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虫药的使用和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般认为,幼犬从2到3周开始,就应该驱虫,以后每2周到4周应该驱虫1次,直到半岁。成犬则应每个季度驱虫1次。从内驱或是外用药的有效成分和起作用的过程,我们就可以看到,药物在杀虫的同时,也给爱宠带来了不可避免的伤害。


驱虫药的成分作用

一般用于爱宠内驱的药物,其中含有的有效成分米尔倍霉素肟和吡喹酮,在爱宠肠道中进入寄生虫体内,能够使寄生虫肌肉松弛麻痹,也可迅速引起肌肉痉挛,从而最终导致死亡。

而外驱的药物中,以福来恩滴剂为例,“滴到皮肤上的药水,会作用于整个有机体。其中的有效成分是氟虫腈,助剂是E320 和E321,两者都是合成的抗氧化剂,动物实验中显示,大量使用E320 可改变遗传基因,特别是肠道细胞。长效的动物实验也表明,过量吸收这两种物质能够导致癌症,引发实验鼠的胃癌和肝癌。它们还被作为防腐剂用在皇家狗粮中。氟虫腈是作用于神经的有毒物质,通过摧毁寄生虫的中枢神经来起到杀虫效果。只是,毒素并不只是通过血液对寄生虫有效,同时也会进入爱宠的血液。

驱虫药的副作用反应在神经上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驱虫药的有效成分都是作用于神经的有毒物质,当它们导致寄生虫死亡时,也会通过肠胃道或皮肤的吸收,部分进入爱宠体内,对它们的神经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相对而言,被吸收的剂量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对于寄生虫致命的量,对于宠物只是副作用,但频繁使用所积累的毒素,则可能对爱宠的健康造成各种损伤。

我们都有类似的经验,服用驱虫药剂以后,甚至只是外用了杀灭寄生虫的喷剂或滴剂,爱宠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或疲惫,或昏睡,或呕吐,或无食欲,甚至出现腹泻,以及多种症状,这些反应都说明,你的爱宠受到了这些作用于神经系统的毒素的影响,为了清除这些毒素,爱宠的肝肾必须加紧工作,而频繁加班则大大增加了肝肾等排毒器官的负担。

有些品牌驱虫药甚至会导致更严重的问题

包含尼可信、超可信等驱虫药在内的驱虫产品,可能会引发猫狗的神经问题,导致肌肉震颤,运动失调,癫痫乃至更严重的疾病。原因就在于其中含有异恶唑啉(isoxazoline),含有异恶唑啉的驱虫药品牌分别是:

Bravecto(一锭除)、Credelio(超可信)、Nexgard(尼可信)、Simparica。

狗吃体内驱虫药注意事项

狗狗的健康是主人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那今天我们就来谈论一下如何给狗狗驱虫。
给狗狗驱虫是需要通过吃驱虫药来驱除狗狗体内的寄生虫或者外用药驱除体外寄生虫。不管是体内寄生虫还是体外寄生虫,对于狗狗的身体健康的危害都是很大的。轻微的可导致狗狗食欲不佳、发育缓慢,严重的可能结束狗狗的生命。因此,驱虫是必须要做的,给狗狗吃驱虫药也是需要注意的。
一、狗狗驱虫药用量需谨慎
宠物医生会按照狗狗的体重和身体条件来确定狗狗的用药量的,家长要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给狗狗吃驱虫药。当然,这个前提是医院是正规医院,医生是有从医资格的医生。若是药量小了,起不到驱虫的效果;用量大了,有可能会要了狗狗的小命。
二、给狗狗喂驱虫药的原则
药虽然可以治病,但是它本身也带有一定的毒性和副作用。因此,在尽量不影响驱虫药效的情况下减少狗狗肠胃上的刺激。在给狗狗喂药的时候,最好选在狗狗吃过东西的两个小时以后。因为这个时间狗狗的肚子里的东西已经消化了大半了,肠胃里既不是满满当当的也不是空瘪瘪的的状态。这个时候喂药可以比较好的混在食物中被狗狗消化掉。同时,也可以减少狗狗呕吐的情况,更好的发挥药效。
三、驱虫后要观察狗狗的便便
狗狗吃完驱虫药以后的几天要注意观察它的便便,有的时候会有体内寄生虫的卵或是死掉的寄生虫一起排出来,那就说明您给狗狗吃的驱虫药已经是有效果的了。如果长时间持续有寄生虫排出,那您需要咨询一下医生是否需要再巩固一次,再进行一次驱虫。另外,若驱虫之后便便中不见虫虫,也有可能是狗狗身体中没有很多寄生虫,或是用量出现问题,还是需要您多与医生进行沟通的。
四、肠胃敏感、脆弱的狗狗怎么办
有些狗狗每次吃驱虫药就受一次折磨,吃完药之后就上吐下泻。这时候您要注意了,首先记住吃的驱虫药的品牌,下次切记不要再用这个牌子的驱虫药。然后咨询一下狗狗的兽医,有没有适合您家狗狗的刺激性小的驱虫药,再试一试。如果还是不行,那您应该考虑放弃驱虫。这里必须要说的是,放弃驱虫只是针对没有明显寄生虫症状的狗狗,一直吃喝正常、体重正常、化验便便没有虫卵等等现象,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放弃驱虫。

