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的焦虫病又称巴贝斯虫病,是一种经硬蜱传播的血液原虫病,引起该病的病原共有3种,我国发现的为吉氏巴 贝斯虫。对良种狗,特别是军、警犬和猎狗危害严重。重症病狗可在3周~4周内衰竭死亡。


1. 病理症状

病犬的早期,其精神状况无明显变化,仅有倦怠、不活泼,或稍有减食等症状,常被人忽视。进入急性期后,其高热可达40℃以上,精神沉郁,食欲废绝,消瘦,行走不稳、易倒,此外,还有可视黏膜苍白,贫血,或突然虚脱症状。

2. 疾病诊断

根据该病的临床症状,通过尸检可以发现患病犬的身体,从而作出初步诊断。但是,这种疾病的诊断也必须通过实验室诊断,即病原学检查来进行。


3.治疗方案

(1)咪唑苯脲

按每公斤体重9毫克给药,肌肉注射,隔日再注射1次。

(2)贝尼尔

按每公斤体重12毫克给药,分2 次注射,每天1次,肌肉注射,连用 2天~3天。

(3)阿卡普林

按每公斤体重0.5毫克给药,配成5%水溶液,皮下或肌肉注射,隔日再注射一次。

4.预防疾病

(1)在疫区,做25%灭蜱工作,可应用杀虫药,如25%的溴氰菊酯溶液,每隔8天~9天喷淋1次狗体。

(2)对病狗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出现病狗后,要用三氰眯对其他健康狗进行防备治疗。

狗狗得了蜱虫病有什么症状

犬蜱虫病又称巴贝斯焦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蜱虫一般喜欢栖息在草地、树林之中,脏乱潮湿的环境都会成为蜱虫的生存环境,而且在春秋换季时,蜱虫活动较为频繁。当犬类在草地上或树林间采食与奔跑时,就有可能被蜱虫咬伤,由于蜱虫嘴部有倒钩,犬类被咬伤后往往很难摆脱,从而引起犬蜱虫病。
一、症状

犬类被少量蜱虫寄生时,大多数犬不表现临床症状,但数量增多时,病犬呈现痛痒,烦燥不安,经常以摩擦、抓和舔舐来企图摆脱害虫,然而这种做法常常导致局部出血、水肿、发炎和角质增生。每只雌蜱平均每次吸血0.14毫升,因此当蜱大量寄生时,可引起贫血、消瘦和发育不良,如蜱寄生于后肢,可引起后肢麻痹(神经毒素作用),如寄生于趾间(哪怕只有一只),可引起跛行,即使把蜱虫扑捉后,跛行也会持续1-3天。
另外,蜱还是其他寄生虫病的传染病的重要传播媒介,可间接造成犬患其他疾病。
二、治疗

一旦发现有蜱附着于犬类体表时,应用镊子取出,禁止用手去拔,以防撕伤组织或口器折断而产生皮肤继发性损害。可用氯仿、乙醚、煤油、松节油、凡士林油或旱烟涂在蜱头部,等蜱窒息后自然从皮肤上落下,千万不可强拉强拽。拔出蜱时,应使蜱体与皮肤成垂直往上拔,以免蜱虫口器断落在体内,引起局部炎症。如口器断入皮肤内,应进行手术取出。
可以用打火机烧,蜱虫惧怕高温,就会钻出来了。也可以用手拍打被蜱虫吸血的皮肤附近区域,蜱虫由于震动也会钻出来。捉到的蜱,应立即将其杀灭,对犬类伤口进行消毒处理。
用0.1%辛硫磷或0.05%蝇毒磷、1%敌百虫(邻氨基苯甲酸)、0.5%马拉硫磷进行喷洒、药浴或洗刷,均能杀死犬身上的蜱类。
三、防护
环境防护。消除灌木杂草,清理犬舍,堵洞嵌缝以防蜱类滋生,捕杀啮齿类动物。

化学防护。犬类栖息及越冬场所,可喷洒敌敌畏、马拉硫磷、杀螟硫磷等,牲畜可定期药物杀蜱。
药物防护。皮肤涂抺或居室喷洒罗浮山百草油(主要成分为两面针、徐长卿、九里香),进口的“弗莱恩”滴剂(非泼罗尼,一种苯基吡啶类抗寄生虫药)或者国产的“灭虫宁滴剂”(主要成分为百部、樟脑、氯已定),能有效预防蜱虫叮咬。
生物防护。由于蜱类主要栖息在草地、树林中,用生物农药喷洒主要发生蜱虫的地面,持续期特长,对人畜无害。可用“藻盖杀”(0.12%藻酸丙二醇酯)物理防治,该药品无色无味,对人体元素无害。
个人防护。进入疑似有蜱地区放养犬类时要穿五紧服、长袜长靴、戴防护帽。外露部位要涂布驱避剂,应避免在野外草丛长时间坐卧。如果携带犬类到有蜱地区出行,返回叶应仔细检查其体表是否有蜱类附着,因为狗身上的蜱虫有可能跳到人身上,所以饲养者要特别注意,不可与狗同吃同眠。若犬类出现发痒的异常反应,主人需要特别留意,如果发现被蜱虫咬伤,可将宠物带至宠物医院,接受专业治疗。

狗得焦虫病走路打颤

狗得焦虫病会走路打颤不稳。
狗狗焦虫病晚期身体会表现出情绪比较低落、食欲下降、体温升高以及贫血等的症状,有部分狗狗也会表现出身体消瘦、走路不稳或者虚脱等症状。
什么是狗狗的焦虫病,就是一种主要通过壁虱来传染的疾病。焦虫是一种原虫类的寄生虫,它会攻击狗狗的血球,从而让狗狗出现贫血症状。当然,并不止壁虱这一个传播途径,狗狗打斗时被咬伤而产生的血液接触、输血、胎盘感染等,也是都有可能被传播上此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