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史诊断和健康检査,包括皮肤科、耳镜检查、细胞学检查、触诊管清洗鼓膜检查。外耳炎的诊断,并不复杂,但如何治疗较为复杂。
1.耳镜检查
检查可以在镇静剂(多眯静,由硕腾公司生产)或 一般麻醉的辅助下进行。检查时请注意避免损伤耳道。同时宠物医师应评估以下几个方面:耳廊类型, 红斑的程度,耳道出现增生组织,耳道直径,内分泌物, 存在的异物,寄生虫和鼓膜的完整性。
2.病史检查
3.细胞学
细胞学检查非常有价值。可在临床中用于诊断外耳炎,追踪治疗过程和结果。一些研究已经表明,细胞学与细菌培养相比敏感性更高,检测细菌和酵母菌更准确。细胞学检查革兰氏阳性菌、阴性菌和酵母菌的敏感性分别为:84%,100%和100%。敏感性检测只建议用于检测革兰氏阴性菌。我们建议在慢性病例和复发性病例中同时使用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
4.确诊
宠物医师必须考虑3个因素(基因倾向、主要原因 和持续性诱因)的作用,来对不同情况做出评估。除了由寄生虫引起的简单案例。如外耳炎未能准确诊断和治疗,将成为一个伴随宠物终生的疾病。
你养狗狗吗?你知道如何防治疗犬只外耳炎吗?
机械性损伤、细菌、真菌和寄生虫感染都有可能引起犬只外耳炎。机械性损伤包括外耳道创伤及异物掉入外耳道内引起的刺激以至损伤。感染则可能是多种因素诱发的结果。如外耳道机械性损伤、耳垢积聚过多、洗澡水不注意流入耳道内过潮过热等即是常见诱因。过敏性皮炎、脂溢性皮炎也可继发外耳炎。
临床症状。特征为病犬食欲减退,频频摇头擦耳或抓耳蹭耳,致使耳壳抓伤、擦伤、出血或血肿。单耳发病患耳低垂。早期患耳壳和耳道外口红肿、耳道红肿、敏感疼痛、耳道内积垢较多或外耳道表面粘有渗出物,严重时耳道极度肿胀,上皮溃烂,耳道流淡黄色浆液至深色脓性耳漏。耳漏液黏附于耳根部被毛上。病久转为慢性后,耳壳因搔抓红肿溃烂,耳分泌物稠厚,耳道口皮下组织增生,耳管腔缩窄变狭甚至完全堵塞,听觉减退。
诊断
1、了解病史。如单耳突然发病,拼命抓耳,异物掉入耳内,洗澡时有无水流入耳内。
2、局部检查。检查耳壳、耳道外口分泌物类型,耳道管腔大小,耳道内膜及骨膜的变化,用检耳镜检查耳道,检查耳道深部时要进行耳道冲洗。
预防
1、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闲暇之时,抱着犬走在街上玩耍的大有人在,为防止犬外耳炎的发生,高兴之余一定不要让异物掉入耳内。同时尽量避免外力损伤。
2、定期驱虫,讲究卫生,但洗澡时要将两块适宜的棉花堵住犬的两耳朵,以防止水流入耳内,引起外耳炎。
治疗
1、清洗耳道。用0.1%新洁尔灭,在37~38℃状态冲洗,进入耳道内的液体令其流出或吸出,反复冲洗,直至用检耳镜能看清骨膜为止,冲不出的大块耳垢活异物可用小镊子取出。
2、局部用药。向耳道内深抹抗菌和除寄生虫的药膏。
贵宾犬的外耳炎该如何医治?
