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的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一种激素)变质而导致血液中糖分增加的疾病。胰岛素是胰腺分泌的,具有将血液中的葡萄糖(糖)吸收到细胞中的功能。如果胰岛素由于某种原因变弱,原本应该进入细胞的葡萄糖会保留在血液中,从而增加血液中的糖浓度。 

这种情况称为高血糖症,如果持续很长时间,将会对身体的各个部位造成损害。“ I型糖尿病”(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是在胰腺功能被破坏且不再产生胰岛素时表现出症状的一种,而尽管胰腺被保存但由于其他原因而表现出症状的那些是“ II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在所有年龄段的猫中都可以找到这两种类型的猫,但是从六岁起就发现了更多。估计比率为“ I型:II型= 1:4”,与狗的“ 4:1”正好相反。

猫咪糖尿病的主要症状

喝很多水

吃欲大

小便的数量和频率增加

腹部肿胀(肝脏)

白内障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关于血糖水平,健康的猫和糖尿病之间的界线是模棱两可的,并且当前使用的广泛参考值为“糖尿病=171-290mg /dl”。根据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团队在2017年进行的最新调查,如果8岁或以上的老猫的体型正常,则入院动物医院检查室时的血糖水平为“189 mg/dL或更高”,入院如果在3〜4小时后压力降低时的血糖值为“ 116mg/dL以上”,则很有可能是糖尿病。建议在检查前,将猫送入医院18-24小时,然后检查其空腹血糖和葡萄糖耐量。

在过去进行的另一项研究中,“如果空腹血糖水平为135至151 mg / dL,则9个月内有75%的机会患上糖尿病”,并进行了葡萄糖耐量测试(空腹猫为0.5 g)。/ kg葡萄糖静脉注射,并在2小时后测量血糖水平),“如果有中等葡萄糖耐受不良,则9个月内有38%的机会患上糖尿病”。然而,这样的血糖水平和葡萄糖耐量仅是诊断时的提示,并且与临床症状一起进行综合判断。

猫咪患糖尿病的原因

速食:如果猫习惯于进食快吃,那么每次进食都会释放大量的胰岛素。然后,每个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变得迟钝,并且摄取血糖的作用逐渐减弱。结果,血糖水平保持很高,最终发展为糖尿病。

年龄:猫咪糖尿病通常会影响10岁以上的猫。2016年在英国进行的一项大规模研究证实,自六岁起,猫的患病率急剧上升。以下是Anicom Sompo在2012之前开展的猫糖尿病统计数据。再次说该数据证实了六岁时的患病率突然增加。顺便说一下,当按性别比较患病率时,雄性猫占70%,雌性猫占30%,雄性似乎压倒了雌性。

原发疾病:胰腺发炎和肿瘤可引起糖尿病。其他可改善猫胰岛素抵抗(对胰岛素反应不良)的疾病包括甲亢,肢端肥大症(公猫90%),库欣综合征(母猫占60%),肾脏疾病,肝病,心力衰竭,肿瘤等。

药物:皮质类固醇,促黄体激素,利尿剂,心脏药物和抗惊厥药会削弱胰岛素并引起糖尿病。

肥胖:2016年在英国进行的一项大规模研究发现,体重增加与糖尿病的发病率之间存在联系。具体地,假设小于3kg的发生率是“ 1”,则对于4.0至4.9kg,其将跳至“ 3.2倍”,对于5.0至5.9kg,其将跳至“ 5.1倍”,而对于8.0kg或更高则跳至“ 20倍”推测其背后的机理是“ 由于肥胖引起的脂肪细胞的慢性炎症→脂肪因子的增加/减少→胰岛素抵抗的改变→糖尿病”。顺便说一下,“脂肪因子”是由脂肪细胞产生和分泌的生理活性物质的总称。

品种/遗传:在英国,欧洲和澳大利亚进行的研究表明,缅甸猫患病率很高。在瑞典进行的另一项研究报道,挪威森林猫,俄罗斯蓝猫和阿比西尼亚猫的较高,而波斯的较低。此外,根据在英国2016年进行了大规模的研究,发病缅甸(3倍的标准),挪威森林猫(3.5倍)从这些数据来看,似乎可以肯定某些品种更可能患上糖尿病。尽管尚未确定与发病有关的基因,但对肥胖猫的研究推测,黑皮质素4受体基因(SNP)的突变可能与糖尿病的发病有关。而且,由于猫咪糖尿病大多是II型,因此认为与人类70型II型发育机制有关的约70个基因突变是有共同点的,但细节仍未知。

