通过K帮助到其他人。

【夏呆毛自语:很惊喜,在K自己还是患者角色的时候,她做出了帮助别人的这个决定。因为同病相怜,她更懂得躁郁症患者的感受,更能以身试法,分享给对方自己的领悟。帮助别人本身就是一件很自我治愈的事情,屡试不爽。】

K另外一个关于狂躁症的故事,是关于三个她的大学男朋友。K妈妈的建议是要对男朋友有所保留,不要把自己的病情告诉对方。叛逆的K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就喜欢与父母对着干,于是她100%坦诚地将自己的情况告诉的了不同阶段的男友们,他们居然如出一辙地表示“如果以后又一次感到了绝望,对自己失去了信心,都不要放弃自己,哪怕放弃了自己,也不要放弃给别人一个帮助自己的机会,哪怕对所有人都感到绝望,哪怕那个时候我们已经分手了,都请一定来找我,给我一次机会来帮助你,我会尽全力来帮助你,哪怕我的帮助不能够让你满意,你都不要因为对我的失望而对下一个人失去信心。“三位男友让K第一次感受到,信任的成本是最低的,尤其是亲密关系中,向对方坦诚,对方是会感受到你对他的信任,由此会更有可能回馈信任,真诚是通向一切的道路。

【夏呆毛自语:曾经听到过一句话,让我瞬间泪奔“我们都一样,需要被真心对待。”听过一位资深人士的话,亲密关系其实是世界上最困难的关系,TA们之间是如此的近又是那么的远,近到变成了一个人,远到可以只是陌路人。我们需要何等的智慧和心思才能经营好这样的关系。】

通常躁郁症患者需要连续5-6年坚持服药,而K在2年左右的时间就自行停药。这是因为,她在每次看心理医生之前都要做一个测试题,测试的最后有两道题很神奇“你觉得你有双向情感障碍吗?”“你觉得你需要治疗吗?“题目下面有三个选项“是的,我觉得我有(需要)”“可能吧”“不,我觉得我没有(不需要)”,开始K对这题目很疑惑,难道自己觉得不要治疗,就可以不需要治疗了吗?K第一次选择了最后那个选项,医生看到后问K“你知道设计这道问题的初衷吗?它其实就想审视你,你是否还在乎自己对你自己的看法”K再次醍醐灌顶。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躁郁症是社会贴在自己身上的标签,如果自己接受了那个标签,就恰恰忽略了自己对自己的看法,自己对自己的心理暗示是一种多么强大的力量,而自己却常常忽略这种力量。

【夏呆毛自语:自己的个人力量到底有多强大,没有尝试过永远不会知道。曾经从一个课程中听到的一个观点:宇宙的出现只因为个人的一个意识的发生,个人的心态决定了TA所看到世界的样子,世界的样子组成了TA所经历的人生。我自己也亲身经历了原本以为一定不会实现的事情,在抱着试一下的心态尝试后意外实现了。我们所以为的事情并不一定是我们以为的样子,如果因为既定的认知而放弃尝试和努力,将永远不知道我们以为的其实也许并不真实。】

这世界之所以有如此多的条条框框,它就是告诉你不必格格都入,不必每时每刻人地皆宜。当然这并不是在质疑躁郁症的定性,恰恰相反,K站在一个太了解躁郁症痛苦感受的角度来说,哪怕在自己最脆弱,最绝望的时候,一定不要忘记自己内心仍旧埋藏着一种无比强大的力量,也不要忘了也许自己才是自己最好的心理医生,也不要忘了脆弱也许是软肋,但它也可能是你的出口。所以不必抗拒脆弱,拥抱它!

