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的前身是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后来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直至东汉期间,蔡伦改进造纸术后,坊间才开始以纸做风筝,称为“纸鸢”。到南北朝时,风筝开始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从隋唐开始,由于造纸业的发达,民间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到了宋代的时候,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

明清时代(1368-1911)是中国风筝发展的鼎盛时期,明清风筝在大小、样式、扎制技术、装饰和放飞技艺上都有了超越前代的巨大进步。当时的文人亲手扎绘风筝,除自己放飞外,还赠送亲友,并认为这是一种极为风雅的活动。

传统中国风筝的技艺概括起来有四个字:扎、糊、绘、放。简称“四艺”。简单地理解这“四艺”即扎架子,糊纸面,绘花彩,放风筝。但实际上这四字的内涵要广泛得多,几乎包含了全部传统中国风筝的技艺内容。如“扎”包括:选、劈、弯、削、接。“糊”包括:选、裁、糊、边、校。“绘”包括:色、底、描、染、修。“放”包括:风、线、放、调、收。而这“四艺”的综合活用就要达到风筝的设计与创新的水平。


风筝的历史

风筝简史

风筝又名“纸鸢”、“风鸢”、“木鸢”。

北方多称“纸鸢”,南方则称“鹞子”由于风筝像鹞鹰那样乎伸翅膀可以在天空盘旋,故以为名。

中国是风筝的故乡,早在2000多年前,风筝在中国就已出现。

据史书记载,春秋时期我国的能工巧匠鲁班(公输般)因看到鹞鹰在天空盘旋飞翔受到启迪,曾“削竹为鹞,成而飞之,三日不下”。

和他几乎同时代的思想家和科学家墨翟也曾用3年时间,制成木鸢,能在天空飞翔。

汉代发明造纸术后,风筝改用纸糊制,称作“纸鸢”。

到五代时,李邺加以改进,在纸鸢头上装上竹笛,微风吹动,嗡嗡作响,有如筝声,周而得名“风筝”。

唐代著名诗人高骈在《风筝》一诗中描述说,“夜静弦声响碧空,官商信任往来风。

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

”宋代,放风筝已成为城乡居民普遍的娱乐活动,不仅市井小儿、布衣平民喜爱,甚至帝王将相、王公贵胄也乐此不疲。

及至明、清两代,放风筝则达到了鼎盛时期,明代著名才子徐渭常以风筝作为绘画:写诗的题材,留下37首咏风筝的题画诗,形象地反映了明代民间放风筝的盛况。

曹雪芹是制作风筝的高匠巧手。

他于1750年蛰居北京西山时,撰写了《南鹞北鸢考工志》一书,集中国古代风筝扎、糊、绘、放四艺之大成,对南北各地风筝绘以彩图,并配有歌谣。

曹氏这部著作成为京津地区制作风筝的范本,对风筝的普及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风筝,中国城乡各地几乎都会扎制,但作为风筝荟萃之地当推北京、天津和潍坊。

它们被称为“中国风筝三大产地”。

这些地方扎制的风筝,自成一派,各具特色,并有各自代表的名师高手。

北京风筝继承曹雪芹的遗风,各种传统风筝都采用曹氏风筝的图样。

著名凤筝大师有两家:一家是金福忠。

他们扎制的风筝以造型雄伟、画工粗犷、飞行能力强等特点为人称道。

几十年来,兄妹俩扎制了数百种风筝,其中令人叫绝的有12节的带毛大娱蚣、活腿的白仙鹤、软翅的绿靖蜒等;另一家是国内外享有盛誉的“风筝哈”。

“风筝哈”如今已传到第四代。

第一代哈国良潜心钻研,博采众长,逐渐自成一家流派。

第二代哈长英受父熏陶,自幼酷爱凤筝艺术,他制作的四只软翅风筝曾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银质奖章。

