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高磅数的羽毛球拍处理网前球比较容易,且球拍的精准度更高,这种球拍适合羽毛球专业选手或技术较高的人。而低磅数羽毛球拍不宜控制,其精准度相对较低,比较适合力气不大的初学者。

1、易控制程度不同

易控制程度不同是羽毛球拍磅数高低主要的区别之一,一般来说处理网前球时,使用高磅数的羽毛球拍会比较容易控制,自身发了多少力,就会有多少效果。而低磅的就不太容易控制,很可能会过高。

2、精准度不同

羽毛球拍的磅数不同,球拍的精准度也会不一样。一般来说在半场杀球时,高磅数的球拍会更加精准,并且在力气比较大、发力方法正确的情况下,杀球会更具威胁性。而低磅数的球拍会比较难以控制精准度,且用力过大反而会效果不好。

3、适用人群

羽毛球拍磅数不同适用的人群,对于力气不大的人来说,使用低磅数的球拍会比较合适,这样可以保护手腕。并且羽毛球拍磅数的高于还需要根据运动员本身水平来决定,一般来说磅数低的球拍适合初学者,而专业选手适合高磅数球拍。

如何选择羽毛球拍的磅数?

不同的羽毛球爱好者对不同磅数的选择标准: 1、初级磅数:19-21磅(女)、20-22磅(男)对于初学者,比较合适,可以轻松击球,感受羽球运动的快感,不会有不良反应、挫折感之类的东西。2、中级磅数:22-24磅(女)、23-25磅(男)已经有一定基础,能正确发力挥拍击球, 能更好地感受拍线与球的每次接触。3、高级磅数:25-30磅(女)、26-32磅(男)或更高对击球已经有专业的感受,90%以上甜区击打,能很好控制自己的每次击球的发力。 选择磅数的时侯, 应该正确考虑自己的力量, 挥拍击球动作是否准确,打球的方式如何(如果追求速度及power,较高的磅数会对你有帮助,如果控制为主,可以适当选择略低的磅数)。注意:不是磅数越高越好。 高磅数对运动者的水平相求是相对较高的,实际上低磅数的球拍击球时会更加省力,因为低磅数的球拍更容易借助球球弦的弹性去打出更远的球,但是高磅数以于球路的控制会显得更好,球面击球时变形越小,就会造成球点落点的误差越小,但想打出大力杀球或者借助球弦的弹性就会显得更有难度。因此水平达不到一定程度的选手在使用高磅数球拍时会有一种有劲使不出来的感觉。

羽毛球拍磅数怎么看

;     想要查看羽毛球拍磅数,例如V≤≤30Lbs,H≤28Lbs,代表横线小于等于30磅,竖线小等于于28磅。用U标识拍身重量,一般3U,4U,数越大是越轻。

      羽毛球磅数通常包括以下几种:
      低磅(20以下)
      拍线很松,击球时明显感觉到球在拍面上有滞留时间,而且球的方向控制不好,只要球不是打在拍面的甜点区,那么球的飞行方向就和挥拍方向存在一定角度的偏差。
      中低磅(20~23)
      业余爱好者通常都是拉中低磅或者中磅,中低磅的拍子打起来感觉弹性很好,控球也可以,拉后场也没什么大问题,但还是有滞留感。
      中磅(23~25)
      在这个磅数下,无论拍线和拍子本身,都能发挥其特有的性能,比如说拉上68TI,就会感觉明显的高弹性,拉上65TI,就会感觉到击球感较硬。
      中高磅(25~27)
      在这个磅数下,只要之前没打过高磅,就会感觉到拍面的硬,还有拍线的弹性急剧下降,拉后场可能很吃力,击球无力。
      高磅(28以上)
      专业运动员大都拉高磅,其原因很简单,是为了控球。拉高磅其实是为了提高拍面的硬度,从而提高球在拍面反弹时产生类似镜面反射的精度,还有力度的精确控制,高磅使拍线的弹性降低,这样就能保证球员用多少力就有多少效果,尤其是小球的处理方面。

羽毛球拍的磅数越高意味着什么

磅数认识误区一:球拍磅数越高,球拍弹力越大。

这是最常见的认识错误。磅数变化的感觉是这样的:如果长久打球适应了20-22的磅数,把磅数变低,就会觉得球拍像个网兜,软绵绵弹不起来。把磅数升高,就会觉得球拍像个钢板,烧火棍,死硬没弹性。磅数在20-22的时候,弹力最强(结论一)。

磅数认识误区二:球拍磅数越高,击出的球速越快。

不少人摆脱了第一个误区,但依旧没有摆脱这第二个误区。其实知道了第一点很容易推出第二点的正确答案:如果单纯追求杀球的速度,无疑是20-22磅击出的球速最快(结论二)。那么为啥高手都用高磅数呢?那是因为磅数越高,拍线拉得越紧,击球时拍线发生位移的可能性越小,球拍对球的反馈越稳定,对球的控制越精确。磅数越低的时候,拍线拉得松,击球的时候拍线发生位移的可能性大,对球的控制力也容易出现误差。越高的磅数意味着越精确的控制(结论三)。这是高手选择高磅数的原因。

