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线:白色100g。其他材料:直径18mm纽扣2颗、松紧绳33mm。工具:钩针。完成尺寸:衣长23cm密度:10平方厘米:花样编织33.5针x11行钩织方法说明:锁针起针,花样编织正身。在正身四周钩边。穿进松紧绳。编织带子,做纽扣环,缝在正身上。钉上纽扣。

2、用线:白色100g。其他材料:直径18mm纽扣2颗、松紧绳33mm。工具:钩针。完成尺寸:衣长23cm密度:10平方厘米:花样编织33.5针x11行钩织方法说明:锁针起针,花样编织正身。在正身四周钩边。穿进松紧绳。编织带子,做纽扣环,缝在正身上。钉上纽扣。

披风(服装)详细资料大全

披风是一种衣服的形制,为披用的外衣,大多直领对襟,颈部系带,有二长袖,两腋下开衩(清代《舜水朱氏谈绮》三卷中描述的披风为对襟直领,制衿,左右开衩)。

披风流行于明代。一般既可以在室外穿也可以在室内穿着。

基本介绍 中文名 :披风 外文名 :Cloak 服饰体系 :汉服 作用 :常服外衣 中式披风,形制,历史,文献记载,西式披风,特点,分类, 中式披风 形制 披风是披用的外衣,大多直领对襟,颈部系带,有二长袖,两腋下开衩。流行于明代。一般既可以在室外穿也可以在室内穿着。 披风 历史 披风,穿在身上的对襟大袖的外衣。与斗篷不同,斗篷常穿于室外,披风室内外均可穿。披风盛行于明清时期,从许多画像以及笔记资料上看,披风是明代比较流行的一种服饰,在明末的《云间据目抄》里面就提到了“披风便服”,清朝入关之后,由于“男从女不从”,所以披风仍然流行了一段时间。 清改琦《红楼梦图咏》中身穿披风的王熙凤 在《红楼梦》中也反复出现披风这种衣物,值得注意的是,红楼梦中既有披风又有斗篷,说明这二者之间是存在差异的。 明代王圻的《三才图会》云:“背子,即今之披风也。”换言之,明清时代的披风,就是宋时的背子。《三才图会》中带有“背子”的插图,展示了一种直领、对襟、两腋下开衩、有二长袖的一种长衫,其形式与清末画家改琦《红楼梦图咏》中王熙凤身上所穿的外衣一样,改琦所绘的王熙凤形象正是《红楼梦·第六回》中见刘姥姥的那次:“那凤姐儿家常带着秋板貂鼠昭君套,围着攒珠勒子,穿着桃红撒花袄,石青刻丝灰鼠披风,大红洋绉银鼠皮裙,粉光脂艳,端端正正坐在那里,手内拿着小铜火箸儿拨手炉内的灰”。 中国明末清初的思想家朱舜水(即朱之瑜,明清之际的学者和教育家)在明亡后客居日本讲学二十二年,成为日本教育史上一位大教育家,被尊为“日本孔子”,桃李满园,学生英才辈出。1682年他八十二岁时在日本逝世,留下大量遗稿。日本宝永五年(公元1708年,清康熙四十七年),朱舜水的学生安积觉又编辑刊印《舜水朱氏谈绮》三卷。《舜水朱氏谈绮》中描述的披风为对襟直领,制衿,左右开衩。 按照《三才图会》与朱舜水的资料,明代的披风其实和宋代的褙子样式是相似的,但是披风跟斗篷则是不一样的,披风是有袖子、直领、两边开叉的。 后来,披风还出现了立领对襟的样式,这在一些清代的画像中经常可见,日本人中川忠英编著的《清俗纪闻》中就有立领披风,除了领子的变化,其他部分照旧。 《舜水朱氏谈绮》之披风 文献记载 王圻《三才图会》:“背子,即今之披风也。” 《醒世恒言·吴衙内邻舟赴约》:“若是不好,教丫鬟寻过一领披风,与他穿起。” 《儒林外史·第十四回》:“那船上女客在那里换衣裳,一个脱去元色外套,换了一件水田披风。” 曹禺《王昭君·第三幕》:“ 呼韩邪从锦帐中缓步走出,身穿披风。” 《三才图会》褙子,即披风 西式披风 特点 近现代及外国“披风”(亦称“斗篷”)种类:在5000年前的古埃及浮雕像中就有着这类“披风”的人物形象。这种类型的“披风”长期流行于地中海地区,在11世纪前后盛行于欧洲。 近现代常常把斗篷误称为披风。妇女作时髦服饰,除夏季不用,春、秋、冬三季都穿用。质料上,有单、夹、棉、皮的。用绸缎缝制,颜色以绿者为时髦,也有大红、粉红、咖啡和灰色等。三十岁以上一般多穿深色,有些用浓重的黑色,以示稳重端庄。长度通常在膝盖部位,冬天的略长些。“披风”两襟,钉有钮扣或带子,但穿着时修往往不用,任其敞开,走路时一般都用两手交叉抓住衣襟,以显示气派和风度。妇女和儿童用的,多绣有花纹饰,男用一般为素式。 分类 按披及人体的部位可分为3类: ①长“披风”(斗篷),披到腰部以下,其中及地“披风”俗称大斗篷。 ②短“披风”,披于腰部以上。女用披在肩部的,称小“披风”,或称披肩(前开襟以襻纽系合)。 ③连帽“披风”,与帽连成一体,又分连帽小“披风”、连帽斗篷等。 按用途可分为: ①日常生活中用的“披风”。以波蕾若“披风”(小“披风”)比较著名;其他有宝宝斗篷和连帽式“披风”雨衣(雨披)等。 ②宗教人士用的“披风”,有基督教的祭披及其十字褡。 ③舞台用“披风”,魔术师用的及膝圆型“披风”(圆形裁片在中间留领口)。 ④礼仪用的“披风”,有观剧“披风”,英国元首加冕服蔻普斗篷,剑桥大学博士服大斗篷等。此外还有骑兵穿用的长“披风”,护士“披风”(以深蓝色毛料裁制、有红衬里的七分长“披风”),斗牛士穿用的两色“披风”(柯波特),游泳上岸用的海滩“披风”,以及中国彝族的“擦尔瓦”、纳西族的“七星羊皮披肩”等。 但实际上近现代以及外国所说的这些个“披风”都是“斗篷”,而不是中国古代文献、古画、文物中所展示的披风。

