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传染性腹膜炎(FIP)是一种病毒性疾病,猫咪由于感染冠状病毒而引起且传染率非常高,一般是经口鼻感染。

猫冠状病毒生活在猫咪肠道内,通常只会导致猫咪短暂性腹泻,日常勤消毒、减少与其他猫共食就不会有问题,但是当冠状病毒变异成传染性腹膜炎病毒,病毒通过肠道进入身体其他部位,问题就严重了。

FIP分为两种,一种是湿型猫传染性腹膜炎,即胸部或腹部出现大量积液,继而导致呼吸困难;一种是干型猫传染性腹膜炎,即无体腔积液,但是造成器官的脓肉芽肿病变,出现眼部出血、肢体麻痹甚至抽搐。这两种FIP都有持续发热、食欲不振和体重减轻的症状。

FIP是一种致命的疾病,这种病毒主要病发于不到两岁的小猫和幼猫。而FIP之所以难以诊断的原因就是猫咪感染后表现出的症状,和普通感冒、发烧、腹泻、普通眼部发炎等疾病的症状过于相似。

当你的猫咪出现食欲减退和精神抑郁,再加上体温升高时,一定要引起注意。这种疾病最明显的症状就是体腔积液和引起的腹部肿胀,抽取积液后的几日后又会重新胀满,但是在某些情况下,猫咪如果患上的是干型FIP就更不好医治了,主要侵害眼、中枢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所以在猫咪出现上述类似情况时一定要今早去医院进行排查诊治。

FIP可是危及猫咪生命的一种疾病,这种病毒潜伏期短则几周,多则数年,一旦猫咪患上FIP,可能几周内就会死亡。如果家里不止一只猫的话,日常一定要给它们提供独立的食盆,及时清理猫咪的尿和粪便,这是预防该疾病最有效的方法。

猫咪患上猫传腹有哪些症状?

猫传腹的症状
猫传腹病症分为干性(渗出性)和湿性(非渗出性)。发病初期症状常不明显或不具特征性,表现为以下几点:
前期:病猫体重逐渐减轻、食欲减退或间歇性厌食症、体况衰弱。
中期:体温升高至39.7~41.1摄氏度(黄昏时较高,入夜后会慢慢下降)、血液中白细胞增多,部分猫咪伴有上呼吸道症状。
后期临床症状不同,主要分为两种:
湿性FIP:较为常见,约占全部病例的60%至70%,且病情发展较快。
湿性FIP的特征为纤维性胸膜炎和腹膜炎,同时伴有明显的胸腔、腹腔积液,严重阻碍呼吸。
腹部一般无痛感,但有积液(积液并非病毒腹膜炎病毒的产物,而是体液免疫系统过度反应的表现)。
病猫呼吸困难逐渐衰弱,并可能表现贫血症状,病程从数日到数周不等,有的猫则很快死亡。
干性FIP:主要侵害眼、中枢神经、肾和肝等组织器官,几乎不伴有腹水。
在FIP患猫的体内,免疫系统为了将身体组织中已被腹膜炎病毒入侵的部分隔绝开来,产生肉芽组织对这些部分进行包裹、阻隔。
由于腹膜炎病毒可能入侵眼睛、肝脏、肾脏、淋巴结、神经系统等种种组织器官及系统,免疫系统会在种种部位作出过激反应,患猫因而可能会出现多种症状。例如:
1. 眼部感染可见角膜水肿,角膜上有沉淀物,虹膜睫状体发炎,眼房液变红,眼前房液有纤维蛋白凝块,患病初期多见有火焰状网膜出血;
2. 中枢神经受损时表现为后躯运动障碍,行动失调,痉挛,抽搐等症状;
3. 肝脏受侵害可能发生黄疸;
4. 肾脏受侵害,病猫常出现肾功能衰竭等症状。
一般来说,出现上述症状,那么猫咪所患很有可能是FIP。
通俗一点讲:你家猫咪体重偏瘦,但它的头身比例明显不协调,头小、肚子很大。就是有可能已经患上猫传腹。
注意:干性FIP几乎不会伴有腹水,临床上干性FIP的诊断比湿性的难度更大,所以主人万不能仅仅通过猫咪腹围的增大来判断是否感染了猫传腹。
一旦猫咪出现早期症状,就要及时带它去就医。越早一天诊断,猫咪就越多一分获救机会。
很多猫传腹的病例就是因为主人误以为猫咪只是消化不良或者腹胀,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等诊治的时候猫咪已经非常衰弱了。

很急,关于猫传染性腹膜炎?