哈氏风筝以骨架精巧、画工严肃、造型奇特、观赏价值高见长。

天津风筝多以动物、飞禽图案为主,吸收中国画、版画和杨柳青年区的优点,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市区内外会扎制风筝的民间艺人众多,而以“风筝魏”最为著名。

“风筝魏”原名魏元泰。

他扎制的风筝能折、能叠,数丈长的娱蚣,可装进1尺大小的盒子里;他做的蝴蝶,一线在握,可以在天空自动调换位、置;他扎的飞机能散发传单;他制的小鹰两翅能上下翻动,两眼会自动启合。

他的风筝作品曾干1914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金牌奖。

潍坊是风筝发明人之一墨翟的故乡,制作风筝有着悠久的历史。

特别是全国三大年画产地之一的杨家埠700户人家,“家家能染墨,户户会点青”。

把木版年画的工艺移植到风筝上去,更促进了潍坊风筝的发展。

它集扎、画、糊等工。

艺为一体,造型优美、扎制巧妙、色彩鲜明、起飞平稳,具有浓郁的乡上气息和独:特的地方色彩,成为中华古国的民间艺术奇葩。

风筝大约于七八世纪传入日本、朝鲜、东南亚各国,然后通过 *** 传入欧洲等地。

本世纪以来,世界上对风筝感兴趣的人越来越多,许多国家掀起“风筝热”。

1936年在柏林举行的第10届奥运会,曾把风筝列为表演项目。

在日本放风筝已成为人民的传统习俗。

全国建有“风筝协会”,会员达1300多人。

每年销售风筝600万只以上。

全国生产风筝达500多个品种,是世界上生产风筝品种最多的国家。

美国每年5月在波士顿举行风筝表演赛,美国人最喜爱的风筝造型是被视为吉祥鸟的海鸥。

全国有150多个专门供应风筝的商店,每年销售1.5亿只,平均每4个美国人中就有3个人买风筝。

英国人对风筝的兴趣也很浓。

在伦敦设有“英国风筝玩赏者协会”,会员达3000多人。

全国每年销售风筝200万只,平均每9个家庭便有1只。

素有“风筝王国”之称的泰国设立了“泰王杯”和“泰后杯”风筝比赛。

每年初春在曼谷的蓝天上都可看到泰国式的风筝在飞翔,大的约有6英尺高,像一只巨鸟,竟要120人操纵。

居住在南半球危地马拉高原上的印第安人,每年10月1日诸圣节都要举行隆重的风筝会……“银线连四海,风筝传友谊于。

在全球的风筝热中,中国风筝成了扩大国际文化交流,增进同各国人民友谊的友好使者,它在不同民族、语言和肤色的各国风筝爱好者之间架起一座座友谊的桥梁;近几年来,中国风筝艺术代表团曾多次出国放飞表演,举办凤筝展览和进行技艺交流,足迹遍及亚、欧、美洲10几个国家和地区。