【夏呆毛自语:面对困难、恐惧、挫折、脆弱,甚至绝望,我们常常选择逃避或无止尽的担忧,女生多会在胡思乱想中度过。怎样才是面对困境的正确方式呢?面对它!是的,当你直视困难,并将它夸张式地放大后,你会发现所谓的困难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然后设想,是否有好的方式可以化解困难,通常会有多种解决方案,选择自己认为最能接受的那个,然后就放手去做吧!】

躁郁症和生活中所有的挫折一样,它可以是一个诅咒,也可以是一个馈赠。如果审视自己是否已经康复这个问题,K表示自己并不知道,关键是她已经不在乎到底有没有康复,就像不在乎到底有没有这个病一样。 痛苦本身不值得歌颂,而对痛苦的反思和反击,才是真正的价值所在 ,即使可能反击之后,我们也只是生活的幸存者而已。

【夏呆毛自语:无论事态或人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对于自己而言,如何看待是最重要的,在乎不在乎是一个很重要的风水岭。如果我不在乎别人对我的看法,那你觉得我好觉得我坏又能怎样呢?如果我不在乎你,你做什么都不会影响我。甚至,如果我已经不在乎我的生命了,那任何指向生命的危险都不足以对我造成威胁。最强大不过一句“I don't care~”这句不在乎不代表放弃,不代表不作为,而是态度上的藐视,不将其视作为一个不可跨越的绊脚石。】

也许我们道理都懂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也许我们所有的努力就只是完成了平凡的生活,但或许这就是人生吧。最怕那句“我本可以...”。

【夏呆毛自语:如果认定人生就是无意义的,那究竟应该如何度过这一生呢。反正无意义,混吃等死?还是反正都要死,什么都放胆尝试下?不同的人想法不同,有些人就喜欢安逸,有些人就喜欢冒险。而我,希望自己能拥有一个充满幸福感的人生,做有趣的事情,与喜欢的人相处。更多地刻意关注当下,尽可能避免对过去或未来的过多情绪纠结。】

躁郁症容易引发哪些并发症,需要做哪些检查?

其实我们常说的躁郁症应该是躁狂抑郁症,是双相障碍的一种,在躁狂上面它有“三高”的症状,情绪高涨、思维奔逸、动作行为多;

而抑郁症的就是“三低”,跟它刚刚相反,情绪比较低落、言语比较少、动作比较迟缓,这就是躁郁症的一些最主要的症状。一般来说我们东方人的躁郁症,它表现虽然有“三高”的症状,

它不是以“三高”的症状表现出来,可能表现其中一个,或者说更多的以躯体的症状表现出来,这才是躁郁症最主要的一些症状。判断躁郁症最主要关注的是情绪的问题,要么情绪高,要么情绪低。

躁郁症是较为复杂的一种疾病,有轻、重之分,那么躁郁症有哪些症状?

            言语比平常明显增多,甚至说的口干舌燥,声音沙哑,口若悬河,还是不停的高谈阔论。有很多人性格活泼,但躁狂症患者给人的感觉是话过于多。

         讲话明显比平时多了,连讲话都干涩、沙哑、雄辩。有很多人都很活泼,但是狂躁症患者给人的感觉是他们太健谈了。(十三)思维敏捷,思想模糊,言语急促,语速明显快于平时,言语急促。似乎如果你的脑子里充满了文字,你需要迅速地把它们说出来。感觉是你不耐烦。(3)自我评价明显过高或夸大,认为自己有非凡的能力和非凡的精力,能够成就伟大的事业。

     讲话明显比平时多了,连讲话都干涩、沙哑、雄辩。有很多人都很活泼,但是狂躁症患者给人的感觉是他们太健谈了。(十三)思维敏捷,思想模糊,言语急促,语速明显快于平时,言语急促。似乎如果你的脑子里充满了文字,你需要迅速地把它们说出来。感觉是你不耐烦。(3)自我评价明显过高或夸大,认为自己有非凡的能力和非凡的精力,能够成就伟大的事业。


         讲话显得急促,说话的速度比平常明显加快、言语迫促,好象有满脑子的话要赶快倾诉出来,一吐为快,给人的感觉就是性子比较急我评价明显过高或夸大,认为自己有非凡的能力和超常的精力,可以成就一番大事业。

躁郁症有哪些症状(比抑郁症可怕的躁郁症几大表现)

文/老K

世界卫生组织2017年数据显示,每年全世界有大约78.6万人自杀。这意味着,世界范围内每分钟都有人尝试自杀。而 躁郁症患者的自杀风险是普通人群的10倍。

据权威数据显示, 全世界有6000万躁郁症患者,中国就有超700万 ,且由于躁郁症的识别率和就诊率低,实际上这个数字还应该更高。

一个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一念无明》中,余文乐饰演的阿东,在躁郁症好转后重回社会和父亲一起生活,却遭遇了社会冷漠的一面。

他被当作“神经病、变态、疯子……”某种程度上,这样的情况更加加重可他的病症。

而周围人的偏见导致他认为自己的问题不是疾病,不需要就医,最终错过了最佳治疗期。

那么躁郁症究竟有哪些表现呢?

