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技术创新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北京市科委会同相关单位积极加快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目前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已形成生命科学与健康医学前沿技术、生物医药产业、临床医学研究三位一体的整体科技布局。以临床需求为牵引,以前沿技术为支撑,建设和完善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创新体系。

说到医药产业的创新体系,不知道大家对癌症早筛技术是否有所了解呢?今天就带大家走进这项神奇的技术,了解它对治疗癌症的重大意义、工作原理以及针对几大癌症效果显著的早筛技术。

癌症早筛的意义

提到“癌症”一词,很多人都会感到恐惧,甚至认为已经一只脚已经踏进死亡之门。我们之所以谈“癌”色变,是因为癌症是一种恶性肿瘤,它具有很强的分裂增殖能力,而且易侵袭、易转移、易复发,种种特点令癌症难以治愈。癌细胞的特点我们难以改变,但我们找到了“治疗”癌症更好的方法——癌症防治。进行癌症的早期筛查,通过已有的医疗技术进行诊断筛查,逐步检测,将癌细胞扼杀在摇篮里。

癌症早筛的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三点:

1、提升癌症治愈率。多数癌症的早期治愈率可达90%,而我国癌症5年生存率已经从30.9%上升到40.5%,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在美国,由于癌症早期筛查和预防的普及,以及癌症治疗新药新技术的发展,癌症患者的生存率远高于中国。如果癌症能及早发现,那么几乎所有癌症都可以被治愈,或者说可以被很好地控制。例如,大多数卵巢癌确诊时已是晚期,确诊后能活过5年以上的患者不足四分之一。但15%早发现的卵巢癌患者中,有95%的人能活过5年。

2、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如果在癌症早期或超早期通过癌症筛查得以发现和诊断,那么一般通过手术或微创手术就可能实现治愈,从而避免了发展至晚期面临的高昂的医疗开支。

3、减轻患者治疗痛苦。大约80%晚期癌症患者经受着癌症疼痛的煎熬。相当多的患者不是直接死于癌症,而是死于严重疼痛。剧烈的癌痛会导致心率加快,血压、血糖升高,身体免疫力明显下降等一系列副作用。然而,很多癌症的早期治疗,都可以通过局部手术或微创手术实现,大大降低治疗痛苦。

常见癌症的早筛技术

肺癌:

高风险人群:吸烟20年以上、每天吸烟20支以上或20岁以下开始吸烟的人群;常接触油烟或煤烟者;长期在空气污染严重地区生活的人群。

早期筛查技术:低剂量CT扫描。

结直肠癌:

高风险人群:肥胖、糖尿病、习惯性便血、有癌症家族史或肠息肉史者。早期经常让人误以为仅仅是消化不良;中期便血让人误以为是痔疮,不容易被察觉。

早期筛查技术:肠镜,50岁以上人群最好每年做一次肠镜。

肝癌:

高风险人群:乙肝、丙肝病毒长期携带者,有肝癌家族病史的人,长期酗酒抽烟者,慢性肝病和肝硬化患者。

早期筛查技术:肿瘤标志物,B超检查,抽血化验甲胎蛋白。

胃癌:

高风险人群: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过度抽烟饮酒、以及长期吃高盐、熏煎炸、腌制食物,有胃癌家族史等人群。

早期筛查技术:胃镜。

宫颈癌:

病原体因素、性生活因素和不良生活习惯都可能引发宫颈癌。

早期筛查技术:定期妇科检查,TCT检查。

乳腺癌:

女性肿瘤中发病率最高的肿瘤,与其他恶性瘤相比,只要能够早期发现,乳腺癌生存率相当高。

高风险人群:月经初潮早(早于12岁)、绝经晚(晚于55岁)的女性,未怀过孕、初次怀孕较晚、未哺乳过的女性。男性也会患乳腺癌,只是相较于女性而言,非常罕见。

早期筛查技术:乳腺B超就可初步判断,若发现问题,再去做钼靶进行确认。

前列腺癌:

发病率往往在55岁之后逐渐升高,病因与家族遗传、性生活和饮食规律有关。

早期筛查技术:彩超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筛查。

其实,人体中或多或少,随时随地都会有癌细胞或者潜在癌症危险,但只要控制住,并不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癌症筛查因癌而异,因人而异,筛查之后遵循医嘱,制定治疗方案。也不必过度诊断、过度治疗,定期检查,再询问医生详细情况即可。

指导老师: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于晗

专家:北京肿瘤医院副教授姜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