给狗狗驱虫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狗狗一月龄以后,每月一次。狗狗每天接触地面,物体,野外草丛,极容易惹上各种寄生虫以及虫卵,根据寄生虫的繁衍周期,所以一月一次比较合适。
需要体外,体内同步进行,体外:皮肤给药,简单方便,体内外同时,效果好。
体内:适用于蛔虫,线虫,吸虫,丝虫等。

给小狗驱虫要注意什么?

幼犬是比较容易感染寄生虫的一个群体,但是给幼犬用药也是需要非常注意的,不然很有可能会因为过量用药而影响到幼犬的健康。如果你发现你家的幼犬感染了体内寄生虫,那么喂食体内驱虫药是非常有必要的,究竟小狗驱虫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金毛犬(详情介绍)

  一、体内驱虫药的特点

驱虫药的副作用:呕吐、腹泻及精神不佳、无食欲,一般两天左右可以消失。

驱虫药使用:一般参见每种药的使用说明。

驱虫后不要食用油腻的食物 还要注意卫生

  二、狗狗如何驱蛔虫、钩虫、绦虫

1-30日龄犬如何驱虫

体外寄生虫:2日龄以上,可用福莱恩滴剂或喷剂驱虫。选购建议:福来恩 10kg以下小型犬体外驱虫增效滴剂整盒3支装 跳蚤蜱虫

体内寄生虫:25日龄以上可以选择合适的口服驱虫药驱虫,如拜宠清。选购建议:德国拜耳 拜宠清单粒装 狗狗体内驱虫药 蛔虫/绦虫等

首次驱蛔虫: 25天起可以进行第一次驱虫。

  三、小狗驱虫方法

在免疫之前使用驱虫药,如果连续2天都有寄生虫排出,可在第7天重复驱虫, 幼犬6个月内每月驱虫一次。六月龄后可三个月驱虫一次。成犬可半年驱虫一次。

关于狗狗驱虫的几个问题

宠物是我们最忠实的朋友,但寄生虫感染及其常见,不仅影响幼犬生长发育,而且还会给其他病原体的侵入创造条件,从而引起犬各种健康问题。更为严重的是,犬的某些绦虫,蛔虫等会侵害到主人,小孩摸狗,和小狗头靠头或者有亲狗行为的行为,打赤脚等,都有可能使人感染寄生虫,所以及时为宠物驱虫是必不可少的。

寄生虫一般分为肠道寄生虫和血液寄生虫(心丝虫,球虫,弓形虫,这些需要专门的药物来针对性驱杀),一般我们讲的驱虫是指肠道寄生虫。常见的有:蛔虫,绦虫,钩虫,蛲虫,鞭虫等。肚子里有虫的话会消瘦,腹泻。大便里有时候会见到虫体,显微镜检查的话可以发现虫卵,或者呕吐物有虫。感染了寄生虫的狗狗会日渐消瘦,还可能伴有呕吐,便秘,腹泻拉肚子等消化道不适以及营养不良现象。另外,有的寄生虫还可能导致发热,咳嗽,皮肤发痒以及毛无光泽等现象。所以,当狗狗出现这些问题时,一定要赶紧驱虫哟!

体内驱虫的方法:

1.一般情况,狗宝宝应在出生后的一个月进行第一次驱虫。

2.狗宝宝三月龄前,每2周驱虫一次。

3.狗宝宝三月龄至1岁,每一个月驱虫一次。

4.一岁以上成年狗狗,每3~4个月驱虫一次。

5.狗妈妈交配后、生产前、生产后的一个月各驱虫一次。

6.要注意及时清除狗狗粪便,防止狗狗误食粪便中的虫卵。

怎么才能远离寄生虫?