本病是感染猫冠状病毒而引起,且传染率非常高。传染途径虽不很明确,但一般认为是经口鼻感染。病毒携带猫会由粪便排毒,带原猫会由粪便排毒传染同居的猫;少数可经衣服、食皿、寝具,人或昆虫等机械途径传染。
本病好发于四岁以下的年轻成猫,尤其常发于群聚饲养的猫群。病程可能是突发性(幼猫较常发生)或缓慢且持续数周。 初期症状不明显,可能出现食欲减退、精神差、体重下降、持续发烧(39.5~40.6度:黄昏时较高,入夜后会慢慢下降)。后期症状会明显分成干湿两型:

湿型:
患猫多于发病两个月内死亡。 胸腹腔有高蛋白的渗出液。 依胸水多少而出现从无症状到气喘或呼吸困难。 渐进性无痛腹部肿大,雄猫可能会阴囊肿大。可能出现呕吐或下痢。 中至重度贫血。

干型:
眼睛混浊、眼前房蓄脓、缩瞳、视力障碍等症状。 少数伴随多发性进行性神经症状,包括后躯麻痹、痉挛发抖、眼球震颤和个性改变等症状。肝、肾、脾、肺脏、网膜及淋巴结出现结节病变;腹部触诊可摸到肠系膜淋巴的结节。 贫血、黄疸。
临床上罹患本病的病猫有95%的致死率,但仍有一些身体状况较好的病猫(如食欲佳、无恶性贫血、没有感染白血病或早期干型),可借药物辅助而好转。一个月内要再次评估病情,持续3个月后应逐渐减弱药剂。
[编辑本段]药物治疗则采用下述各项:
抑制免疫及抗炎症作用:高剂量类固醇,细胞毒性药物。
预防二次细菌感染:广谱抗生素 抗病毒药物
支持疗法:强制进食(以食道或胃管),输液以矫正脱水,胸腔穿刺术以舒缓呼吸症状。
常言道,预防胜于治疗;对于本病的预防除疫苗外,居住饲养环境的管理并定期实施血清抗体检测也很重要。 疫苗于猫16周龄以上采用鼻投予方式,间隔3~4周投予两剂。整区不超过8~10只猫居住,每群保持3~4只以下;尽量饲养于室内,砂盆及环境每天清洁。
[编辑本段]预防和控制
(一)降低环境中粪便感染的机会
1.一个砂盆至多只能供给1-2只猫用。
2.砂盘和外围环境需每天清洗
3.砂盆清掉猫砂后,需用1:32倍的漂白水或使用热肥皂水清洗消毒。!%
4.砂盆与食盆应尽量隔开,并置于易清理的地方。
(二)适当的居住环境和照顾
1.每区不超过居住8-10只猫
2.维持每群3-4只猫以下,以降低粪便的交互感染。
3.尽量饲养于屋内以便能做好控制。L-D
(三)定期做FCoV的血清学抗体检测
1.因FECV可经由基因重组或变异转成FIPV,因此控制FECV和控制FIP一样重要。
2.FCoV的抗体检测不能被用来诊断FIP N4U
3.FCoV血清学检测结果不能被当为环境FIP是否已被完全根除的指针
4.新的份子加入猫群前最好将FCoV阳性与阴性的猫咪加以区隔开来
5.种母猫在分娩前应做血清学检测,阳性母猫于仔猫5-6周龄时就要将之隔离,即移行抗体下降时G@
6.FCoV阳性的猫虽然处于发展成FIP的高危险群中,但藉由降低紧迫因子和鄱便的接触感染,能够将低FIP的发病降率。(四)FCoV疫区的繁殖场应将幼猫早期离乳和隔离`
1.幼猫隔离房应于一周内出清并彻底清理与清毒。#
2.母猫分娩前1-2周就应搬到隔离产房。
3.幼猫隔离房应有专属的食盆、水盆和砂盆,并应彻底清洁与清毒。
4.由于干净为此区首要注意的事,为避免人为的机械性传播,工作人员进入前应要换专属的衣物和鞋子。 q
(五)疫苗
1.目前上市的疫苗是Primucell FIP--Pfizer,因弱化病毒最易繁衍的温度是31,正好是鼻腔的温度,所以此疫苗采点鼻方式投予,产生系统性的粘膜抗体IgA和体液免疫的IgG达到保护的效力。适用于16周龄以上的猫,投予两剂,间隔3-4周。
2.疫苗投予不能被当成控制FIP的唯一终极利器,而应合住使用于其它预防针控制计画内。
3.疫苗建议用于新进猫咪成员加入FCoV疫区前的投予。
4.在血清学检测阴性的猫群中,疫苗的使用可降低FIP50-75%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