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正宗的下司犬?


下司犬起源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麻江县下司镇,故名。是贵州省本地品种犬。

下司犬的体貌与特征


下司犬外形凶猛,胸部和脚掌发达,擅长追逐和奔跑。全身披着短毛,黑白色,最好是白色,眼皮、鼻子、舌头红色,耳朵直立 眼睛有神。特别突出的是脸上和嘴上有毛像长针一样直立,让人望而生畏。身高46----55 cm,体重25 kg左右。


下司犬的生活习性


下司犬聪明敏感,跑得快,耐力和爆发力强,天生捕猎能力强,对主人非常忠诚。常用作猎狗、看门狗、赶鸭子狗。

正宗的下司犬应该是什么样的?

下司犬作为国内一个区域性小众犬种,主要生活在贵州凯里的确麻江县的下司镇。其实附近雷山县部分地区也有,长相上有一定差别,所以本地人也有说“雷山下司”的,猎性都很好。据我的考察,黔东南某县某镇也有下司犬,外形长相和下司镇的相似,狗崽几十元一只。

以前只以为下司犬只有下司镇有,现在由于交通和信息发达,发现有些苗族地区也有下司犬。其实这些犬是苗族地区的土犬,因为下司镇而出名,所以现在都叫下司犬。看来下司犬的来由,完全有可能是古苗民往贵州迁徙时带来的,历史悠久。

下司犬出名是在民国抗战时期,当时国军的一个通讯连驻扎在下司镇,通讯连的一只高大凶猛的德牧军犬竟然被下司镇的一只本地土狗打败,令训犬员大为奇怪。下司镇当时是一个著名的商埠,外地商贩很多,来来往往,加上有外国神父在当地传教,这种狗不仅凶猛,还善于打猎,大小动物通吃,又聪明,善守家,于是这这种本地土狗名声外传,在外地有人问:此何种狗?答曰:下司狗。下司狗名称由此而来。

在过去的打狗运动中,下司犬几近灭绝,据畜牧部门统计,当时仅存270只。现由于经济发展,思想解放,下司犬得到广泛爱好和发展,数量增加迅速。可一些资深下司犬爱好者和一些有见识的猎人却很担忧:由于市场需求猛增,商业狗贩大量诞生,为了利益,对下司犬进行乱杂交,带来下司犬的基因和种群纯种性伤害,农村也由于开放,外来犬种不少,无意中也被杂交,使得现在的下司犬优秀率下降,以至于不少爱好者感叹:下司犬的纯种性令人堪忧!

到底什么是纯种的原生态的下司犬呢?

我用我杨过的一只狗崽来举例吧!

我第一次养下司犬是经朋友介绍,凯里一养狗人送了我两只,两只均草狗。其中一只比较粘人,服从性好体型苗条。另一只体型短粗,胸奇大,毛奇硬,我和小孩都被小狗的毛扎手疼痛,毛爪,脚垫相当厚软,耳小而硬,尾短硬立,不太粘人,喜欢嗅泥土,两月不到,家里的一只凶猛的杂交贵兵远远避之,以毛巾让其咬住,随便甩不会松口,也不吭声,非常喜欢,取名凯旋,遗憾农村来的狗不适应城市,很快就得病死了。十来年,我阅遍了贵州不少名犬下司,难遇这样的品相,成为终身遗憾!

我自己现在养的犬,10分为满意的话,只能打6分。我有条件找到10分的犬,但自己的犬是当宠物养,即使不完美,也不会抛弃它们。

怎么知道下司犬血统纯正

按以下分辨:

毛色纯白、两耳直坚、尾如宝塔直立、体毛有剑毛和披毛两层毛,四肢强健,行动机灵敏捷,耐力非凡。

该犬头大、嘴宽、嘴短、两耳竖直,鼻吻较短。头顶至嘴呈倒梯形、嘴型方正、头型比例:耳前方至眼睛距离与眼睛至鼻端距离约为3:1,颈部粗短有力。

1、 头骨:分几种,上等头骨大方而左右分明、突出,显正方形为佳。 2、 嘴筒:宽而方短,最长占头骨长1/3以下为佳、。

3、 牙齿:犬牙锋利、咬合方式只有剪式咬合,咬合后上下颌门牙间距不大于5mm,牙齿粗大为佳。

4、 舌头:舌面有黑、蓝色点或花纹为佳。

5、 口腔颜色:上颚及口腔壁为红色,红色较重为佳。

6、 鼻子:鼻色为红色,鼻型分几种,上等要求鼻吻较大,鼻腔较大,鼻肉上有黑点为佳。

7、 眼睛:要求小眼、眼毛厚密,眼睛红眼水、凹陷细小为佳。

8、 耳朵:红色、耳小而薄、直立呈三角形、要求耳小,两耳分开与头骨成一线为佳。

9、 颈项:颈项粗短,长度15公分左右,粗而肌肉发达为佳。

10、体毛:白色、有剑毛、披毛两层,上等为长全剑毛、剑毛如猪鬃较硬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