我们得先明白击出的球速,取决于什么?一是击球者的力量,二是击球者的力量有多少传导到了球上。这个传导的过程,我把他叫做“合力”的过程。合力主要靠的是手感和爆发力,合力越好,击球的声音越响亮(并不是单纯的力量越大,声音越响亮)。越是高手,合力(或者说发力)的过程越短。(一些球友认为越是高手,动作幅度越小,这是错误的观点,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当击球者力量较低(挥拍速度较慢)时,磅数低一些,利于合力。反之,当击球者力量较高(挥拍速度较快)时,磅数高一些,利于合力。因此,应该根据自己的力量,选择自己能够顺利合力的磅数(包括选择合适的拍杆的弹性),才能顺利合力。一个高手可以在20多到30多磅的`区间内都能顺利合力。越能在高磅数合力,说明能力越强。

综上,选择球拍的磅数,首先是要在自己能够顺利合力的范围之内,而且,高手不会仅仅是追求击球速度,不管杀球还是网前球,精确的控制更加重要,因此,对高手而言,就是在能力范围内,尽量用最高的磅数。现在可以回答题目:更高的磅数意味着更精确的控制,意味着更强的能力!

因此,一般来说,初学者可以从22磅开始(注意球拍打了几次之后,都会掉磅),逐渐增加磅数,只要觉得还能够顺利发力杀球,就尽量提高磅数吧。还有一个直观的标准,就是看击球后拍线会不会发生位移,如果击球后拍线没有变化,就基本说明你的磅数已经到你能力的极限了。一般来说,28磅是个槛。能顺利使用28磅以上的球拍,大多数都是专业水平了。

羽毛球拍一般用几磅的?磅数不同有啥区别?

对于常规的羽毛球拍线而言,有一个最佳的弹性点,约是20磅左右,但如您所指的磅数越高是在以前都是穿像十七八磅磅这样的磅数背景下讨论的,你的答案当然也是对的,问题在关键在于磅数与弹性之间的一种非严格抛物线的关系,离最佳弹性点磅数越远,线床不然就表现得越松跨而失去弹性,不然就表现得越紧绷而失去弹性。这也是穿线师一般都会默认帮初学者穿约20磅左右磅数的原因,球拍弹性好对初学者的重要性表现在,不会迫使他们在不懂得手腕发力与手胶力量有限的时候,使用大臂力与肩力去补充而形成抡拍发力的错误动作。
一般我们为了简化讨论,我们在文中涉及的磅数都是“绝对磅数”,即线本身受到的拉线等于等质量的重物在地心引力作用下产生的重力。但“表现磅数”的讨论就没这么简单,就像是研究方法之一的“黑盒法”一样,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的作用下,已经不能将重力与拉线完全等同起来。这个“黑盒”在羽毛球拍穿线看来,最大的内容就是各地区流行的穿线器材与风格流派的不同,在欧洲特别是以严谨著称的德国,更为流行的是重锤式穿线机,即使用重锤受到的重力为拉力来源,这样重力与拉线的对等关系比较直接。而对羽毛球运动比较流行,球拍穿线量较大的东南亚地区,更为流行便捷快速的弹簧机头穿线机,这种就将重力对等到弹簧的弹力上再对等到穿线的拉力之上,这个“重力-弹力-拉力”三力转换的过程也成了“黑盒”的一部分,多次转换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磅数或增或减也是不易预料的。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网球普及得更好的地方,很多都是用网球的穿线机器与穿线风格去兼容羽毛球拍,网羽虽同门,风格却不同,比如,三磅对网球拍来说是个正常的完全可接受的磅数波动范围,但对羽毛球拍来说,是一个可以产生明显不同手感的磅数波动空间。因为“表现磅数”的复杂性,跨国的品牌一般都有“船大不好掉头”的难处,如果根据每个地区的特点去标不同的磅数,这样除了会产生考察的成本的同时又会让消费者解读成“地区性歧视”,“商品标准不统一”的可能,所以这些品牌商最终只能迁就表现磅数比绝对磅数要高的地区,在我们东南亚地区看来,就有磅数标低了的感觉,正常的情况下,读这种标示磅数,我们都会在心里面默默的乘以1.2倍,比如一把标示最高磅数是22磅的球拍,我们会视其最高可承受26.4磅,这不知算不算“潜规则”中的一种,但享受大品牌的性能的同时,也不得不同时接受这个被“一刀切”的现实。

打高磅数与低磅数羽毛球拍的性能?区别

一般来说娱乐型的是打22磅以下,然后初级一般是22-23,
中级24-26,
高级27-29,专业30以上,当然,14岁以下的儿童和老年人不推荐25+的磅数。高磅的击球爆发力——球速关系是直线型的,出多少力球就飞多快,对于受过训练的,力量有保证,发力方法正确的人来说,可以打出非常快的球,也更能够控制球速和相应的落点。低磅来说,那个关系是有点像平方根一样的,就是不需要很大的力就能打出比较快的球,但是力气大了球速提高的不太明显。对于发力不够正确或者力量有欠缺的人来说,低磅的球拍不仅有助于在被动时候的发挥,对于防止受伤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羽毛球拍的性能的主要取决因素还有拍杆的软硬,整拍重量,所用材料,还有平衡点的前后。一般来说,对于尚没有形成自己打法的人来说,应当买一块材料稍好,重量适中,平衡点均衡,可以上较高磅数的球拍,比如YY的MP-45,MP-99,
ARC-7,胜利的亮剑系列,Super
Nano7,
凯胜的TSF105,
TSF100
等。等到打出了自己的打法再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适当的球拍。

更多“羽毛球拍磅数高低的区别”的相关经验资讯请关注排行榜大全,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