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播一般在3月下旬歹5月初,秋播一般在8月底9月初。

2、分为春播、秋播。温泉县春播一般在3月下旬歹5月初,地温稳定在5℃以上即可播种。秋播一般在8月底9月初,使苜蓿在冬季来临前有60天左右的生长时间。秋季播种后土壤墒情好,杂草危害轻,出苗率和成活率较高,是比较理想的播种时间。

3、播种方法:一是人工撒播,撒播是常用的一种简便播种方法,多用于小块地、草地补播、水土保持的坡地上,在作物间套种苜蓿时也用撒播。

4、人工撒播时加细沙进行,种子与细沙比例l:6—8,先灌水后撒播,一般将种子撒在地面后,用钉耙或树枝在地面上搂一遍,起到浅覆土的作用,在雨水多的条件下出苗良好。

5、撒播的缺点是深浅不一致,撒种不均匀,出苗不整齐,而且无行距,难以进行中耕锄草等管理;两是机械播种适合大面积播种,便于后期田间管理,而且播种质量好、产量高、效益好。

紫花苜蓿草的种植方法

耕作种植

苜蓿加工 (12张)
紫花苜蓿种子细小,幼芽细弱,顶土力差,整地必须精细,要求地面平整,土块细碎,无杂草,墒情好。紫花苜蓿根系发达,入土深,对播种地要深翻,才能使根部充分发育。紫花苜蓿生长年限长,年刈割利用次数多,从土壤中吸收的养分亦多。据报道,紫花苜蓿每亩每年吸收的养分,氮为13.3千克,磷4.3千克,钾16.7千克。氮和磷比小麦多1~2倍,钾多3倍。用作播种紫花苜蓿的土地,要于上年前作收获后,即进行浅耕灭茬,再深翻,冬春季节作好耙耱、镇压蓄水保墒工作。水浇地要灌足冬水,播种前,再行浅耕或耙耘整地,结合深翻或播种前浅耕,每亩施有机肥1500~2500千克,过磷酸钙20~30千克为底肥。对土壤肥力低下的,播种时再施入硝酸铵等速效氮肥,促进幼苗生长。每次刈割后要进行追肥,每亩需过磷酸钙10~20千克或磷二氨4~6千克。

1.种子

播种前要晒种2~3天

2.接种

在从未种过苜蓿的土地播种

3.播种量

每亩播种子6.5~8公斤

4.播种期

因甘肃各地气候不同,可分为三种情况

5.播种深度

视土壤墒情和质地而定

6.播种方法

紫花苜蓿常用播种方法有条播、撒播和穴播三

田间管理
1.播种后,出苗前,如遇雨土壤板结,要及时除板结层,以利出苗。
2.苗期生长十分缓慢,易受杂草危害,要中耕除草1~2次。
3.播种当年,在生长季结束前,刈割利用一次,植株高度达不到利用程度时,要留苗过冬,冬季严禁放牧。
4.二龄以上的苜蓿地,每年春季萌生前,清理田间留茬,并进行耕地保摘,秋季最后一次刈割和收种后,要松土追肥。每次刈割后也要耙地追肥,灌区结合灌水追肥,入冬时要灌足冬水。
5.紫花苜蓿刈割留茬高度3~5厘米,但干旱和寒冷地区秋季最后一次刈割留茬高度应为7~8厘米,以保持根部养分和利于冬季积雪,对越冬和春季萌生有良好的作用。
6. 秋季最后一次刈割应在生长季结束前20~30天结束,过迟不利于植株根部和根茎部营养物质积累。
7. 种子田在开花期要借助人工授粉或利用蜜蜂授粉,以提高结实率。
8.紫花苜蓿病虫害较多,常见病虫害有霜霉病、锈病、褐班病等,可用波尔多液,石流合剂,托布津等防治。虫害有蚜虫,浮尘子,盲蝽象,金龟子等。可用乐果,敌百虫等药防治。但以一经发现病虫害露头,即行刈割喂畜为宜。 新枝绿。
中耕
 
苜蓿播种当年苗期长势较弱,中耕作业要以除草为主,应做到二铲二趟或二铲一趟。春季返青后及每次刈割后进行一次中耕,以破除土壤板结。中耕一般与追肥作业结合进行。

施肥
 
施肥是提高苜蓿产量的重要措施。苜蓿施肥方法包括底肥、种肥和生长期追肥。底肥以农家肥为主,可加入肥效期较长的磷肥,农家肥的施用量一般在每亩3000公斤左右。种肥是在播种时施的肥,一般亩施40~60公斤过磷酸钙做种肥。追肥一般在春季返青后、分枝期、现蕾期或是每次刈割后结合灌溉进行,追肥的方式有行间条施、撒施和叶面喷施等。

