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牲有大小之分,大三牲指猪、牛、羊;小三牲指鸡、鱼、猪。道教谓獐、鹿、麂为玉署三牲。
2、三牲,亦称太牢,是古代祭祀用的供品。
3、三牲,最早的含义,就是指三个不同的活牲畜,并没有特指具体为“哪三个”。古代的牲畜都有应用等级,两两不同,所以,也可以理解为组合祭祀、大型组合宴会中的“三个不同等级使用的牲畜”,“一神”或者“一人”肯定只占一个等级,不可能“一神”或“一人”纵跨多个等级。因此,古代“一神对应一畜”“一人对应一畜”。三牲,就意味着,为“三个等级”或者“泛指多个等级”的组合准备“多种活的牲畜。
三鲜祭品有烟酒吗
没有。三鲜祭品也就是“三牲”,三牲”有大小之分,大三牲指牛、羊、豕三种牲畜,后来也称鸡、鱼、猪为三牲;小三牲指鸡、鸭、鱼。在潮汕地区,“三牲”指鸡、鸭、鹅,有时也用鱼代替其中的一种,或用猪头代替全猪算一牲。道家以獐、鹿、麂为玉署三牲,都是用来祭祀的供品。由此可知,三鲜祭品中是没有烟酒的。
什么是三牲酒礼
三牲酒礼:中国古代的一种祭祀方式。中国儒家的礼经记载很多关于祭祀的典制。礼、中庸:「郊社之礼,所以事上帝也。」郊是祭天,社是祭地。又礼、王制:「天子社稷皆太牢,诸侯社稷皆少牢。」牛羊豕三牲具备是太牢,只有羊豕无牛是少牢。古来的中国,有国家的天地之祭,宗庙之祭、诸侯之祭、乡里之祭、家庭之祭,祭天地、神明、祖先,所谓祭神如神在、所谓慎终追远,皆为祭祀的观念所作的定义。
唐代用少牢祭祀三皇,即用羊、猪两牲。宋改为用太牢祭祀,即用牛、羊、猪三牲。金、元两代,卦台山伏羲庙以太牢祭祀,明代秦州伏羲庙沿袭用太牢。据《明 代?礼志》、胡缵宗《太昊庙乐章》所记,祭祀时陈设的祭器有登、刑、笾豆、俎、爵、尊等,分别盛肉类、羹、瓜果菜肴、黍稷稻粱、酒等祭品,另设玉帛等物。 清代太牢、少牢交替使用,改太牢为乌牛、白马、猪等三牲,陈设祭器祭品较前简略。民国在某些有特殊意义的年份才三牲俱全,同献的祭品有果品、食物、酒等。
古代帝王祭祀时,为什么要把牛羊豕三牲全备好?
什么是祭祀
在古代,祭祀是一种信仰活动,源于与天地和谐共生的信仰理念,所以我们常常在电视剧或历史中了解到帝王举行祭天仪式,这其实就是一种祭祀活动。根据考古学及人类学研究,人类最原始的两种信仰即为天地信仰与祖先信仰。这种信仰源于对自然界与祖先的崇拜,所以古人上至帝王,下至百姓对于祭祀都极为看重,祭祀活动要进贡上香,叩拜行礼。祭祀过程庄严肃穆,必须一丝不苟。所以对于祭祀的贡品也有严格的规定与要求。
祭祀文化
中国历代各民族的祭祀是一门历史文化,祭祀的对象分为三类:天神、地坻、人神。天神称祀,地坻称祭,宗庙称享。同时,祭祀有严格的等级。天神地坻由君主帝王祭,诸侯大夫祭山川,士庶祭祖先与灶神。祭祀的对象就是神灵,神灵的产生是有其发展过程的,在人类的早期时代,人们对于自然界的万物与自然现象都感到神秘和惶恐,所以产生有神灵主宰的观念。人类感激这些神灵,同时畏惧它们,因而对它们顶礼膜拜,以求降幅免于灾祸。这就是祭祀的来源。
祭祀物品
前面我们提到对于祭祀有严格的规定,所以对于祭祀用的祭品也尤为看重。根据不同种族和不同地区,祭品的形式也多种多样,有动物也有植物,一般植物就是五谷等,而肉食一般都是猪、牛、羊、鸡等。在《曹刿论战》中提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其中的牺牲玉帛就是贡品,为祭祀而杀的牲畜即为?牺牲?。祭品牛、羊、豚(猪)三牲齐备叫?太牢?,而只有羊和猪为?少牢?。古代帝王祭祀是祭社稷,所以规格也是最高的,要备齐?太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