首先,您应该杜绝狗狗食用生肉,生鱼及饮用不洁的水,并及时彻底地消灭狗狗身上和周围环境中的跳蚤。其次,作为猫咪或狗狗的主人,您应该避免他们在外游荡,因为游荡会大大增加狗狗食入虫卵或老鼠等中间宿主的可能性。

其次,应定时服用驱虫药:肠虫宁,拜宠清等。可以有效杀死99.9%的肠道寄生虫,一次将肠道里的常见蛔虫,绦虫,钩虫,鞭虫,滴虫等一网打尽。如果发现虫子较多,2周后再驱虫一次可以最大程度清楚体内残存寄生虫。

肠虫宁是目前市场上较好的犬用驱虫药,很多宠物医院均推荐使用肠虫宁。使用方法:可以直接喂食,非常安全,无需禁食禁水,狗狗一般不会反感肠虫宁的牛肉口味。肠虫宁会把虫子打碎,所以BB里一般看不到虫子。其他驱虫药请一定按说明用量服用。

驱虫注意事项:

1. 首先,要确保狗狗没有任何隐形疾病,新买狗狗最好观察15天以上再驱虫。没有吃过驱虫药的狗狗建议连续服用两次(即第一次打虫后,间隔10-15天后再吃一次,以便驱杀更彻底)。

2. 先驱虫,后打疫苗,免疫期间抵抗力降低,最好不要驱虫,最好让驱虫和打其他的针(如疫苗)分开进行。

3. 驱虫时应严格根据说明用量使用,不能过大或过小,过大容易引起中毒等副作用,而过小又不能达到驱虫目的。

4. 驱虫药本身的药品成分决定了有些狗狗猫咪不喜欢吃,尽量可将片剂分小块包裹于肉肠中,或粉碎后混入食物中喂食。和食物一起消化,对于消除和减少肠道刺激是很有帮助的。

5. 少数宠物可能在服用后3-10天才开始出现驱虫效果。给药后,寄生虫可能会沿消化道上移,呕吐出虫体,拉肚子等;若体内有大量寄生虫存在,表现尤为明显,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请及时就诊。

6. 未开封的本品保质期有几年,不必担心。但是如果一粒吃不完的,剩下的用保鲜膜裹好储存,但存放一般不宜超过2个月。

7. 过敏体质犬不可服用。肝功能异常犬慎用。不能与奥沙兰,哌嗪类药物同时使用。驱虫后粪便请及时清理,以免重复感染。

建议驱虫时间表:

关于驱虫的建议时间有很多种说法,大致是差不多的哦。

方案一:建议一个月左右第一次驱虫,以后每三个月驱虫一次。

方案二:也可每6个月驱虫1次,每次驱虫10-15天后再驱虫一次(第1次,2-3月;第2次,8-9月)

母犬:配种前30天,15天各驱虫一次。

孕犬:原则上不进行驱虫,如果感染严重,请遵医嘱。

驱虫后为什么却没看见拉虫子?吃完药后没见到拉虫子,让我们误以为买了假药或驱虫药不好。这是为什么:

1. 宠物可能没有感染体内寄生虫。

2. 寄生虫已经在体内被杀死,由宠物肠道绞碎掉,有些虫卵已随粪便排出没有注意到。

3. 寄生虫种类多达20几种,而只有少数几种用肉眼可以看到(比如蛔虫,绦虫),80%的虫子是肉眼看不到的,有些需要用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4. 驱虫不见虫是好现象。因为随着驱虫药研发技术提高,现在能够在寄生虫的幼虫甚至是虫卵阶段就将其抑杀。大大减少了虫卵污染土壤的机会,也就降低了重复感染的次数。另外,现在城市里蛔虫,鞭虫,钩虫等寄生虫感染率较以往大幅减少,重复感染的机会减少了,因此,“吃药见虫”的现象也越来越少了。

驱虫后为什么出现呕吐,拉稀,厌食等?

吃完驱虫药后可能出现呕吐,肠道不适,腹泻拉稀,厌食等问题,这是因为:

第一,因为所有的驱虫药都要比普通的药片刺激性稍强一些,而狗的反吐中枢非常发达和敏感,当肠胃感觉到不舒服的时候,身体则会不自主的发生习惯性的呕吐。

第二,由于幼犬的肠腔细,蛔虫等寄生虫感染相对数量多,个体大,易造成幼犬腹泻。当寄生虫吸收药物后就会死掉,会带下大量的肠胃粘膜,同时会释放一些毒性刺激肠道。引起内寄生虫性肠炎,造成拉稀呕吐等,这是驱虫中的正常现象。

第三,这样的现象无须担心,一般2-4天会自行恢复,发生几率在20%左右。如果寄生虫特别多,反应会尤为激烈。当驱虫过程结束后,腹泻和呕吐反应自然结束。一般情况下,主人无须喂服呕吐或者腹泻药物,情节严重的,可及时咨询医生。有可能个体对该驱虫药过于敏感,下次可以考虑换驱虫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