引起外耳炎的因素很多,如摩擦、搔抓、异物、寄生虫的寄生,特别是水的浸入是引起外耳炎的常见原因。尤其是小型长毛犬,耳道结构很狭小,加之被毛很长,在洗澡或被雨水淋浇后,若水进入耳道
不易排出,致使微生物在潮湿温暖的环境中发育繁殖,而引起外耳炎。
[诊断要点]
初期只见外耳道潮红、水肿、发痒,自耳道流出淡黄色浆液性分泌物,沾污耳下剖被毛。动物表
现不安,常摇头晃脑,或用爪磨蹭耳朵。随着病情的发展,局部肿胀加剧,或出现脓疱,流出棕黑色恶
臭的脓性分泌物,常导致耳根部被毛脱落或发生皮炎,病犬听力降低。转为慢性时,则时好时坏,反复
发作,并可引起耳道的组织增厚,甚至发生肿瘤,导致耳廓皮肤增厚耳廓变形和听觉障碍。
[治疗]
急性病犬治疗前,应先以脱脂棉球堵塞外耳道,然后剪去周围的被毛,用生理盐水、0.1%新洁尔灭
或3%过氧化氢液冲洗外耳道。冲洗时可将犬头部向患耳一侧倾斜,以利冲洗液流出,然后取出塞于耳道
内的棉球,再用干棉球吸干耳道内的液体。用镜检外耳道深部,并用耳科镊子取了深部异物、耳垢或组
织碎片,最后用硼酸甘油(1:20)液或鞣酸甘油(1:21)液涂擦外耳道,每日涂擦2-3次。对化脓性外
耳炎,按前述方法清洗后,用抗生素软膏涂擦耳道。严重时,每天冲洗1-2次,然后涂软膏。全身症状明
显的犬,可用抗生素作全身治疗。 对耳壳变形或长瘤状物的病犬,均应施行外耳引流术。
如何治疗狗狗外耳炎?
外耳炎是指外耳道的炎症。多发生于长毛垂耳型品种的犬。主要由尘埃的蓄积、异物、寄生虫、摩擦、搔抓、创伤、湿疹、细菌及霉菌感染或邻近组织的炎症蔓延而引起。宠物长毛犬常因水的浸入而发病。因为其耳道狭小,加之被毛很长,在洗澡或被雨水淋浇后,进入耳道的水不易排出,故为细菌、寄生虫等的繁殖提供了潮湿温暖的条件,从而引起外耳炎。患外耳炎的病犬最初表现不安,经常摇头晃脑、磨蹭或搔抓耳朵,引起耳廓皮肤擦破、出血。外耳道潮红、水肿、发痒,流出淡黄色浆液性分泌物,沾污耳下部被毛。继之局部肿胀加剧或出现脓疮,发生溃疡,排出恶臭的黏液脓性分泌物。转为慢性时则耳廓皮肤增厚、变形,常使耳垢及分泌物堵塞外耳道而引起听觉减退,甚至丧失。
从耳道流出的分泌物其色泽与性状等,可因感染的病原不同而有很大差异。葡萄球菌和糠疹癣感染时,耳垢呈黑褐色鞋油状;酵母菌和变形杆菌感染时,耳垢呈黄褐色,易碎;假单胞菌感染时,可见稀薄淡黄色脓性分泌物,并有臭味;霉菌性外耳炎可形成干燥的鳞片状沉积物,盯及耳垢紧紧地黏于皮肤。
治疗外耳炎时,应先用脱脂棉球堵塞外耳道,然后剪去周围的被毛,用3%过氧化氢液、0.1%新洁尔灭或生理盐水洗涤外耳道,洗完后再用酒精棉球彻底擦拭干净,并取出堵塞的棉球,待外耳道干燥后,涂擦硼酸甘油(1∶2)液或鞣酸甘油(1∶20)液,每日2~3次;亦可用抗生素皮质甾类合剂治疗,如耳道滴入氢化可的松新霉素溶液(每毫升氢化可的松15毫克、硫酸新霉素5毫克),每天2次,7天为一疗程。化脓性外耳炎,每天冲洗1~2次,然后涂擦抗生素软膏。对霉菌性外耳炎,应先用饱浸0.02%硝酸苯汞乙醇溶液棉签清洁耳道内的沉积物,然后用制霉菌素软膏或麝香草酚酒精溶液(麝香草酚0.6克、70%酒精30毫升)等杀霉菌制剂滴入耳道,每2天1次,直至愈复。对于寄生虫性外耳炎,可用杀螨剂滴入耳道治疗,每2~3天1次。对耳壳变形外耳道长而不易清洁或长瘤状物的病犬,均应施行外耳引流术,进行开放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