躁郁症又叫双相情绪障碍(Bipolar Disorder),顾名思义,这个疾病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明显的情绪两极化,如果说一般人的情绪变化就像是在一条崎岖的小路上颠簸(绿线),那么躁郁症患者患者就像是坐在过山车上飞驰(红线)。

处在 躁狂期 还是相对容易发现的,患者一周甚至几周都能表现的精力充沛,情绪高涨,有时候会让人觉得他们就是天才。

具体可以从这几个维度来看:

极度自大

患者会有一种“无所不能”的感觉,认为自己什么都能行,这样的体会正好和抑郁症的低自尊相反。

可以只睡几小时,甚至不睡觉

患者在躁狂期会感觉动力十足,甚至不需要睡眠,我见过最可怕的躁狂患者甚至连续一周没怎么睡觉。

思维奔涌

他们会思维奔逸,容易分心,像你的思想在赛跑,或者不能集中注意力。

有时候他们说话甚至前言不搭后语,这就是典型的躁狂发作。

做事情不顾及后果

有些躁狂患者在狂躁期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只要他人惹到了自己,就会不顾及后果的攻击他人,有些甚至还会疯狂购物,躁狂过去后后悔不已。

以上就是躁狂发作的特点,相比较而言,抑郁发作就相对隐蔽很多,因为他们自己动力匮乏所以特别回避他人自然也不容易被发现。

具体表现和抑郁症差不多:

动力减退

兴趣丧失

对任何曾经喜欢的事情都不感兴趣。

体重减轻,食欲减退

抑郁时,患者会感觉自己曾经喜欢吃的食物都丧失了兴趣,很多时候他们甚至可以接连好几天不吃饭都没有饥饿感。

觉得自己的生活毫无价值,或是有不恰当的罪恶感

有自杀想法

这一点和抑郁症无差别。

关于精神分析来看有三种说法:

1⃣️躁狂是应对消极情绪状态或不能接受事件的一种极端防御机制;

2⃣️躁狂时与抑郁时一样,通过投射将愤怒导向内部。而躁狂时焦虑是外化的;

3⃣️躁狂中出现的冲突与抑郁中的冲突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心理疗愈成长集中地圈主:阿尔法心理研究所88成员进入圈子

(⭐️优质心理学和心理成长社区,这里会每日分享优质心理学和精神卫生知识,大家一同成长讨论吧!)

如果你有以上这种情况,请赶紧寻求专业帮助,因为躁郁症算比较严重的精神障碍,千万不要错过最佳就医时机。

⭐️ 更多心理疗愈文,可以参考我的学习经验:

针对焦虑症的康复,有时候“慢”即是“快”

焦虑症半年差点住院,走出后我想告诉你为何“接纳”很重要

战胜焦虑症:记住“面对、接受、飘然、等待”这四个词

都知道在焦虑抑郁中接纳很重要,但是很多人做不到,这里几个故事启发你一下!

专业测试:心理健康VS心理不健康(含专业心理测评量表)

专栏 实战森田疗法应对焦虑抑郁作者:阿尔法心理研究所49.99币138人已购查看

治愈强迫、焦虑、抑郁等神经症的5个关键因素

如何走出抑郁症(正念冥想方法引导)

心理学讲解除痛苦要“接纳自己”,那么到底什么是接纳自我?

走出神经症,森田疗法告诉你必须接纳它(专业解读)

再谈“顺其自然,为所当为”,过去焦虑抑郁经历让我重新顿悟

专栏 走出抑郁,重获美丽人生作者:阿尔法心理研究所19.99币210人已购查看

↙↙点击链接阅读更多文章,推倒阻碍改变内心的障碍!

更多“有哪些关于躁郁症的误区”的相关经验资讯请关注排行榜大全,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