风筝起源的三种传说

关于风筝的起源,大体有三种传说。

一是斗笠、树叶说;二是帆船、帐篷说;三是飞鸟说。

但就风筝起源于中国的结论,则是目前世界风筝界一致公认的。

斗笠、树叶说

斗笠是一种古老的防雨防暑器具,当人类由渔猎转为耕作时就开始使用,特别在热带亚热带是必不可少的,那时的斗笠制作很简单,系绳也就地取材,多用柔软的树皮纤维。

据说有一农夫正在耕作时,忽然狂风大作,卷起了他的斗笠,农夫赶紧去追,一下抓住系绳。

恰巧这系绳很长,斗笠便象风筝一样在空中飞行。

农夫觉得非常有趣,以后便经常给村民放斗笠,后来演变成放风筝。

树叶说来自于中国南方一带。

据说古时候人们对风卷树叶满天飞的现象十分崇拜,便用麻丝等拴树叶放着玩,逐渐演变成放风筝活动。

中国台湾的高山族、海南岛的黎族人,早些时候就是用面包树的叶子做风筝。

帆船、帐篷说

人类使用木舟的历史以久,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就被用于生产。

后来又有了帆船。

传说禹时船上已有了风帆。

帆是借助风力的机械,人们便仿照帆的原理,扎起风筝放飞。

还有人说,风筝起源于北方的帐篷,最早的风筝是人们模仿大风刮起帐篷在空中飘扬的现象制造出来的,之后逐步演变成了一种游乐活动。

飞鸟说

从目前的历史记载和发现的古代风筝看,其结构、形状、扎绘技术等,一个突出的标志就是以鸟的形状多。

因而得出结论:最初的风筝问世,是受飞鸟的启发,模仿飞鸟而制造并以飞鸟命名的。

人们崇尚飞鸟、热爱飞鸟、模拟飞鸟而制作风筝,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风筝因此而生,是天经地义的道理。

风筝起源于中国,这是目前世界风筝界一致公认的结论。

中国最早的风筝是有古代的科学家墨翟制造的。

据中国的史料《韩非子?外储说》载:墨翟居鲁山(今山东青州一带)“斫木为鹞,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

”是说墨子研究了三年,终于用木头制成了一只木鸟,但只飞了一天就坏了。

墨子制造的这只“木鹞”就是中国最早的风筝。

传统风筝与吉祥寓意

中国的风筝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

从传统的中国风筝上到处可见吉祥寓意和吉祥图案的影子。

在漫长的岁月里,我们的祖先不仅创造出优美的凝聚着中华民族智慧的文字和绘画,还创造了许多反映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和追求、寓意吉祥的图案。

它通过图案形象,给人以喜庆、吉祥如意和祝福之意;它融合了群众的欣赏习惯,反映人们善良健康的思想感情,渗透着我国民族传统和民间习俗,因而在民间广泛流传,为人们喜闻乐见。

有着二千多年历史的风筝,一直融入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受其熏陶,在传统的中国风筝中,随处可见这种吉祥寓意之处:“福寿双全”、“龙凤呈祥”、“百蝶闹春”、“鲤鱼跳龙门”、“麻姑献寿”、“百鸟朝凤”、“连年有鱼”、“四季平安”等这些风筝无一不表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吉祥图案运用人物、走兽、花鸟、器物等形象和一些吉祥文字,以民间谚语、吉语及神话故事为题材,通过借喻、比拟、双关、象征及谐音等表现手法,构成“一句吉语一图案”的美术形式,赋予求吉呈祥、消灾免难之意,寄托人们对幸福、长寿、喜庆等愿望。

它因物喻义、物吉图案,将情景物融为一体,因而主题鲜明突出,构思巧妙,趣味盎然,富有独特的格调和浓烈的民族色彩。

例如一对凤鸟迎着太阳比翼飞翔的图案,称为“双凤朝阳”,它以丰富的寓意、变化多姿的图案,体现了人们健康向上的进取精神和对美好幸福的追求。

中国吉祥图案内容丰富,大体有“求福”、“长寿”、“喜庆”、“吉祥”等类型,其中以求福类图案为多。

求福:

人们对幸福有共同的追求心理。

蝙蝠因与“遍福”、“遍富”谐音,尽管它形象欠美,但经过充分美化,把它作为象征“福”的吉祥图案。

以蝙蝠为图案的风筝比比皆是,如在传统的北京沙燕风筝中,以“福燕”为代表,在整个硬膀上,可以画满经过美化的蝙蝠。

其它的取其寓意的风筝有:“福中有福”、“福在眼前”、“五福献寿”、“五福捧寿”、“福寿双全”、“五福齐天”、“五福献寿”等,周代《洪范》篇载“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