猫咪糖尿病治疗

胰岛素管理

皮下注射人工产生的胰岛,可以在兽医的指导进行。不要给胰岛素过多。如果浓度过高,则可能引起降血糖发作,从而可能导致意识丧失或抽搐;相反,如果浓度过高,则血糖水平将无法充分下降,注射的意义将减弱。适当的胰岛素量取决于一天的运动量和摄入的卡路里。

尿糖试纸:市场上有试纸,可让你直观地了解尿液中糖(尿糖,尿液)的程度。如果将尿液涂在试纸上或将试纸浸入尿液中,纸的颜色将会改变。它是比较出现的颜色和血糖检查表以了解尿糖程度的一种机制。

饮食疗法

如果猫吃的食物过多,血液中释放的糖分将会增加,因此猫需要适当考虑餐食的质量和数量。设置每天摄入的卡路里数量,进食次数,时间安排以及运动量。

糖尿病饮食:近年来,针对糖尿病猫的营养设计的治疗性食品。特点包括使用大麦,大麦吸收糖的速度较慢,膳食纤维和蛋白质含量高,卡路里含量低。

运动疗法

运动疗法可用于减少多余脂肪或消耗过多的血糖。但是,如果强迫猫运动,压力可能会导致高血糖症。如果将其与胰岛素注射剂配合使用,注射量将根据当天的运动量而变化。

猫咪糖尿病相关知识科普

一、什么样的猫咪更容易得糖尿病?

1、如果猫咪过度肥胖,很容易出现健康问题,糖尿病就是其中一种,肥胖的猫咪对胰岛素的敏感度会下降,患糖尿病的概率大概是体重正常的猫咪的四倍。

2、年纪比较大的猫咪对胰岛素的利用率会降低,所以也更容易患糖尿病。

3、有些猫咪生病时,宠主会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孕激素来治疗,而长期使用激素会增加胰岛素抵抗,从而导致猫咪更易患糖尿病。

二、猫咪患糖尿病的表现和治疗

1、典型表现:猫咪患糖尿病之后食量会增加,而且是短期内猛速增长,猫咪的饮水量也会相应增加,进而出现尿量增加的症状。即便猫咪每天都能正常进食,食欲看起来也不错,但是体重却会下降。

2、非典型表现:除典型症状之外,猫咪患有糖尿病时,毛发会变得干枯、蓬乱、稀疏,走路可能会跛行、姿势异常,猫咪也会变得嗜睡、虚弱、不爱活动等。

3、治疗:如果猫咪的血糖值高出正常血糖值,那就属于高血糖,但要确定猫咪高血糖是应激所致,还是糖尿病所致,这就需要多次测量才能确诊。猫咪患糖尿病需要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治疗,根据猫咪的病情和体重不同,胰岛素的类型与剂量都有所调整,所以宠主切忌自行用药,而要谨遵医嘱。

三、猫咪患糖尿病的护理和预防

1、如果猫咪患有糖尿病,那宠主尽量给猫咪喂食糖尿病处方粮,如果经济条件有限,也可以给猫咪喂食无谷干粮饲料,也可以将鸡胸肉作为主食,再根据医生的建议搭配其它营养。

2、要预防猫咪糖尿病,就要控制好猫咪的体重,平时让它多运动,并定期带猫咪去体检,随时掌握猫咪的身体健康状况。

猫咪一旦患糖尿病,可能终身都要接受胰岛素治疗,所以宠主一定要做好预防措施。如果大家还有别的疑问,也可以咨询在线宠物医生。

猫糖尿病症状与治疗

致病机制:在猫的胰腺胰岛中,有一种叫做淀粉样多肽的东西,后文简称IAPP,在胰岛的β细胞中,和胰岛素同时分泌,问题在于,胰岛素是猫能够使用的蛋白质,而IAPP,猫则无法加以利用,长此以往,量变造成质变,IAPP变成胰岛样蛋白,造成β细胞的物理性损伤,IAPP的生物活性也会影响β细胞,负反馈给胰岛细胞,让胰岛不再正常分泌胰岛素,影响胰岛素和葡萄糖的转运,造成葡萄糖毒性,让机体不能识别葡萄糖浓度,最终不再分泌胰岛素。高蛋白,低碳水饮食,可以逆转此过程,所以猫糖尿病,半年内正确治疗,大部分都能完全康复,如果超过半年,则可能终身需要注射胰岛素度日,家长的噩梦就到了。如果长期用高碳水的干粮喂大的猫咪,dka的发病率增加。