  
灌溉及排水
 
苜蓿是深根植物,根系很发达,能吸收深层土壤水分,所以苜蓿比较耐旱。同时,苜蓿又是一种需水较多的植物,对水分的需要高于禾本科牧草。苜蓿不耐水淹,不适于在低洼地和地下水位高的地方生长。在生长过程中遇涝会造成烂根而大量死亡,因此在多雨的季节应及时注意抗涝排水。

  
田间除草
 
⑴ 防除杂草的农作措施。
①播前深翻地,将表层草种子深埋,使之不能出土。
②预先翻地、整地。让地表杂草种子提前发芽,在苜蓿播种前再进行一次旋耕、耙地,杀死发芽杂草。
③调整播种期。秋季适当晚播,当杂草处于幼苗或幼株期时,冬前即被冻死。
④苜蓿条播,人工除草。
⑵ 化学药剂防除杂草。大面积种植苜蓿时,可用除草剂消灭杂草。茎叶处理的除草剂有:普施特、豆施乐、苯达松、阔叶柘、拿捕净、稳杀得、盖草能(稳杀得和盖草能的合剂为精克草能)、禾草克等。

病虫害防治

苜蓿受到病虫害危害后,往往引起茎叶枯黄,或出现病斑,叶片残缺甚至落叶,生长不良,使苜蓿产草量下降,品质变劣,利用年限缩短,因而在生产中造成很大损失。危害苜蓿的害虫主要有蚜虫、粘虫、潜叶绳、甜菜夜蛾、蓟马、盲椿象等。防治蚜虫、潜叶蝇、盲椿象、蓟马分别可用40%的乐果乳剂加水1000~1500倍、3000~5000倍、1500~4000倍和500~1000倍喷洒防治。防止粘虫可用菊酯类3000~5000倍液喷洒防治。防治甜菜夜蛾可用5%夜蛾必杀、夜蛾光或夜蛾净1000倍喷洒。

紫花苜蓿种植方法

紫花苜蓿为豆科多年生牧草,是全世界种植面积最大的牧草品种之一,被誉为“牧草之王”。我国已有2000年的栽培历史,西北、华北及其他一些地区种植面积最大。紫花苜蓿喜欢温暖、半干旱到半湿润的气候,抗旱、耐寒性较强、耐盐碱,改良土壤效果明显,最适宜在年降水量500~800毫米的地区生长。
紫花苜蓿种子较小,苗期生长缓慢,播种前要精细整地,要求深耕、细耙做到地平、土碎、无杂草。播种前每亩(667米2)施有机肥50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苜蓿以春播和秋播为主。一般气候比较寒冷、生长季较短、但春季墒情好、风沙较小的地区以春播为主,如东北、西北冷凉地区;比较温暖的华北地区、江淮流域,以秋播为宜。在春季干旱,风沙较大,无灌溉条件的地区可在雨季夏播。苜蓿播种量一般每亩(667米2)1~1.5千克,播种深度2厘米左右,播种方法有条播、撒播、点播,通常以条播为主。条播行距20~30厘米,播种后适当镇压保墒。苜蓿可以单播,也可以与无芒雀麦、苇状羊茅、黑麦草、鸡脚草等禾本科牧草混播。苜蓿苗期生长较慢,易受杂草危害,因此,苗期应注意防除杂草。
紫花苜蓿再生能力较强,每年可刈割2~5次,多数地区以每年刈割3次为佳。最佳刈割时期为开花初期、刈割留茬高度4~5厘米。条件允许时,每次刈割后应进行追肥、浇水、中耕。苜蓿在中原和华北地区每年可刈割4~5次,每亩(667米2)可产鲜草3000~6000千克,折合干草750~1500千克。
苜蓿营养丰富,适口性良好,是马、牛、羊、猪、兔、禽和草食性鱼类的良好蛋白质和维生素补充饲料。可以鲜喂,也可以调制青贮、干草,加工草块、草颗粒和草粉。用苜蓿草粉代替秸秆育肥羔羊,日增重可提高75%:用苜蓿青草喂牛、羊等反刍动物时,应控制采食量,以防止瘤胃臌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