“攸好德”谓所好者德,“考终命”谓善终,不横夭。

按五福寓意,福已包含富和寿。

其他的求福吉祥图案还有“鱼”和“如意”(如意原是竹木制的搔杖,专搔手够不到的地方,因能尽如人意而得名)。

与此有关的吉祥图案与风筝有:“连年有鱼”,“喜庆有余”,“鲤鱼跳龙门”,“百事如意”,“必定如意”,“平安如意”等。

长寿:

古往今来人们都希望健康长寿。

寄寓和祝颂长寿的图案很多:有万古长青的松柏,有据说能享几千年寿命的仙鹤及色彩缤纷的绶带鸟,有据传食之可以长命百岁的“仙草”灵芝和能够使人长生不老的西王母仙桃等。

追求和表达长寿的“寿”字有三百多种字形,变化极为丰富。

源于佛教的“万”字纹样,寓“多至上万”之意。

在沙燕风筝中,腰部的图案就多为回转“万”字纹样。

与此有关的吉祥图案与风筝有:“祥云鹤寿”,“八仙贺寿”等。

喜庆:

表达人们美好、愉快、幸福的心情。

喜字有不少字形,“喜喜”是人们常见的喜庆图案。

喜鹊是喜事的“征兆”,风筝中有“喜”字风筝,“喜喜”风筝碰等,与此有关的风筝和吉祥图案有:“喜上眉梢”,“双喜登眉”,“喜庆有余”,“福禄寿喜”,“双喜福祥”。

喜庆图案颇具情趣的还有百蝶、百鸟、百花、百吉、百寿、百福、百喜等图案,如“百鸟朝凤”。

寓间美满婚姻、夫妇和谐有鸳鸯图案风筝等。

吉祥:

龙、凤、麒麟是人们想象中的瑞禽仁兽。

龟在古代是长寿的象征,后来以龟背纹代替。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关于龙的话题,中国是个尚龙的国家,在我们国家里龙是有着特别的意味,龙有着鹿的角,牛的头,蟒的身,鱼的鳞,鹰的爪的神奇生物,被视为中华古老文明的象征。

以瑞禽仁兽及其它物象构成的传统吉祥图案有:“龙凤呈祥”,“二龙戏珠”,“彩凤双飞”,“百鸟朝凤”等。

中国传统风筝-龙头蜈蚣长串风筝,尤其是大型龙类风筝,以其放飞场面壮观,气势磅礴而受人喜爱。

风筝的来源是什么?

风筝古名“鹞子”,也叫纸鸢,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人公输般制造木鹊,成而飞之,并用以侦察宋城防御情况。

五代后汉李邺用纸糊扎成鸢,引线乘风为戏,叫做纸鸢。唐代古人在鸢首以竹为弦,风吹其上,发声如筝,所以又称风筝。

此后风筝制作花样翻新,经过不断发展,到明清时期出现了北京、天津、山东潍坊和江苏南通等著名的风筝产地。

山东潍坊金鱼风筝

风筝的来历与传说故事是什么

  风筝是由古代劳动人民发明于中国东周春秋时期,现在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下面是我整理的风筝的传说故事,感兴趣的过来看看吧。

  风筝的传说故事篇一
  斗笠、树叶说

  斗笠是一种古老的防雨防暑器具,当人类由渔猎转为耕作时就开始使用,特别在热带亚热带是必不可少的,那时的斗笠制作很简单,系绳也就地取材,多用柔软的树皮纤维。据说有一农夫正在耕作时,忽然狂风大作,卷起了他的斗笠,农夫赶紧去追,一下抓住系绳。恰巧这系绳很长,斗笠便像风筝一样在空中飞行。农夫觉得非常有趣,以后便经常给村民放斗笠,后来演变成放风筝。树叶说来自于中国南方一带。据说古时候人们对风卷树叶满天飞的现象十分崇拜,便用麻丝等拴树叶放着玩,逐渐演变成放风筝活动。中国台湾的高山族、海南岛的黎族人,早些时候就是用面包树的叶子做风筝。
  风筝的传说故事篇二
  帆船、帐篷说