宝宝披风有必要买吗

披字笔顺:横、竖钩、提、横撇/横钩、撇、竖、横撇/横钩、捺

披拼音:pī,简体部首:扌部,部外笔画:5画,总笔画:8画

繁体部首:手部,五笔86:RHCY,五笔98:RBY

笔顺:一丨一フノ丨フ丶

释义:穿戴:披挂。披甲。

相关组词:

1、披对[pī duì] 开诚相对。指会晤。

2、敷披[fū pī] 开放。

3、披锦[pī jǐn] 展开着的锦绣。喻文章华美。

4、披褐[pī hè] 身穿短褐。多指生活贫苦。

5、披敷[pī fū] 开放。

披,部首是扌,共8画,拼音是pī。最早见于篆文,即《说文解字》:“披,从旁持曰披。从手、皮声”。用手剥取的兽革是皮之范式。手、皮两范式叠加。兽革从旁持是披之范式。本义为覆盖在肩背上,引申指“穿戴”、“打开、散开”、“劈开、裂开”,又用作姓。

披字造句:

1、这时候,你就可以看见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孩子了,她长着一张鸭蛋形的脸,深色的眼睛,又长又厚的头发平平整整的,好像它无论披散在什么上面,都会被紧紧地粘住。

2、吃到日偏西,胡屠户醉醺醺地横披着衣服,挺着肚子回集上去。范进母子俩跟在后面千恩万谢地送了一截路,方才回转。

我带娃是一个比较追求简单的人,什么方便实用就用什么,像老一辈用的那种既厚重又容易掉落,很不方便携带。我买了一款抱抱熊的宝宝披风,多用途,搭配腰凳跟推车都可以使用,防风性很强,里面很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