如果在一只猫的检查中,血糖浓度高于阈值,并不能确诊为dka,应结合平时多饮多尿的症状,用检测果糖胺浓度来确诊,确诊糖尿病后也不要惊慌,因为猫的糖尿病及时治疗,非常大概率能回到完全正常的状态。现实有点残酷,猫主人发现糖尿病的时候大多是酮酸中毒的时候,这个时候情况已经非常危及。

糖尿病猫的治疗:高蛋白低碳水食物和胰岛素注射,缺一不可。

高蛋白低碳水食物:禁任何干粮,甚至不推荐糖尿病处方粮,几乎不含植物的主食罐头,冻干,科学自制,都可。但是实际上往往比较困难,因为猫的长期干粮饲喂,对其他食物往往产生抗拒,但又不能活活饿死,所以主人往往妥协,这也对糖尿病的治疗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往往糖尿病控制不佳甚至不能康复和饮食习惯原因颇大。

胰岛素的选择:众多胰岛素中,猫应首选甘精胰岛素(来得时),因其无峰值,又长效,是猫血糖控制直至完全康复可能的胰岛素选择。使用来得时,第一周测量血糖曲线,餐前测一次血糖浓度,然后注射胰岛素,餐后每4h再次测量血糖浓度,注意,若采用其他胰岛素,则每2h应测一次血糖浓度。取到一天的血糖浓度,再来调整胰岛素剂量,这一周都是做这个事,找到胰岛素的注射剂量。

找到胰岛素的注射剂量后,后面的日子里,我们需要根据一周稳定血糖浓度来对胰岛素注射做调整

①若给药前,血糖浓度>360mg/dl或者餐后4h浓度>180mg/dl,那么胰岛素给药量则应增加0.5-1个单位,每天两次;

②若给药前,血糖浓度在270-360mg/dl之间,或者餐后4h浓度在90-180mg/dl之间,则维持原计量注射给药,此时为好现象,可能猫正在恢复胰岛素分泌;

③若给药前,血糖浓度在190-270mg/dl之间,或者餐后4h浓度在54-90mg/dl之间,则应根据临床症状和下次测量来判定是否减少胰岛素剂量还是维持原计量,如果多饮多尿多食的症状有所缓解,则可减少0.5-1个单位,若饮水,多尿,则还是维持原计量持续一个星期再看这一周的稳定血糖浓度。

④若给药前,血糖浓度低于180mg/dl,或者餐后4h浓度低于54mg/dl,则可直接降低胰岛素注射剂量,至2个单位,若下一周持续,则可降0.5-1个单位。若饥饿状态下,猫的血糖浓度能再正常阈值内,那么我们认为这只猫已经再不需要胰岛素了。前提是,以后不再给与高碳水饮食,否则可能复发,再三强调,食物非常作用,非常,若再次复发糖尿病,则血糖监测重新开始,并且再次被治愈的可能性降至百分之50,每复发一次的治愈几率都在一点一点下降。

治疗过程中并发症:

①因为胰岛素的作用是将血糖,血钾,血磷运送从血液中运送到细胞里,所以初期的糖尿病治疗可能导致低血钾症,产生神经症状,也可能产生低磷性溶血性贫血,导致猫非常危机,此时应当考虑磷酸钾的补充和输血考虑,若此猫脂肪肝,则可以提前注射磷酸钾预防此类情况。注意,糖病治疗初期的血气监测是非常重要的,低磷溶血,低血钾神经症状,但若补充磷酸钾导致血钾过量,至6-8的灰色区域,甚至大于8则又可能导致心脏骤停,心脏若有基础病的猫也要注意血钾

②胰腺炎:糖猫中有一般的猫都患有胰腺炎,则应对胰腺炎进行治疗,否则将产生胰岛素抵抗,甚至胰腺炎急性发作死亡

③酮症中毒:酮症中毒的猫应当立马送医,进行血气的纠正,酮酸的抑制

④肢端肥大:糖尿病控制不良可能产生肢端肥大,其中以缅因,挪威森林这种大猫为主,可能垂体的病变

⑤肝病:因糖尿病的猫多为肥胖猫,则应监测肝酶的变化,对脂肪肝等疾病同时治疗

糖尿病暂时写到这,dka常常让家长痛不欲生,不知道该用什么胰岛素,不知道该用什么饮食,不知道治病机理甚至不知道该怎么增减胰岛素,求助的家长往往心力交瘁,据调查,糖尿病死亡的猫中,占比最大的是安乐死,不仅是对治疗费用的无力承担,更多的是精力的折磨和精神的摧残,所以以此文想告诉大家,dka也并非这么可怕,甚至不是像大家想的那样需要终身注射胰岛素,平时给猫良好的饮食习惯(特别高发品种),多运动,不以肥胖为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