  人类使用木舟的历史以久,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就被用于生产。后来又有了帆船。传说禹时船上已有了风帆。帆是借助风力的机械,人们便 仿照帆的原理,扎起风筝放飞。还有人说,风筝起源于北方的帐篷,最早的风筝是人们模仿大风刮起帐篷在空中飘扬的现象制造出来的,之后逐步演变成了一种游乐活动。
  风筝的传说故事篇三
  飞鸟说

  从历史记载和发现的古代风筝看,其结构、形状、扎绘技术等,一个突出的标志就是以鸟的形状多。因而得出结论:最初的风筝问世,是受飞鸟的启发,模仿飞鸟而制造并以飞鸟命名的。人们崇尚飞鸟、热爱飞鸟、模拟飞鸟而制作风筝,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风筝因此而生,是天经地义的道理。

  第四种说法是: ?五代李郑于宫中作纸鸢,引线乘风为戏,后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竹,声如筝鸣,故名风筝。?故而不能发出声音的叫?纸鸢?,能发出声音的叫?风筝?。
  风筝的介绍
  风筝,古时称为?鹞?,北方谓?鸢?。风筝真正的起源,现在已经无法证明,大多数的人认为风筝起源于中国,而后广传于全世界,是一种传统的民间工艺品。南北朝,风筝开始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从隋唐开始的。有些民俗学家认为,古人发明风筝主要是为了怀念世故的亲友,所以在清明节开放时,将对故人的情意寄托在风筝上,传送给死去的亲友。

  实际上,中国最早出现的风筝是用木材作的。春秋战国时,东周哲人墨翟(公元前478-392年),曾?费时三年,以木制木鸢,飞升天空...?。墨子在鲁山(今山东潍坊境内),?斫木为鹞,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这是说墨子研究试制了三年,终于用木板制成了一只木鸟,但只飞了一天就坏了。墨子制造的这只木鹞是最早的风筝,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风筝。(约纪元前300年左右),距今已有二千四百年。

  直至东汉期间,蔡伦发明造纸术后,坊间才开始以纸做风筝,称为?纸鸢?。由于造纸业的发达,民间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到了宋代,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

  唐代著名诗人高骈在风筝一诗中描述说,夜静弦声响碧空,官商信任往来风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宋代,放风筝已成为城乡居民普遍的娱乐活动,不仅市井小儿布衣平民喜爱,甚至帝王将相王公贵胄也乐此不疲及至明清两代,放风筝则达到了鼎盛时期,明代著名才子徐渭常以风筝作为绘画:写诗的题材,留下37首咏风筝的题画诗,形象地反映了明代民间放风筝的盛况。

  相传在公元前五世纪时,希腊的阿尔克达斯就发明了风筝,可惜后来失传。直到公元十三世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从中国返回欧洲后,风筝才开始在西方传播开来。又从其它考据证实,约第十世纪传至韩国再至日本,十三、四世纪才传至欧洲。

  美国也有放风筝的故事,当时的人们以为雷电与闪光,是宗教上神的怒吼而生恐惧,富兰格林则利用风筝,证明了雷电与闪光是空中放电的现象,而发明了避雷针。
  风筝的制作方法
  普通风筝的做法一般是采用竹子做骨架,纸做肉,其它复合材料包括丝绢、尼龙布、塑料膜或竹篾、纱纸条、马拉纸等。

