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传染性肝炎是由犬腺病毒Ⅰ型(CAV-1)引起的一种急性、髙度接触传染性和败血性的传染病,以肝炎、角膜混浊(即蓝眼病)为特征,主要表现发热、黄疸、出血和白细胞减少。
1.病原
病原为犬传染性肝炎病毒(犬腺病毒I型)。本病毒抵抗力强,室温下能抵 抗95%的酒精达24小时,污染的注射器和针头用酒精棉球消毒后仍能传播本病,对乙醚、酸、福尔马林和氯仿等有一定的耐受性,碘制剂和苛性钠能有效地杀灭。苯酚、碘酊、烧碱是常用的消毒剂。
本病多见于1岁以内的幼犬,刚断奶的幼犬最易发病,且死亡率高达 25% ~ 40%,成年犬多呈隐性感染。感染犬经尿液排毒至少可持续6 ~ 9个月,是最常见的传染源。一般不通过呼吸道而经消化道、生殖道感染,特别是破损的黏膜和皮肤是病毒入侵的门户。
2.症状
发病初期,病犬食欲下降,呕吐、腹泻、饮欲增加,眼、鼻流桨液性分泌物,多伴有腹痛和呻吟。有时会出现以头颈和腹部为主的全身性水肿。病犬体温升髙至40~41℃,持续1天,便降至常温,持续1天,接着又第2次体温升髙,从而形成马鞍型体温曲线。病犬黏膜苍白、齿龈出血、黄疸、出血时间延长、呼吸和心跳加速,在急性症状消失后7 ~ 10天,约有20%的康复犬的单侧或两侧眼出现暂时性的角膜混浊〔眼色素层炎〉,称为肝炎性蓝眼。幼犬多呈急性表现,经1~2天死亡。如耐过48小时,大部分可以康复。成年犬一般经过 4-10天后趋于康复,可产生坚强的免疫力。
死后剖检可见:肝脏肿大,有坏死灶,呈多色性变化。胆囊壁水肿肥厚。多数病例有皮下水肿。急性病例腹水增量,暴露空气中易凝固。脾、胸腺、肠、膀胱等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点。
3.防治
(1)早期可用抗血清注射,可以有效地抑制病毒的繁殖和扩散。出现明显的症状后再注射血清疗效不佳。
(2)治疗措施包括补液、控制出血和防止继发感染。
(3)预防可用甲醛灭活苗或与灭活的犬瘟热疫苗并用,可保护对抗感染3 ~ 6个月。也可使用弱毒苗,弱毒苗比灭活苗免疫期长,一般在9周龄首免,15 周龄二免,以后每半年加强免疫1次,可取得良好的免疫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