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看法如下:睡衣一般的质量都是比较好的,对于身体健康是非常好的,而且还宽松舒服,并掩盖了所有的身体的部位,当然除了嘴脸手脚。但这并不是说穿着睡衣上街就要提倡,毕竟有失自己的身份。如果睡衣做的像外套一样漂亮,也是可以穿着走到大街上做休闲的衣服,对于隆重的场合是不能够穿睡衣的,这不但影响个人的体面,而且还影响了重要场合的气氛氛围丢了脸面。
2、毕竟睡衣就是在卧室里穿着睡觉用的,在家里舒服方便用的,并不是在外面吸引别人的眼球用的。当然对于那些身体不是太舒服的人,穿着睡衣方便一些,上大街上是可以理解的。
为什么不能穿睡衣上街?
供参考、最近,上海一些地方在组织“文明着装劝导队”,不让穿睡衣的人上街。此举引起极大反响。 上海的普通老百姓都有穿睡衣上街的习惯。究其原因,还是一个“穷”字。不信听我道来: 上海人一般有几套服装: 第一套:属于本人家中最好的(当然价格标准每家不同),这套衣服,上海讲是“出客”时穿的,只有赴宴、走亲访友等重要社交场合才穿。这也是外地人在上海主要景点所看见的“上海人”形象; 第二套:是上下班等一般场合穿的,价格相对便宜点,但也算比较体面,过得去。太差会被单位同事看不起。 第三套:是内衣。上海人现在基本上都是独门独户,关上家门就与人家不搭界了。在家里穿着非常随便。夏天,男人就一条短裤,有的还是三角裤,上身赤膊。女的同样是短裤、三角裤,加一件无袖汗衫或者直通裙,不戴胸罩。为啥穿得这样少,因为舍不得开空调。所以,夏天你要到上海人的家里拜访一定要首先通知,千万不能突然出现。 第四套:就是我们现在讲的所谓“睡衣”。如果你突然上门拜访,上海人会叫你稍为等一下,然后换上睡衣来接待你,这是第一种情况。还有一种是最普遍的,就是临时上附近的菜场买菜、小超市买烟酒杂品,穿睡衣一是方便随意(这也是海派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二是睡衣价格便宜,洗晒方便,容易干。三是比较雅观(睡衣都是有袖子,裤子长过膝盖,而且都有口袋)。 通过以上分析,大家可以知道,上海人并不把“睡衣”当作“睡觉”穿的内衣,而是一种外出的服装,已经约定成俗。现在一些管理人员咬文嚼字,说“睡衣”怎么能上街呢? 我说,“睡衣”只是一个名称,好比“中山装”、“西装”,请问,如果把“睡衣”改名后还能上街吗?如果不让“睡衣”上街,那你让大家穿“背心、短裤”还是“西装、领带”上街。你们当官的住的是商品房,开着空调,出门小车、上班也是空调。你体会过普通百姓的生活吗?如果,老百姓家里都24小时能开空调,家里请保姆不需要上街买菜,谁愿意穿“睡衣”上街呢?所以,我们在做一项决定时,一定要调查研究,才能赢得民心。否则,只能是纸上谈兵,老百姓是不会听你的!是吗?
在蚌埠有的人穿睡衣上街,这是真的吗?在蚌埠街头,不时可看见一群“睡衣族”,这一族,包括年轻的小伙、漂亮的姑娘、随性洒脱的大爷大妈,他们身着睡衣,逛街、购物、公园晨练,“好不潇洒”!《弟子规》讲:“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这讲的是穿戴注意事项,意为帽子要戴正,纽扣要扣上,袜子和鞋子,要合脚绑紧,这个现象很显然是违背了这个穿戴整齐的原则。
人们为什么喜欢穿睡衣出行,这种衣服正确叫法应该叫家居服,你见过哪个人穿着它睡觉?它有几大优点让人喜欢穿着它:1,便宜,一套衣服几十至几百,都买得起。2,舒适,保温好,不太冷的天里面穿一件里衣就好,下雪天再加一件毛衣就好。3,易干,这是最重要的,有点太阳的天气,洗衣机洗完甩干后挂半天就干了,其他冬天的外衣可能要一至二天。4,穿着这种衣服的基本是居家或劳动人群,也就是说要做点事的人,做事就容易弄脏衣服,这种衣服弄脏了容易清洗,弄坏了因为便宜也不会心痛。综上所述,所以大多数人喜欢穿它。
皖北及河南部分地区都有这个现象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可能经济落后及人们的整体素质有关,下个楼取个快递短时间的可以理解,但穿看挤公交,骑电车,逛商场就奇怪了,有点说不通了。在家想怎么穿都行,但是到了公共场合,是要符合一定的社会约束的,在享受城市快速发展带来的购物,餐饮娱乐等物质的同时,也要做出符合城市发展的精神文明提升,这一点要提上日程。
皖北及淮河流域最多,皖南虽有,但极少,与人的生活习惯和当地风俗有关,去年8月蚌埠市公布了《蚌埠市公共文明行为八条》,第一条就是“睡衣勿出门,遛犬便溺清”,这是对文明标尺的关切与衡量,寄托了市民对美好蚌埠的期待与祝愿,从影响市容到个人卫生方面的是不可取的,一定要政治和严加管理!
再来看看穿睡衣出门是不太雅观,特别是年轻人,再好看的睡衣都多少给人一种懒散邋遢的感觉,下楼扔垃圾领快递穿睡衣没什么,去街上还是穿正常衣服吧。不过话说回来,有人也持有不同的观点,这也不是什么原则性的问题,没必要非得上纲上线的,难道真的是这样子的吗?
睡衣穿着外出不雅观,人的穿着打扮是对人与人之间的尊重,我们想想看,如果你要去见个比较重要的人,是不是要打扮一下自己,这也表示对人家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