  纸和丝绢为一般传统风筝的制作材料,着色鲜艳亮丽,更能体现中国风筝的魅力;但是纸易破,丝绢贵,而现代科学的产物尼龙布和塑料膜,成了制造风筝的新材料。

  竹子是制作风筝骨架的主要材料,可选取壁厚3-5厘米的竹子削成竹片,利用竹片的韧性做风筝的骨架。风筝的骨架可根据个人爱好来编制,如蜻蜓状、蝴蝶状等。

  纸是蒙糊风筝的主要材料,以质薄纤维长而均匀,富有韧性,耐湿耐冲击,色泽白而洁者为佳。把纸糊在骨架上,再系上线,风筝就做好了。

  这时,你还可以在做好的风筝上涂上你喜欢的色彩,镶上花边,或者系上丝带,挂上纸环。虽然适量的附件不能影响风筝在空中的飞翔,但是太多的附件会使风筝的飞翔失衡。现代的风筝大多数都使用广告布作为风筝的面料,骨架也从以前的竹子变成了炭杆,大大的提高了飞行效果。

  普遍方法

  工具:浆糊、纸刀

  材料:竹篾、纱纸条、马拉纸、线

  方形风筝的特点:

  (1)这种四方形的风筝,现在用得最多,最普遍。

  (2)风筝的骨架,单单用两支组成非常简单。

  (3)做法虽然简单,可是样子的变化非常多,加些工夫可以做出很多东西。

  做法:

  首先将竹篾浸水,令竹篾变软,再用刀将竹篾破开,约三分之一粗度,然后修半形,因为稍后要将竹篾贴在马拉纸上,如果太粗,竹篾会拉破纸张,同时竹篾太粗,纱纸条就贴不稳。将修好的竹篾裁成两条长短适当的长度,约为16英寸及23英寸。

  将马拉纸裁成一个四方,长约24英寸,马拉纸是一种非常粗糙的纸张,最适合作风筝之用。

  到此时就可以将竹篾贴在纸上,但要记着,将长长的竹篾,用纱纸扎在短的三份之一,然后慢慢屈曲,直至长竹篾两端触到纸的对角之上将它贴好。

  将风筝的尾巴贴在风筝的下方,较好线与风筝的角度后,就可起放。

  注意:

  风筝的尾巴是平衡风筝的主要工具,当风筝乘风而上之时,如果一方较重,风筝就会偏向这方,而尾巴最好比较长,因为越长就会有一个重量今风筝头部升起,使全身受风,平衡了斜的一方。

  风筝的丝线可以用牛皮线、棉线、玻璃线等线辘。可分圆线辘及排辘将线扎在风筝上,要成一斜角。

  简易方法

  工具、原料:纸;细棍子;粘合剂等。

  方法、步骤:准备好做风筝的物品,把细棍子搭建成一个风筝的轮廓。注意接口处用线绑牢,细棍上也可以包裹一层纸,方便一会儿贴封面。

  为风筝贴封面。为风筝做三条尾巴,先贴还是不贴,看飞的时候的实际情况。

  除了三角形,还可以做成菱形的,方法差不多,只是形状稍有变化。

  为风筝绑线和试飞,线最好用牢固一点的,飞高了好收回来。绑线的位置可能会影响风筝起飞,所以要注意调整。

猜你喜欢:

1. 关于风筝的传说和故事

2. 有关狗的传说和故事

3. 美丽的传说故事

4. 有关于鸡的传说故事

5. 传承经典的民间传说

“风筝”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

“风筝”这个名字的确定,应当归功于南北朝时期后汉帝王汉隐帝时的大臣李邺,他在宫中曾以线放纸鸢作为游戏,用来取悦汉隐帝。

李邺在纸鸢头部安装了一个竹笛,当风筝飞上天后,风吹入了竹笛里,便发出像古筝一样的响声,因而“纸鸢”才得名“风筝”。

关于这个故事,史书中的原话是:

李邺于宫中做纸鸢,引线乘风为戏,后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竹,声如筝鸣,故名风筝。

因此,在南北朝时期,风筝大致被分为两种,一种不能发出声音的叫“纸鸢”;而“纸鸢”上装有竹笛的能发出声音的才叫“风筝”。

以上便是排行榜大全网整理的风筝是怎么来的的全部内容,关注我们获取更多资讯信息。